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701-2020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T 2701-2020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T 2701-2020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T 2701-2020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T 2701-2020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B64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701—2020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2020-09-29发布2020-10-28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2701—2020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总则...................................................................................................................................................................1

3.1森林抚育目标...............................................................................................................................................1

3.2森林抚育原则...............................................................................................................................................1

3.3森林抚育方式...............................................................................................................................................1

3.4森林抚育作业原则.......................................................................................................................................2

4林木分类与分级...............................................................................................................................................2

4.1林木分类.......................................................................................................................................................2

4.2林木分级.......................................................................................................................................................2

5抚育方式...........................................................................................................................................................2

5.1透光伐...........................................................................................................................................................2

5.2定株(抚育)...............................................................................................................................................3

5.3疏伐...............................................................................................................................................................3

5.4生长伐...........................................................................................................................................................4

5.5卫生伐...........................................................................................................................................................5

5.6补植...............................................................................................................................................................5

5.7修枝...............................................................................................................................................................6

5.8人工促进天然更新.......................................................................................................................................7

5.9割灌除草.......................................................................................................................................................7

5.10综合抚育.....................................................................................................................................................7

6采伐剩余物处理...............................................................................................................................................7

7生物多样性保护...............................................................................................................................................7

8作业设计...........................................................................................................................................................8

9作业施工...........................................................................................................................................................8

10生产档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人工林一般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适宜保留株数.......................................................9

DB23/T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森林经营服务总站、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第二调查规

划设计院、黑龙江省林口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黑龙江省东京城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黑龙江省濒危野生

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宾西示范林场、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巴彦县龙庙镇林业工作站、呼

兰区林业和草原局黄土山林场、五常国有林场工作站、五常市胜利林场、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齐齐

哈尔市建华区林业局、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炜玮、李鸿宇、魏胜利、肖锐、杨中华、周炜、吴文龙、王怀宇、邱玉成、

刘国成、崔文章、杨云飞、潘鹏旭、孙毓蔓、于雷、罗天泽、张颖、洪燕虎、李丹丹、梁宇新、吕长

伟、朱英杰、张涛、李贺、杨大伟、赵晟阳、田执民、石超、于潜洋、夏伟建、马驰宇、刘炳友、李

诗佳、王艳梅。

DB23/TXXXX—XXXX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抚育的总则、林木分类与分级、抚育方式、采伐剩余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业设计、作业施工、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抚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

LY/T2592-2016东北东部山地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DB23/T1250-2008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DB23/T1444-2011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

3总则

3.1森林抚育目标

改善森林的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促进森林、林木生长发

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健康,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协调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培育健

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3.2森林抚育原则

遵循逐沟逐坡、规模经营,分类管理、分类施策的原则。

3.3森林抚育方式

按照逐沟逐坡全面经营、分类管理、划区施策的原则理念,依据林分自然演替的阶段和林木在不

同龄级对其所处生境的环境需要,而采取相适应抚育方式和措施,充分利用树木自然恢复的能力,促

进林分正向演替的速度为好。

3.3.1幼龄林阶段

以确定目的树种和培育目标进行抚育。

3.3.2中龄林阶段

以林木分类(或分级)进行抚育。

1

DB23/TXXXX—XXXX

3.3.3遭受自然灾害

遭受自然灾害显著影响的进行卫生伐。

3.4森林抚育作业原则

留优去劣,留大砍小,留壮采弱,密间稀留,强度合理,保证抚育质量,保护幼苗细树及兼顾林

木分布均匀。

抚育采伐作业应与具体的抚育采伐措施、林木分类(分级)要求相结合,避免对森林进行过度干

扰,破坏其稳定性。

4林木分类与分级

4.1林木分类

按照GB/T15781-2015中5.1的规定执行。

4.2林木分级

按照LY/T2592-2016中5.1的规定执行。

5抚育方式

5.1透光伐

5.1.1适用条件

a)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压制的林分;

b)郁闭度≥0.9的人工幼龄林或郁闭度≥0.8的天然幼龄林;

c)上层林木已影响到下层目的树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复层林。

5.1.2作业流程

5.1.2.1作业对象

a)清除严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没有培育和保护价值的灌木、藤蔓、草本植物、萌生枝条,提倡

围绕目的树种幼苗幼树进行局部割灌,避免全面割灌;

b)清除林分中生长过密的V级木,IV级木及劣等残次木;

c)清除影响主要目的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没有培育和保护价值的霸王树及其他干扰树。

5.1.2.2作业方法

a)全面透光伐:将林地上抑制目的树种生长的其他树种普遍进行采伐;

b)带状透光伐:将林地分成若干带,在带内进行采伐,经带状抚育后,形成交互排列的透光廊状

带与间隔带的林分,采伐带应与主风方向垂直,以防风折和风倒;

c)团状透光伐:当目的树种分布不均、且数量不多时采用此法,抚育仅在有目的树种存在的群团

中进行。

d)混交林或复层异龄林的分层抚育作业方法按照LY/T2592-2016中7.5.3的规定执行。

2

DB23/TXXXX—XXXX

5.1.2.3作业时间

a)抚育作业时间应符合季节性和林木生长特性,以不破坏或最大限度保护好保留木为宜;

b)作业间隔期:天然林4a~6a,人工林3a~5a。

5.1.3控制指标

(1)人工起源的林分伐后单位面积株数≥DB23/T1444-2011中附录D表的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

限,天然起源的林分伐后单位面积株数≥LY/T2592-2016中附录C、D的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林

分第一次透光伐后,郁闭度降低≤0.2,林分郁闭度≥0.6,目的树种平均胸径≥伐前平均胸径;

(2)混交林或复层异龄林伐后按照LY/T2592-2016中7.5.3的规定执行;

(3)商品林:人工林株数强度≤40%,蓄积强度≤20%,天然林蓄积强度≤20%。公益林:株数强

度≤25%,蓄积强度≤15%。

5.2定株(抚育)

5.2.1适用条件

a)人工丛状栽植的幼林龄初期,当林分郁闭度≥0.8,生长受抑制的林分;

b)采用平茬更新的阔叶树幼林龄初期,当林分郁闭度≥0.8,林分呈丛状分布,生长受抑制的林

分。

5.2.2作业流程

5.2.2.1作业对象

确定需培育的目标树,按照培育目的伐除一定范围内有碍目标树生长发育的林木。

5.2.2.2作业方法

a)人工起源按照LY/T2592-2016中7.2.1的规定执行;

b)天然起源按照LY/T2592-2016中7.2.2的规定执行。

5.2.2.3作业时间

a)作业时间宜在冬季树木生长停止季节进行;

b)作业间隔期:天然林4a~6a,人工林3a~5a。

5.2.3控制指标

a)人工起源按照LY/T2592-2016中7.2.1的规定执行;

b)天然起源按照LY/T2592-2016中7.2.2的规定执行。

5.3疏伐

5.3.1适用条件

a)主要在中幼龄林阶段进行;

b)单层同龄(包括单一林层混交林)林,当林分郁闭度≥0.7,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或

林木分化明显,枯立木和濒死木数量≥林木总数15%的林分。

5.3.2作业流程

3

DB23/TXXXX—XXXX

5.3.2.1作业对象

a)主要伐除IV、V级木和部分III级木;

b)中龄林阶段,生长发育受到明显影响,伐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林木;

c)采伐导致林分过密,林木相互挤压,个体竞争加剧等影响生长的劣等残次木;

d)采伐病腐、残次、生长衰弱、影响林分生长的干扰树。

5.3.2.2作业方法

a)下层疏伐:伐去部分处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病腐或有害的林灌木;

b)机械疏伐:适用于林分密度过大,分布均匀的人工林,采取隔行、隔株或行株并隔的方法进行

疏伐;

5.3.2.3作业时间

a)疏伐作业时间应符合林木生长特性,以降低对保留木负面影响为依据;

b)作业间隔期:天然林4a~6a,人工林3a~5a。

5.3.3控制指标

a)采用下层疏伐方式,伐后林分平均胸径≥伐前林分平均胸径,伐后林分Ⅰ级木、Ⅱ级木数量不

减少;

b)林分郁闭度≥0.6;人工林采伐后保留株数应满足附表A.1的规定;

c)商品林: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20%。公益林: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15%。

5.4生长伐

5.4.1适用条件

a)林木株数≥附表A.1及LY/T2592-2016中附录C、D最优保留密度下限株数;

b)立地条件良好、郁闭度≥0.8,进行林木分类或分级后,目标树、辅助树或I、II级木分布均匀

的林分;

c)复层林上层郁闭度≥0.7,下层目的树种较多、分布均匀林分;

d)郁闭度≤0.7,下层目的树种每公顷幼树≥3000株,或幼苗≥6000株,分布均匀,并受非目的

树种抑制生长的林分;

e)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枯立木、濒死木数量≥林木总数15%的林分,符合本条件的,

应与补植同时进行。

5.4.2作业流程

5.4.2.1作业对象

a)采伐影响目标树生长的霸王树、生长衰弱木、非目的树种等干扰树或Ⅳ、V级木,必要时可以

伐除部分Ⅲ级木;

b)清理显著影响林分卫生的病腐木、枯立木、灾害木、濒死木等林木;

c)伐除近期需要采伐、没有培育保护价值的残次木、非目的树种、生长过密的林木。

5.4.2.2作业方法

a)下层抚育:适用于纯林,抚育时,伐除下层被压木等干扰树,保留目标树和辅助树,増大保留

4

DB23/TXXXX—XXXX

木生长营养空间;

b)上层抚育:适用于复层异龄林、人天混交林,抚育时,伐除妨碍目标树生长的上层干扰树,并

保留不影响目标树生长的辅助树;

c)全面抚育:适用于林木分布均匀的混交林、复层异龄林,抚育时,伐除干扰树,保留目标树和

辅助树。对混交林宜实行上层兼顾下层进行抚育,纯林及针叶林宜实行下层兼顾上层进行抚育。

5.4.2.3作业时间

a)生长伐作业时间应符合季节性要求,应在林木出现分化加剧、胸径生长明显下降时进行;

b)作业间隔期:天然林4a~6a,人工林3a~5a。

5.4.3控制指标

a)按照GB/T15781-2015中7.3的规定执行;

b)商品林:人工林株数强度≤30%,蓄积强度≤20%,天然林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20%。

公益林:株数强度≤20%,蓄积强度≤15%。

5.5卫生伐

5.5.1适用条件:

a)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分;

b)遭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危害,有复壮能力,受害株数占林木总株

数≥10%。

5.5.2作业流程

5.5.2.1作业对象:

a)伐除感染检疫性和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林木,受灾后应立即进行灾害木清理;

b)采伐受灾后没有培育保护价值的林木及其他干扰树,应经过1个~2个生长季,确定死亡后进

行灾害木清理,或根据灾害程度适时进行灾害木清理;

c)对采伐后郁闭度≤0.5的林分或林窗进行补植。

5.5.2.2作业方法

根据灾害种类、受灾程度及灾害木分布情况,可采取全面或局部伐除受害林木的方法。

5.5.3控制指标:

a)发生检疫性病虫害的林木应全株清理;

b)伐除受害木。受害木数量较多时,应适当保留受害(森林火灾、风折雪压)较轻的林木,抚育

后的林分郁闭度应≥0.4,应选择适宜树种进行人工补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幼树株数≥1500

株/hm2;

c)商品林:人工林株数强度≤30%,蓄积强度≤20%;天然林蓄积强度≤20%。公益林:株数强

度≤20%,蓄积强度≤15%。

5.6补植

5.6.1适用条件:

5

DB23/TXXXX—XXXX

a)幼龄林或中龄林阶段,林木生长发育良好,但分布不均,郁闭度≤0.5,或有大于25m2林中

空地的林分;

b)天然次生林(过伐林)部分林木生长良好,但分布不均,且有较大林隙,目的树种幼龄林株

数≤1200株/hm2或中龄林株数≤900株/hm2;

c)人工林郁闭成林后的第一个龄级,目的树种、辅助树种的幼苗幼树保存率≤80%的林分;

d)立地条件良好、符合经营目标的目的树种株数少的有林地。符合本条件的,应结合生长伐进

行补植;

e)卫生伐后,林分郁闭度≤0.5的林分。

5.6.2作业流程

5.6.2.1作业对象

补植对象为林中空地。

5.6.2.2作业方法

按照GB/T15776-2016中13.2.2-13.2.7的规定执行。

5.6.2.3作业时间

列入抚育计划的当年或翌年春季进行;采用裸根苗木补植的宜在春季、雨季进行;采用直播补植

的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用容器苗补植的在春季、雨季、秋季均可进行。

5.6.3控制指标:

a)对适宜补植的幼龄林,进行人工补植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促进更新)后目的树种株数

应达到设计密度要求,具体按照GB/T15776-2016中附录C的规定执行。更新后应连续幼林抚育3a~

5a;

b)适宜补植的天然中龄林,林冠下栽植红松、云杉(冷杉)等耐阴树种600株/hm2~1200株/hm2,

林中空地内栽植1500株/hm2~2400株/hm2耐阴树种,对林中空地面积≥0.06hm2的可栽植落叶松等阳

性树种2400株/hm2~3300株/hm2;

c)补植时尽量不破坏原有林下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应适当保留(保护)原生的水曲

柳、黄波罗等珍贵树种的幼树(幼苗)。

d)按照GB/T15781-2015中7.6的a的规定执行。

5.7修枝

5.7.1适用条件

a)由于自然生长的枝条影响林内光照、通风、卫生状况,或顶端优势不明显,需要采取抹芽、修

剪侧枝等定干措施以及影响木材培育质量的林分;

b)不采取林木采伐措施,仅通过修去上层木枝条可保证林下更新及栽种经济植物正常生长的林

分。

5.7.2作业流程

5.7.2.1作业对象

修枝对象为林木下部枯死、濒死、病腐等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枝条。

6

DB23/TXXXX—XXXX

5.7.2.2作业方法

a)平切法:使用锐利工具贴近树干自下向上平切;

b)留桩法:较粗大的侧枝应斜切,应保留枝隆,对松类林木等易流脂的树木,切口面应竖直;

c)可在茬口处涂保护剂。

5.7.2.3作业时间

一般修枝作业应在树木萌动前进行,而对萌芽力较强的树种宜在生长季进行修枝。

5.7.3控制指标

a)幼龄林修枝后保留的树冠高度≥树高的1/2,中龄林修枝后保留的树冠高度≥树高的1/3(阔叶

树种抹芽和特殊培育目的的修枝强度不限);

b)修枝高度依培育目标而异,一般修枝高度达到树干6m~8m,公益林修枝高度可适当降低;

c)修枝的次数与间隔期因树种生物学特性、培育目标、林分密度、林木生长状况而异;

d)修枝抚育应结合其它抚育作业同时进行。

5.8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5.8.1适用条件

a)按照GB/T15781-2015中6.6的规定执行;

b)依靠其自然生长发育短期内难以达到成林标准的林地,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5.8.2作业方法

a)补植: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在林下间隙地块栽植幼苗;

b)除草皮:采用块状(3m×2m行、株间距,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面积0.5~0.6m2)或带

状(带间3m,带宽0.8m)揭去草皮露出表土的方式,同时应清除影响下种的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

物;

c)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不能作为单一的抚育方式,应与其它抚育方式结合进行。

5.8.3控制指标

按照GB/T15781-2015中7.7的规定执行。

5.9割灌除草

按照LY/T2592-2016中6.2.1、7.1的规定执行。

5.10综合抚育

根据林分现状,采用5.1-5.8中≥2种的抚育方式。

6采伐剩余物处理

按照GB/T15781-2015中7.5的规定执行。

7生物多样性保护

7

DB23/TXXXX—XXXX

按照GB/T15781-2015中8.1-8.3的规定执行。

8作业设计

按照GB/T15781-2015中9.1-9.6的规定执行。

9作业施工

按照GB/T15781-2015中10.1-10.2的规定执行。

10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林木分类与分级、各抚育方式的适用条件、作业流程、控制目标、

采伐剩余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业设计和作业施工等。

8

DB23/T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人工林一般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适宜保留株数

表A.1人工林一般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适宜保留株数

2

优势树种优势树种公顷株数(株数/hm)

平均胸径(cm)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红松林红皮云杉林

61890~16022286~19262655~21782574~2286

71577~13951897~16652146~18362252~2025

81374~12331640~14671808~15751994~1800

91214~11071445~13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