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题_第1页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题_第2页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题_第3页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题_第4页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B.未盖盖子的瓶装酒精减少C.早晨有浓雾

D.旱季鱼塘里的水变干涸2、下列对晶体熔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晶体在熔化时要放出热量

D、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3、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管中冰将()

A.不熔化

B.熔化

C.一半

D.少于一半4、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问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5、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A

0.01℃。

B

0.1℃。

C

1℃。

D

10℃。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燥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采.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7、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9、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蒸发现象

B扩散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固现象10、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夏天,剥去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B .洒在教室地上的水变干C.放人冰箱冷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所示;(2)小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C。3、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试举一例:示例:电冰箱内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4、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5、如图是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试看图完成以下填空:(1)表示晶体处于固态的线段是;(2)表示晶体处于液态的线段是;(3)表示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的线段是;(4)表示晶体处于吸热过程的线段是;(5)表示晶体处于放热状态的线段是;(6)表示晶体处于温度不变的线段是;6、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开始加热的最初5min内冰块是

态。(2)5—15min内冰块逐渐

,是

共存。(3)到20min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了。7、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故在此物态变化中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8、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

的缘故,不致使橘子温度降得更低。9、萘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加热_______min后,萘开始熔化,加热6min时,物质状态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要_________min.10、若水面上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为

。水一旦沸腾,即使继续给它加热,插在水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也不上升。这一现象说明水是在

沸腾的。大量实验表明,其他液体的沸腾也具有这样的性质。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1)图1是_______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2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2、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3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min01234567/℃80848892969696963、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4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

(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温度(℃)171921232527高度h(cm)30.024.919.714.69.44.2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5.15.25.1M5.2(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至少写出一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B7、答案:A8、答案:D9、答案:B10、答案:A二、填空题1、答案:A

80

固液共存2、答案:甲、983、答案:蒸发沸腾将酒精涂于手臂上,手臂觉得凉快4、答案:升华,凝华,液化,熔化5、答案:(1)AB段和FG段;(2)CD段和DE段;(3)BC段和EF段;(4)AB,BC和CD三段;(5)DE,EF和FG三段;(6)BC段和EF段.6、答案:(1)固(2)熔化;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