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T 117-2023 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技术规范_第1页
DB5115-T 117-2023 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技术规范_第2页
DB5115-T 117-2023 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技术规范_第3页
DB5115-T 117-2023 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技术规范_第4页
DB5115-T 117-2023 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5115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tercroppingofrapeseedandsorghuminwid四川省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115/T117—2023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地环境 25茬口 26种子 27土地整理 38油菜栽培 39高粱栽培 5附录A(资料性)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示意图 8DB5115/T117—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西南大学研究院、宜宾市粮油产业发展中心、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宜宾市叙州区农业农村局、宜宾市植保植检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义娟、唐章林、郭威、杭淑莲、张德银、伍燕翔、彭洪、徐麟、赵远林、刘梦、胡玉、曹正邓渊、熊义琴、林权。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15/T117—20231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油菜-高粱宽窄行套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宽窄行套作茬口安排、种子要求、宽窄行套作土地整理、油菜栽培、高粱栽培。本文件适用于油菜与高粱宽窄行套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846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DB51/T2664“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原料生产技术规程DB5115/T29酿酒专用粮宜宾糯红高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套作intercropping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3.2预留行reservedrow前季作物在播种或移栽时,在耕地上为后季作物播种或移栽留下的种植行。3.3宽窄行套作intercroppinginwide&narrowrow2DB5115/T117—2023油菜和高粱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个窄行紧接一个预留宽行的宽窄行种植方式。油菜以一定的株距种植于窄行内,保证油菜种植密度;高粱以一定的株距种植于预留宽行内,保证高粱种植密度。同时结合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使油菜和高粱生产达到协同高产的一套技术体系。3.4茬口cropsofrotation作物轮作或套作的种类和时间次序。3.5漂浮育苗floatingseeding在装有基质的泡沫穴盘等器具上播种,穴盘漂浮于营养液面上的一种育苗方式。3.6秧盘育苗plugseeding使用穴盘等中间器具,通过调配基质并播种出苗,使秧苗能继续从基质和育苗地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一种育苗方式。3.7共生期symbioticperiod自高粱移栽起到油菜成熟收割之间的时期。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846的规定。5茬口5.1油菜宜于上年9月中旬~下旬播种,10月中旬~下旬在窄行内移栽,次年4月下旬~5月上旬收获。5.2高粱宜于3月上旬~中旬播种,4月上旬~中旬在油菜预留的宽行内移栽,7月下旬~8月上旬收获。6种子6.1油菜6.1.1品种选择宜选择株型较紧凑,抗病、抗倒伏、高产,适宜种植区域包含宜宾市的中熟或中偏早熟的品种。6.1.2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2的规定。DB5115/T117—202336.2高粱6.2.1品种选择宜选择适宜种植区域包含宜宾市,生育期在120d~130d,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穗型为中偏散或散型品种。6.2.2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7土地整理7.1翻耕压肥油菜移栽前7d~10d每667㎡施有机肥1000kg~2000kg,翻耕土壤,耕深20cm~25cm。7.2宽窄行套作整地开厢以窄行0.4m紧接宽行1.2m为一个种植单元,按2个~3个种植单元开厢,厢沟宽25cm~30cm,边沟宽30cm~35cm,沟深20cm~25cm,边沟应深于厢沟。8油菜栽培8.1育苗8.1.1种子准备8.1.1.1播种前应晾晒种子2d~3d。8.1.1.2将种子全部浸入含盐量10%的盐水中充分搅拌,打捞出杂质、上浮的病种、菌核和瘪粒,留下后的饱满种子再用水清洗2次~3次,摊开晾干后留种。8.1.1.3已包衣的种子无需晒种和盐水选种。8.1.2育苗地应符合DB51/T2664的相应规定。8.1.3播种8.1.3.1播种前应精细整地,做到表土平整细碎,干湿适度。8.1.3.2按育苗地与大田面积比为15~6),在每667m2育苗地上撒播种子0.5kg~0.6kg。8.1.3.3应将种子分厢定量,与草木灰或过筛细土按1:(6~10)拌匀后分2次~3次均匀撒播。8.1.4秧苗管理8.1.4.1播种后覆盖1cm~2cm厚的细土和草木灰。8.1.4.2出苗后应及时防治地下害虫、菜青虫和蚜虫等。8.1.4.3在幼苗1叶1心期间苗,应疏理窝堆苗、拥挤苗;3叶1心期定苗,保持苗距10㎝左右,密度控制在100株/㎡左右。8.1.4.4根据苗情分别在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每667m2施用尿素2.5kg和5.0kg提苗。DB5115/T117—202348.1.4.5在幼苗3叶1心期,视苗情于晴天下午,每667m2宜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0.04kg,兑水50kg喷雾控旺长。8.1.4.6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育苗地湿润;雨水多时,应及时对育苗地进行排水除渍。8.2移栽8.2.1时间10月中旬~下旬,苗龄30d~35d时移栽。8.2.2行向与风向平行。8.2.3起苗如果育苗地土壤干旱,移栽前1d应将育苗地浇透水。宜用小铲起苗,多带土,少伤根,按大小苗分级拔苗。8.2.4要求8.2.4.1打好行窝后,施入底肥再栽苗。栽苗时按幼苗大小分级栽植,以不露根茎、不盖心叶为原则。边取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8.2.4.2移栽后如遇连绵阴雨天气,应及时清理边沟和中沟,排除积水;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抗旱。8.2.5宽窄行套作规格实行宽窄行套作栽培,厢宽1.6m,预留宽行1.2m,窄行0.4m。在窄行内移栽2行油菜,行距0.4m,窝距0.28m~0.33m,窝栽双株,每667m2移栽5000株~6000株。(参见附录A)8.3大田管理8.3.1施肥8.3.1.1施肥原则8.3.1.1.1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其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T23349的规定。8.3.1.1.2平衡施肥,即实行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硼肥配合使用。8.3.1.1.3优先选择获得“环保生态产品认证”的肥料产品。8.3.1.1.4不应施用混有油菜和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农家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肥。8.3.1.2底肥每667m2施纯氮6kg~8kg,五氧化二磷3kg~5kg,氯化钾4kg~5kg,硼肥0.75kg~1.00kg,或用等含量氮、磷、钾、硼配比的油菜专用复合肥35kg~45kg。移栽前,在窄行中间开沟均匀撒施盖土,施肥时不应全田撒施。8.3.1.3追肥油菜返青成活后,根据苗情及时追肥1次~2次。每次每667㎡用尿素2.5kg~3.5kg兑清粪水400kg~500kg浇施,或用尿素4kg~6kg窝施盖土。DB5115/T117—202358.3.1.4叶面施肥初花期,每667㎡宜采用25%咪鲜胺50ml~60ml、25%吡蚜酮0.02kg、磷酸二氢钾0.1kg和20%速效硼肥0.05kg混合液,于上午10点后、下午5点前无露水时叶面喷施。8.3.2水分管理应符合DB51/T2664的相应规定。8.3.3中耕培土12月中旬~下旬,根据田间油菜长势情况进行中耕松土,培土壅根。8.3.4除草土地整理时翻耕土壤控制杂草;中耕培土时人工直接清除田间及田埂的杂草。8.4病虫害防治8.4.1共生期间应选用对油菜和高粱均适宜的药剂及时防治油菜蚜虫和菌核病,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8.4.2其它时期病虫害防治应符合DB51/T2664的相应规定。8.5收获全田有70%~80%角果呈黄绿或淡黄色,主序中部角果籽粒呈品种固有颜色,选晴天早晚空气湿度大、角果不易爆裂时人工割倒,晾晒后熟5d~7d,进行脱粒。脱粒后秸秆及时还田,摊放在高粱行间。9高粱栽培9.1育苗9.1.1种子准备9.1.1.1宜选用高粱专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9.1.1.2未包衣种子播前应先晾晒种子4h~8h,后用种衣剂拌种。拌种时,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再将药剂均匀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拌种后的种子应当天播完。9.1.2育苗地应符合DB5115/T29的相应规定。9.1.3用种量每667㎡大田用杂交品种0.35kg~0.50kg;或常规品种0.20kg~0.25kg。9.1.4育苗方式应在秧盘育苗、漂浮育苗、撒播育苗中任选一种方式育苗。9.1.5播种9.1.5.1时间DB5115/T117—20236秧盘育苗/漂浮育苗。3月中旬播种。撒播育苗。候均温稳定在120C以上即可播种,一般3月上旬播种。9.1.5.2面积移栽667m2大田需育苗地面积20m2~26m2。9.1.5.3方式9.1.5.3.1秧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宜使用穴盘播种器播种,每穴播种子3粒~4粒。9.1.5.3.2撒播育苗播种时应先将种子分厢定量,再与细土按1:(6~10)拌匀后,均匀撒播。9.1.5.3.3播后应用细土盖种2cm~3cm,施足腐熟清粪水。9.1.5.3.4候均温未稳定通过150C时应搭拱覆膜,地膜边沿应用土封严扎实。地膜应符合GB13735的规定。9.1.6秧苗管理应符合DB5115/T29的相应规定。9.2移栽9.2.1时间4月上旬~中旬,秧盘育苗、漂浮育苗3叶~4叶期,撒播育苗5叶~6叶期移栽。9.2.2起苗移栽前1d育苗地应灌透水。秧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带土移栽;撒播育苗宜用小铲起苗,多带土,少伤根。除去病苗、弱苗、杂苗。9.2.3要求选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按大小苗分级移栽,随起随栽;应浇定根水并防治地下害虫。9.2.4宽窄行套作规格参照附录A在油菜预留的宽行内移栽2行高粱,行距0.5m,与油菜间距0.35m,窝栽双株。常规高粱窝距0.25m~0.30m,每667㎡移栽5500株~6500株;杂交高粱窝距0.24m~0.28m,每667㎡移栽6000株~7000株。9.3大田管理9.3.1查苗补缺移栽成活后应及时进行补苗,保证每窝2株壮苗。9.3.2施肥9.3.2.1施肥原则应符合DB5115/T29的相应规定。9.3.2.2底肥DB5115/T117—20237每667m2宜用养分含量40%以上配方肥15kg~20kg。高粱移栽前,在预留行中间开沟均匀撒施,施肥后覆土。9.3.2.3追肥高粱生育期内应按下列要求追施2次~3次提苗肥、拔节肥和孕穗肥:——提苗肥。移栽成活后5d~7d,宜每667m2追施尿素7kg~10kg,窝施;——拔节肥。在6叶1心~8叶1心期施用,宜每667m2用养分含量40%以上配方肥20kg~25kg,——孕穗肥。看苗施肥,在11叶1心~13叶1心期施用,弱苗地宜每667m2施尿素3kg~5kg,对成0.3%~0.5%的溶液浇灌。9.3.3中耕培土施提苗肥后应浅中耕和覆土;施拔节肥后应第二次中耕培土,起垄壅根。9.3.4除草移栽和中耕培土时,以人工除草的方式直接清除田间及田埂的杂草。9.3.5水分管理追肥后应及时浇水或施腐熟清粪水,高粱孕穗至灌浆期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抗旱;田间积水时应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