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三、哲学的根本性质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世界观、人生观
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philosophia,它是由philein(爱、追求)和sophia(智慧)两个词组成的,意为“爱智慧”。哲学哲学
汉语中的“哲”字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世界观、人生观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世界观、人生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世界的宏观把握,因而表现为一种智慧;具体科学则受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整个世界一般规律具体科学局部世界特殊规律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哲学基本派别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将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一切哲学都不能够超出这两大派别之外。唯心唯物唯物主义
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第一种形态: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原子等。局限性:具有直观、猜测、思辨的性质,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论证。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第二种形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看不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第三种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形态。唯心主义
认为思维、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物质只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观唯心主义物是感觉的复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
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观念、意志等看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基础。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原则看成是独立自存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质和万物的创造者。客观唯心主义绝对观念理理念黑格尔朱熹柏拉图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
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
认为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具有统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互相争论的理论焦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2、辩证法及其历史形态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及其历史形态
用联系、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
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辩证法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世上界的事物是孤立存在和静止的世界观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三、哲学的根本性质
☆时代性
☆民族性
☆阶级性哲学的时代性
全部哲学都依存于各自的时代,但其中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哲学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哲学,无论是范畴运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作品风格都各具特色,但不同民族哲学可以相互吸收和传播,变为世界性哲学。
将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即哲学“变为世界的一般哲学”,“变为当代世界的哲学”。哲学的阶级性
阶级社会中的哲学是有阶级性的。然而,哲学的阶级性是就哲学的整个体系说的,而不是指其中的每一个命题、范畴或判断。哲学的阶级性不完全取决于哲学家本人的阶级出身,而是由哲学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各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各不相同的,是依照各阶级的地位、需要、意图,以及各阶级的相互斗争行程而改变的。”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1、社会背景
2、科学前提
3、理论来源
4、主观条件社会背景
社会历史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社会科学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前提施旺施莱登达尔文焦尔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圣西门梯叶里基佐理论前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内在联系的思想对立统一的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亲自实践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环节
★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
★在历史观中,它把实践作为社会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据和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革命性
☆科学性革命性“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集中表现为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排斥任何附加和主观臆测
☆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
☆逻辑形式的严密性、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以人类实践活动和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的图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无非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直的理解,不添加任何外来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无产阶级和各门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个范畴,都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1、现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2、现代科技革命证明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3、现代科技革命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现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之间的不可分性射电天文学:使人们可以观测到100亿光年的广袤宇宙物质结构理论: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深入到“夸克”层次现代科技革命证明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相对论: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系统科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人工智能:充实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原理
…………
现代科技革命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
现代生物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电脑网络:提出了各种社会问题量子理论:提出了主客体相互关系问题混沌理论:提出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人本主义思潮叔本华尼采雅斯贝尔斯萨特科学主义思潮孔德穆勒罗素维特根斯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阶级属性不同理论实质不同社会作用不同发展形态不同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正确方法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即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着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
1、历史根源
2、文化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需要“理论在一国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历史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强真理这一漫长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列宁文化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及其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的某些相通之处为条件☆唯物主义传统“天人相分”“天下唯器”荀子王夫之文化背景韩非孙子魏征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矛盾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辩证法思想文化背景☆知行结合思想孔子“学以致用”王夫之“行先知后”
“知行合一”文化背景☆唯物史观“民贵君轻”“势理合一”“天下为公”柳宗元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1、毛泽东哲学思想
2、邓小平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分析-第3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策划执行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移动互联网运营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休闲管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IT项目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协调员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发展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设施安全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演说培训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化工自动化仪表培训课件
-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 建筑工程知识产权课件
- 高级合伙人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春季学期国开电大行管本科《行政领导学》期末纸质考试总题库
-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培训
- 2025年云南大理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 6月16日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专题课件
- 2025年碳交易和减排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西体彩中心笔试题库及答案
- 《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