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护理个案_第1页
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护理个案_第2页
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护理个案_第3页
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护理个案_第4页
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一般资料患者王某,男性,68岁,已婚,退休工人,于2025年7月15日因“反复胸闷、胸痛3年,加重伴气短1周”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约20分钟,伴大汗、恶心,当时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V7-V9导联ST段抬高0.1-0.2mV,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5ng/ml,肌红蛋白(Mb)120ng/ml,肌钙蛋白I(cTnI)1.8ng/ml,诊断为“急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予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缓解后出院。出院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治疗。1周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呈闷痛,持续约5-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伴活动后气短,无头晕、黑矇,无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60/95mmHg,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血压控制在130-140/80-85mmHg;2型糖尿病病史8年,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gbid,血糖控制在空腹7-8mmol/L,餐后2小时10-11mmol/L。否认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吸烟40年,每日20支,已戒烟3年;饮酒30年,每日饮白酒约2两,已戒酒3年。家族中父亲患有冠心病,母亲患有高血压。(二)主诉与现病史主诉:反复胸闷、胸痛3年,加重伴气短1周。现病史:患者3年前首次发生急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后,病情稳定,但仍偶有胸闷不适,多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休息数分钟可缓解。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胸闷、胸痛发作频率增加,每周约3-4次,每次持续时间延长至5-10分钟,休息后缓解,同时出现活动后气短,平地步行约100米即感气短明显,需停下休息。为明确病情变化,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陈旧性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2型糖尿病”收入心内科病房。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正常,睡眠稍差,夜间偶有胸闷憋醒,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三)体格检查T:36.5℃,P:78次/分,R:19次/分,BP:135/82mmHg,身高170cm,体重75kg,BMI:25.9kg/m²。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有力。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四)辅助检查1.心电图(2025年7月15日):窦性心律,心率78次/分,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V5、V6导联R波振幅降低,T波倒置;V7-V9导联呈QS型,T波倒置;ST段无动态抬高或压低。2.心肌酶谱(2025年7月15日):CK-MB:6.2ng/ml(参考值0-24ng/ml),Mb:35ng/ml(参考值0-70ng/ml),cTnI:0.08ng/ml(参考值0-0.04ng/ml,轻度升高)。3.血常规(2025年7月15日):白细胞计数6.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淋巴细胞比例32%,红细胞计数4.8×10¹²/L,血红蛋白145g/L,血小板计数220×10⁹/L。4.血生化检查(2025年7月15日):谷丙转氨酶35U/L,谷草转氨酶30U/L,总胆红素15μmol/L,直接胆红素5μmol/L,间接胆红素10μmol/L,尿素氮5.2mmol/L,肌酐85μmol/L,尿酸350μmol/L,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5mmol/L,总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酯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钾3.8mmol/L,钠138mmol/L,氯102mmol/L,钙2.3mmol/L。5.心脏超声(2025年7月16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mm,收缩末期内径38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变薄,运动幅度减弱;各瓣膜形态、结构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心包腔未见液性暗区。6.冠脉造影(2025年7月18日):左冠状动脉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段狭窄30%,中段狭窄40%;左回旋支近段狭窄70%,远段狭窄50%;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60%,中段狭窄80%。(五)心理社会评估患者为退休工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配偶身体健康,子女均已成家,能够经常看望照顾患者。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了解,但因近期症状加重,担心病情进展,害怕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存在焦虑情绪,夜间睡眠质量差。患者性格较为开朗,能够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但对疾病的长期管理和康复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如饮食控制、运动强度等方面存在疑问。(六)护理评估与诊断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评估依据:患者反复出现胸骨后闷痛,近1周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有关。评估依据:患者活动后气短,平地步行约100米即需休息。3.焦虑:与担心病情进展、害怕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有关。评估依据:患者自述担心疾病,夜间睡眠差,主动询问病情。4.知识缺乏:与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管理、康复知识了解不足有关。评估依据:患者对饮食控制、运动强度等方面存在疑问。5.有便秘的危险:与卧床休息、活动减少、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有关。评估依据:患者目前活动量减少,既往无便秘史,但需警惕卧床后便秘发生。6.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评估依据:患者年龄较大,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目标1.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疼痛评分维持在0-2分。2.患者活动耐力逐渐提高,能够耐受平地步行300米以上,无明显气短。3.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睡眠质量改善,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护理。4.患者掌握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管理和康复知识,能够正确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5.患者住院期间保持大便通畅,无便秘发生。6.患者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正常。(二)具体护理计划1.疼痛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情况,每2小时评估一次疼痛评分并记录。(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情绪激动和劳累。(3)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改善心肌供氧。(4)遵医嘱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头痛、低血压等。(5)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如吗啡、除颤仪等,一旦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2.活动无耐力护理:(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2)入院初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逐渐增加床上活动,如翻身、四肢活动等;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坐起、床边站立、室内步行等。(3)活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如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胸痛、气短等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4)记录患者的活动时间、活动量及活动后的反应,根据情况调整活动计划。3.焦虑护理:(1)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其焦虑的原因和程度。(2)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4)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等,缓解焦虑情绪。(5)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物。4.知识缺乏护理:(1)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包括疾病知识、用药指导、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复查时间等。(2)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口头讲解、发放宣传资料、多媒体演示等,确保患者理解。(3)定期评估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4)鼓励患者提问,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5.便秘预防护理:(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2)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3)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4)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5)必要时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等。6.感染预防护理:(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交叉感染。(3)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保持口腔清洁。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入院当日护理干预患者于2025年7月15日10:00入院,入院后立即安置于心内科普通病房,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测得患者BP135/82mmHg,P78次/分,R19次/分,SpO₂96%。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建立静脉通路,完善相关检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减轻患者的陌生感。患者入院时无胸闷、胸痛症状,疼痛评分为0分。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患者表示平时饮食偏咸,喜欢吃油腻食物。向患者初步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因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担心的问题,主要是担心冠脉造影结果及后续治疗。向患者简要介绍冠脉造影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缓解其焦虑情绪。夜间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患者于22:00入睡,凌晨2:00因轻微胸闷醒来,给予安慰后,患者于2:30再次入睡,睡眠质量尚可。(二)入院第2-3天护理干预入院第2天,患者晨起无胸闷、胸痛,疼痛评分0分。生命体征平稳,BP130/80mmHg,P75次/分,R18次/分,SpO₂97%。心肌酶谱结果回报cTnI轻度升高,为0.08ng/ml,报告医生后,遵医嘱继续观察,未特殊处理。上午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四肢活动,患者无不适。下午患者出现胸骨后闷痛,疼痛评分2分,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10分钟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评分降至0分。观察患者无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向患者强调出现胸痛时的应对方法,如立即休息、呼叫护士等。入院第3天,患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上午完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5%,下壁、高侧壁、正后壁心肌变薄,运动幅度减弱。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告知患者目前心功能尚可,但需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10分钟,每日2次,预防便秘。患者表示理解并配合。下午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高血压、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指导患者按时服用降压、降糖药物,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患者认真倾听,提出疑问“平时在家如何监测血糖?”,详细为患者解答,告知其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血糖值,以便医生调整用药。(三)入院第4-7天护理干预入院第4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胸痛症状。遵医嘱停止持续吸氧,改为间断吸氧,必要时吸氧。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指导患者坐起床边站立,患者站立5分钟后无不适,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至10分钟。下午患者在护士陪同下室内步行50米,无气短、胸痛等症状。入院第5天,患者室内步行100米,无明显不适。上午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禁食禁水、药物过敏试验等,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于10:00行冠脉造影术,12:00返回病房,术后穿刺部位为右侧桡动脉,给予加压包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监测桡动脉搏动情况。指导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避免弯曲,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术后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入院第6天,拆除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无出血、肿胀,桡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室内步行150米,无气短。向患者讲解冠脉造影结果,左回旋支近段狭窄70%,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80%,医生建议行PCI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意。入院第7天,患者术前准备完善,于上午9:00行PCI治疗,术中于右冠状动脉中段植入支架1枚,左回旋支近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返回病房,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穿刺部位为右侧股动脉,给予沙袋压迫6小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者术后无胸痛、气短等不适,BP125/75mmHg,P70次/分,R18次/分,SpO₂98%。指导患者术后平卧,术侧肢体伸直,避免活动。(四)术后护理及康复干预PCI术后第1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穿刺部位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活动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进食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下午患者在护士协助下坐起,无不适。PCI术后第2天,拆除股动脉穿刺部位沙袋压迫,患者可在床上坐起、活动,无不适。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踝泵运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患者进食普通饮食,饮食清淡,富含膳食纤维,无便秘发生。PCI术后第3天,患者室内步行200米,无气短、胸痛等症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正常。cTnI降至0.04ng/ml,恢复正常。向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详细介绍术后需服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的作用、用法、剂量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PCI术后第4-5天,患者活动耐力逐渐提高,室内步行300米以上,无明显不适。进行康复知识教育,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运动计划,如出院后1-2周内,每日散步10-15分钟,逐渐增加至30分钟,每周3-5次;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饮食方面,继续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体重。患者表示已掌握相关知识。(五)出院前护理干预患者于2025年7月25日出院,出院前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患者无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疼痛评分0分,活动耐力可耐受平地步行300米以上,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睡眠质量良好,掌握了疾病的长期管理和康复知识,住院期间无便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为患者整理出院资料,包括出院小结、用药清单、复查时间等。向患者及家属再次强调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2.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戒烟戒酒。3.适当运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劳累。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5.监测血压、血糖,每日记录。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亮点1.多学科协作紧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密切配合,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护理方案。例如,营养师根据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情况,制定了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计划;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2.个性化护理到位: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采取了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如主动沟通、讲解疾病知识、鼓励家属支持等,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力情况,制定了循序渐进的活动计划,使患者的活动耐力逐渐提高。3.病情观察细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及各项检查指标,及时发现患者cTnI轻度升高、术后穿刺部位情况等,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二)护理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