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中路(三期)综合管网专篇设计说明书工程概况工程基本情况本项目万中路(三期)(K0+500-K0+760)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26米,道路呈东西走向,西起规划Z1路交叉口,东接万中路一期,道路总长260m。设计内容范围本次设计主要内容为万中路(三期)配套的综合管网设计。综合管网包含雨污水管网、电力(土建)、通信(土建)、消防给水管道。综合管网的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工程规模雨水:本次设计雨水管线布置于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右侧人行道下,管线距路缘石1.5m,管径:d400~d1000。污水:本次设计污水管线布置于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左侧人行道下,管线距路缘石2m,管径:d400~d500。消防给水:本次设计消防给水管线布置于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左侧人行道下,管线距路缘石4.7m,管径:DN200。电力:本次设计电力管线布置于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右侧人行道下,管线距路缘石4.75m,管径:12孔+2孔电力排管。通信:本次设计通信管线布置于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右侧人行道下,管线距路缘石3m,管径:7孔+5孔通信排管。燃气:本次设计燃气管线布置于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左侧人行道下,管线距路缘石3.6m,管径:d200。设计依据设计合同我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采用的规范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4)《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108-2010);(1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4)《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6)《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17)《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8-2018)(1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9)《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2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23);(2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2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23)《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24)《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20S515);(25)《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9.11);(26)《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2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28)《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9)《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11);(30)《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2016.12);(31)《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22版)》(渝建质安〔2022〕110号);(32)《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建【2019】434号;(3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3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37)《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3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9)《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40)《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41)《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万中路(三期)》道路施工图(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2025.1)(2)《万中路(三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江西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12)(3)《两江水土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设计导则》(2021版)(4)《万中路工程管网综合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万中路(三期)工程地形管线图》(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10)(6)初设批复(正在办理,待取得后补充)(7)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综合管网设计概述本次设计道路综合管网规划雨水管线规划单侧布置于人行道下,管线规模为d400-d600,污水管线规划单侧布置于人行道下,管线规模为d500,给水管线规划单侧布置于人行道下,管线规模为d400,燃气管线规划单侧布置于人行道下,规模为d200,通信管线规划单侧布置于人行道下,规模为18孔通信排管,电力管线规划单侧布置于人行道下,规模为12孔电力排管。片区综合管网现状万中路一期已修建d500污水管道接至下游d800污水干管。南侧现状支路已修建d400污水管道和d1000雨水管道接至万中路一期d500污水管道和d1200雨水管道。北侧现状支路已修建d400污水管道接至万中路一期d500污水管道,d500雨水管道接至北侧莱宝中路雨水管道。电力通信:万中路一期已修建12孔电力排管和10孔通信排管综合管网设计标准及原则管线设计标准所有管道均按远期规模设计;电力10kV及其以下的线路(包括路灯线路)及其它各种管线全部埋地敷设;所有的通讯管线均统一考虑敷设走廊;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综合管网设计原则(1)城市综合管网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并应以管网综合方案为依据。(2)综合管网规模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3)新建管网充分考虑区域管线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地块使用的可能性、便利性。(4)综合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5)综合管网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确保各种管线均具备可实施性。(6)认真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政策和规定,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产品。(7)道路排水设计不能单纯地从一条道路出发来考虑,从整个流域、排水分区和排水系统着手,根据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位置来考虑排水设计,既要满足转输上游流量要求又要保证下游排水接口可靠。(8)通信管网设计时应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有线电视和交通监控等线路纳入统一规划,共用走廊,下地敷设。平面布置原则管道的布置应方便与地块管线的衔接和维护管理。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竖向设计原则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一般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2)支管线避让主管线(3)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4)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各种管线竖向位置一般控制如下:管线名称覆土(m)管线名称覆土(m)电力电缆沟0.15燃气管0.8—1.5电力电缆管0.8—1.5给水管0.8—1.5路灯管0.5—0.7雨水管1.8—2.2通信管0.8—1.5污水管2.5—2.8排水工程设计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排水体制及规模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本工程为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基本设计参数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规定:塑料管:Vmax=8.0m/s(雨水排放);Vmax=6.0m/s(污水排放)混凝土管:Vmax=5.0m/s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雨水管道Vmin=0.75m/s。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4000.65500~9000.70≥10000.75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排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系统设计参数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q)公式采用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重现期:道路排水系统P=5年;内涝重现期P=100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规划建设用地ψ=0.7,非建设用地ψ=0.2综合径流系数加权平均计算。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m2)。雨水管沟断面的计算(雨水管道按满流进行计算)其断面计算如下:Q=V*AV=(1/n)×R(2/3)×I0.5Q:雨水设计流量(m3/s); V:雨水设计流速(m/s);A:过水断面面积(m2);n:粗糙系数,对塑料管取n=0.01,钢筋砼管取n=0.014;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本次设计道路两侧地块属于工业发展用地,按城市一类工业用地用水量1.8万m3/d·km2。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要求,污水量取用水量的90%。另外,在污水量中计入10%的地下水渗入。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dr=KQd+K’Qm+Qu(L/s)式中Qdr:旱季设计流量(L/s)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K':工业废水量变化系数;Qu:设计工业废水量(L/s)Qu:入渗地下水量(L/s)。K:由于暂无入驻地块用水量资料,本次设计总变化系数参照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污水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曼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钢筋混凝土管取0.014。雨水系统设计平面设计(1)雨水管道沿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管道距路缘石1.5m。主要收集周边地块、道路本身雨水以其他道路转输雨水。具体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具体布置如下:雨水管线布置编号道路桩号流向管径排出口1K0+500~K0+760自西向东d400~d1000排出路面雨水至下游现状d1200雨水管网(2)预留接口:本设计在道路沿线预留雨水支管,并设置支管与道路周边地块雨水管道衔接。纵断面设计道路雨水管道纵向按道路坡向敷设,埋设深度按管顶敷土1.5~2.0m控制。管道坡度原则上按道路坡度设置,当跌落水头大于1.5m、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采取跌水消能措施。污水系统设计平面设计(1)污水管道沿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管道距路缘石2.0m。主要收集周边地块污水以其他道路转输污水。具体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具体布置如下:污水管线布置编号道路桩号流向管径排出口1K0+500~K0+760自西向东d500排至下游现状污水管网(2)预留接口:本设计在道路沿线预留污水支管,并设置支管与道路周边地块污水管道衔接。纵断面设计污水管管道坡向与道路纵坡基本一致,最小坡度0.003,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5m/s,污水管起点覆土深度不小于2.5m。电力管线平面布置本次设计电力管道采用电力排管的方式,电力排管沿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距路缘石4.75米,电力排管主线规模为12孔+2孔,过街预留电力排管规模为9孔+2孔。每隔150m~200m设置一处过街通道,具体详见《综合管线平面图》。本设计应取得规划部门和电力部门的批准后实施。本次设计电力通道适用于电压等级不高于10kV的电力电缆。竖向设计电力排管在人行道下覆土(管顶至路面)不小于0.5米,电力排管位于车行道下或穿越车行道时覆土不小于0.7米。电力过街支管原则上敷设在排水管道上方,在道路交叉口处受给水燃气管线标高影响,可局部敷设在排水管道下。电力排管(1)本次设计电力排管采用CPVC3x4,Φ175/8.0+2孔CPVCΦ100/4.0排管,预留电力排管采用CPVC2x3,Φ175/8.0+2孔CPVCΦ100/4.0排管,电力保护套管选用采用非磁性、环保、内壁光滑的CPVC175/8.0和CPVC100/4.0电力护套管,要求CPVC175管壁厚≥8mm、CPVC100管壁厚≥4mm、环刚度SN≥8kN/m2;其余管材要求,详“DL∕T802.3-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施工单位实施前,须取得电力部门认可后方可采购。(2)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每根管子只穿一根电缆,电力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电力排管的两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3)电力排管采用高压电力电缆管,并使用配套管枕。当不满足深度要求时应采用铺设钢筋网予以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耐久性要求确定,且不应小于30mm。(4)电力排管在施工时沟底平整,电缆管的中心间距大于0.25米,多层电缆管间隔1.5米安装电缆管架一组,电缆管层间中心间距0.25米,用C20混凝土包封。电力排管底部设80mm厚C20混凝土底板。(5)电力排管覆土层中应设置警示带(成品),警示带宜为黄底红字,并需预留有服务电话等信息,如宽度大于2m应增加警示带数量。(6)电力排管以不小于3‰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7)现浇混凝土包封排管的变形缝间距不宜超过30m,缝宽宜为30mm,且应贯通全截面,变形缝出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变形缝做法参见J331、J332G221《地沟及盖板》,接缝处填缝材料采用浸乳化青木丝板,嵌缝采用聚硫建筑密封膏。(8)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电力电缆弯曲最小半径电缆类别3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6kv15D20D≤35kv10D12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0.4kv10D1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通信管线平面布置本次设计通信管道采用通信排管的方式,通信排管沿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距路缘石3m,通信排管主线规模为10孔,过街预留电力排管规模为6孔。每隔150m~200m设置一处过街通道,具体详见《综合管线平面图》。竖向设计通信排管在人行道下覆土不小于0.7米,通信排管位于车行道下或穿越车行道时覆土不小于0.9米。通信过街支管原则上敷设在排水管道上方,在道路交叉口处受给水燃气管线标高影响,可局部敷设在排水管道下。通信管道坡度应为3~4‰,不得小于2.5‰;如街道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通信排管(1)纤维编绕拉挤管的敷设及要求1)本次设计通信排管采用BWFRP100/3纤维编绕拉挤管,管孔排列平、齐,间隔均匀,管间缝隙(指上、下,左、右之间)为15mm,底层排管下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垫层厚度为15mm,它们的允许偏差要求不大于15mm。2)排管的接续部位,相邻两管之间应错开300mm。排管每隔2000mm,用卡箍或管枕固定,卡箍或管枕是从离人孔外侧1000mm处开始安装。3)铺设排管的管底垫层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层砂浆的饱满程度应不低于95%,车行道下通信排管采用C25砼包封。4)排管的铺设方法为:将插口端套上橡胶圈,插入承口端在接续管另一端垫上木板用锤子(8磅左右)敲击木板,接头处橡胶圈进入承口即可。(2)蜂窝式PVC直埋管的敷设及要求1)蜂窝式直埋管和接头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和管孔擦拭干净,使被粘僵在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应用丙酮等清洁剂擦净。2)用油刷蘸胶粘剂,冷刷被粘接插口及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动,动作迅速,涂刷的胶粘剂应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厚,涂刷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冬季施工时必须注意。3)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应找正方向,即管材上所印刷的厂名等文字要在同一条直线上,将管子插入承口后使其对直,再加挤压,使其接口固定。4)若管子发生安装后管材移位,脱出以及管内有异物时,应作返工处理,及时地加以纠正。5)下管可由人工进行,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槽底施工人员,严禁将管材由槽边翻滚入内,也严禁用绳索串心吊施管材,以防管材受到损伤。6)在埋管时,要严禁泥土等异物混入管内。7)铺设两层以上管道时为防止断裂,上下接头必须错位,间距不小于1.5米,多层依次错位,同时平铺四管和铺两层三管以上时管群要用钢筋网加固,操作从人孔一米外开始设置第一个,然后每隔3米设置一个,确保管群不错位,防止垮塌,各接头点80-100厘米长用左上M10砂浆浇灌,加强其接头点巩固,防止浸水或树根渗入。8)管材长短的调整,可用切割的方法进行,在切割前应先量好尺寸,并画上锯断环线,切割处切口要垂直于管材轴线,且应光滑平整。9)管材与人(手)孔的连接若采用短管,不应小于1.5米,进人(手)孔一米处用1:2.5砂浆全浇灌,管子出人(手)孔按水泥管出口处理,改设喇叭口,不作留长。消防给水管线平面布置(1)本次设计消防给水管道布置于桩号前进方向左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管理检查清单企业网络安全防护
- 高级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编制申论作文题库及答案
- 市场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手册
- 品质信用服务承诺函(9篇)
- 难忘的实践活动事情作文(5篇)
- 护理学中医多选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考试考位已满及答案解析
- 教育机构信誉管理承诺书4篇
- 亲情的温暖妈妈的生日礼物写人(10篇)
- 第01讲 赏析小说形象(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 2025年疾控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从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中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0人备考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峨边彝族自治县2025年从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中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风电场防寒防冻知识培训课件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综合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配电柜销售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国开2025年秋《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1-6答案
- 历史校本课程
- 胶粘剂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智能社会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