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5-2026学年同步作业:1.2 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5-2026学年同步作业:1.2 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5-2026学年同步作业:1.2 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5-2026学年同步作业:1.2 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5-2026学年同步作业:1.2 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内环境的稳态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说法错误的是(

)A.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内环境维持渗透压【答案】D【解析】A、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如H2CO3、NaHCO3,A正确;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正确;C、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是内环境稳态的意义,C正确;D、消化道不会吸收蛋白质,吸收的是氨基酸,D错误。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下图是机体某些组织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共同维持的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值的相对稳定C.①中循环受阻、②中蛋白质减少或③中蛋白质增多都可能导致组织水肿D.激素、抗体、RNA聚合酶都可在④中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A、稳态的维持不仅仅是神经系统和器官,还有免疫、激素调节等,A错误;B、稳态不仅仅是理化性质,还有组成成分,B错误;C、常见的三种组织水肿的原因有毛细淋巴管受阻、血浆蛋白减少、组织液蛋白增多,C正确;D、④是细胞内液,抗体没进入细胞内起作用,且激素的受体大部分在细胞膜上,D错误。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理化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正常人体血浆pH仍将维持在7.35~7.45D.在寒冷的室外,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37℃左右【答案】A【解析】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成分,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正确;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通过HCO3-与HPO42-等缓冲物质的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C正确;D、在寒冷的室外,通过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37℃左右,D正确。4.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这是因为()A.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B.无机盐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C.蒸馏水可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的水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答案】D【解析】A、药剂溶解于蒸馏水中给病人输液时,会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细胞吸水涨破,A错误;B、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B错误;C、蒸馏水不会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C错误;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的水盐平衡和渗透压,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D正确。5.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B.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答案】D【解析】A、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大量产热不会使体温急剧升高,A错误;B、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大量出汗不会使血浆的pH下降,B错误;C、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大量出汗不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错误;D、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D正确。6.基于生物学科学习所形成的下列理解,不合理的是A.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序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决定其功能B.物质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物质与能量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C.稳态不仅表现在个体水平,细胞和群体水平也可以表现出稳态D.生物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答案】D【解析】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结构多样进而决定其功能多样,A正确;B、物质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的供应,物质与能量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B正确;C、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各种机制的调节作用,稳态的表现在个体、群体、生物圈三个层次,稳态为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C正确;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但是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C.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答案】A【解析】A、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如高烧会使各种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B、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B正确;C、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8.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A、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②(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B、③(组织液)和⑤(淋巴)的成分最相似,B错误;C、①(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③组织液渗透,可导致③增多,C正确;D、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9.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是一成不变的B.内环境维持一定的渗透压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是有利的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引起细胞中某些酶促反应加快D.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答案】A【解析】A、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各种理化特性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A错误;B、内环境维持一定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等,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是有利的,B正确;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引起细胞中某些酶促反应加快,C正确;D、内环境的生化指标(如血糖的高低)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D正确。10.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C.骑行时间过长细胞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使血浆的pH明显下降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骑行的进行【答案】A【解析】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其主要场所在线粒体,而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A正确;C、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内环境,C错误;C、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中和乳酸,使血浆pH相对稳定,C错误;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中,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抗体、消化酶可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B.下丘脑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C.免疫调节可通过消灭病原体和清除异常细胞来维持内环境稳态D.剧烈运动后血浆pH比运动前低,则意味着内环境稳态失调【答案】C【解析】A、消化酶存在消化道中,不会存在于血浆中,A错误;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C、免疫调节可通过消灭病原体和清除异常细胞来维持内环境稳态,C正确;D、正常人体的血浆pH为7.35~7.45,剧烈运动后不显著低于7.35,但不意味着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12.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答案】C【解析】A、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因此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B正确;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可以使胞外的Na+持续内流,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动作电位,C错误;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引起持续兴奋的中毒症状,D正确。13.内环境渗透压可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组织水肿,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晶体渗透压失衡有关B.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易引发组织水肿C.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肺部积水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浆蛋白外渗造成的D.静脉输入白蛋白配合利尿剂可快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腹部积水【答案】A【解析】A、由于渗透压是由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组成,二者的平衡构成人体渗透压平衡,所以组织水肿的发生与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失衡都有关系,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胶体渗透压失衡有关,A错误;B、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液增多,引发组织水肿,B正确;C、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肺部积水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浆蛋白外渗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加,血浆中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加,最终导致组织液增多,C正确;D、静脉输入白蛋白增加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液回流,利尿剂有利于人体多余水分排出体外,二者配合使用有利于将组织液中的水分带出体外,可以快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腹部积水,D正确。14.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食用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总量增加B.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pH明显下降C.由于内环境Ca2+过多引起的肌无力,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定不变【答案】C【解析】A、人食用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细胞内液总量减少,A错误;B、由于人体内存在缓冲物质,可以维持内环境pH平衡,所以,即使剧烈运动中产生过多的乳酸,也不会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B错误;C、内环境Ca2+过多引起的肌无力,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C正确;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15.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A【解析】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故选A。1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内环境【答案】D【解析】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B、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D、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在细胞内合成,而不是内环境,D错误。二、综合题17.图甲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所谓的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3)若图示表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CO2浓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答案】(1)细胞外液血浆血浆(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B、C)中蛋白质含量较少(2)酸碱度无机盐、蛋白质(3)②血浆①细胞内液【解析】(1)在人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血浆;B组织液、C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B、C)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所谓的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肌肉细胞是消耗O2的场所,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故肌肉细胞内液中O2浓度最低,②血浆中O2浓度最高。肌肉细胞线粒体基质是产生CO2的场所,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故①组织细胞内液中CO2浓度最高。18.人工肾能部分替代真正的肾脏起作用。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一种称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小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血液从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入人工肾,经过人工肾得到净化后,又流回静脉(见下图)。(1)人工制造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特性。(2)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和渗透压(溶液浓度)应与正常血液中的基本相同。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和_______的含量有关。(3)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4)内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①_________;②_______。【答案】(1)选择透过性(2)蛋白质无机盐(3)相对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神经-体液-免疫(4)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1)透析型人工肾中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3)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内环境的稳态表现在成分和理化性质两个方面,因此通过检查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9.下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反映。(3)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血浆中的______(填“NaHCO2”或“H2CO3”)可以中和其酸性,并最终形成CO2和H2O排出体外。(4)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