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园林造景施工方案_第1页
假山园林造景施工方案_第2页
假山园林造景施工方案_第3页
假山园林造景施工方案_第4页
假山园林造景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山园林造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园林假山造景工程,旨在通过自然山石的艺术组合,营造兼具观赏价值与生态功能的山水景观。工程地点位于园区中心绿地,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设计主峰高度8米,次峰高度5-6米,配套溪流、瀑布及植物景观。假山主体采用太湖石与黄石组合堆叠,融合"瘦、皱、漏、透"的传统造园精髓与现代结构安全标准,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图纸深化:根据设计方案绘制1:50施工详图,标注各区域石材种类、规格及堆叠高度,重点节点(如悬挑、洞穴)需绘制剖面构造图。采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石材排版预演,对每块核心景观石进行编号定位。现场勘查:使用轻型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要求不低于120kPa;实测场地标高,确定排水坡度及地下水位线,周边3米范围内建筑物、管线位置需标注防护距离。技术交底:组织施工班组进行"三交底"(方案交底、安全交底、质量交底),明确"假山堆叠六法"(安、连、接、拼、挎、悬)的操作要点,特别是特殊工艺的结构加固措施。(二)材料准备石材采购:太湖石:选择青灰色、多孔玲珑的石灰岩,单块重量50-300kg,重点挑选具备"瘦、皱、漏、透"特征的石材用于主峰及洞穴营造,用量约80立方米。黄石:选用黄褐纹理刚劲的石英砂岩,单块重量100-500kg,用于山体基础及护坡,用量约120立方米。辅助石材:斧劈石(模拟悬崖)30块,吸水石(水景区域)20立方米,均需进行抗压强度检测(≥30MPa)。结构材料:C25混凝土(基础浇筑)、C30细石混凝土(勾缝)、φ12螺纹钢(悬挑支撑)、∠50×5角钢(内部骨架)、3:7灰土(地基处理)。植物材料:提前培育榔榆(胸径5-8cm)5株、薜荔(藤长2m以上)10株、苔藓(20cm×20cm草皮)50块,确保施工完成后48小时内完成种植。(三)设备准备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汽车起重机25T1台大型石材吊装卷扬机5T2台石材水平牵引全站仪精度1mm1台轴线及标高测量振捣器φ50mm2台基础混凝土浇筑手拉葫芦3T4个石材微调定位注浆机压力0.5MPa1台缝隙灌注水泥浆三、主要施工流程(一)基础施工场地平整:清除表层30cm腐殖土,采用机械碾压(压实系数≥0.94),周边开挖排水沟(宽30cm×深40cm),设置集水井(直径80cm,深100cm)。基础放样:使用白石粉按设计轮廓线外放50cm标记,采用"方格网法"(1m×1m)控制标高,转角处设置控制桩(标注±0.00及基础底标高)。地基处理:陆地基础:3:7灰土分层夯实(每层25cm,共3层),环刀取样检测压实度。水体基础:打松木桩(直径15cm,长2.5m,间距50cm梅花形布置),桩顶浇筑20cm厚碎石垫层。混凝土浇筑:基础形式采用"台阶式",总高度80cm,分三层浇筑(每层30cm),内配φ10@200双向钢筋网,每浇筑完成后覆盖薄膜养护7天。(二)山体堆叠拉底施工:选用黄石"大面朝下、错缝搭接",单块石材重量≥300kg,石块间隙≤15cm,用C20混凝土灌缝(掺聚丙烯纤维0.9kg/m³)。基础周边石材需向外悬挑10-15cm,形成"压边"效果,增强整体稳定性。中层营造:按"主峰-次峰-配峰"三级结构施工,主峰与次峰高差控制在3:2,水平距离不小于高度的1.5倍。采用"十字平衡法"控制重心,每块石材吊装后用靠尺检查垂直度(偏差≤1%),关键节点设置临时支撑(24小时后拆除)。预留种植穴(直径50cm×深60cm)8处,内置腐熟松针土与珍珠岩(比例3:1),穴底铺设10cm陶粒排水层。洞穴施工:采用"拱券结构",顶部石材呈放射状排列,单块重量≤100kg,内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拱(厚度15cm,配φ8@150钢筋)。洞口尺寸高1.8m×宽1.2m,顶部覆土30cm种植薜荔,洞内安装LED冷光源(色温4000K)。收顶处理:主峰选用太湖石"剑顶",单块高度2.5m,底部设置混凝土墩(尺寸80cm×80cm×60cm),采用"石榫连接"(榫头长度≥20cm)。次峰收顶呈"峦顶"起伏,高低差控制在0.5-1m,表面平整度≤5cm/m,排水坡度≥3%。(三)水景施工瀑布系统:在主峰顶部设蓄水池(长2m×宽1.5m×深0.8m),采用1.5mm厚HDPE防水膜(搭接宽度10cm),池底铺设20cm鹅卵石。溪流营造:从主峰至山脚开挖溪道(宽0.5-1m,深0.3m),采用吸水石驳岸,设置3级跌水(每级高差0.3m),安装潜水泵(流量50m³/h)形成循环水流。驳岸处理:水岸线采用"折线型",黄石与太湖石交替布置,常水位线以上30cm设置种植槽,配置菖蒲、鸢尾等水生植物。(四)装饰与防护勾缝处理:外露缝隙:石粉(同石材颜色):水泥=1:1.5,掺适量氧化铁颜料调色,勾成"自然缝"(宽1-2cm,表面凿毛)。隐蔽缝隙:M7.5水泥砂浆灌注,压力0.3MPa,确保饱满度≥95%。表面处理:对人工痕迹明显处进行"做旧"处理(用钢刷打磨+草酸清洗),重点区域喷洒苔藓孢子液(浓度5%),营造自然风化效果。安全防护:悬挑部位:底部设置隐形钢支架(∠50×5角钢焊接),悬挑长度≤石材自身长度的1/3,进行1.2倍荷载试验。游览路径: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1m,间距≤15cm),采用仿木纹理处理,与山体景观协调。四、植物配置(一)配置原则遵循"三多三少":乡土植物多、外来植物少;常绿植物多、落叶植物少;耐旱植物多、喜湿植物少。(二)分区配置山顶区域:种植榔榆(主景树),根部堆筑"护根石",树干倾斜45°,营造"苍劲古朴"意境,周围点缀野蔷薇(藤本)。山腰区域:在种植穴内配置六月雪(高0.5m)、迎春(藤长1.5m),石缝中嵌入苔藓草皮,覆盖率≥60%。山脚区域:沿水岸种植菖蒲(30株/m²)、芦苇(5丛/m²),岸边散置南天竹(高度0.8m),形成"水陆交融"景观。五、质量验收标准(一)结构验收整体倾斜率≤0.5%(全站仪检测),基础沉降量≤30mm/年(设置沉降观测点)。石材拼接牢固,敲击检查"空鼓率"≤5%,悬挑部位挠度≤L/200(L为悬挑长度)。混凝土强度:基础回弹值≥25MPa,勾缝抗压强度≥30MPa。(二)景观验收形态指标:主峰高度误差±5cm,次峰比例符合设计要求,洞穴空间≥1.5m³。植物指标:成活率100%(3个月养护期),覆盖率≥80%(6个月后)。水景指标:瀑布水流均匀(宽度偏差≤5cm),溪流流速0.3-0.5m/s,水质透明度≥60cm。六、安全文明施工吊装作业:设置警戒区(半径10m),专人指挥,吊装石材时"试吊"高度30cm,检查吊具受力情况。用电安全:施工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振捣器等设备设置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环保措施:石材切割在封闭车间进行(配备除尘设备),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后排放,噪声控制在昼间≤70dB。七、养护管理(一)短期养护(施工后3个月)每日喷水:上午9时、下午4时对山体表面喷水(雾状,每次30分钟),保持湿度60%-70%。植物养护:树干缠绕草绳(保湿),每周施一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0.2%溶液)。结构监测:每周观测沉降点,记录数据,发现异常(日沉降>2mm)立即停工处理。(二)长期管理(3个月后)定期检查:每月检查石材松动情况,每季度清理洞穴杂物,每年雨季前对防水系统进行检测。植物修剪:春季疏剪病枯枝,秋季控制藤蔓生长(覆盖率≤70%,避免破坏石材结构)。水景维护:每月换水1/3,每半年清洗过滤系统,水泵每年进行一次解体保养。八、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工期(天)关键节点基础施工15混凝土养护完成山体堆叠30主峰收顶水景施工10瀑布试通水植物配置5全部植物种植完成验收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