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专病诊疗考核_第1页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专病诊疗考核_第2页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专病诊疗考核_第3页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专病诊疗考核_第4页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专病诊疗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皮肤科专病诊疗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金华地区常见的中医皮肤科外感热病,以下哪项证型最易出现“热毒壅盛,营血沸腾”的表现?A.风热犯表证B.湿热蕴结证C.热毒炽盛证D.气血瘀滞证2.治疗金华地区夏季多发的“暑湿疮”(湿疹),首选的方剂是?A.消风散B.二陈汤C.藿香正气散D.犀角地黄汤3.以下哪项是金华地区中医皮肤科常见的“瘾疹”(荨麻疹)的辨证要点?A.脾胃虚弱,湿邪内蕴B.风寒束表,肺气失宣C.风热犯表,肺卫失和D.肝郁化火,气血逆乱4.治疗金华地区冬季多发的“冻疮”,中医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A.寒凝经脉,气血瘀滞B.湿热下注,蕴结肌肤C.脾肾阳虚,寒湿内阻D.风寒外袭,卫气不固5.以下哪项是中医辨证“银屑病”(白疕)的常见证型?A.血虚风燥证B.湿热蕴结证C.肝郁化火证D.气滞血瘀证6.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酒渣鼻”(玫瑰痤疮),若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干咽燥,舌红少津,应首选?A.桃红四物汤B.清热解毒汤C.知柏地黄丸D.柴胡疏肝散7.中医认为“痤疮”(肺风粉刺)的病机关键在于?A.脾胃湿热,蕴结肌肤B.肺经风热,熏蒸肌肤C.肝郁化火,气血瘀滞D.肾精亏虚,阴阳失衡8.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黄褐斑”(肝斑),若患者表现为情绪抑郁、胁肋胀痛,舌淡红苔薄黄,应首选?A.六味地黄丸B.逍遥散C.桃红四物汤D.当归补血汤9.以下哪项是中医辨证“带状疱疹”(缠腰火丹)的常见证型?A.湿热蕴结证B.气血瘀滞证C.肝经郁热证D.肾阴亏虚证10.治疗金华地区冬季常见的“皮肤瘙痒症”,若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应首选?A.当归六黄汤B.四物汤C.柴胡疏肝散D.养血清脑颗粒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以下哪些是金华地区“湿疹”的常见诱发因素?A.湿热内蕴B.饮食不节(辛辣油腻)C.风寒外袭D.情志不畅,肝郁化火2.治疗金华地区夏季多发的“暑湿疮”,以下哪些方剂可加减使用?A.藿香正气散B.二陈汤C.消风散D.药物外洗(如黄柏、苦参煎水)3.以下哪些是中医辨证“荨麻疹”的常见证型?A.风寒束表证B.风热犯表证C.脾虚湿盛证D.肝郁化火证4.治疗金华地区冬季常见的“冻疮”,以下哪些方法可内外结合使用?A.熟地黄、艾叶煎水外洗B.温阳通络的药物内服(如当归四逆汤)C.防风通圣散外敷D.注意保暖,避免局部受寒5.以下哪些是中医辨证“银屑病”的常见证型?A.血虚风燥证B.湿热蕴结证C.肝郁化火证D.气血瘀滞证6.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酒渣鼻”,以下哪些证型需结合情志调理?A.肝郁化火证B.湿热蕴结证C.肺胃积热证D.气血瘀滞证7.以下哪些是中医辨证“痤疮”的常见证型?A.肺经风热证B.脾胃湿热证C.肝郁化火证D.肾阴虚证8.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黄褐斑”,以下哪些方剂可加减使用?A.逍遥散B.补中益气汤C.六味地黄丸D.当归补血汤9.以下哪些是中医辨证“带状疱疹”的常见证型?A.湿热蕴结证B.肝经郁热证C.气血瘀滞证D.肾阴亏虚证10.治疗金华地区冬季常见的“皮肤瘙痒症”,以下哪些方法可缓解症状?A.当归六黄汤内服B.外用苦参、黄柏煎水湿敷C.注意保湿,避免干燥D.避免搔抓,以免加重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1.金华地区夏季常见的“暑湿疮”,其病机关键在于“湿热蕴结,营卫失和”。2.治疗金华地区冬季多发的“冻疮”,需注重“温经散寒,活血通络”。3.中医辨证“银屑病”的“血虚风燥证”,常用方剂为“四物汤合消风散”。4.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酒渣鼻”,若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干咽燥,舌红少津,需注重“清热润燥”。5.中医辨证“痤疮”的“肺经风热证”,常用方剂为“消风散”。6.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黄褐斑”,若患者表现为情绪抑郁、胁肋胀痛,舌淡红苔薄黄,需注重“疏肝解郁”。7.中医辨证“带状疱疹”的“湿热蕴结证”,常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8.治疗金华地区冬季常见的“皮肤瘙痒症”,若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需注重“养血润燥,安神定志”。9.金华地区夏季常见的“湿疹”,若患者表现为渗出较多、肢体困重,舌淡胖苔白腻,需注重“健脾祛湿”。10.中医辨证“荨麻疹”的“风热犯表证”,常用方剂为“消风散”。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5题)1.简述金华地区夏季“暑湿疮”的常见证型及其治法。2.简述中医辨证“银屑病”的“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表现及治法。3.简述金华地区冬季常见的“冻疮”的预防措施。4.简述中医辨证“酒渣鼻”的“肺胃积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治法。5.简述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皮肤瘙痒症”的内外结合方法。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1.结合金华地区气候特点,论述“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要点。2.结合金华地区冬季多发的“冻疮”,论述中医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答案与解析1.C解析:金华地区夏季多见湿热病邪,易导致热毒炽盛,营血沸腾,故选C。2.C解析:暑湿疮多由暑湿内蕴,治宜清热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适用。3.C解析:瘾疹多由风热犯表,肺卫失和所致,故选C。4.A解析:冻疮病机关键为寒凝经脉,气血瘀滞,故选A。5.A解析:银屑病血虚风燥证常见皮肤干燥、脱屑,故选A。6.B解析:面红口干、舌红少津为热证,清热解毒汤适用。7.B解析:痤疮多由肺经风热熏蒸肌肤所致,故选B。8.B解析:情绪抑郁、胁肋胀痛为肝郁化火,逍遥散适用。9.C解析:带状疱疹多由肝经郁热所致,故选C。10.A解析:皮肤干燥、心烦失眠为血虚风燥,当归六黄汤适用。二、多选题答案与解析1.ABD解析:湿疹病因包括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故选ABD。2.ABC解析:暑湿疮可选用藿香正气散、二陈汤、消风散,外洗可加黄柏、苦参,故选ABC。3.ABC解析:荨麻疹常见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脾虚湿盛,故选ABC。4.AB解析:冻疮可内服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外洗熟地黄、艾叶煎水,故选AB。5.ABD解析:银屑病常见血虚风燥、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故选ABD。6.AC解析:酒渣鼻肝郁化火、肺胃积热需结合情志调理,故选AC。7.ABC解析:痤疮常见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化火,故选ABC。8.AB解析:黄褐斑可选用逍遥散疏肝解郁,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故选AB。9.AB解析:带状疱疹常见湿热蕴结、肝经郁热,故选AB。10.ABD解析:皮肤瘙痒症可内服当归六黄汤,外用苦参黄柏煎水,避免搔抓,故选ABD。三、填空题答案与解析1.湿热蕴结,营卫失和解析:暑湿疮病机关键为湿热内蕴,影响营卫功能。2.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解析:冻疮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以改善局部循环。3.四物汤合消风散解析:血虚风燥证需养血润燥,消风散疏风止痒。4.清热润燥解析:酒渣鼻热证需清热润燥,避免辛辣刺激。5.消风散解析:肺经风热证需疏风清热,消风散适用。6.疏肝解郁解析:肝郁化火证需疏肝解郁,调节情志。7.龙胆泻肝汤解析:湿热蕴结证需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适用。8.养血润燥,安神定志解析:血虚风燥证需养血润燥,安神定志以改善失眠。9.健脾祛湿解析:暑湿疮脾虚湿盛需健脾祛湿,改善肢体困重。10.消风散解析:风热犯表证需疏风清热,消风散适用。四、简答题答案与解析1.简述金华地区夏季“暑湿疮”的常见证型及其治法答案:-常见证型:湿热蕴结证(皮损渗出较多、肢体困重、舌淡胖苔白腻)。-治法:清热化湿,健脾利水。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解析:暑湿疮多由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利水以改善渗出和肢体困重。2.简述中医辨证“银屑病”的“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表现及治法答案:-临床表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舌淡苔白,脉细。-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合消风散加减。解析:血虚风燥证需养血润燥以改善皮肤干燥,祛风止痒以缓解瘙痒。3.简述金华地区冬季常见的“冻疮”的预防措施答案:-注意保暖,避免局部受寒。-按摩局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调理,避免生冷食物。解析:冻疮病机关键为寒凝经脉,预防需注意保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简述中医辨证“酒渣鼻”的“肺胃积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治法答案:-临床表现:面部红赤、油腻、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治法:清热泻火,宣肺通络。常用方剂如凉膈散合枇杷叶汤加减。解析:肺胃积热证需清热泻火以改善面部红赤,宣肺通络以改善油腻。5.简述治疗金华地区常见的“皮肤瘙痒症”的内外结合方法答案:-内治:养血润燥,安神定志。常用方剂如当归六黄汤加减。-外治:苦参、黄柏煎水湿敷,避免搔抓。解析:皮肤瘙痒症需内外结合,内治养血润燥,外治清热止痒,避免搔抓加重损伤。五、论述题答案与解析1.结合金华地区气候特点,论述“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要点答案:-金华地区夏季湿热较重,易导致湿热蕴结,营卫失和,引发湿疹。-病因病机:外因湿、热、风邪侵袭,内因脾虚湿盛、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辨证论治要点:-湿热蕴结证:清热化湿,方用二陈汤合萆薢渗湿汤。-风湿袭表证:祛风除湿,方用消风散。-脾虚湿盛证:健脾祛湿,方用参苓白术散。解析:湿疹病因病机复杂,需结合金华地区气候特点,辨证分型治疗。2.结合金华地区冬季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