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土工施工方案_第1页
蓄水池土工施工方案_第2页
蓄水池土工施工方案_第3页
蓄水池土工施工方案_第4页
蓄水池土工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蓄水池土工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信息本工程为20000立方米蓄水池土工结构施工项目,位于城市西北郊供水枢纽区内,主要功能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调节。蓄水池设计为半地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圆形井筒式造型,内径52米,池壁高度8.6米,底板厚度1.2米,池壁厚度从底部800mm渐变至顶部400mm。基础底标高-6.7m,设计正常蓄水位标高+2.5m,最大水深7.2m,采用C30P8抗渗混凝土浇筑,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200kPa。1.2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技术参数1土方开挖m³18500含边坡支护及降水2级配砂石回填m³3200压实度≥96%3土工膜铺设m²4800HDPE膜1.5mm+土工布4混凝土浇筑m³2850C30P8抗渗混凝土5钢筋制安t168HRB400E级钢筋6砌石护坡m³560M7.5浆砌MU30毛石1.3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厚0.5-1.2m);②粉质黏土(厚2.3-3.8m,γ=19.5kN/m³,φ=22°,c=18kPa);③中风化砂岩(揭露厚度5.2-7.6m,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8MPa)。地下水位埋深3.5-4.2m,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图纸会审:组织技术团队进行三级图纸会审,重点审核地基处理、防渗构造、变形缝设置等关键节点,形成会审记录并经设计单位签认。测量控制网:建立独立施工坐标系,布设4个永久性控制点和3个水准点,使用全站仪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平面位置误差≤15mm,高程误差≤10mm。专项方案编制:编制基坑支护、降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6项专项施工方案,其中深度6.7m的基坑开挖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技术交底: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对土工膜焊接、止水带安装等关键工序制作作业指导书,组织工人岗前培训考核。2.2资源配置机械设备:配置液压反铲挖掘机2台(斗容1.2m³)、长臂挖掘机1台(作业半径18m)、振动压路机1台(20t)、混凝土输送泵2台(HBT80)、HDPE膜焊接机3台(双轨热熔型)、插入式振捣器12台(φ50/φ30)。材料准备:钢筋:HRB400Eφ12-φ25mm钢筋,进场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并按批次进行力学性能检测。防水材料:1.5mm厚HDPE土工膜(拉伸强度≥28MPa,耐环境应力开裂≥1000h)、300g/m²土工布、中埋式橡胶止水带(651型,宽300mm)。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掺加粉煤灰(掺量15%)和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1.0%),初凝时间控制在6-8h。劳动力组织:组建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防水5个专业班组,高峰期投入劳动力120人,其中持证焊工8人、防水工15人、混凝土工20人。2.3现场准备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植被及障碍物,平整场地坡度≤2%,设置2%排水坡度,在场地周边开挖300×300mm排水沟和集水井。临时设施:搭建钢筋加工棚(30m×15m)、材料仓库(20m×10m)、水泥罐基础(2个100t),临时道路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设置洗车平台和沉淀池。降水系统:沿基坑周边布设12口管井(φ300mm,深12m),采用潜水泵(Q=50m³/h,H=15m)持续降水,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500mm。三、关键施工技术3.1土方工程分层开挖: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法,分4层开挖,每层厚度1.5-2.0m,边坡按1:0.75放坡,坡面采用挂网喷浆(φ6@200×200钢筋网+C20细石混凝土80mm厚)防护。基坑支护:在基坑东侧(邻近市政道路)设置排桩支护,采用φ800mm钻孔灌注桩(间距1.2m,长12m)+1道φ609mm钢支撑(间距3m),桩顶设置800×600mm冠梁。基底处理:机械开挖至-6.4m后改为人工清底,预留300mm厚土进行钎探(φ22钢筋,锤重10kg,落距500mm,每300mm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点按1.5m×1.5m网格布置,对锤击数<15击的软弱点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处理。3.2土工防渗系统施工基面处理:混凝土垫层表面平整度误差≤5mm/2m,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阴阳角做成R≥50mm圆弧,干燥度检测采用1m²塑料膜覆盖4h无凝结水。土工膜铺设:焊接前进行试焊,确定最佳参数(温度180-200℃,压力0.3-0.5MPa,行走速度1.5-2.0m/min)。采用"先底后墙、由低向高"的铺设顺序,膜幅搭接宽度100mm,采用双轨热熔焊接,搭接缝处加焊一条100mm宽补强层。焊接完成后进行气压检测(0.25MPa,保持30s压降≤2%为合格),每个焊口编号并记录。节点处理:管道穿池壁处采用"预埋钢套管+膨胀止水环+柔性密封"三重防水构造,套管与土工膜连接采用法兰压盘固定。变形缝处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背贴式土工膜的复合防水体系,缝内填充聚乙烯闭孔泡沫板。3.3混凝土工程底板浇筑:采用"分块跳仓法"浇筑,分4个区块(每区13m×13m),块间设置1m宽后浇带,间隔7天浇筑。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厚度500mm),使用3台振捣器呈"品"字形布置,振捣时间15-20s,直至表面泛浆无气泡。表面处理采用"三次抹压法":初凝前(浇筑后2-3h)第一次抹平;初凝后(4-5h)第二次压光;终凝前(6-8h)第三次收面。池壁浇筑:采用定型钢模板(1.5m×3m),对拉螺栓间距500×600mm(带5mm厚止水片),模板接缝粘贴20mm厚海绵条。混凝土从池壁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分层厚度≤500mm,布料管距模板内侧≥500mm,防止混凝土离析。预埋件位置偏差控制在±10mm内,采用"螺栓固定+钢筋支架"双重加固,浇筑过程中每30min复核一次。养护措施:采用"覆盖保湿+内部通水"养护法,覆盖2层土工布+塑料膜,通水管路每2m设喷水孔,养护期≥14天。大体积混凝土采用预埋DTS光纤测温系统,实时监测内部温度,确保内外温差≤25℃,降温速率≤2℃/d。3.4砌石护坡施工基础处理:清理坡面杂草树根,开挖1.2m深截水沟,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U30毛石基础,宽度800mm,每10m设置沉降缝。坡面修整:按设计坡度1:1.5修整坡面,采用人工夯实(压实度≥93%),铺设300g/m²土工布作为反滤层。砌筑工艺:采用"坐浆法"砌筑,石块大面朝下,丁顺相间,灰缝宽度20-30mm,砂浆饱满度≥95%。每30m设置20mm宽变形缝,缝内填充沥青木板,外露面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砌筑完成后洒水养护7天,避免砂浆早期开裂。四、质量控制措施4.1原材料控制进场检验:建立材料"二维码"追溯系统,钢筋、防水材料等主要材料进场时需提供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并按规定进行抽样送检,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存储管理:钢筋架空堆放(离地300mm),分类挂标识牌;土工膜存储在阴凉通风仓库,距热源≥5m;水泥罐安装自动下料计量系统,确保掺量误差≤±2%。4.2过程控制测量复核:实行"三检制"复核,基础轴线偏差≤10mm,高程偏差≤5mm,池壁垂直度≤H/3000且≤20mm。试验检测:混凝土试块:每50m³留置1组标养试块,每200m³留置1组抗渗试块,同条件试块按结构部位留置。土工膜焊接:每1000m²抽样1组进行剥离强度(≥30N/cm)和剪切强度(≥25N/cm)试验。隐蔽工程验收:地基处理、钢筋绑扎、防水层等隐蔽工程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验收影像资料存档保存。4.3关键控制点控制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基坑底标高±50mm水准仪每20m测1点土工膜搭接宽度-10mm钢卷尺每50m测3处钢筋保护层厚度+10mm,-5mm保护层测定仪每检验批测30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8mm2m靠尺每100m²测5点渗水量≤0.05L/(m²·d)蓄水试验全池1次五、安全文明施工5.1安全防护基坑防护:设置1.2m高定型化防护栏杆(刷红白警示漆),立杆间距2m,底部设200mm高挡脚板,栏杆内侧挂密目安全网,夜间设红色警示灯。高处作业:池壁施工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1.2m×1.2m,步距1.8m),脚手板满铺并固定,作业层设1.2m高防护栏杆和18cm高挡脚板,使用速差式安全带。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标准化配置(防雨、防砸、上锁),电缆架空敷设(高度≥2.5m)。5.2环境保护扬尘控制: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含三级沉淀池),土方运输车辆覆盖篷布(覆盖率100%),施工现场裸土采用防尘网(2000目)覆盖,每天洒水降尘≥4次。噪声管理:破碎机、空压机等设备设置隔音棚,夜间(22:00-6:00)禁止高噪声作业,确需施工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并公告周边居民。废水处理: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每级池容≥5m³)处理后回用,油料库房设置防渗池(渗透系数≤1×10⁻⁷cm/s),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5.3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基坑坍塌、触电、火灾等6项专项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潜水泵5台、应急照明10套、急救箱3个),每季度组织1次应急演练。监测预警:基坑周边布设12个沉降观测点和6个位移观测点,每天监测1次,当沉降速率≥5mm/d或累计位移≥30mm时启动预警。六、施工进度计划6.1关键线路测量放线(3d)→土方开挖(15d)→基底处理(7d)→垫层施工(5d)→土工膜铺设(10d)→底板混凝土(8d)→池壁施工(20d)→顶板施工(12d)→试水试验(7d)→竣工验收(5d),总工期92日历天。6.2进度保障资源保障:混凝土搅拌站备用1台搅拌机,高峰期保证3辆罐车连续供应;防水施工班组预备2个作业组,确保雨天后快速复工。技术保障:采用跳仓法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对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强度≥C30),减少返工。制度保障:实行周进度考核与奖惩制度,延误1天处罚5000元,提前1天奖励3000元,关键线路延误及时采取赶工措施。七、验收标准与流程7.1验收标准结构验收:混凝土表面平整度≤8mm,预埋件位置偏差≤15mm,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90%。防渗验收:土工膜焊接合格率100%,蓄水试验(水位达到设计标高后静置72h)渗水量≤0.05L/(m²·d)。功能验收:水位观测系统误差≤5mm,溢流系统排水能力满足50年一遇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