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220DB2102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2102/T0147—2025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要求 25安全疏散管理 26消防设施与器材管理 7用火、用电管理 8用气、用油管理 9消防安全标志管理 410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41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与宣传 412场所安全管理 12.1小型学校或者幼儿园 12.2小餐饮场所 5 612.5小型医疗机构 612.6小美容洗浴场所 6 712.8小歌舞娱乐场所 12.9小生产加工企业 13消防档案管理 8附录A(资料性)“九小场所”常用消防安全标志图例 9参考文献 14DB2102/T0147—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连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市公安局、大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大连市美食文化协会、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食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牟爱民、郭鑫、贾晓峰、孙庚、高青、赵岩、高成聪、吴海霞、贾伯聪、李春玲、王海婷、张群、高悦欣、高民强、刘晓菲、田欣蕾。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或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和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大连市公安局(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3号),联系电话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大连市公安局(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3号联系电话DB2102/T0147—20251“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本文件规定了“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疏散管理、消防设施与器材管理、用火、用电管理、用气、用油管理、消防安全标志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与宣传、场所安全管理及消防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6663醇基液体燃料GB/T40248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1142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5009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九小场所ninesmallplaces经营或生产规模符合界定标准的小型学校或者幼儿园、小餐饮场所、小商店、小旅馆、小型医疗机构、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网吧、小歌舞娱乐场所和小生产加工企业九类小场所。3.2小型学校或者幼儿园smallschoolorkindergarten建筑面积或住宿床位符合标准的学校或幼儿园,包括:a)建筑面积5000㎡以下的全日制非寄宿制中、小学;建筑面积大于(含)180㎡且小于3000㎡的非寄宿制幼儿园;b)住宿床位在100张以下或建筑面积在3000㎡以下的寄宿制学校;住宿床位在100张以下或建筑面积在1500㎡以下的寄宿制幼儿园;DB2102/T0147—20252c)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含)180㎡且在3000㎡以下的校外培训机构。3.3小餐饮场所smalldiningestablishment建筑面积大于(含)100㎡且小于1500㎡的饭店、餐厅、酒店。3.4小商店smallshop建筑面积大于(含)100㎡且小于1500㎡的室内市场、商场、商店、超市、便利店。3.5客房总数在50间以下且建筑面积大于(含)180㎡小于1500㎡的宾馆、旅店及其他住宿服务场所(含农家乐、民宿)。3.6小型医疗机构smallmedicalinstitution建筑面积大于(含)180㎡小于3000㎡且住院床位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3.7小美容洗浴场所smallbeautyandbathingestablishment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意一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或总建筑面积不大于600㎡的洗浴(含桑拿浴、足浴场所)、SPA馆、美容院。3.8小网吧smallInternetcafe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意一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或总建筑面积不大于600㎡的网3.9小歌舞娱乐场所smallcabaret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意一层建筑面积不大于300㎡或总建筑面积不大于600㎡的歌舞厅、卡拉ok厅、影剧院、录像厅、放映厅、棋牌室、台球馆、游艺厅。3.10小生产加工企业small-scaleproductionandprocessingenterprises建筑面积大于(含)180㎡(或占地面积大于(含)250㎡)小于3000㎡(或占地面积小于1500㎡)且员工在100人以下的生产加工易燃易爆产品的企业以外的其他生产加工企业。4基本要求4.1场所所在建筑应通过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消防设计备案)及消防验收(消防验收备案)。属于公众聚集场所的,投入使用、营业前应通过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4.2建筑设计和平面布局应符合GB50016、GB55037的规定。4.3室内装饰应符合GB50222的规定,宜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4.4不应违规设置员工宿舍等人员住宿场所。4.5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火灾事故的处置与善后参照GB/T40248的要求。5安全疏散管理DB2102/T0147—202535.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设计应符合GB50016、GB55037的规定。5.2场所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应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碍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行为。5.3场所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折叠门等,不应设置从内部无法开启的插销等装置。6消防设施与器材管理6.1场所应配置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有效。对消防设施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记录应完整准确,存档备查。6.2对于有室内消火栓的场所,消火栓箱应醒目、无遮挡,箱门设置的紧急开启装置可正常使用;消火栓水压符合要求,内部水带、水枪齐全且完整好用。对于未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场所,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水龙。6.3灭火器应设置于明显位置、便于取用。每个设置点灭火器不少于2具,不宜多于5具。摆放时位置稳定,铭牌朝外,位于视野盲区时应设置发光标识。灭火器应在有效期内且压力正常。手提式灭火器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6.4灭火毯应设置在厨房、房间、学校宿舍等易发生火灾区域,毯面应紧密、平整、无破损,其结构应保证人员双手快速握紧松开。7用火、用电管理7.1场所内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如液化气、酒精、油漆等)时,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远离火源和热源。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易燃易爆物品警示标志。7.2在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时,场所应停止对外开放,落实现场监护人,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电焊、气焊等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清除施工区域内的可燃物品,配置相应数量和类型的消防器材。7.3场所内的电气线路和设备不应存在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避免裸露和老化;不应存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等问题。场所内不应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以防超负荷用电引发火灾,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7.4电动自行车不应在建筑内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停放或充电;不应采用私拉电线、乱装插座等方式充电;不应使用易燃可燃物材料搭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地。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时,应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8用气、用油管理8.1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应符合GB50028、GB51142和GB55009的规定,醇基液体燃料的质量、使用8.2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且瓶组气化站配置钢瓶的总容积小于1m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通风良好并设置通往室外的门;——室内温度不应高于45℃,且不应低于0℃;——配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8.3瓶组气化站配置钢瓶总容积大于1m³或采用强制气化钢瓶的总容积小于1m³时,应设置在高度不低于2.2m的建筑内。DB2102/T0147—202548.4使用醇基、生物油等液体燃料的场所,应采购符合标准的醇基液体燃料,并使用专业厂家生产的专用燃烧器。加注燃料时应采用防爆泵、消除静电措施。8.5醇基燃料箱应符合下列规定:——设置在单独空间或室外,不应设置在建筑屋顶处;——室外设置醇基燃料储存间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采取防雨水、防暴晒、防雷击措施;——设置在远离火种、热源处,与安全出口和人员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小于10m;——使用金属材料闭式燃料箱,总容量不应大于500L;——安装液位计和带阻火器的排气管并引至室外;——燃料管道应设置事故切断阀,管道材质应选用无缝钢管及专用燃气、燃油管或304不锈钢波纹管,管外面应带有防腐保护层。8.6使用醇基、生物油等液体燃料时,厨房操作间应通风换气,空气不畅或密闭空间应安装排风、可燃气体报警装置。8.7燃料箱底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燃料箱上或附近醒目位置处设置“禁止吸烟”等警示性标志,并按照GB50140的要求配置相应灭火器。9消防安全标志管理9.1场所应在明显位置悬挂或张贴“一懂三会(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消防安全承诺书、消防安全告知书等。9.2场所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消防器材、消防提示性、警示性等标识。9.3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9.4“九小场所”常用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1的规定,图例参照附录A。10消防安全管理职责10.1场所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落实逐级安全责任,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10.2场所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中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至少每2h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10.3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应履行相关消防安全规定,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1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与宣传11.1应通过多种形式展开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员工上岗前应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达到“一懂三会”的要求:懂本场所、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本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扑救初期火灾;会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熟知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组织引导人员有序疏散。11.2场所应通过张贴图画、广播、消防刊物、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DB2102/T0147—2025512场所安全管理12.1小型学校或者幼儿园12.1.1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以及幼儿园儿童房每层应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2部疏散楼梯,且不应与其他功能区域相互借用,按标准配备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其中校外培训机构每间培训室应配备不少于2个应急手电筒以及和培训学员数量相当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三层以上楼层宜配备逃生绳等避难自救器材。12.1.2为管理需要采取的分隔设施和门禁系统,应设置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开启方式。12.1.3不应使用彩钢板等易燃、可燃板材搭建建(构)筑物、分隔房间。12.1.4学生宿舍、幼儿园儿童房、校外培训机构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幼儿园儿童房、儿童培训班不应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12.1.5电缆井、管道井应按照规定进行防火封堵。12.1.6应使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和燃气灶具、阀门、管线。学生宿舍应安装限电保护装置。不应在学生宿舍、幼儿园儿童房内使用蜡烛、蚊香等明火和电热器具、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12.1.7厨房油烟机应每日清洗,油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理一次并做好记录。燃具连接软管不应穿墙,长度不应大于2m且不应有接头。12.1.8小型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各功能建筑场所在进行正常教学、自习、就餐、作息时间,不应动火施工作业。12.1.9学校开展物理、化学等特色培训时,应遵守化学药剂操作使用有关规程。12.1.10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应根据学生、儿童数量,安排足够比例专职宿管员24h值班,夜间每2h巡查一次。校外培训机构每月及寒暑假、新班开课前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培训期间每2h开展不少于一次防火巡查。12.1.11应结合学生、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展开用火、用电、火灾报警和逃生自救为主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12.2小餐饮场所12.2.1场所应将易发生火灾、火灾易蔓延、人员和物资集中区域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12.2.2场所内需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式防火门,设置自动和手动的关闭装置,并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12.2.3营业期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或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12.2.4厨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能够联动切断燃气输送管道的切断阀。炉灶、烟道等设施与可燃物之间应采取隔热或散热等防火设施。12.2.5场所内厨房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应设置防火分隔,不应使用彩钢板等易燃、可燃板材。厨房、灶间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燃具连接软管不应穿墙,长度不应大于2m且不应有接头。12.2.6场所结束营业时,应切断营业场所内的非必要电源。12.3.1商店营业区的疏散门应为平开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其净宽不应小于1.4m,并不宜设置门槛。12.3.2防火卷帘门两侧各0.5m范围内不应放置物品,并应用黄色标识划定范围。DB2102/T0147—2025612.3.3营业区主要疏散通道应直通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路线不应穿越仓储、办公等功能性用房。柜台和货架布局合理,不应阻挡疏散路线。疏散通道地面上应设置明显疏散指示标识。12.3.4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安全出口、疏散门正上方,其间距不应大于20m,地下或半地下商店不应大于15m。12.3.5营业区内食品加工应采用电加热器具,不应使用可燃气体、液体燃料。12.3.6商店营业区线缆的绝缘和护套应采用低烟低毒阻燃型。12.3.7举办展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前,应事先根据场所疏散能力核定容纳人数。12.4.1客房内应设置醒目、耐用的“请勿卧床吸烟”提示牌。还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12.4.2客房内宜配置应急手电筒、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等逃生器材及使用说明。其中应急手电筒、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不应小于30min。12.4.3农家乐(民宿)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水平距离应不大于5m。应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25㎡应至少配备一具2kg灭火器。12.4.4客房内不应使用明火加热、取暖。使用蚊香时,应将蚊香放置在不燃材料的基座上,与周围可燃物确保安全距离。农家乐(民宿)客房内不应安装燃气热水器,不应使用燃气灶具。12.4.5炉火、烟道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厨房油烟管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12.5小型医疗机构12.5.1医疗机构应将易发生火灾区域,如药品库房、供氧站、高压氧舱、胶片室等;发生火灾危害较大区域,如住院部、急诊部、手术部等区域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12.5.2医疗机构建筑内不同区域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应标明疏散路线、疏散方向、安全出口位置等必要的文字说明。12.5.3病房区域内不应设置床位等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障碍物。12.5.4医疗机构的门诊部、病房部等区域应设置“禁止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12.5.5医疗机构场所内氧气管道应设置手动紧急切断气源装置。供氧、用氧设备及检修工具不应沾染12.5.6药品库房应设置在独立区域内,与其他场所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药品分类存放,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储存在危险品库(柜)内。药品库房应设置低温照明灯具。库房内采用堆垛方式存放中草药时,应采取定期翻堆散热等措施防止自燃。12.5.7医疗机构应加强用火、用电、用气设备、设施及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特殊工种岗位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12.5.8在公共活动场所明显位置处,以图画、视频等形式向患者和陪护家属介绍本机构避难场地及各场所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路径、通道等安全信息。12.6小美容洗浴场所12.6.1美容洗浴场所应将易发生火灾、火灾易蔓延、人员和物资集中区域,如娱乐休闲、客房、洗衣房、桑拿房等区域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12.6.2美容洗浴场所营业时应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不应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DB2102/T0147—2025712.6.3每个房间(包间)门后应设置消防疏散指示示意图,标明本层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位置;在常闭防火门上设有警示文字和符号。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顶部,方向指示标志应设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离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12.6.4场所内应及时清除烟头等火种或可燃物,营业结束后应进行防火检查、巡查,清除烟蒂等遗留火种,关闭电源。12.6.5不应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应使用明火。桑拿间内不应放置衣物等可燃物。12.6.6汗蒸房内的照明及用电线路敷设应使用防水、耐高温的电线,避开低位或可能积水处,不应相互交叉布线。12.6.7电加热汗蒸房应设置独立配电箱,配电箱及照明开关等电气设施应设置在汗蒸房外,且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12.6.8场所营业期间,不应超过额定人数。12.7.1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应保持畅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物窗口处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12.7.2场所应设置消防疏散指示示意图。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顶部,方向指示标志应设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离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12.7.3不应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12.7.4电气线路应全部穿管保护或采取阻燃分隔措施;对电气线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测;营业结束时,应切断营业场所的非必要电源。12.7.5场所营业结束后应进行防火检查、巡查,清除烟蒂等遗留火种,关闭电源。12.7.6场所营业期间,不应超过额定人数。12.8小歌舞娱乐场所12.8.1休息厅、录像放映、卡拉OK及其包房内应设置声音或视频警报,保证在火灾时能立即将其画面、音响切换到应急广播和应急疏散指示状态,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员安全疏散。12.8.2场所内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顶部,方向指示标志应设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离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12.8.3场所宜配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毛巾、救援哨、发光指挥棒等安全疏散辅助器材。12.8.4场所营业时不应进行设备检修、电焊、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12.8.5场所内应及时清除烟头等火种或可燃物,营业结束后应进行防火检查、巡查,清除烟蒂等遗留火种,关闭电源。12.8.6不应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12.8.7场所营业期间,不应超过额定人数。12.9小生产加工企业12.9.1小生产加工企业应将易发生火灾、火灾易蔓延、人员和物资集中区域,如生产车间、原材料、产品仓库、锅炉房(间)、配电室等区域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12.9.2生产车间应保持疏散通道畅通,通向疏散出口的主要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m,其他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且地面上设置明显的标示线。12.9.3场所内可燃物存放处应张贴“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等消防安全标志。DB2102/T0147—2025812.9.4车间内可燃、易燃仓库的储量不应超过一昼夜的使用量。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按火灾危险性分类集中存放,机电设备周围0.5m的范围内不应放置可燃物。消防设施周围,不应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12.9.5应按操作规程定时清除电气设备及通风管道上的可燃粉尘、飞絮。12.9.6生产、储存、经营区与生活区应分开设置;车间、仓库内不应设置员工宿舍。12.9.7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内不应擅自拉接电气线路、设置炉灶。12.9.8车间和仓库在生产结束后,应由专人负责切断电源、火源等,并做好记录。13消防档案管理13.1消防档案管理情况包括以下内容:a)建立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明确消防档案管理责任人;b)建立纸质消防档案,并宜同时建立电子档案;c)消防档案由专人统一管理,按档案管理要求装订成册;d)消防档案存放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等,留档备查;e)消防档案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13.2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a)场所所在建筑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设计备案)、消防验收(消防验收备案)、使用或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许可、有关消防法律文书等文件和资料;b)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c)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d)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情况;e)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3.3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包括以下内容:a)防火检查、巡查记录,包括检查人员、时间、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等;b)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记录,包括检查人员、时间、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等;c)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登记、储存、使用及检查记录,包括检查人员、时间、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等;d)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监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课程标准与考核指南
 - 中小学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实务
 - 光缆施工冬季施工方案
 - 开采施工方案
 - 动物用品营销方案
 - 施工方案预演
 - 方案污染应急预案
 - 淘宝营销让利方案
 - 路面施工施工方案范本
 - 工地施工外围施工方案
 - GB/T 41762.1-2025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层合板厚度方向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拉伸和压缩试验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知识试卷(审计学类)
 - 2025至2030中国乘员座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注塑机技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上海市直、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汽车空气动力学》课件-第一章 绪 论
 - 【《某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13000字(论文)】
 - 口腔局部麻醉操作规范
 - 化妆课件图片模板
 - 桥梁模型设计大赛
 - DB11T 2460-2025 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宾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