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人民医院深静脉血栓预防考核_第1页
莆田市人民医院深静脉血栓预防考核_第2页
莆田市人民医院深静脉血栓预防考核_第3页
莆田市人民医院深静脉血栓预防考核_第4页
莆田市人民医院深静脉血栓预防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莆田市人民医院深静脉血栓预防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莆田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DVT)风险评估,首选哪种工具?A.潘氏评分法B.粟克非评分法C.沈阳评分法D.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Wells评分)2.对于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骨科患者,预防DVT的最佳方案是?A.单纯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B.低分子肝素+IPCC.仅抗凝药物D.按需使用IPC3.莆田地区某医院外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可能的原因是?A.术后活动过早B.抗凝药物剂量不足C.风险评估不到位D.以上都是4.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动脉栓塞B.深静脉血栓C.软组织挫伤D.感染性炎症5.莆田市人民医院规定,术后患者何时开始使用IPC预防DVT?A.术后立即B.术后24小时C.术后48小时D.术后72小时6.患者因恶性肿瘤接受化疗,预防DVT的最佳方案是?A.IPC+低分子肝素B.仅抗凝药物C.仅IPCD.卧床休息7.患者长期卧床,DVT风险评估为高风险,应优先采取哪种措施?A.抬高下肢B.IPCC.穿梯度压力袜D.肢体按摩8.莆田市某医院内科患者DVT发生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A.抗凝药物使用规范B.患者活动量较大C.风险评估严格D.以上都是9.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应监测哪种指标?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B.血小板计数C.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凝血酶原时间(PT)10.患者术后DVT形成,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卧床休息B.抗凝治疗+手术治疗C.仅手术治疗D.仅IP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莆田市人民医院预防DVT的“四大措施”包括哪些?A.评估风险B.患者教育C.早期活动D.抗凝治疗2.术后DVT的高危因素有哪些?A.手术时间>2小时B.恶性肿瘤C.肥胖(BMI>30)D.长期卧床3.患者使用IPC预防DVT,应注意哪些事项?A.每隔4小时充气一次B.充气压力过高可导致皮肤损伤C.脓肿患者应避免使用D.充气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4.患者术后出现DVT,哪些症状需立即处理?A.下肢肿胀加重B.股动脉搏动减弱C.皮肤发绀D.患者发热5.莆田地区某医院骨科患者DVT发生率较高,可能的原因是?A.手术部位为下肢B.术后活动受限C.抗凝药物使用不规范D.患者年龄>60岁6.患者长期卧床,预防DVT的措施包括?A.定期翻身B.肢体被动活动C.使用IPCD.穿梯度压力袜7.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哪些情况需停药?A.大出血B.感染C.术后24小时D.肝功能严重损害8.莆田市某医院内科患者DVT发生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A.抗凝药物使用规范B.患者活动量较大C.风险评估严格D.医护人员培训到位9.患者术后DVT形成,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A.超声多普勒检查B.D-二聚体检测C.血常规检查D.下肢血管造影10.患者使用IPC预防DVT,哪些情况需避免使用?A.下肢皮肤破损B.脓肿C.血压过低D.下肢动脉狭窄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1.莆田市人民医院规定,所有住院患者均需进行DVT风险评估。(×)2.手术时间越长,DVT发生率越高。(√)3.患者术后DVT形成,可通过抬高下肢缓解症状。(×)4.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安全,无需监测凝血指标。(×)5.莆田地区某医院外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内科患者。(×)6.IPC可完全预防术后DVT形成。(×)7.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8.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无需立即排查DVT。(×)9.莆田市某医院规定,高危患者术后24小时内必须使用IPC。(√)10.患者长期卧床,DVT风险评估为低风险,无需预防措施。(×)11.莆田地区某医院内科患者DVT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患者年龄较轻有关。(×)12.低分子肝素比华法林更易引起出血。(×)13.患者使用IPC期间,需确保充气压力适宜。(√)14.术后DVT形成,可通过药物治疗完全治愈。(×)15.莆田市某医院规定,高危患者术后必须使用抗凝药物。(√)16.患者使用IPC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有无破损。(√)17.患者术后出现DVT,可通过按摩缓解症状。(×)18.莆田地区某医院外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手术类型有关。(√)19.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20.患者术后DVT形成,可通过手术切除血栓。(×)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莆田市人民医院预防DVT的“四大措施”及其作用。2.术后DVT形成,如何进行初步处理?3.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哪些情况需调整剂量?4.莆田地区某医院骨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如何改进预防措施?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1.患者男性,65岁,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D-二聚体升高。请分析可能诊断为DVT,并提出处理方案。2.患者女性,78岁,因脑梗死长期卧床,DVT风险评估为高风险。请制定预防方案,并说明注意事项。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答案与解析1.D解析:Wells评分是国际公认的DVT风险评估工具,适用于住院患者。潘氏评分法、粟克非评分法、沈阳评分法在莆田地区较少使用。2.B解析: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最佳方案为低分子肝素+IPC联合预防。单纯IPC或抗凝药物效果有限。3.D解析:外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手术时间、麻醉、抗凝措施、患者活动受限等多种因素有关。4.B解析:下肢肿胀、疼痛是DVT的典型症状,需优先排查DVT。动脉栓塞通常伴发剧烈疼痛和皮肤苍白。5.A解析:莆田市人民医院规定术后患者应立即使用IPC预防DVT,以减少血液淤滞。6.A解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液高凝,IPC+低分子肝素可双重预防DVT。7.B解析:长期卧床患者应优先使用IPC预防DVT,因其效果显著且无药物副作用。8.D解析:内科患者DVT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抗凝药物使用规范、患者活动量较大、风险评估严格等因素有关。9.C解析:低分子肝素需监测APTT,以调整剂量避免出血风险。INR主要用于华法林监测。10.B解析:DVT形成后,最佳治疗方案为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单纯卧床或IPC效果有限。二、多选题答案与解析1.A、B、C、D解析:莆田市人民医院预防DVT的“四大措施”包括风险评估、患者教育、早期活动、抗凝治疗。2.A、B、C、D解析:术后DVT高危因素包括手术时间>2小时、恶性肿瘤、肥胖、长期卧床等。3.A、B、C、D解析:IPC使用需注意间隔时间、压力控制、皮肤保护、禁忌症等。4.A、B、C解析:下肢肿胀加重、股动脉搏动减弱、皮肤发绀是DVT的紧急症状。发热可能与感染有关。5.A、B、C、D解析:骨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手术部位、活动受限、抗凝措施、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6.A、B、C、D解析:长期卧床患者预防DVT的措施包括定期翻身、被动活动、IPC、梯度压力袜等。7.A、B、D解析:大出血、严重感染、肝功能损害需停用低分子肝素。术后24小时仍需预防。8.A、B、C、D解析:内科患者DVT发生率较低,可能与抗凝药物使用规范、患者活动量较大、风险评估严格、医护人员培训到位等因素有关。9.A、B、C、D解析:DVT诊断可通过超声多普勒、D-二聚体、血常规、血管造影等检查。10.A、B、C、D解析:IPC禁忌症包括皮肤破损、脓肿、血压过低、动脉狭窄等。三、判断题答案与解析1.×解析:莆田市人民医院规定高危患者需进行DVT风险评估,而非所有患者。2.√解析:手术时间越长,血液淤滞风险越高,DVT发生率越高。3.×解析:抬高下肢可能加重DVT症状,应优先排查病因。4.×解析:低分子肝素仍需监测APTT,以避免出血风险。5.×解析:外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通常高于内科患者,因手术创伤和麻醉影响。6.×解析:IPC可显著降低DVT发生率,但无法完全预防。7.√解析:抗凝药物期间剧烈运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8.×解析:下肢肿胀需立即排查DVT,以免延误治疗。9.√解析:莆田市人民医院规定高危患者术后24小时内必须使用IPC。10.×解析:长期卧床患者即使风险评估为低风险,仍需预防措施。11.×解析:内科患者DVT发生率较低,可能与疾病类型有关,而非年龄。12.×解析:低分子肝素出血风险低于华法林,但仍需监测。13.√解析:IPC充气压力过高可损伤皮肤,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14.×解析:DVT形成后需长期抗凝治疗,手术可清除血栓,但无法完全治愈。15.√解析:莆田市人民医院规定高危患者术后必须使用抗凝药物。16.√解析:IPC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避免压疮。17.×解析:按摩可能加重DVT症状,应避免。18.√解析:骨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手术类型有关。19.√解析:抗凝药物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以调整剂量。20.×解析:DVT形成后首选抗凝治疗,手术需在必要时进行。四、简答题答案与解析1.莆田市人民医院预防DVT的“四大措施”及其作用-风险评估:通过Wells评分等工具识别高危患者,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患者教育:告知患者DVT的预防方法,如早期活动、避免久坐等。-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抗凝治疗:对高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2.术后DVT形成的初步处理-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超声检查:确认DVT诊断。-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血栓扩展。-密切观察:监测症状变化,必要时手术治疗。3.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剂量调整情况-大出血:立即停药,输血或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严重感染: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减量或停药。-妊娠:需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4.骨科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的改进措施-加强风险评估:术前全面评估患者风险。-规范抗凝治疗:根据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IPC使用:高危患者必须使用IPC,并定期检查皮肤。五、案例分析题答案与解析1.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处理方案-诊断:结合下肢肿胀、疼痛、D-二聚体升高,初步诊断为DVT。-处理:-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监测APTT。-制动:早期避免负重,但需定期被动活动肢体。-超声检查: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