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引水隧道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圆管引水隧道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圆管引水隧道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圆管引水隧道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圆管引水隧道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管引水隧道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与设计参数本圆管引水隧道工程位于某山区流域,全长5.4km,设计为圆形有压隧洞,衬砌成型后内径7.3m,设计引水流量10m³/s,纵坡5‰。隧洞穿越地层以Ⅱ-Ⅴ类围岩为主,其中Ⅱ、Ⅲ类围岩占比73.7%(3983.5m),Ⅳ、Ⅴ类围岩占比26.3%(1421.5m),发育7条断层破碎带(IV-3至IV-26级),最大埋深400m,存在高地应力岩爆、涌水等地质风险。1.2主要结构形式根据围岩类别采用差异化衬砌设计:Ⅱ类围岩段:0.45m厚C30素混凝土衬砌Ⅲ类围岩段:0.5m厚C30钢筋混凝土衬砌Ⅳ类围岩段:1.0m厚C35钢筋混凝土衬砌(含钢拱架支护)Ⅴ类围岩段:1.2m厚C40钢筋混凝土衬砌(双层格栅支护)断层破碎带:采用Φ22超前锚杆(L=4.0m)+钢拱架(I25b工字钢)+喷射混凝土(C25,厚25cm)联合支护二、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分区与工作面布置工程划分为8个施工区段,设置2个施工支洞形成3个作业面平行施工:G1工作面(进水口段):0+000~0+214.4m,含EL209m以上支护及洞脸加固G2工作面(1#支洞上游段):0+214.4~2+919.74m,优先施工断层密集区G3工作面(2#支洞下游段):2+919.74~5+404.9m,配置TBM掘进设备2.2施工设备配置设备类型规格型号数量主要参数全断面掘进机Φ8.0m敞开式TBM1台扭矩4800kN·m,推进力32000kN针梁台车L=12m全液压衬砌台车2台模板行程27.5m,液压系统压力16MPa凿岩设备液压凿岩台车3台钻孔直径Φ42~Φ102mm,钻速1.8m/min喷砼设备湿喷机械手2台喷射能力15m³/h,工作压力0.6MPa通风系统轴流风机(Φ1.2m)4台风量2000m³/min,风压3500Pa三、关键施工技术3.1开挖施工工艺3.1.1钻爆法施工(Ⅳ、Ⅴ类围岩段)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具体参数:掏槽方式:直眼掏槽,掏槽眼深度3.5m,装药量1.76kg/m³周边眼参数:间距45cm,抵抗线60cm,采用Φ25乳化炸药(不耦合系数1.5)循环进尺:Ⅳ类围岩2.0m(单循环耗药量2.17kg/m³),Ⅴ类围岩1.2m(单循环耗药量1.23kg/m³)出碴系统:侧卸式装载机(3m³)+自卸汽车(20t),运输能力≥200m³/h3.1.2TBM掘进施工(Ⅱ、Ⅲ类围岩段)采用复合式TBM施工法,施工参数:掘进速度:3~5m/d(纯掘进时间),日进尺≥20m刀盘配置:Φ43滚刀(刃宽19mm),刀盘扭矩4800kN·m,转速1.8~3.5r/min同步支护:机载锚杆机(Φ22,L=3.0m)+自动喷砼系统(C25,厚10cm)3.2支护与衬砌施工3.2.1初期支护施工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配合比水泥:砂:石=1:2:2.5,水灰比0.45,初凝时间≤15min,终凝时间≤30min锚杆施工:Ⅳ类围岩采用Φ22砂浆锚杆(L=3.0m,间距1.2m×1.2m),Ⅴ类围岩采用中空注浆锚杆(L=4.0m,间距0.8m×0.8m)钢拱架安装:I25b工字钢拱架,间距0.8~1.2m,连接板采用M24高强螺栓连接,拱脚设置Φ25锁脚锚杆(L=3.0m)3.2.2全断面衬砌施工采用针梁台车整体浇筑工艺,施工流程:钢筋制安:弧形钢筋采用数控弯弧机加工,安装间距误差≤±10mm,保护层厚度50mm(采用塑料垫块)模板安装:台车定位误差≤5mm,模板接缝处粘贴20mm厚海绵条防漏浆,涂刷专用脱模剂混凝土浇筑:C35P8防水混凝土,坍落度180±20mm,分层浇筑厚度≤50cm,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20~30s)养护工艺:带模养护≥72h,洒水养护至28d,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5℃3.3防排水施工技术3.3.1防水层施工基面处理: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5cm/2m,阴阳角做成圆弧(R=10cm)防水板铺设:采用1.5mm厚EVA防水板,热风焊接搭接(搭接宽度10cm,双焊缝),充气检测压力≥0.2MPa(保持30min)止水系统:构造缝采用铜片止水(宽30cm,厚1.2mm),施工缝采用300×Φ40橡胶止水带,每0.5m设钢筋卡固定3.3.2排水系统设计环向排水盲管:Φ100mm透水管(外包土工布),间距5m,接入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系统:双侧设置Φ300mmHDPE双壁波纹管,坡度≥2‰集水井布置:每500m设一处集水井(深2m),配置Φ150mm潜水泵(扬程50m)四、施工进度计划4.1关键线路计划施工阶段工期(天)起止时间关键节点施工准备602025.11.01-2026.01.10完成支洞开挖及设备安装洞身开挖与支护4802026.01.11-2027.05.10G2工作面断层段贯通混凝土衬砌3602026.07.01-2027.06.30完成85%衬砌施工灌浆与设备安装1802027.03.01-2027.08.30完成回填灌浆及闸门安装竣工验收302027.09.01-2027.09.30工程移交4.2进度保障措施资源保障:高峰期投入劳动力320人(开挖班60人、支护班80人、衬砌班100人),储备水泥5000t、钢筋800t技术保障:断层段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超前钻探),提前7天确定支护参数设备保障:关键设备备用率100%(如TBM刀盘备用1套、混凝土输送泵备用1台)五、质量控制措施5.1原材料质量控制钢材:每批钢筋进场需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屈服强度≥335MPa,延伸率≥25%)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用量≤450kg/m³,氯离子含量≤0.06%防水材料:EVA防水板需检测耐候性(-35℃低温弯折无裂纹),止水带拉伸强度≥15MPa5.2施工过程控制开挖质量:轮廓平整度≤15cm,超挖量≤10cm/m²,欠挖严禁出现支护施工:锚杆抗拔力≥150kN(抽检频率1%),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凿孔法检测(每100m²1点)衬砌质量:采用超声波检测内部缺陷(空洞面积≤0.2%),表面平整度≤5mm/m5.3检测与监测监控量测:布设围岩收敛仪(每50m1组)、拱顶下沉测点(精度±0.1mm),变形速率控制标准:Ⅳ类围岩≤5mm/d,Ⅴ类围岩≤2mm/d第三方检测:每200m进行1次衬砌取芯试验,抗压强度≥设计值的95%,渗透系数≤1×10⁻⁸m/s六、安全保障体系6.1危险源管控岩爆防治:高地应力段采用应力释放孔(Φ100mm,深10m,间距2m),配置防岩爆钢棚涌水控制:超前钻探孔(每循环3个,深30m),预测涌水量>10m³/h时采用管棚注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爆破安全:爆破振动速度控制标准:建(构)筑物≤2.5cm/s,人员撤离半径≥300m6.2安全防护措施通风防尘: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洞内粉尘浓度≤2mg/m³,配备个体防尘口罩(过滤效率≥95%)用电安全:TN-S接零保护系统,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高空作业:设置临边防护(高度≥1.2m),作业平台脚手板满铺(厚度≥5cm),严禁探头板6.3应急管理应急预案:针对岩爆、涌水等事故编制专项预案,每季度组织1次应急演练应急物资:配置救生舱(容纳10人)、应急食品(72h用量)、自救器(氧含量≥99%)七、环境保护措施7.1施工期环保措施噪声控制:破碎机、空压机等设备设置隔音棚(降噪量≥25dB),昼间噪声≤70dB,夜间≤55dB扬尘治理:出洞口设置洗车平台(高压水枪+三级沉淀池),运输车辆覆盖率100%,施工便道每日洒水≥4次废水处理: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50m³/h),排放水质COD≤100mg/L,SS≤70mg/L7.2生态恢复弃渣管理:弃渣场设置挡渣墙(高度5m,顶宽2m),边坡植草防护(狗牙根+紫花苜蓿混播)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洞口绿化(乡土树种占比≥80%),恢复覆盖率≥90%水土保持:临时占地水土流失防治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八、施工组织管理8.1组织机构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设置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员(3人)、质量工程师(2人),各施工队配置专职质检员(1人/队)8.2管理制度班前会制度:每日开工前30分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