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_第1页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_第2页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_第3页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_第4页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7.040.50

CCSY61

团体标准

T/DZJN**—20**

养生壶

HealthcarePot

(征求意见稿)

请您在提交反馈意见时,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附上。

2024-**-**发布2024-**-**实施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发布

T/DZJN**—20**

养生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生壶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0V、额定功率不超过2000W、额定容积不超过4L的养生壶及

类似器具(以下简称“器具”)。

本文件不适用于带有压力的养生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3298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

GB4343.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

GB/T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4706.1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4部分:烤架、面包片烘烤器及类似用途便携式烹

饪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4706.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9部分: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GB4806(所有部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T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22089电水壶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SJ/T1136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2089及本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养生壶

拥有智能程序,具有了煮水、保温、煮茶、烹饪等多功能的电水壶。

3.2壶体

器具中用来盛装水或食材的容器。分为可分离式和一体式。

1

T/DZJN**—20**

4产品分类

——按结构方式分:一体式、分离式;

——按壶体材质方式分:陶瓷类、玻璃类、其他。

5技术要求

5.1正常工作环境

器具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5℃~45℃;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

——电源:额定电压(1±10%),额定频率±1Hz;

——海拔:不超过800m。

5.2电气安全

器具应符合GB/T4706.1和GB/T4706.19的要求,对于电磁加热方式的器具还应符合GB/T4706.14

的相关要求。

5.3电磁兼容

器具应符合GB4343.1及GB17625.1的适用要求。

5.4与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

与食品接触的所有部件及材料应符合GB4806相关部分的要求。

5.5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器具材质应符合GB/T26125要求,标识应符合SJ/T11364相关规定的要求。

5.6一般性能

器具应符合GB/T22089的5.2、5.3、5.4、5.5、5.6、5.7、5.9、5.10、5.11相关要求。

5.7热效率

器具的热效率值应不小于75%。

5.8控温性能

5.8.1恒温偏差

器具实测温度与设置温度的偏差不应超过±2K。

5.8.2水温显示误差

对于带有水温显示(监测)功能的器具,水温显示(监测)误差不应超过±2K。

5.9定时偏差

2

T/DZJN**—20**

对于带有定时功能的器具,其定时偏差应不超过:

——电子式定时偏差:±1%;

——机械式定时偏差:±5%。

5.10煮水溢出/渗漏

器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a)烹煮时壶嘴或盖子周边不应出现液体溢出现象。

b)其壶底不应有渗漏现象。

5.11壶体抗热震性

试验后不出现裂纹、破裂、严重变形等异常现象。

5.12环境适应性

5.12.1耐低温性能

按6.12.1试验后器具能正常工作,电气强度符合要求。

5.12.2耐高温性能

试验后器具能正常工作,电气强度符合要求。

5.12.3耐潮湿性能

试验后器具电气强度符合要求;器具放置在常温下1h后,通电测试产品能正常工作。

6试验方法

6.1试验一般条件

6.1.1试验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以下环境下进行:

——环境温度:(20±5)℃,且无强制对流空气;

——相对湿度:(45~75)%;

——电源:单相电压(220±22)V,频率(50±1)Hz;

——大气压强:96kPa~106kPa;

——试验用水:常温纯净水。

6.1.2试验用仪器仪表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试验用仪器仪表

名称准确度要求

电参测量仪表测量值的±5%

温度测量仪表0.2%+1℃

3

T/DZJN**—20**

时间测量仪表测量值的±0.2%

质量测量仪表(电子称)测量值的±0.1g

其他测量仪表和设备准确度应满足试验条件要求

6.2电气安全

器具按照GB/T4706.1、GB/T4706.14和GB/T4706.19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6.3电磁兼容

器具按GB4343.1、GB17625.1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6.4与食品接触部件的卫生安全

器具与食物接触的部件按GB4806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6.5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器具按GB/T26125、GB/T26572、SJ/T11364规定进行试验。

6.6一般性能

器具按GB/T22089的6.2、6.3、6.4、6.5、6.6、6.7、6.9、6.10、6.11的规定进行试验。

6.7热效率

器具按GB/T22089第6.8的规定进行试验。

6.8控温性能

6.8.1恒温偏差

将热电偶固定在容器内底部中心上方(10±2)mm处进行测温,向容器内注入额定容积或最大水位

刻度线的1/3水量,给器具通电,设定温度为40℃-45℃之间的任一温度,当器具工作至测温点首次达到

温度设定值并持续工作30min后,开始记录测温点的温度值并取其1h内的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判

断两个温度值与温度设定值的差值是否符合5.8.1的要求。

6.8.2水温显示误差

将热电偶固定在容器内底部中心上方(10±2)mm处进行测温,向容器内注入额定容积或最大水位

刻度线的1/3水量,给器具通电,

——设定煮沸功能,沸水断电时刻记录水温实测值和显示值,判断实测值与显示值的误差是否符合

5.9的要求;

——设定温度为40℃,当器具工作至测温点首次达到温度设定值并持续工作30min后,每间隔30min

记录1次水温实测值和显示值,共记录3次,判断每次实测值与显示值的误差是否符合5.8.2的要求。

6.9定时偏差

将器具通电工作,调整到8H定时,同步启动码表,计时完成计算其偏差。

4

T/DZJN**—20**

6.10煮水溢出/渗漏

a)在器具上选定一个可以煮水的功能,加入最大刻度的冷水,以最大功率档位加热至水沸腾,观

察壶嘴处是否有溢出现象;将盖子移走,重复以上测试,要求水不能溢出。

b)试验后断电放置不低于4h后,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6.11抗热震性

6.11.1玻璃壶体将试样放入150℃±5℃的恒温箱中,保温30min后,取出样品,样品口沿与水面约

成45°,15秒内放入5-10℃的水中,浸泡10秒,取出试样用布揩干,一次试验结束。再重复4次以

上试验,检视其是否符合5.12的要求。

6.11.2陶瓷壶体按GB/T3298进行试验。

6.12环境适应性

6.12.1耐低温

按GB/T2423.1测试方法将器具置于-10℃±5℃的恒温箱中,在不通电状态下保持24h,取出放

置于常温环境中恢复2h后进行通电检测是否能正常工作,同时按GB/T4706.1第16.3的规定进行试验。

6.12.2耐高温

按GB/T2423.2测试方法将器具放在60℃±5℃的恒温箱中,在不通电状态下保持24h,取出放

置于常温环境中恢复2h后进行通电检测是否能正常工作,同时按GB/T4706.1第16.3的规定进行试验.

6.12.3耐潮湿性能

按GB/T2423.3测试方法将器具放置于温度20℃-3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范围内的恒温箱

中,在不通电状态下保持48h。试验后按GB/T4706.1第16.3规定进行试验。

7检验规则

7.1例行检验

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对器具进行的100%的检验。

例行检验的项目至少应包括电气强度、接地连续性。

例行检验的方法可参照GB/T4706.1,结合生产状况由企业自行规定。

例行检验的结果应全部合格。

7.2型式检验

7.2.1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老产品转移生产场地时;

c)正式生产后,如设计、材料、工艺、结构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器具合格性时;

d)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一次);

5

T/DZJN**—20**

e)器具停产达到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2.2型式检验的项目应包括第5章和8.1规定的适用项目。除新产品外,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例行

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取数量由企业自行决定。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产品标志和使用说明应符合GB4706.1、GB4706.19和GB/T5296.2的相关要求。

8.1.2包装箱的标志应符合GB/T191和GB/T5296.2的要求。

8.2包装

包装应符合GB/T1019的相关要求。确保将器具送达用户时完整无损,能够正常使用。

8.3运输

运输器具所采用的方式,应不会导致器具因振动和碰撞而损坏。

8.4贮存

器具应在干燥、通风良好且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中储存。

6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团体标准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介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以及中国传统养生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养生家电行业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养生壶作为我国养生小家电的代表性产品之一,以养生保健为目的,

通过微电脑智能控制,可烹煮各种食材,并不易流失营养,而受到消费者喜爱。

但是市场上养生壶品类众多,价格相差较大,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且相关标准较少,

产品检测标准参考电水壶。养生壶的性能检测和评估缺乏标准依据,不利于养生壶的市场规

范和行业的有序发展。为提高该类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引导消费

者科学合理的购买使用,制定一个覆盖多个性能指标的养生壶性能及测试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其可以给各级生产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对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各级企

业产品质量的提升,还可以规范行业竞争体系,避免摩擦和冲突。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号为JH/T/DZJN34-2024,

标准名称为“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进行制定,同时明确了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

该标准起草组长单位。

立项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智能电器专业委员会及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成立

了标准起草筹备工作组,组织有代表性的企业、经销商、检测机构组成标准成员单位,并同

步开展市场调查、标准文本的起草及技术分析等工作。

2.负责起草单位及主要人员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

技术协会智能电器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国志、陈威、黄智成、梁上音。

3.主要工作过程

3.1起草阶段

2024年4月18日,工作组在成都组织召开第一次标准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小熊电

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山东)厨卫有限公司、凤凰智能

电子(杭州)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和起草工

-1-

作组的专家代表、企业代表。由组长单位对该团体标准的草案进行了立项讲解,并针对标准

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展开讨论,标准讨论的非常充分,针对会上各单位提出

的修改意见及建议,会议秘书处也做了详细记录并形成了《<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第

一次讨论会会议纪要》。同时会议也对下一步工作计划做了分工,确定标准制定工作计划,按

时间节点推进,按时保质完成。

2024年5月,根据第一次讨论会的修订建议,由组长单位对《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

法》标准稿进行修改并形成了标准第二次讨论稿。

2024年7月3日,工作组在河北承德组织召开第二次标准工作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研CVC威凯湛江公司、范颂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

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嘉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和起

草工作组的专家代表、企业代表。会议根据第一次会议纪要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了逐章、

逐条的讨论,力求标准的制定具有准确性、专业性和先进性,能够成为生产企业的标准依据。

与会专家、参编企业代表针对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上存在

的问题及争议部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经过长时间的沟通讨论,在整体框架和细节内

容进行了梳理,确定了标准的内容。

2022年7月底,根据第二次讨论会的修订建议,由组长单位对《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

方法》标准稿进行修改并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性、代表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原则,重点突出在品

质属性上的性能指标分级与测试方法,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2、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本文件主要确定了养生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本文件主要试验情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5.7热效率”中最小热效率值的设定。起草组

根据该产品受众人群生活习惯共测试了不同平台共15款产品数据,其中三款产品达不到要

求,12款产品实测值均优于75%。

四、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通过该标准的建立和宣贯执行,可引导养生壶在养生家电领域的快速推广和良性发展,

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2-

五、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

无。

六、标准制定和实施的意义

本标准填补了养生壶在技术标准方面的空白,建立了行业门槛,引导行业持续进行技术

革新,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从而推动行业的技术发展。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国际和国外尚无类似标准可供采用和对比。

八、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无任何冲突。本标准以现行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为依托,独立执行。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讨论过程中,参与起草单位与各方面专家均未有重大意见分歧。

十、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适于在家用电器行业内推荐使用。在其他行业内可参考使用。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遗留问题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起草工作组

2024年7月

-3-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团体标准

《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介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以及中国传统养生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养生家电行业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养生壶作为我国养生小家电的代表性产品之一,以养生保健为目的,

通过微电脑智能控制,可烹煮各种食材,并不易流失营养,而受到消费者喜爱。

但是市场上养生壶品类众多,价格相差较大,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且相关标准较少,

产品检测标准参考电水壶。养生壶的性能检测和评估缺乏标准依据,不利于养生壶的市场规

范和行业的有序发展。为提高该类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引导消费

者科学合理的购买使用,制定一个覆盖多个性能指标的养生壶性能及测试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其可以给各级生产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对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各级企

业产品质量的提升,还可以规范行业竞争体系,避免摩擦和冲突。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号为JH/T/DZJN34-2024,

标准名称为“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进行制定,同时明确了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

该标准起草组长单位。

立项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智能电器专业委员会及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成立

了标准起草筹备工作组,组织有代表性的企业、经销商、检测机构组成标准成员单位,并同

步开展市场调查、标准文本的起草及技术分析等工作。

2.负责起草单位及主要人员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

技术协会智能电器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国志、陈威、黄智成、梁上音。

3.主要工作过程

3.1起草阶段

2024年4月18日,工作组在成都组织召开第一次标准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小熊电

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山东)厨卫有限公司、凤凰智能

电子(杭州)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和起草工

-1-

作组的专家代表、企业代表。由组长单位对该团体标准的草案进行了立项讲解,并针对标准

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展开讨论,标准讨论的非常充分,针对会上各单位提出

的修改意见及建议,会议秘书处也做了详细记录并形成了《<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第

一次讨论会会议纪要》。同时会议也对下一步工作计划做了分工,确定标准制定工作计划,按

时间节点推进,按时保质完成。

2024年5月,根据第一次讨论会的修订建议,由组长单位对《养生壶性能要求及测试方

法》标准稿进行修改并形成了标准第二次讨论稿。

2024年7月3日,工作组在河北承德组织召开第二次标准工作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研CVC威凯湛江公司、范颂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

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嘉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和起

草工作组的专家代表、企业代表。会议根据第一次会议纪要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了逐章、

逐条的讨论,力求标准的制定具有准确性、专业性和先进性,能够成为生产企业的标准依据。

与会专家、参编企业代表针对标准的范围、术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