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杆坑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图纸会审与交底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重点核查桩位坐标、桩径(Φ800mm)、桩长(1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及钢筋笼配置等参数。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各工序技术标准,形成书面记录并由施工班组签字确认。地质勘察复核根据勘察报告,施工区域土层分布为:①素填土(厚0.5-1.2m)→②粉质黏土(厚2.3-3.8m,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③中风化砂岩(厚≥5m,fak=2500kPa)。针对黏土层易缩径、砂岩层硬度较高的特点,制定成孔专项措施。施工方案编制明确采用“旋挖钻成孔+导管法灌注”工艺,制定关键工序控制指标:孔底沉渣≤50mm,钢筋笼保护层厚度50mm,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二)资源配置机械设备旋挖钻机(XR150D,最大扭矩150kN·m)钢筋笼滚焊机(GF2000型,加工精度±5mm)混凝土输送泵(HBT60C,理论排量60m³/h)泥浆循环系统(含20m³泥浆池、振动筛、除砂器)材料准备钢筋:HRB400E级Φ16主筋(抗拉强度≥540MPa)、Φ8箍筋(间距200mm)、Φ12加强筋(间距2000mm)混凝土:采用P.O42.5水泥,粗骨料粒径5-31.5mm连续级配,掺加粉煤灰(掺量15%)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1.2%)泥浆材料:膨润土(造浆率1:8)、纯碱(掺量0.3%)、CMC(羧甲基纤维素,掺量0.05%)人员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安全员2人作业人员:钻机操作工2人、钢筋工4人、混凝土工3人、测量工2人(持证上岗)(三)现场准备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障碍物,采用压路机(20t)对场地碾压3遍,压实度≥90%。沿桩位周边设置200mm厚C15混凝土硬化层(面积5m×5m/桩位),设置排水沟(宽300mm×深400mm)与集水井。临时设施搭建钢筋加工棚(30m²,配备防雨棚及照明)、水泥罐(100t,带自动计量系统)、配电箱(三级配电,配备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安全防护沿施工区域设置1.8m高彩钢板围挡,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含“必须佩戴安全帽”“禁止抛物”等)。桩孔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2m,刷红白警示漆,间距3m设立柱)。二、测量放线(一)控制网建立采用全站仪(LeicaTS60,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布设三级导线控制网,布设4个基准点(BM1-BM4),点位埋深1.2m,采用混凝土预制桩(300mm×300mm×1000mm)。用水准仪(DSZ2,精度±2mm/km)进行高程引测,将±0.000m标高引测至现场固定构筑物,闭合差≤±12√Lmm(L为路线长度,以km计)。(二)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桩位,钉设Φ10mm钢筋(长500mm),桩顶露出地面20mm,周边撒白灰圈(直径1m)。放样完成后进行复核,相邻桩位偏差≤10mm,对角线偏差≤15mm。每5个桩位设置1个校核点,每日开工前复核一次。沿桩位轴线方向设置护桩(距桩中心2m),采用200mm×200mm×500mm混凝土墩,埋深300mm,顶部刻十字线,用于成孔过程中桩位复核。三、成孔工艺(一)泥浆制备泥浆配比按水:膨润土:纯碱:CMC=1000:125:3:0.5的比例制备泥浆,搅拌时间≥30min。泥浆性能指标:黏度18-22s(漏斗黏度计)、密度1.05-1.15g/cm³、含砂率≤4%、胶体率≥95%。循环系统泥浆池分三级:①沉淀池(容积8m³)→②净化池(6m³,配备除砂器)→③储浆池(6m³)。采用Φ150mm泥浆管输送,流速控制在1.2-1.5m/s。(二)钻孔施工护筒埋设采用钢护筒(壁厚8mm,直径Φ900mm,高度2.5m),人工配合机械埋设,护筒中心与桩位偏差≤50mm,倾斜度≤1%。护筒周围采用黏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0mm,压实度≥93%),顶部高出地面300mm。钻进作业素填土层:采用短螺旋钻头(直径Φ800mm),钻进速度0.5m/min,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g/cm³。粉质黏土层:换用牙轮钻头,钻进速度0.8m/min,每钻进1m测斜一次,孔斜度≤1%。中风化砂岩:采用嵌岩专用钻头(镶焊硬质合金齿),降低转速至15r/min,加大钻压(150-200kN),泥浆密度提高至1.15-1.20g/cm³。清孔作业第一次清孔:成孔至设计深度(12m)后,采用换浆法清孔,保持钻头离孔底300mm,循环置换泥浆,直至返出泥浆密度≤1.10g/cm³,黏度≤20s。第二次清孔:钢筋笼及导管安装完成后,采用导管压入清水,测孔底沉渣厚度(用测绳配测锤,锤重2kg,直径100mm),确保≤50mm。(三)成孔质量检查孔径检测:采用井径仪(JJC-10,测量精度±5mm)自孔底至孔口连续检测,孔径偏差≤±50mm。垂直度检查:使用测斜仪(KXP-1,精度0.1°)每钻进3m检测一次,全孔垂直度偏差≤1%。孔深复核:用测绳(经钢尺校核)测量孔深,实际孔深≥设计孔深+0.5m(超灌高度),记录孔底标高与孔口标高。四、钢筋笼制作与安装(一)钢筋笼加工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Φ16mm钢筋,套筒长度45mm),丝头加工长度22mm,牙型饱满,用通止规检查合格率100%。连接时外露丝扣≤2牙,每500个接头做一组拉伸试验(抗拉强度≥540MPa)。钢筋笼成型主筋间距误差≤±10mm,箍筋间距误差≤±20mm加强筋与主筋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5d,d为主筋直径),焊缝高度≥4mm钢筋笼整体长度偏差≤±100mm,直径偏差≤±10mm保护层设置沿钢筋笼外侧每2m设置一组保护层垫块(C30混凝土,强度≥30MPa),每组4个(均匀分布),垫块厚度50mm,中间穿Φ10mm钢筋与主筋绑扎固定。(二)钢筋笼安装吊装准备采用25t汽车吊(主臂长度18m,额定起重量8t),吊点设置在加强筋位置(距两端1.5m处各设1个吊点,中间每4m设1个),使用双吊点吊装(主吊点用钢丝绳,副吊点用棕绳控制垂直度)。吊装工艺钢筋笼水平运输时,支点间距≤3m,防止变形吊装时垂直度偏差≤0.5%,缓慢入孔,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分节长度9m,节间采用直螺纹连接,连接后用扭矩扳手(扭矩值≥230N·m)检查定位固定钢筋笼顶面标高偏差≤±50mm,采用4根Φ16mm吊筋(长度=孔口标高-钢筋笼顶标高+0.5m)与护筒焊接固定,吊筋与钢筋笼主筋采用点焊(焊缝长度≥10d)。五、混凝土灌注(一)导管安装导管配置采用Φ250mm钢导管(壁厚6mm,每节长度2.5m,配0.5m、1m调节节),导管连接采用法兰盘(橡胶垫圈密封),螺栓对称拧紧。使用前进行水密性试验(压力0.6MPa,持压15min无渗漏)。导管下放导管底部距孔底距离300-500m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控制在2-6m。下放过程中避免碰撞钢筋笼,导管安装完成后再次测量孔底沉渣(≤50mm)。(二)混凝土灌注首灌量计算首灌混凝土量V=πD²H/4+πd²h/4(D为桩径,H为孔底至导管底距离,d为导管直径,h为导管内混凝土高度)。经计算,首灌量≥1.2m³,采用1.5m³料斗,确保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1m。灌注过程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每车检测(180-220mm),扩展度≥500mm灌注速度≥2m³/h,连续灌注,中断时间≤30min提升导管前测量混凝土面高度,埋深≤2m时禁止提升,埋深≥6m时及时拆管(每次拆管≤3节)超灌控制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8m(考虑浮浆厚度),最终桩顶标高偏差≤±50mm。灌注完成后,及时清理护筒周边浮浆,切除多余吊筋。(三)灌注事故处理堵管处理若因混凝土初凝导致堵管,立即用长杆冲捣或高压水冲洗;无效时拔出导管,清除管内混凝土,重新下管(需保证导管底口埋入已灌混凝土≥1m)。断桩预防灌注前检查混凝土坍落度,避免初凝时间<4h;孔内水位低于孔外水位时,及时补水,保持水头差≥2m。六、质量检测(一)施工过程检测成孔检测每桩检测孔径、孔深、垂直度,合格率100%;孔底沉渣检测频率100%,允许偏差≤50mm。混凝土性能检测每50m³混凝土制作1组试块(150mm×150mm×150mm),同条件养护与标准养护各1组,28d抗压强度≥30MPa,抗渗等级≥P6。钢筋笼检测加工完成后检查主筋间距、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偏差合格率≥95%;安装后检查顶标高与垂直度,偏差≤±50mm和0.5%。(二)成桩质量检测低应变检测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100%,Ⅰ类桩比例≥90%,Ⅱ类桩≤10%,禁止出现Ⅲ、Ⅳ类桩。静载试验按总桩数1%且不少于3根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值3000kN,沉降量≤40mm,残余沉降量≤10mm。钻芯取样对低应变检测结果为Ⅱ类的桩进行钻芯取样(孔径100mm),芯样连续完整,混凝土强度≥30MPa,桩底沉渣≤50mm。七、安全措施(一)危险源控制高处作业安全护筒顶部设置操作平台(满铺50mm厚木板,设1.2m高护栏)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抗拉力≥22kN),安全带固定在独立安全绳上机械安全钻机操作手持证上岗,作业前检查液压系统(压力≤25MPa)、制动装置(制动距离≤3m)钢筋笼吊装时,吊臂下方严禁站人,设置警戒区(半径10m),由专人指挥(持旗语指挥棒)用电安全配电箱接地电阻≤4Ω,电缆架空敷设(高度≥2.5m),严禁拖地或浸泡水中潮湿环境作业,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灯具防护等级≥IP54(二)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孔壁坍塌应急预案》《触电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柴油发电机(50kW)、潜水泵(流量50m³/h)、急救箱(含止血带、担架等)。应急演练每月组织1次应急演练(时长30min),模拟孔壁坍塌事故:立即启动泥浆循环系统加大泥浆密度(至1.25g/cm³),采用速凝混凝土(初凝时间≤15min)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2m。安全培训每日开工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时长15min),特种作业人员每季度复训1次,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三)环保措施泥浆处理废弃泥浆经沉淀池(三级沉淀)处理后,含水率≤80%,运至指定弃土场(距离施工现场5km),运输车辆覆盖篷布(防遗撒)。噪声控制旋挖钻机作业噪声≤85dB(A),设置隔音屏障(高度3m,吸声系数≥0.8),夜间施工(22:00-6:00)噪声≤55dB(A),配备噪声监测仪(精度±1dB)实时监测。扬尘控制施工区域裸土覆盖率100%(采用防尘网,密度2000目),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高压水枪2台,排水沟+三级沉淀池),车辆冲洗后轮胎含水率≤10%方可上路。八、质量验收(一)工序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成孔后、钢筋笼安装后、混凝土灌注前分别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孔深、沉渣、钢筋笼尺寸、导管埋深等,形成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分项工程验收每完成10根桩进行分项工程验收,检查项目包括桩位偏差(≤100mm)、桩顶标高(±50mm)、混凝土强度(≥30MPa),合格率100%。(二)竣工验收资料归档竣工资料包括:施工日志、原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鹰潭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芯原笔试题及答案
- 借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河间市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深度自测卷及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学习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继续教育模拟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北省沙河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共七章节)
- 小区施工损坏赔偿合同范本
- 《开国大典》课件
- 售后工单管理办法
- 心脏健康守护者:红景天苷的作用机制探究
- 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护理
- 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
- 首检检验记录表
- 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
- 2025年北京高考英语作文深度解析及写作备考指导
- 2025年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发展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