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甜玉米种植要点_第1页
北方甜玉米种植要点_第2页
北方甜玉米种植要点_第3页
北方甜玉米种植要点_第4页
北方甜玉米种植要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甜玉米种植要点北方地区(如东北、华北、西北)种植甜玉米,需重点应对“无霜期短、春季低温出苗难、夏季高温干旱、秋季早霜威胁”等问题。需通过科学选种、精准播种、精细化田间管理,充分利用生长季光热资源,确保甜玉米在霜期前成熟,同时保障果穗甜度与饱满度。一、品种选择:适配北方气候,兼顾品质与抗性北方种植甜玉米,品种需满足“早熟/中早熟、耐低温、抗倒伏、抗病虫害”特性,同时兼顾市场对甜度(糖度≥16%)与果穗外观(穗长18-22cm、籽粒均匀)的需求。(一)品种类型与适配场景按熟期选择:东北地区(无霜期120-150天):优先选极早熟/早熟品种(从播种到采收70-85天),如“京科甜125”“甜单21”,避免秋季早霜导致未成熟;华北地区(无霜期180-220天):可选中早熟品种(85-95天),如“中农大甜413”“甜玉8号”,也可搭配晚熟品种(95-105天)进行错季种植,延长采收期;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足):选耐干旱、喜光品种,如“郑甜1号”“津甜206”,利用光照优势提升果穗甜度。按用途选择:鲜食销售:选籽粒柔嫩、甜度高、果皮薄的品种(如超甜玉米“华珍”、糯甜玉米“京糯6号”);加工用途(罐头、速冻):选果穗整齐、籽粒深、耐储存的品种(如“甜玉10号”“吉甜3号”)。(二)品种抗性要求北方春季低温易导致烂种,夏季多风易倒伏,需选择:耐低温性: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0℃(普通玉米为12℃),确保春季早播时出苗率≥85%;抗倒伏性:茎秆粗壮(茎粗≥2.5cm)、根系发达(须根多且深),抗倒伏等级≥3级(风力≤8级不倒伏);病虫害抗性:抗大斑病、小斑病(发病株率≤10%)、玉米螟(蛀穗率≤5%),减少农药使用,保障品质。二、茬口安排与播种管理:规避低温风险,确保全苗北方甜玉米播种需“抢早播、避晚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调控播种期与播种方式,解决“低温出苗难、后期早霜不成熟”问题。(一)茬口规划:错季播种,延长供应期春播茬(主茬):播种时间: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东北4月下旬-5月上旬,华北3月下旬-4月上旬,西北4月中旬-5月上旬),避免播种后遇倒春寒(地温<8℃持续3天以上易烂种);搭配覆盖:春季低温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或“小拱棚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3-5℃,提前7-10天播种;小拱棚育苗(苗龄20-25天,3-4叶期移栽),可规避苗期低温风险。夏播茬(补茬):播种时间:华北、西北春播玉米采收后(7月上旬-中旬)播种,利用夏季光热资源,9月下旬-10月上旬采收;东北无霜期短,不建议夏播,避免早霜影响。隔离种植:甜玉米与普通玉米、糯玉米需隔离(距离≥300米,或错期播种20-30天),防止串粉导致甜度下降(串粉后糖度可从18%降至10%以下)。(二)播种技术:精准调控,确保全苗壮苗种子预处理:选种:剔除瘪粒、破损粒,选用饱满种子(千粒重≥250g),提高发芽率;浸种催芽:播种前用25-30℃温水浸种4-6小时(超甜玉米浸种时间≤4小时,避免胚乳糖分流失),捞出后用湿纱布包裹,置于28-30℃环境催芽,待80%种子露白(芽长0.5-1cm)即可播种,减少苗期时间。播种规格:行距:宽窄行种植(宽行60-70cm,窄行40-50cm),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株距:根据品种调整,早熟品种株距25-30cm(每亩密度4000-4500株),中晚熟品种株距30-35cm(每亩密度3500-4000株),避免过密导致果穗小、甜度低;播种深度:3-5cm(沙壤土稍深,5cm;黏壤土稍浅,3cm),播后镇压(轻压土壤,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吸水发芽),避免播种过深导致出苗慢、苗弱。水肥配套:播种时每亩施“种肥”(腐熟有机肥1000kg+磷酸二铵15kg),肥料与种子间距≥10cm(避免烧种);若土壤墒情差(田间持水量<60%),播后及时浇“蒙头水”(小水漫灌,避免积水),确保出苗率≥90%。三、田间管理:分阶段调控,促进果穗发育北方甜玉米田间管理需围绕“促苗早发、控旺防倒、保穗增甜”,根据苗期、拔节期、灌浆期的生长需求,精准调控水肥与植株形态。(一)苗期管理(播种至6-8叶期):促根壮苗,防治地下害虫查苗补苗:出苗后5-7天检查,缺苗断垄处及时补苗(用提前育好的备用苗,或催芽种子补种),补苗后浇水定根,确保苗齐苗壮。中耕除草:苗期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3-4叶期)浅耕(深度3-5cm),破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第二次(6-8叶期)深耕(深度8-10cm),结合培土(培土高度5-8cm),防止后期倒伏,同时清除杂草(避免杂草与玉米争夺水肥)。病虫害防治:北方苗期易受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危害,可每亩撒施“毒饵”(炒香麦麸5kg+辛硫磷乳油100ml+水1kg拌匀),或灌根(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ml),降低虫株率≤5%。(二)拔节期管理(9-12叶期):控旺防倒,追施攻秆肥控旺处理:若植株徒长(株高>1.5m、茎秆细弱),在10-11叶期喷施“多效唑”(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g/亩,兑水30kg),控制株高(降低20-30cm),增强抗倒伏能力,避免空秆率升高。水肥管理:拔节期需肥量大,每亩追施“攻秆肥”(尿素20kg+氯化钾10kg),结合浇水(亩浇水量30-40m³),促进茎秆粗壮;若遇干旱(连续10天无雨),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墒情(田间持水量70%-80%),避免干旱导致生长停滞。(三)抽雄灌浆期管理(13叶期至采收):保穗增甜,防治穗期病虫害追施攻穗肥:抽雄前7-10天(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攻穗肥”(尿素15kg+硫酸钾5kg),促进果穗发育(增加穗长、粒数);灌浆期(果穗吐丝后)喷施“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溶液+0.2%硼肥溶液),每亩喷30kg,间隔7天喷1次,共喷2次,提升籽粒甜度与饱满度。人工辅助授粉:抽雄吐丝期若遇连续阴雨(影响自然授粉),需人工辅助授粉:上午9-11点(露水干后),用竹竿轻敲雄穗,或收集雄穗花粉,用毛笔涂抹在花丝上,提高授粉率(减少秃尖率,秃尖长度≤1cm)。病虫害防治:病害:北方甜玉米穗期易患大斑病、锈病,发病初期喷施“苯醚甲环唑”(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每亩喷30kg,间隔10天喷1次,共喷2次;虫害:玉米螟(蛀穗)、蚜虫(危害花丝)是主要害虫,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撒施“毒死蜱颗粒”(每亩500g,撒入喇叭口),蚜虫可喷施“吡虫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确保安全。四、采收管理:把握最佳时机,保障品质甜玉米采收期短(最佳采收期仅3-5天),过早采收籽粒不饱满、甜度低,过晚采收籽粒变硬、糖分转化为淀粉(糖度下降50%以上),需精准判断采收时间。(一)采收时间判断外观特征:果穗苞叶变黄、松散,花丝干枯变黑(顶部花丝干枯2-3cm);籽粒形态:用手指掐籽粒,籽粒饱满、流出乳白色汁液(非清水或糊状),籽粒含水率70%-75%;时间参考:吐丝后20-25天(早熟品种20天,中晚熟品种25天),若遇高温(日均温>28℃),采收时间提前2-3天。(二)采收与处理采收方式:人工采收,用镰刀从果穗基部3-5cm处切断,避免损伤茎秆(若为多穗品种,可保留上部小穗继续生长);及时处理:采收后2小时内低温保存(温度0-4℃,相对湿度90%-95%),或立即销售、加工(鲜食甜玉米常温放置超过6小时,糖度下降10%-15%),避免品质降低。五、北方特殊气候应对措施(一)春季倒春寒应对播种后若遇倒春寒(气温<5℃持续2天以上),需及时覆盖“防寒膜”(在地膜上再覆盖一层无纺布),或每亩撒施“草木灰”(50kg,提高地温2-3℃);出苗后遇低温,喷施“抗冻剂”(0.5%丙二醇溶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幼苗抗冻性。(二)夏季高温干旱应对高温干旱时(日均温>32℃、连续15天无雨),采用“滴灌”或“喷灌”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每亩每次浇水量20-30m³,间隔5-7天浇1次;同时叶面喷施“抗旱剂”(0.2%黄腐酸钾溶液),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三)秋季早霜应对若预测早霜来临(气温降至0℃以下),未成熟的甜玉米可提前1-2天喷施“乙烯利”(40%乙烯利乳油500倍液),促进果穗成熟;或采用“烟熏防霜”(在田间点燃秸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