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_第1页
DB42∕T 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_第2页
DB42∕T 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_第3页
DB42∕T 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_第4页
DB42∕T 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

CCSB94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

SpecificationforfacilitiesofJuanyangmodeinaquaculturepond

2023-03-06发布2023-05-06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964—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设施性能指标.......................................................................2

6设施建设...........................................................................4

I

DB42/T196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武汉市农业科

学院水产研究所、咸宁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枝江市水产服务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何绪刚、侯杰、温周瑞、杨军、韩育章、陈见、赵伟、李佩、李林、林晨智。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281;对本文件的有

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华中农业大学,联系电话:027-87282113,邮箱:xgh@。

III

DB42/T1964—2023

池塘圈养设施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池塘圈养设施的基本要求、设施性能指标、设施建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池塘圈养设施的配备、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4219.1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1115聚乙烯(PE)树脂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3663.1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8673渔用机织网片

HJ/T25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中、微孔曝气器

JB/T6664自吸泵

JB/T8941.1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8941.2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圈养设施facilitiesofjuanyangmode

由圈养桶、平台、尾水分离塔、尾水净化桶等主体设备和增氧机、排污泵、进排水管道、发电机等

辅助设备装配组成。

3.2

圈养桶juanyangculturebarrel

上部圆筒形、下部圆锥形,具有收集残饵、粪便等养殖固形废弃物功能的水产养殖器具。

3.3

圈养平台aquacultureplatform

1

DB42/T1964—2023

用于支撑圈养桶的构架设施,有固定式和浮式两种形式。固定式平台由支撑立柱、平台框架和钢格

栅组成;浮式平台由成品型材浮筒拼接组成。

3.4

尾水分离塔tailwatersedimentationtower

沉淀、分离养殖尾水中固形废弃物的桶状器具。

3.5

尾水净化桶tailwatertreatmenttank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尾水分离塔中的上清液进一步脱氮除磷,达到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桶状器具。

4基本要求

4.1圈养环境要求

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周边无工农业污染源,交通便利,有可满足养殖生产的稳定电源。养殖环境

条件应符合NY5361的规定;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体应符合NY5051的规定。养殖水

体面积应大于667m2。

圈养池塘净化处理区种植苦草,种植面积不少于池塘面积的50%;放养体重50g~200g的鲢、鳙共

80尾/667m2~120尾/667m2,比例为3:7~4:6。

4.2安全性

圈养设施整体结构及平台在承受设计载荷及可能的可变载荷组合时,具有足够的刚度抵抗挠曲、振

动和变形,确保养殖生产安全。

4.3耐久性

圈养设施所有金属材料零部件应采取必要的防腐、防锈措施;所有塑料材料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耐

久性及抗冲击破坏性。

5设施性能指标

5.1成套设施

圈养水体按每667m2水面配置1组圈养设施。1组圈养设施包含4个圈养桶、1个尾水分离塔以及圈养

平台、三级尾水净化桶和相关进排水、增氧等辅助设备;2个尾水分离塔宜共用3个尾水净化桶;多组设

施宜共用增氧机、自吸泵等辅助设备。1组圈养设施设备清单见表1。

表11组圈养设施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个(套)

1圈养桶容积30000L4

2尾水分离塔有效容积≥6000L1

3尾水净化桶容积1000L3(多组组合时2个尾水塔宜共用3个尾水净化桶)

4圈养平台相邻圈养桶间距≥1m1

5增氧管主气管φ≥63mm1

2

DB42/T1964—2023

表11组圈养设施清单(续)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个(套)

6排污管主水管φ110mm1

7自吸泵单机功率≥4kw1(多组组合时宜共用自吸泵,单台自吸泵功率宜加大)

8增氧机功率≥1.1kw;罗茨鼓风机1(多组组合时宜共用增氧机,单台增氧机功率宜加大)

5.2成套设施主要性能指标

成套圈养设施主要性能指标见表2。

表2成套圈养设施性能指标

项目质量指标备注

单个圈养桶的养殖产量相当于本地池塘精养模以大口黑鲈为例,单个圈养桶成鱼养殖密度为2000

养殖容量

式下亩产量。尾~2300尾,产量可达1t左右。

固形废弃物排出率≥90%。-

达到SC/T9101规定的排放二级标准或养殖尾

尾水净化桶出水水质-

水100%回原养殖水体重复使用。

5.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及要求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及要求见表3。

表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和要求

序号设备名称基本配置、材质、技术要求备注

①圈养桶桶体材质为聚乙烯(PE),尺寸(圆柱体外径×总高度)为

φ4m×3.1m,桶壁厚度不小于5mm,有效容积不小于30m3;加工

原料应符合GB/T11115的规定;

②桶体顶部有向外的折弯边,宽度不小于2cm,用于固定圈养桶和增

加抗变形能力,距离顶部40cm~80cm高度范围内加工有均匀分布

的圆孔,孔径φ1.0cm~φ1.5cm,数量不小于3200个;

1圈养桶③桶体底部为圆锥形,锥高不小于1m,圆锥体底部设PE排污管

(DN75,壁厚不小于4.5mm),圆锥体与圆柱体交汇处设防逃网,网

具采用锦纶(PA)无结节网片制成,圆片状,网片目脚长度10mm~

15mm,网片应符合GB/T18673的规定;

④配件包含圈养桶桶体合缝用L30mm×4mm角钢、圈养桶支架

(DN20热镀锌管,φ4000mm)等,配件材质应不低于GB/T700-

外径和总高度允许变化

2006中Q235的规定,镀锌质量符合GB/T13912的要求。

范围为±2%。

①桶体材质为聚乙烯(PE),尺寸(圆柱体部分外径×总高度)为

φ1.8m×2.9m,有效容积≥6m3,底部为锥形,锥高≥0.7m;加工

原料应符合GB/T11115的规定;

尾水分离

2②由尾水分离塔支架进行支撑,保证离地高度不低于0.7m,满足出

水和泄污需求;

③塔顶部设入水口,塔底部设固形废弃物排污口,桶身近锥形端设置

有上清液出水口。

①聚乙烯材料,尺寸(外径×高度)为φ1m×1.3m,有效容积

≥1000L;加工原料应符合GB/T11115的规定。内置生物毛刷、火

尾水净化

3山石(厚30cm)等微生物附着基质;

②采用下进水、上排水方式;3个尾水净化桶组成1套三级尾水处理系

统,可净化处理1~2个尾水分离塔的上清液。

3

DB42/T1964—2023

表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和要求(续)

序号设备名称基本配置、材质、技术要求备注

①立柱采用热镀锌圆管制作,规格为DN40(φ48×3.5mm),高3.0m;

支斜支撑采用L30mm×3mm热镀锌角钢制作,长度不小于760mm;

撑②平台框架采用双立柱竖向支撑,立柱布置间距不大于2500mm×2500

4

立mm;立柱顶端侧面加双向斜支撑;配斜撑,与立柱呈45°夹角,斜撑

柱与平台框架栓接;

③平台四个直角处,采用斜向钢管与支撑钢管斜向固定。钢材材质应不低于GB/T

平①采用L40mm×5mm角钢预先焊制为1m×4m和1m×1m两种规格700-2006中Q235的规

台的矩形框架,热浸镀锌处理;定,镀锌质量符合GB/T

5平

框②框架之间、框架与竖向立柱之间镀锌或不锈钢螺栓连接。13912的要求。

①1m×1m、1m×2m以及1.65m×1.65m异形钢格栅三种形式;钢

格栅由钢带(宽度×厚度,20mm×3mm)焊接而成,间隙宽度×长度

6格

为40mm×100mm,热浸镀锌处理;

②钢格栅铺设在平台框架表面。

①材料为聚乙烯(PE),加工原料应符合GB/T11115的规定;

②两种主体组件,注塑成型,正方形浮筒尺寸(长×宽×厚)为500mm

浮×500mm×300mm筒壁厚度不小于4mm;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空浮板,

式浮边长500mm,厚度不小于30mm,筒壁厚度不小于4mm;浮筒和浮板

7-

平筒表面设防滑花纹,并注塑有不同高度的挂耳;

台③正方形浮筒拼接组成浮式平台的通道,圈养桶之间间距不少于1m;

圈养桶与护栏之间间距不少于1m;

④平台四周用铁锚固定于养殖水体底部,或用钢缆或绳索固定于岸边。

做法同圈养平台。固定式平台栈桥长度不小于8m,宽度不小于2m;

8栈桥-

浮式平台栈桥长度不小于10m,宽度不小于3m。

①导气管材质为聚乙烯(PE),管规格与增氧机相匹配,热熔连接;

②纳米微孔增氧管材质为橡胶,规格(外径×壁厚)不小于φ16mm

9供氧管路×10mm;质量符合HJ/T252的规定。微孔曝气管首尾插接形成环-

状,固定在防逃网上方;

③管路及管件符合GB/T13663的要求。

①圈养桶底部排污管直径75mm;PVC-U管道及管件应符

②相邻2个养殖桶排污支管汇流到直径110mm的PVC-U或PE主排污合GB/T4219的规定;

10排污管路

管;PE管材应符合GB/T

③多套圈养设施宜共用排污管道。13663.1的规定。

①按单个圈养桶增氧机功率>200w计算总的必备增氧机功率;多套

质量应符合JB/T

圈养设施宜共用增氧机;

11增氧机8941.1及JB/T

②有备用增氧机,功率与必备增氧机相同,数量为必备增氧机的1倍;

8941.2。

③宜选用罗茨鼓风机。

①单机功率≥4kw;数量≥1;质量应符合JB/T6664

12自吸泵②自吸泵出水端应有清水回流管和上塔污水管;的规定。

③多套圈养设施宜共用自吸泵。

6设施建设

6.1平面布置

依据圈养池塘地形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布置成单排或多排等结构形式。图1示意了一个3组圈养成

套设施的一种固定式多排布置方案,圈养桶桶口高于圈养平台10cm。

4

DB42/T1964—2023

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