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CCSA47
1501
呼和浩特市地方标准
DB1501/T0031—2022
农业小气候观测数据格式规范
Standardformatofagriculturalmicroclimateobservationdata
2022-08-22发布2022-09-22实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1/T0031—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变量编码........................................................................................................................1
5数据帧格式........................................................................................................................................................3
6通信命令格式....................................................................................................................................................3
附录A(规范性)观测要素变量分类编码......................................................................................................4
参考文献...............................................................................................................................................................16
I
DB1501/T003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召伟、金师、王志楠、李桢、苏利军、宿雅芳、刘瑾宇、马丛、于洋、张回
园、李旭微。
II
DB1501/T0031—2022
农业小气候观测数据格式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的观测要素变量编码、数据帧格式、通信命令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695地面气象要素编码与数据格式
QX/T381.1农业气象术语第1部分:农业气象基础
3术语和定义
GB/T33695-2017、QX/T381.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业小气候agriculturalmicroclimate
与农业生产对象、农业设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关的有限空间内所形成的各类小气候的统称。
[来源:QX/T381.1-2017,4.2]
3.2
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automaticobservationstationforagriculturalmicroclimate
用于农田、设施农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林果(乔木、灌木)的气候环境及土壤环境观测的
专业气象自动观测站。
3.3
乘数因子scalefactor
使观测要素变量值为整数输出,将原值乘以10的 n 次幂,定义 n 为乘数因子,取值为大于或等于0
的整数。
[来源:GB/T33695-2017,3.2]
3.4
数据帧data-frame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一个完整数据帧包括5部分信息段,分别为起始标识、数据包头、数
据zhuti2、校验码和结束标识。
[来源:GB/T33695-2017,3.3]
4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变量编码
1
DB1501/T0031—2022
4.1概述
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变量编码包括编码规则和编码表,编码规则包括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变量命名
规则、观测要素变量值的表述规则和观测要素变量单位等。
4.2编码规则
编码规则应符合GB/T33695-2017中4.2的规定。
4.3命名规则
4.3.1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变量名称编码由观测要素、观测码和后缀三部分组成。采用ASCII字符中
的英文大小写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合表示,区分大小写字母。小写字母表示观测要素变量的特定含义
数据。
4.3.2观测要素编码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观测大类,第二个大写字母表示观测
子类。本文件定义的农业小气候观测大类用大写字母“N”表示。观测子类按观测大类下的各气象要素
进行分类,气温、地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辐射、土壤水分的观测子类编码符合GB/T33695
中4.3.2的规定,冠层叶温、CO2浓度的观测子类编码按大写字母顺序编码。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编码
定义见表1。
表1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编码表
编码观测类名称编码观测类名称
NA气温NH降水
NB地温NJ辐射
ND湿度NR土壤水分
NE风向NS冠层叶温
NF风速NTCO2浓度
4.3.3观测码编码用x、大写字母和数字表示,用于表示观测要素变量类下相关气象要素名称。观测
码中x代表观测层数信息,x缺省代表1层,大写字母从A到Z顺序依次编码,在观测要素变量名称较
多时,可采用两个大写字母组合。观测码中的整数数字(≥0)代表高度、深度、时间累计、现象编码
序号等信息。在表示高度和深度时,单位为厘米;表示时间累计时,单位为分钟。
4.3.4后缀编码用小写字母或下划线加数字表示。小写字母用于表示特定含义的观测要素名称,下划
线加数字用于表示多传感器输出的要素名称。观测变量名中出现小写字母分表代表以下含义:a代表最
大值,b代表最大值出现时间,c代表最小值,d代表最小值出现时间,e代表极大值,f代表极大值出
现时间,g代表极小值,h代表极小值出现时间,i代表平均值,j代表人工观测值(自动观测设备不出
现j后缀变量),k代表变化值。小写字母后缀后可加数字,代表某小时内的统计值(一小时统计时则
数字缺省),其中小写字母后缀跟固定的70代表日统计值,80代表月统计值,90代表年统计值。后缀
中没有下划线加数字的代表只有一个传感器或是多个传感器融合输出的结果。当存在多个传感器时,应
输出多个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后的数据(即输出一组同类要素不带下划线加数字的要素变量)。所有变
量名中不出现大小写字母“O”,避免与数字0混淆。
4.3.5示例:NAxAa70编码中NA为观测要素,N为观测大类,代表农业小气候观测,A为观测子类,
2
DB1501/T0031—2022
代表气温;xA为观测码,x代表观测层数,A代表空气温度;a70为后缀,a代表最大值,70代表日统
计值。
4.4观测要素变量分类编码
农业小气候观测要素变量分类编码按照附录A。
4.5设备状态要素变量编码
设备状态要素变量编码应符合GB/T33695中5的规定。
5数据帧格式
数据帧格式应符合GB/T33695中6的规定。。
其中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设备标识位为:YFWS。
6通信命令格式
通信命令格式应符合GB/T33695中5的规定。
3
DB1501/T0031—2022
附录A
(规范性)
观测要素变量分类编码
表A.1~表A.10规定了各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
表A.1气温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AxA第x层空气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a第x层空气温度最高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a24第x层空气温度过去24h最高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a70第x层空气温度日最高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b第x层空气温度最高温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AxAb70第x层空气温度日最高温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AxAc第x层空气温度最低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c24第x层空气温度过去24h最低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c70第x层空气温度日最低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AxAd第x层空气温度最低温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AxAd70第x层空气温度日最低温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AxAi70第x层空气温度日平均气温℃14保留1位小数
NAxAk24第x层空气温度24h变温℃14保留1位小数
4
DB1501/T0031—2022
表A.2地温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BxA第x层地温℃14保留1位小数
NBxAa第x层地温最高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BxAa70第x层地温日最高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BxAb第x层地温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时分044位(hhmm)
NBxAb70第x层地温日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时分044位(hhmm)
NBxAc第x层地温最低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BxAc70第x层地温日最低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BxAc12第x层地温过去12h最低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BxAd第x层地温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时分044位(hhmm)
NBxAd70第x层地温日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时分044位(hhmm)
NBxAh第x层地温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表A.3湿度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DxA第x层的相对湿度%03整数
NDxAa第x层的最高相对湿度%03整数
NDxAb第x层的最高相对湿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DxAc第x层的最低相对湿度%03整数
NDxAc70第x层的日最低相对湿度%03整数
5
DB1501/T0031—2022
表A.3湿度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DxAd第x层的最低相对湿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DxAd70第x层的日最低相对湿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NDxB第x层的露点温度℃14保留1位小数
NDxC第x层的水汽压hPa14保留1位小数
NDxCi70第x层的日平均水汽压hPa14保留1位小数
NDxE第x层的湿敏电容湿度值%RH03整数
NDxFh第x层湿度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表A.4风向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EA瞬时风向(1s采样)O03整数
NEB一分钟平均风向O03整数
NEC二分钟平均风向O03整数
NED十分钟平均风向O03整数
某时间段内的(如小时、天等)极大风速(瞬
NEEO03整数
时风速)对应风向
NEF分钟内极大风速(瞬时风速)对应风向O03整数
6
DB1501/T0031—2022
表A.4风向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某时间段内的(如小时、天等)最大风速(十
NEGO03整数
分钟平均分速)对应风向
NEH过去6h极大风速(瞬时风速)对应风向O03整数
NEI过去6h极大风速(瞬时风速)对应风向O03整数
NEJ日最大风速(十分钟平均风速)对应风向O03整数
NEK日极大风速(瞬时风速)对应风向O03整数
NEh风向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表A.5风速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FxA第x层的瞬时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Aa第x层的分钟内极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Ae第x层的某时间段内的极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Ae6第x层的过去6h内的极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Ae12第x层的过去12h内的极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Ae70第x层的日极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第x层的某时间段(如小时、天等)内的极时分
NFxAf044位(hhmm)
大风速时间
NFxAf70第x层的日极大风速时间时分044位(hhmm)
7
DB1501/T0031—2022
表A.5风速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FxAf6第x层的过去6h内的极大风速时间时分044位(hhmm)
NFxAf12第x层的过去12h内的极大风速时间时分044位(hhmm)
NFxB第x层的1分钟平均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C第x层的2分钟平均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D第x层的10分钟平均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Da第x层的某时间段内的最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NFxDa70第x层的日最大风速m/s13保留1位小数
第x层的某时间段(如小时、天等)内的最
NFxDb时分044位(hhmm)
大风速(10分钟平均风速)时间
第x层的日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风速)
NFxDb70时分044位(hhmm)
时间
NFxh第x层风速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表A.6降水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HA雨量分钟降水mm13保留1位小数
NHB雨量小时累计降水mm14保留1位小数
NHC雨量小时内各分钟降水量mm0120每分钟降水量扩大10倍后写入雨量序列中
NHH降水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8
DB1501/T0031—2022
表A.7辐射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JA总辐射辐照度(A开头代表总辐射表)W/m204整数
总辐射辐照度分钟最大值(分钟30个采样
NJAaW/m204整数
值里输出最大采样值)
总辐射辐照度分钟最小值(分钟30个采样
NJAcW/m204整数
值里输出最小采样值)
NJAe总辐射辐照度小时极大值W/m204整数
NJAe70日总辐射辐照度极大值W/m204整数
NJAf总辐射辐照度小时极大值时间时分044位(hhmm)
NJAf70日总辐射辐照度极大值时间时分044位(hhmm)
NJAi总辐射辐照度小时平均值W/m204整数
NJAA总辐射曝辐量MJ/m224保留2位小数
NJAA70日总辐射曝辐量MJ/m224保留2位小数
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I开头代表光合有效μmol/m2/s
NJI04整数
辐射表)
NJIa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分钟最大值μmol/m2/s04整数
NJIc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分钟最小值μmol/m2/s04整数
NJIe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小时极大辐照度μmol/m2/s04整数
NJIf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小时极大辐照度时间时分044位(hhmm)
9
DB1501/T0031—2022
表A.7辐射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JIi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小时平均值W/m204整数
NJIA光合有效辐射辐射曝辐量MJ/m224保留2位小数
NJIA70日光合有效辐射曝辐量MJ/m224保留2位小数
NJT地方时年月日时分012YYYYMMDDhhmm
NJAh总辐射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NJIh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安装高度m04保留1位小数
表A.8土壤水分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RA100cm~1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2010cm~2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3020cm~3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4030cm~4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5040cm~5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6050cm~6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10090cm~10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A8070cm~8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10
DB1501/T0031—2022
表A.8土壤水分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RA10090cm~100cm正点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100cm~1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2010cm~2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3020cm~3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4030cm~4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5040cm~5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6050cm~6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8070cm~8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B10090cm~100cm小时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C100cm~1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2010cm~2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3020cm~3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4030cm~4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5040cm~5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6050cm~6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8070cm~8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C10090cm~100cm正点瞬时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11
DB1501/T0031—2022
表A.8土壤水分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NRD100cm~1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2010cm~2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3020cm~3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4030cm~4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5040cm~5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6050cm~6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8070cm~8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D10090cm~100cm小时平均土壤相对湿度%14保留1位小数
NRE100cm~1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2010cm~2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3020cm~3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4030cm~4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5040cm~5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6050cm~6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8070cm~8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NRE10090cm~100cm小时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14保留1位小数
12
DB1501/T0031—2022
表A.8土壤水分类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表(续)
观测要素变量编码观测要素变量名称单位乘数因子字节长度备注
取整记录,高位
NRF100cm~1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位
NRF2010cm~2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位
NRF3020cm~3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位
NRF4030cm~4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不
NRF5040cm~5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位
NRF6050cm~6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位
NRF8070cm~8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取整记录,高位
NRF10090cm~100cm小时平均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mm04
不足补零
NRG100cm~10cm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G2010cm~20cm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G3020cm~30cm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NRG4030cm~40cm瞬时土壤体积含水量%03整数
13
DB1501/T0031—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病历质控员病历书写规范上岗考试
- 泰州市中医院影像新技术研发考核
- 三明市人民医院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分期评估考核
- 宿迁市中医院输卵管再通术考核
- 抚州市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病诊疗考核
- 南昌市中医院高危妊娠B超监测考核
- 赣州市人民医院护理标准执行考核
- 湖州市中医院科研诚信建设考核
- 温州市人民医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救考核
- 抚州市人民医院不同材质内镜附件的处理与选择试题
- 泵房建造方案范本图
-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 金融领域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范文
- GB/T 4699.2-2025铬铁、硅铬合金、氮化铬铁和高氮铬铁铬含量的测定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解读
- 数据分析伦理问题
- pqe考试题及答案
- 营地运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足球课件教学
-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2024《矿业权价值评估》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