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长春财经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0题)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法治C.社会主义民主D.社会主义自由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私有财产权D.参与国家政治生活3.法律的特征包括哪些?()A.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B.民主性、科学性、公开性和公正性C.权利义务性、平等性、多样性和发展性D.自由性、创新性、独特性和灵活性4.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A.平等权B.宗教信仰自由C.人身自由D.集体所有权5.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什么?()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以德治国C.政法分开D.有法必依6.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范畴?()A.保守国家秘密B.报告间谍行为C.防止恐怖活动D.参加非法集会7.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A.相互独立,互不干涉B.相互依存,相互促进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相互补充,相互替代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国家发展教育事业B.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C.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D.公民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到18岁9.以下哪种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A.公开诽谤他人B.公开赞美他人C.公开批评他人D.公开表扬他人10.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二、多选题(共5题)11.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E.自由F.平等G.公正H.法治I.爱国J.敬业K.诚信L.友善12.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方面?()A.政治权利和自由B.监督权C.人身自由D.社会经济权利E.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F.民族平等权利G.宗教信仰自由H.受教育权I.劳动权J.知识产权K.荣誉权L.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3.法律具有哪些特征?()A.国家意志性B.普遍性C.强制性D.规范性E.民主性F.科学性G.公开性H.公正性14.以下哪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A.加强法治建设B.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促进公平正义D.加强社会治安管理E.推进社会诚信建设F.保障公民基本权益G.强化道德教育H.深化改革开放15.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尊重他人权利B.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C.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D.不得超越法律规定E.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F.尊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G.尊重民族风俗习惯H.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三、填空题(共5题)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职权。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1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19.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包括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等。四、判断题(共5题)2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A.正确B.错误22.道德和法律是完全相同的概念,都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A.正确B.错误2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因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正确B.错误24.我国实行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个人地位如何,都应当遵守法律。()A.正确B.错误25.公民有权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包括赠与、出售、毁坏等。()A.正确B.错误五、简单题(共5题)26.请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7.如何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8.什么是法治?法治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重要意义?29.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30.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公民应承担哪些责任?
2022年长春财经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一、单选题(共10题)1.【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2.【答案】C【解析】私有财产权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为公民的基本权利通常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权利。3.【答案】A【解析】法律的特征包括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这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4.【答案】D【解析】集体所有权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5.【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存在特权。6.【答案】D【解析】参加非法集会不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范畴。维护国家安全要求公民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7.【答案】B【解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8.【答案】D【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不是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到18岁,而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9.【答案】A【解析】公开诽谤他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享有的重要人格权利之一。10.【答案】C【解析】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多选题(共5题)11.【答案】ABCDEFGH【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12.【答案】ABCDEFHILK【解析】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民族平等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知识产权、荣誉权、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等方面。13.【答案】ABCD【解析】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法律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殊性。14.【答案】ABCDEFGH【解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包括加强法治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推进社会诚信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强化道德教育和深化改革开放等。15.【答案】ABCDEFGH【解析】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遵循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尊重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等原则。三、填空题(共5题)16.【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17.【答案】12个【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涵盖了个人、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18.【答案】人身自由【解析】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首要的权利之一,包括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等。19.【答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原则,意味着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0.【答案】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解析】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中去。四、判断题(共5题)21.【答案】正确【解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的,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的实现往往需要义务的履行作为保障。22.【答案】错误【解析】道德和法律虽然都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道德是内在的道德规范,而法律是外在的国家规范,二者在表现形式和约束力上都有所不同。23.【答案】错误【解析】虽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但并非所有法律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其他法律不能与之相抵触。24.【答案】正确【解析】我国实行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所有公民都应当遵守法律,无论个人地位如何。25.【答案】错误【解析】公民对自己的财产有处分权,但处分应当合法,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毁坏财产是违法行为。五、简答题(共5题)26.【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社会生活中,它们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对于个人来说,它们是道德行为的指南,对于社会来说,它们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27.【答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而义务的履行也保障了权利的实现。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是公民责任感的体现。【解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法治社会中的基本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法治社会的基石。28.【答案】法治是指国家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即国家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依法进行。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长治久安。【解析】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29.【答案】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法律是外在的强制规范,道德是内在的自律规范。法律与道德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渔光一体项目水面渔业资源保护方案
- 滑坡治理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方案
- 光伏电站电气设备选型与布置方案
- 电力线路施工协调与沟通方案
- 猪场温控与湿度管理技术方案
- 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方案
-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溯源系统
- 储能集装箱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案
-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 2025年版行测库含答案解析
- 小儿肌炎课件
- 西门子认证工程师实训 项目1:西门子触摸屏画面组态实训1
- 降低血透导管感染率品管圈
- 装配式厕所采购及安装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反假货币测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足协运动员与经纪人委托合同
- 2025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大纲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气质形象培训课件
- 矿山生态修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