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柱子油漆施工方案_第1页
地库柱子油漆施工方案_第2页
地库柱子油漆施工方案_第3页
地库柱子油漆施工方案_第4页
地库柱子油漆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库柱子油漆施工专项方案一、材料要求1.1涂料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本工程采用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的三层复合涂层系统,各材料性能需满足以下要求:底漆:环氧富锌底漆,锌含量≥80%,干膜厚度60-80μm,附着力≥5MPa,具备阴极保护功能,耐盐雾性能≥1000小时。中间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干膜厚度80-100μm,含片状云母氧化铁,增强涂层屏蔽性和抗渗性,与底漆和面漆兼容性良好。面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干膜厚度60-80μm,光泽度30-50%(哑光),耐候性≥5年,耐油性(机油浸泡72小时)无变色、不起皱,颜色采用RAL7035(浅灰色),每批次需提供色差检测报告。配套材料:专用环氧腻子(抗压强度≥30MPa)、聚酰胺固化剂(胺值400-500mgKOH/g)、乙酸丁酯稀释剂(VOC含量≤650g/L),所有材料需为同一厂家配套产品。1.2材料进场验收标准质量证明文件: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内)、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报告(符合GB18581-2020标准)。外观检查:涂料应为均匀流体,无分层、结皮、凝胶现象;固化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沉淀;稀释剂清澈无杂质。抽样检测:每500L涂料随机抽取1L样品,检测细度(底漆≤60μm,面漆≤30μm)、粘度(涂-4杯,25℃条件下底漆25-35s,面漆18-25s),不合格材料立即退场。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图纸深化:根据设计图纸划分防火分区,每区柱子采用色环标识(如A区红色、B区蓝色),色环宽度150mm,距地1.2m高处设置,绘制详细分色排版图。基层检测:使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柱强度(≥C30),酚酞试剂检测碱度(pH值8-10),表面含水率用湿度计测定(≤8%),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偏差≤3mm/2m)。技术交底:编制《涂层系统施工工艺卡》,明确各工序参数(如底漆配比10:1.5,熟化时间20分钟),对施工班组进行为期2天的实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2现场准备作业面清理:移除柱子周围500mm范围内障碍物,用警示带划分施工区域,地面铺设2mm厚EVA防护垫(宽度1.5m),柱脚包裹300mm高PE保护膜。脚手架搭设:采用门式脚手架(立杆间距1.2m×1.2m,步距1.8m),脚手板满铺竹胶板(厚度≥18mm),搭设高度超出柱顶500mm,外侧设1.2m高防护栏杆及挡脚板。环境控制:安装轴流风机(风量≥5000m³/h)强制通风,温湿度监测仪实时监控(温度5-35℃,湿度≤85%),低于5℃时启用燃油暖风机(带CO检测仪)升温。2.3工具设备配置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说明角磨机Φ125mm,800W4台基层打磨(配80目、120目砂轮片)无气喷涂机压力比45:12台面漆喷涂(配0.017英寸喷嘴)电动搅拌器1500r/min2台涂料混合(配不锈钢搅拌杆)湿膜测厚仪0-300μm2把施工过程厚度控制附着力测试仪拉开法1台涂层附着力检测(每50根柱测1点)高压水枪8MPa1台基层冲洗三、主要施工工艺流程3.1基层处理(关键工序)表面清理:先用高压水枪(距表面300mm,45°角)冲洗浮灰,油污处用专用脱油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擦拭,再用清水冲洗至pH值中性。缺陷修补:蜂窝麻面用环氧腻子(配比10:2:0.5)填补,深度>5mm时分层刮涂(每层间隔4小时),干燥后用120目砂纸打磨平整;裂缝宽度<0.2mm时直接涂刷底漆封闭,>0.2mm时开V型槽(深度5mm,宽度8mm),填入环氧胶泥后贴玻纤布增强。机械打磨:角磨机安装80目砂轮片,沿柱身纵向打磨(速度30cm/s),去除浮浆及脱模剂,使表面达到Sa2.5级(局部修补处St3级),打磨后用真空吸尘器(吸力≥20kPa)彻底除尘。验收标准:表面无可见灰尘、油污、松动颗粒,用手掌按压5秒后无明显印痕,附着力测试(划格法)≥2级。3.2底漆施工材料配制:按底漆:固化剂=10:1.5(重量比)倒入搅拌桶,用电动搅拌器(转速800r/min)搅拌3分钟,加入5-8%稀释剂调节粘度至涂-4杯28-32s,静置熟化20分钟。涂装方式:采用刷涂(小直径柱)+滚涂(大直径柱)组合工艺,刷涂时使用猪鬃刷(宽度50mm),按“横刷竖理”原则操作,滚涂采用中毛滚筒(长度200mm),确保涂层无漏涂、流挂。施工参数:湿膜厚度90-120μm(对应干膜60-80μm),涂布率8-10㎡/L,间隔时间4-6小时(25℃条件下),每道工序完成后用记号笔在柱底标注施工日期及责任人。3.3中间漆施工腻子层施工:底漆干燥后,对表面针孔、砂痕用环氧腻子(加10%石英砂)刮涂找平,厚度0.3-0.5mm,24小时后用240目砂纸打磨,除尘后检查平整度(允许偏差≤2mm/2m)。中间漆涂装:按漆:固化剂=10:2配比混合,搅拌5分钟后静置15分钟,采用高压无气喷涂(压力15-18MPa),喷枪距表面300-400mm,走枪速度0.5-0.8m/s,干膜厚度控制在80-100μm,涂布率6-8㎡/L。3.4面漆施工分色处理:色环部位弹墨线后粘贴美纹纸(宽度160mm,预留10mm搭接量),美纹纸边缘用刮板压实,防止涂料渗透。面漆喷涂:主色面漆按漆:固化剂:稀释剂=10:2:1.5配比,搅拌均匀后过滤(120目滤网),喷涂时先横向后纵向交叉施工,湿膜厚度90-120μm,干膜60-80μm,色环区域手工刷涂(避免飞漆污染)。罩光处理:所有面漆完全干燥(25℃条件下7天)后,对色环及柱顶200mm范围喷涂丙烯酸聚氨酯罩光清漆(干膜厚度20μm),提高抗划伤性能。四、质量控制措施4.1过程检验标准基层处理:每50根柱为一个检验批,检查表面粗糙度(对比样块)、修补平整度(2m靠尺),合格率≥95%。涂层厚度:底漆、中间漆、面漆干膜厚度分别用测厚仪检测(每柱测上中下3点),80%测点需达到设计值,最小厚度不低于设计值的80%。外观质量:涂层连续均匀,无气泡(≤2个/㎡,直径≤0.5mm)、流挂(长度≤50mm)、针孔(不允许),分色线平直(偏差≤2mm/m)。4.2试验检测要求附着力测试:完工7天后,采用拉开法检测(GB/T5210-2006),每200根柱取1个检测点,破坏荷载≥5MPa,破坏形式为内聚破坏。耐化学性测试:在样板上滴加0#柴油、3%盐水,24小时后观察无变色、软化现象。色差检测:使用色差仪(CIELAB系统)测定,△E≤1.5(与标准色卡对比)。4.3质量问题处理针孔:直径<0.5mm时用面漆点补,>0.5mm时需铲除50mm范围涂层,重新进行底漆-中间漆-面漆施工。脱层:附着力测试不合格区域,彻底清除涂层至基层,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及涂装,扩大检测范围至相邻2根柱。色差超标:同一批次色差△E>2.0时,整桶涂料作废,重新调配并对已施工部位进行覆盖喷涂。五、安全与环保措施5.1安全防护个人防护:施工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P-A-1型滤毒罐)、化学防护眼镜(防雾型)、丁腈橡胶手套(厚度≥0.5mm),防护服袖口、裤脚收紧。防火防爆: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动火作业办理许可证,配备4kg干粉灭火器(每50㎡1具),涂料库房设置防爆灯具及通风设备,与火源保持30m安全距离。高空作业:脚手架验收合格挂牌使用,作业人员系双钩安全带(固定在立杆上),工具用防坠绳系挂,严禁上下抛掷物料。5.2环保管理废弃物处理:废漆桶、沾染涂料的抹布分类存放于密闭容器,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废水经三级沉淀池(投加中和剂pH值6-9)处理后排放。VOCs控制:涂料调配在密闭空间进行,喷涂时启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效率≥90%),施工时段安排在每日9:00-15:00(大气扩散条件好)。噪声控制:角磨机、喷涂机等设备设置隔音罩,昼间噪声≤70dB(A),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5.3应急预案中毒急救:设置急救箱(含活性炭、吸氧面罩),发生头晕、恶心等症状立即转移至通风处,严重时送医治疗(附近医院路线图张贴于现场)。火灾处置:初期火灾用灭火器扑救,大面积火情立即启动应急广播,组织人员沿疏散通道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并拨打119报警。泄漏处理:涂料泄漏时用沙土覆盖(厚度≥50mm),吸收后装入防渗袋,污染地面用专用溶剂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六、成品保护与验收6.1成品保护措施固化期保护:涂装完成后设置“禁止触碰”警示牌,柱身缠绕警示带(高度1.5m),固化期间(底漆24h、中间漆48h、面漆7d)严禁碰撞、踩踏。交叉作业防护:后续工程施工时,用木板(厚度≥18mm)包裹柱体(高度2m),并用胶带固定,拆除时采用专用工具避免划伤涂层。清洁维护:验收前用微湿抹布(含中性洗涤剂)轻轻擦拭表面浮尘,严禁使用钢丝球、硬毛刷等硬物清洁。6.2验收标准及流程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