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湖夜间施工方案_第1页
水果湖夜间施工方案_第2页
水果湖夜间施工方案_第3页
水果湖夜间施工方案_第4页
水果湖夜间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果湖地区夜间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片区核心区域,涉及东湖路、洪山路、天鹅路等主要路段的综合改造工程。施工内容包括道路铣刨重铺、人行道改造、交通设施升级、排水管网更新及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地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分布有省委机关、东湖宾馆、省直单位建筑群及密集居民区,同时毗邻东湖风景区,施工环境复杂敏感。1.2工程特点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边缘,施工区域距东湖湖面最近处仅50米,需严格控制施工对湖泊生态的影响。交通组织复杂:周边道路日均车流量达3.2万辆,水果湖隧道作为二环线关键节点,现状通行压力巨大,需确保施工期间不中断主要交通。环境敏感突出:周边200米范围内分布有12个居民小区、3所学校及多家医疗机构,夜间噪声控制要求严格。地下管线密集:施工区域地下敷设有军用光缆、高压电缆、给水管网等23类管线,埋深0.5-3.5米不等。1.3夜间施工必要性交通疏解需求:白天交通流量峰值出现在7:30-9:00及17:30-19:00,仅能在平峰期(10:00-15:00)进行局部施工,需通过夜间作业弥补工期。工艺连续性要求:沥青路面摊铺、混凝土浇筑等工序需连续作业,单次施工窗口期需8-10小时。特殊时段限制:根据武汉市环境管理要求,每年3-5月、9-11月为东湖生态保护重点时段,白天施工受限。二、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分区将工程划分为三个独立工区组织流水施工:A区(东湖路段):西起东湖宾馆路口,东至双湖桥,全长850米,主要施工内容为道路拓宽及隧道出入口改造。B区(洪山路段):北起东湖南路,南至八一路,全长620米,包含地下管网改造及人行道升级。C区(天鹅路段):东起东湖路,西至珞狮北路,全长480米,重点进行绿化景观提升及公交站点改造。2.2施工时段规划常规作业:22:00-次日6:00(核心施工时段),其中23:00-凌晨2:00为噪声敏感时段,禁止大型机械作业。特殊工序: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前后3天(居民投诉敏感期)停止夜间施工。工期控制:总工期60天,各工区夜间施工累计不超过15天,连续夜间作业不超过3天。2.3资源配置人员配置:夜间施工班组按“三班四运转”模式配置,每班设施工员2名、安全员1名、质量员1名、作业人员25-30人。机械配置:投入低噪声液压破碎锤(噪声≤75dB)、电动铣刨机(替代传统柴油机型)、LED照明车(照度≥50lux)等专用设备18台套。材料储备:在梨园广场临时停车场设置夜间材料中转仓,储备沥青混合料、人行道板等主要材料,单次储备量满足3个作业面需求。三、施工进度计划3.1关键线路ganttdateFormatYYYY-MM-DDsectionA区施工地下管线探测:a1,2025-10-25,3d隧道出入口改造:a2,aftera1,5d沥青面层摊铺:a3,aftera2,2dsectionB区施工排水管网施工:b1,2025-10-28,7d路基处理:b2,afterb1,4d人行道铺装:b3,afterb2,3dsectionC区施工绿化迁移:c1,2025-11-02,2d公交站台改造:c2,afterc1,4d景观照明安装:c3,afterc2,3d3.2夜间施工进度控制日进度考核:每晚完成200米铣刨面积或150米管道铺设,设置进度预警值(低于计划80%时启动赶工措施)。工序衔接:各工区设置30分钟工序交接缓冲期,由监理工程师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进度保障:储备2套备用施工班组,当某工区出现进度滞后时,可跨区支援。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4.1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采用温拌沥青技术(拌合温度降低30℃),减少夜间沥青烟排放;摊铺机加装降噪挡板,将作业噪声控制在72dB以下;使用沥青转运车避免料车等待产生的怠速排放。路基处理:对既有路基采用冲击碾压(25kJ冲击压路机)进行强化处理,施工时间限定在22:00-23:00,配备液压减震垫降低振动传递。人行道改造:采用预制混凝土模块拼装工艺,工厂预制率达100%,现场仅需进行拼装作业,减少夜间湿作业量。4.2地下管线工程管线探测:施工前采用RD8000管线探测仪与地质雷达组合探测,对疑似管线位置采用人工探坑(1.2m×1.2m)验证,探坑数量不少于3个/100m。非开挖施工:DN300以上给水管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工作井设置在绿化带内,夜间22:00-凌晨2:00仅进行导向孔施工,扩孔及回拖作业安排在凌晨2:00后。支护体系:沟槽开挖深度超过2m时采用SMW工法桩支护,夜间施工段加密钢支撑(间距1.2m),并设置自动化沉降监测点(监测频率1次/2小时)。4.3交通设施工程隧道出入口改造:水果湖隧道东湖路出入口拓宽采用“钢便桥+预制箱梁”组合方案,钢便桥夜间分节段吊装(单节长6m,重8t),吊装作业安排在0:00-4:00交通低谷期。智能交通系统:新增电子警察及交通诱导屏采用模块化安装,提前在工厂完成接线调试,现场仅需进行基础固定及线路接驳,单套设备安装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五、夜间施工管理措施5.1审批备案管理许可办理:提前7个工作日向武昌区行政审批局提交夜间施工申请,提供《噪声污染控制方案》《交通疏解计划》《应急处置预案》等材料,单次申请许可期限不超过3天。公告公示:施工前24小时在周边社区公告栏、单元门口张贴《夜间施工公告》,内容包括施工时段、主要噪声源、投诉电话等信息,并通过社区微信群推送。监测备案: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施工前3天完成背景噪声监测,设置5个固定监测点(居民楼窗外1m处),监测结果报武昌区环保局备案。5.2噪声控制措施设备降噪:所有夜间施工机械安装隔声罩及消声器,柴油发电机设置隔声棚(降噪量≥25dB),液压破碎锤更换低噪声钎头(噪声降低8-10dB)。传播途径控制:施工区域周边设置2.5m高组合式隔声屏障(金属面板+吸声棉+阻尼层),敏感路段(距居民区≤50m)增设可移动声屏障(高度3.5m)。作业时间管控:将噪声超过85dB的工序(如路基破碎)安排在22:00-23:00,噪声低于70dB的工序(如人行道铺装)安排在23:00后,实现“错峰降噪”。5.3照明管理照明布置:采用“灯塔+投光灯”立体照明体系,每个作业面配置2台2000WLED灯塔(照射半径50m),重点区域增设1000W投光灯(间距15m),确保施工区平均照度≥80lux,周边居民区窗户处照度≤20lux。光污染控制:所有灯具加装遮光罩(遮光角≥30°),敏感方向设置光屏障,采用智能时控开关(22:00-23:00开启50%亮度,0:00后开启75%亮度)。5.4交通疏解车道划分:夜间施工段保留至少2条机动车道(宽度≥3.5m),采用水马+反光锥组合隔离(水马高度1.8m,间距0.5m),隔离带每50m设置爆闪警示灯。交通引导:在梨园广场、东湖路立交等5个关键节点设置LED交通诱导屏,实时发布绕行信息;安排8名交通协管员(每工区3名,机动2名),配备肩闪灯及手持指挥棒。应急通道:施工区域预留4m宽应急通道,通道内严禁堆放材料,设置“生命通道”标识(荧光漆涂刷,每20m设置1处)。六、质量安全保障措施6.1质量管理材料控制:夜间进场材料需进行“双重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合格后,取样送第三方实验室(24小时检测服务),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工序检验: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夜间控制在165-180℃(比白天提高5-10℃),每500m²取样1组马歇尔试件;混凝土浇筑采用回弹-取芯综合检测法,芯样数量增加20%。质量追溯:所有施工工序采用“二维码+视频”双记录,每道工序拍摄3段视频(全景、细节、验收),时长不少于30秒,视频与二维码关联存储。6.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控:夜间施工人员佩戴反光安全帽(LED灯带)及定位手环,实行电子打卡考勤(进出施工区域各打卡1次),严禁酒后上岗(班前进行酒精检测)。高处作业:脚手架搭设采用“模块化”拼装,夜间仅进行地面组装,高空搭设安排在白天;作业平台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及防坠网(网目密度≥2000目/m²)。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智能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缆线路架空敷设(高度≥4m),严禁拖地敷设。6.3消防安全消防设施:每50m设置1组消防器材(2具4kg干粉灭火器+1个消防水桶),油料仓库单独设置(距明火作业区≥30m),配备防爆型灯具及通风设备。动火管理:夜间焊接作业办理“动火许可证”,配备看火人(持灭火毯),作业点下方设置接火斗(耐火材料制作),半径10m范围内清理易燃物。应急照明:施工现场配置3套应急照明系统(连续照明时间≥3小时),主要通道安装自发光指示标志(间距5m)。七、环境保护措施7.1扬尘控制湿法作业:铣刨作业采用“铣刨机+雾炮机”组合降尘,雾炮机与铣刨机保持5m距离同步移动;路基整形采用液压夯实机(替代冲击压路机),减少扬尘产生。车辆冲洗:每个工区设置3级洗车平台(冲洗槽长15m,宽3m),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压力≥8MPa),车辆离场前冲洗轮胎及底盘,洗车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覆盖措施:裸露土堆采用200g/m²防尘网双层覆盖,材料堆放高度≤2m,夜间不使用的料堆额外加盖防雨布(厚度≥0.5mm)。7.2水污染防治施工排水:雨水径流通过沉淀池(三级,总容积50m³)处理,出口设置pH在线监测仪(控制范围6-9);泥浆水采用板框压滤机脱水,干泥饼运至合规处置场。油料管理:机械维修区设置防渗隔油池(采用HDPE防渗膜,渗透系数≤1×10⁻⁷cm/s),废机油统一回收至200L密封桶,由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东湖保护:距湖岸30m范围内严禁设置材料堆场,施工期在湖岸设置20m宽植被缓冲带,配备2台应急吸油机及100m吸油毡。7.3固体废弃物管理分类收集:施工现场设置4类垃圾收集点(可回收、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废油漆桶、废电池等)单独存放于防爆柜。夜间清运:建筑垃圾在凌晨4:00-6:00清运,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及篷布自动覆盖装置,行驶路线避开居民区。资源化利用:铣刨沥青料破碎筛分后掺入新料(掺量15%)再生利用,混凝土废渣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路基填料,资源化利用率≥80%。八、应急管理8.1应急组织成立夜间施工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组:负责应急处置现场协调交通疏导组:由交警中队、项目安全部组成技术保障组:负责结构安全评估及处置方案制定后勤保障组:配备应急物资及医疗救护人员8.2常见突发事件处置交通事故:在东湖路与洪山路交叉口等5个关键节点设置应急交通岗,配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包(含现场勘查工具、警示标志等),轻微事故处置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管线破损:针对军用光缆等重要管线,提前与权属单位签订《应急抢修协议》,配备专用抢修设备;发生破损时立即启动“三断”措施(断水、断电、断交通),2小时内必须控制险情。噪声投诉:设立24小时投诉专线,接到投诉后3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可采取临时停工、增加降噪措施等应急响应,投诉处理率100%。8.3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位置柴油发电机200kW2台A区、B区各1台应急照明车4×1000W3台各工区1台医疗急救箱含除颤仪2套项目部及C区应急水泵Q=150m³/h4台各工区1台防渗沙袋40×60cm500袋沿湖路段每50m堆放九、施工进度计划9.1横道图计划(节选)工作内容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A区地下管线■■■■■■A区路基施工■■■■■■A区路面施工■■■■■■B区排水施工■■■■■■B区人行道施工■■■■■■C区绿化迁移■■■C区公交站台■■■■■■交通设施安装■■■■■■9.2进度保障措施资源保障:与3家沥青拌合站签订《夜间供应协议》,确保高峰期日供应量≥800t;备用发电机总功率400kW,满足所有工区同时停电时的基本用电需求。技术保障:成立夜间施工技术攻关小组,针对沥青低温摊铺等难题开展专项研究,已储备3项专利技术。制度保障:实行夜间施工“三级带班”制度(项目经理、总工、施工员),带班领导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紧急情况15分钟内响应。十、管理体系与职责10.1组织机构建立“项目部-工区-作业班组”三级管理体系,夜间施工期间项目部管理人员在岗率不低于60%,关键岗位(如安全员、质检员)实行双人双岗。10.2主要岗位职责夜间施工负责人:负责施工总体协调,审批夜间作业计划,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及5年以上类似工程经验。专职安全员: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监督,重点检查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安全隐患,每小时填写《夜间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