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ZB 2059-2021 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_第1页
T-ZZB 2059-2021 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_第2页
T-ZZB 2059-2021 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_第3页
T-ZZB 2059-2021 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_第4页
T-ZZB 2059-2021 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Y73T/ZZB2059—2021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2021-03-01发布2021-03-31实施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IT/ZZB2059—2021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15基本要求 46技术要求 47试验方法 68检验规则 9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T/ZZB2059—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由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温州市通用锁具有限公司。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温州金钥匙锁业有限公司、温州方圆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章超、濮国方、徐忠伟、陈霄云、黄小春、陈达、赵伟明、蒋祥吉、陈建龙、吴品榆。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刘浩。本文件由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T/ZZB2059—20211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本文件适用于锁头采用叶片结构具有报警功能的的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其他车用报警锁可参照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175铸造锌合金GB/T2423.5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h:锤击试验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验抽样计划GB/T3785.1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688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26572电子电器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8481塑料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T36920锁具术语GB/T37634—2019锁具测试方法GA374—2019电子防盗锁EN15496:2008自行车锁的要求及测试方法(Cycles-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cycle3术语和定义GB/T369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分类T/ZZB2059—20212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按外观形状不同,分为蟹钳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简称蟹钳锁,如图1)、条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简称条形锁,如图2)和U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简称U形锁,如图3)。其中条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钢丝绳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简称钢缆锁)、链条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简称链条锁)、折叠电动自行车用报警车锁(简称折叠锁)。图1蟹钳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T/ZZB2059—20213图2条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图3U形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T/ZZB2059—202145基本要求5.1设计5.1.1应具有3D建模、运动仿真的辅助设计能力。5.1.2应采用零部件通用性设计原则。5.2材料和零部件5.2.1关键原材料性能不低于GB/T1175规定的ZZnA14Cu1Mg锌合金。5.2.2产品所用原材料限用物质含量应符合GB/T26572要求,其中塑料件还应符合GB/T28481要求。5.3工艺及装备5.3.1压铸、机加工等关键过程应采用半自动或自动化加工工艺。5.3.2应配备钥匙铣齿及多功位一体组装自动化设备。5.4检验检测具备拉力机、弹簧冲击锤等设备对静拉力、剪切力、报警功能等项目开展检测。6技术要求6.1表面质量6.1.1锁体表面应光滑,不得有锐角、锐边和明显毛刺、破损。6.1.2锁头、钥匙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崩缺。商标字迹、花纹应清晰。6.1.3电镀层表面应牢固、均匀、光亮,不得有起泡、起层、露底现象。6.1.4涂层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得有起泡、脱落现象。6.1.5涂层附着力应不低于GB/T9286中2级规定。6.2保密度6.2.1钥匙牙花数、互开率应符合表1规定。表1叶片锁钥匙牙花数、互开率76.2.2防敲击开启: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经防敲击试验后,不应开启。6.3牢固度6.3.1蟹钳锁牢固度T/ZZB2059—202156.3.1.1蟹钳锁在安装闭锁状态时,锁环分别承受与锁环平面平行和垂直的500N静拉(推)力后,应能正常使用。6.3.1.2扳手与锁环连接牢固,在承受300N拉力后,应无松动(扳手在锁环回位时不受力的除外)。6.3.1.3蟹钳锁承受1min的防撬试验后,应能正常使用。6.3.1.4蟹钳锁环承受20kN剪切力后,不应被破坏。6.3.1.5蟹钳蟹钳锁应先动作锁环保险装置,才能实现闭锁。6.3.2条形锁牢固度6.3.2.1在锁闭状态承受5000N静拉力后,应能正常使用。6.3.2.2条形锁条承受20kN剪切力后,不应被破坏。6.3.3U形锁牢固度6.3.3.1在锁闭状态承受10000N静拉力后,应能正常使用。6.3.3.2U形锁承受1min的防撬试验后,不应被打开。6.3.3.3U形锁锁梁承受55kN剪切力后,不应被破坏。6.3.4钥匙扭矩钥匙应能承受2N·m扭矩,不产生影响使用的损坏。6.4耐用度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使用寿命应不少于7000次。6.5灵活度6.5.1钥匙插拔、开启6.5.1.1钥匙插拔应顺畅,开启时锁芯转动应灵活,有回位要求的锁芯关闭时应自然回位。6.5.1.2蟹钳锁开启时,锁环应回位可靠。6.5.2拔匙静拉力拔匙静拉力应小于8N。6.5.3关闭力在关闭力作用下实现闭锁的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关闭力应小于34N。6.6报警器6.6.1报警功能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在被冲击状态下应具备触发报警的功能。6.6.2报警性能当锁处于报警状态,蜂鸣器应发出连续非均匀的报警声,声响时间不少于10s,其声压级不小于806.6.3工作电流T/ZZB2059—20216在报警工作状态时,平均工作电流应不超过100mA。6.6.4静态电流完全进入休眠状态时,静态电流应不超过50μA。6.7环境适应性6.7.1气候环境适用性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经高温、低温、恒定湿热环境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经24h中性盐雾试验后,金属零部件基体不应出现腐蚀。6.7.2机械环境适用性电动自行车用报警锁承受正弦振动、冲击、自由跌落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报警锁内各机械零部件无松动,外壳不变形和损坏。6.8外壳防护等级电动自行车用报警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GB/T4208中IP55的要求。7试验方法7.1表面质量试验7.1.1表面质量采用手感、目测方法进行试验。7.1.2涂层附着力按GB/T928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2保密度试验7.2.1钥匙牙花数试验按QB/T1001—2006中6.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2.2互开率试验随机抽取50个锁头或锁体,按GB/T37634—2019中3.5.2的规定进行试验。7.2.3防敲击开启试验按QB/T1001—2006中6.1.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3牢固度试验7.3.1蟹钳锁牢固度试验7.3.1.1锁环静拉(推)力试验按QB/T1001—2006中6.2.1.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3.1.2扳手与锁环连接牢固试验按QB/T1001—2006中6.2.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T/ZZB2059—202177.3.1.3防撬试验按QB/T1001—2006中6.2.1.5的规定进行试验。7.3.1.4剪切力试验将锁环固定在专用夹具上并装入剪切器中,按GB/T36734—2019中4.4.10的规定进行试验。7.3.1.5锁环保险装置试验按QB/T1001—2006中6.2.1.6的规定进行试验。7.3.2条形锁牢固度试验7.3.2.1静拉力试验按QB/T1001—2006中6.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3.2.2剪切力试验将锁条固定在专用夹具上并装入剪切器中,按GB/T36734—2019中4.4.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3.3U形锁牢固度试验7.3.3.1静拉力试验按QB/T1001—2006中6.2.3.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3.3.2防撬试验7.3.3.3剪切力试验将锁梁固定在专用夹具上并装入剪切器中,按GB/T36734—2019中4.4.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3.4钥匙扭矩实验按EN15496:2008中6.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4耐用度试验按GB/T37634—2019中5.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5灵活度试验7.5.1钥匙插拔、开启试验7.5.1.1手拿该锁的钥匙顺着锁芯窝缓慢旋转至与钥匙槽方向一致,向钥匙槽中插入钥匙,凭手感确定插入是否顺畅。闭锁后,从锁中拔出钥匙,凭手感确定拔出是否顺畅。用钥匙转动锁芯,凭手感确定有无卡扎。对有回位要求的锁芯,将锁从打开状态进行锁闭,观察此时锁芯是否回复到拔匙位置,再拔出钥匙,判断拔出是否顺利。7.5.1.2蟹钳锁锁环回位试验按QB/T1001—2006中6.4.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5.2拔匙静拉力试验T/ZZB2059—20218按GB/T37634—2019中6.1.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5.3关闭力试验按GB/T37634—2019中6.3.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7.6报警器7.6.1报警功能检查将装有报警器的锁体固定,对锁体主体部位按GB/T2423.55中任一种锤击试验方法施加0.2J±0.02J的撞击能量,检查触发报警功能。7.6.2报警性能试验7.6.2.1试验环境符合GB/T6882要求的消音室或半消音室。7.6.2.2试验仪器声压级测量采用符合GB/T3785.1规定的一级声级计。采用快速时间常数“F”,“A”计权方式。7.6.2.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调整报警器位置,使之距离地面高度至少1m,与声级计的距离1m±0.02m,两者在同一水平b)报警器出声口对准声级计,并按预定方式触发报警后开始测量。c)测定声响时间;取发声时间内的最大声压级作为声压级测量结果。7.6.3工作电流试验在电路中串入电流表,待报警器进入报警状态后读取平均工作电流。7.6.4静态电流试验在电路中串入电流表,待报警器完全进入休眠状态后读取电流。7.7环境适用性试验7.7.1气候环境试验在表2的试验条件下按GA374—2019中6.1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表2气候环境试验条件T/ZZB2059—202197.7.2机械环境试验在表3的试验条件下按GA374—2019中6.1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表3机械环境试验要求6否7.8外壳防护等级试验按GB/T42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8检验规则8.1检验类别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8.2.1产品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出厂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8.2.2出厂检验按GB/T2828.1的规定,根据检验项目内容,分别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3或S-4,正常检验一次或二次抽样方案。各检验项目对应的检验水平、不合格品分类和接受质量限应符合表4的规定。8.2.3经检验判该批为合格品时,供货方应将检出的不合格品换成合格品后方能交付。若判该批为不合格批时,该批产品应全数退回供货方,经整理后按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再次提交检验。表4出厂检验1CT/ZZB2059—2021表4(续)1C2B43B4B48.3型式检验8.3.1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d)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8.3.2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批中随机抽取,互开率项目数量50把锁头为1组,其余项目数量不少于9把分为9组,按表5检验。8.3.3型式检验中,全部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时,判定为型式检验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项目,则判定为型式检验不合格。表5型式检验T/ZZB2059—2021表5(续)123456789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