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_第1页
DB34∕T 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_第2页
DB34∕T 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_第3页
DB34∕T 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_第4页
DB34∕T 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310

CCSA9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eightlimitcontroloftheentranceandexitofurban

expressway

2022-10-26发布2022-11-26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30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

司、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智能交通协会、合肥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婉丽、吴狄、张小旗、李寅生、雍海风、蒋鹏、张卫华、闫明、尹成胜、汪

春、丁镇、周洁瑜、唐虎、王飞、陆雯雯、张大竞、胡涛、张乾坤、金俏昀、彭柱、李运虎、庹业鑫、

王兆、梁子君。

I

DB34/T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的设置要求、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GB/T3797电气控制设备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T15408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T16439交流伺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167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2239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9103道路交通信息服务通过可变情报板发布的交通信息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497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652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设施施工通用要求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theentranceandexitofurbanexpressway

城市高架桥、立交桥、上跨桥、下穿桥等快速路的出口和入口。

快速路expressway

在城市内具有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

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4设置要求

1

DB34/T4302—2022

点位选取

4.1.1固定限高点位

4.1.1.1在靠近出入口前水平地面处设置固定限高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城市高架快速路或上跨桥路段,禁止载货汽车(或超高超重车辆)通行的入口;

——具有最低净高要求的城市快速路下穿隧道的上游入口;

——公路与城市快速路衔接路段,具有最低净高要求的出入口。

4.1.1.2固定限高点上游应设置提前引导超高车辆驶离固定限高区域的出口,并在出口上游30m~

80m的位置设置限高预告标志。

4.1.2智能限高点位

4.1.2.1在靠近出入口前水平地面处设置智能限高设施,包括却不限于:

——具有分时段可变限高管理需求的路段;

——因拥堵等需要经常管控分流的路段;

——常发生积水、结冰等事件的路段。

4.1.2.2智能限高点设置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主线位置:应设置在跨线桥、高架桥等快速路的起点位置,视线开阔、直线的路段上,参见

附录A,部分快速路根据出入口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设计;

——入口匝道:应设置在入口匝道起点位置前5m范围内,参见附录A,当不具备条件时可适当

调整设置位置;

——出口匝道:当入口匝道不具备安装条件时,应在入口匝道上游高架桥等快速路出口位置设置

智能限高点。

设施配置

4.2.1设施配置内容

设施配置包括固定限高和智能限高设施,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设施。总体框架见附录B。

4.2.2固定限高

4.2.2.1固定限高宜配置固定限高门架、限高预告标志和确认标志等设施。

4.2.2.2固定限高门架宜配置在固定限高分流点或合流点位置。

4.2.2.3限高预告标志应设置在限高门架分流点或合流点上游,限高确认标志宜附着在限高门架上。

4.2.3智能限高

4.2.3.1基本设施

智能限高基本设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限高门架;

升降横杆;

——升降传动单元;

———升降控制单元;

——碰撞传感器;

——警示装置;

——可变限高标志;

2

DB34/T4302—2022

——落地机柜。

4.2.3.2配套设施

智能限高配套设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交通视频监控;

——交通违法监测设备;

——交通诱导屏;

——车道指示灯;

——终端服务器。

4.2.3.3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

——电子地图显示;

——多点位升降控制;

——碰撞报警;

——视频管理;

——限高信息发布;

——设备管理;

——图片查询;

——故障报警;

——系统管理;

——系统接口。

5技术要求

固定限高

5.1.1固定限高门架

5.1.1.1固定限高门架宜采用单立柱或双立柱龙门架,立柱高度和桁架间距根据实际交通需求调节,

遵循先镀锌,后喷塑原则。

5.1.1.2固定限高门架安装限高标志后下沿净高应为5.5m以上。

5.1.1.3质量应符合GB/T700的规定,应与道路景观相协调。

5.1.1.4施工应按GA/T652的规定执行。

5.1.2限高标志

5.1.2.1限高预告标志宜安装于限高点上游的杆件上。

5.1.2.2限高确定标志宜安装于限高门架上。

5.1.2.3限高标志下沿应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5.1.2.4质量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智能限高

5.2.1智能限高门架

3

DB34/T4302—2022

5.2.1.1智能限高门架应配置于快速交通主线、入口匝道和出口匝道智能限高点位置。

5.2.1.2应具有横梁、立柱、法兰等设施。

5.2.1.3应预留升降横杆、升降传动单元、升降控制单元等智能限高设施的安装位置。

5.2.1.4门架宽度(含立柱等结构的宽度)应与主线、出入口的路幅宽度(含两侧护栏的结构宽度)

一致,可覆盖1条~4条车道。

5.2.2升降横杆

5.2.2.1应配置于智能限高门架立柱之间。

5.2.2.2应选择轻质、耐腐蚀、高刚性横杆,受力断裂极限不大于3KN;与传动系统连接件宜选用柔

性连接件。

5.2.2.3质量应符合JTGD81的规定。

5.2.3升降传动单元

5.2.3.1应配置于限高门架一立柱侧壁,与升降横杆连接,带动横杆升降。

5.2.3.2宜采用机械传动装置,并具有防误操作和行程保护装置。

5.2.3.3宜采用机械传动技术,平均升降速度宜为0.04m/s~1m/s,行程时间不宜大于60s,限

高高度位置偏差值不应大于0.15m,升降范围宜为离地高度1.0m~4.5m。电机功率不宜小于700

W,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2.3.4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6439的规定。

5.2.4升降控制单元

5.2.4.1应置于机箱内,机箱固定在限高门架一立柱侧壁,且与升降传动单元同侧,距离地面高度约

1m位置。

5.2.4.2应具备按钮控制、定时控制、遥控控制、远程控制和手动控制升降横杆的功能,可以显示升

降横杆上升、下降及暂停时工作状态,可以切换自动和手动控制模式。

——定时控制:根据设定的限高时段,定时自动升降横杆;

——远程控制:通过后台指令,远程控制前端升降横杆到达限制高度;

——按钮控制:通过人工操作上升、下降、暂停按钮,控制升降横杆上升、下降;

——遥控控制:当网络中断或有特勤需求时,通过遥控器控制升降横杆;

——手动升降:当发生停电、电路故障、机械故障、车辆碰撞等情况时,通过手动摇把控制升降

横杆。

5.2.4.3质量应符合GB/T3797的规定。

5.2.5碰撞传感器

5.2.5.1应配置于升降横杆或龙门架立柱上。

5.2.5.2宜采用雷达、激光、压力等传感器,检测和触发车辆碰撞升降横杆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

升降控制单元和智能限高管理系统,同时联动交通违法监测设备和交通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图像抓拍和

过程记录。

5.2.6警示装置

5.2.6.1应附着在升降横杆上。

5.2.6.2宜采用警示灯等光电装置,警示升降横杆上升或下降过程。当升降横杆上升或下降时,警示

装置应保持持续警示状态;当车辆碰撞升降横杆后,警示装置应立即向智能限高管理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4

DB34/T4302—2022

5.2.6.3安全和试验应符合GB16796的规定。

5.2.7可变限高标志

5.2.7.1可变限高确认标志应配置于智能限高门架上;可变限高预告标志宜置于限高路段上游路口或

路段的杆件上。

5.2.7.2宜采用交通标志与LED屏组合,与升降控制单元共享限高高度信息,预告和显示前方快速交

通出入口的限高信息。

5.2.7.3质量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5.2.8落地机柜

5.2.8.1应配置于智能限高点附近的水平地面上。

5.2.8.2应采用金属材料,外层热镀锌,内部根据设备放置需要设置隔板。

5.2.8.3机柜内应配置稳压电源、插线板、空开、防雷等供电设备和光纤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熔纤

盒、空开、防雷等网络设施;供电设备和供电线缆应按照强弱电分隔的原则合理布局,并具有实体防护

和合规的防雷、保护接地措施。

5.2.8.4供电设备应符合GB/T15408的规定,采用市电网供电,满足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等要求;

网络传输设施应符合GB/T28181等的规定,网络带宽应根据接入的设备种类、数量、传输数据质量等

因素测算。

5.2.9交通视频监控

5.2.9.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下游20m~30m位置,可与交通违法监测设备共杆安装。

5.2.9.2宜采用400万及以上像素的监控球机,支持可见光或红外光补光,满足智能红外、透雾、强

光抑制、电子防抖、数字降噪、防红外过曝等要求,水平旋转范围宜为0°~360°,垂直旋转范围宜

为-20°~90°。

5.2.9.3应具备全天候监控智能限高设施所在区域、监视升降横杆运行过程和记录车辆碰撞升降横杆

过程的功能,视频存储时间不低于30天。

5.2.9.4设计应符合GB50395的规定。

5.2.10交通违法监测设备

5.2.10.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下游20m~30m位置。

5.2.10.2宜采用300万以上像素的高清相机,根据光线的变化或时间的控制,自动改变摄像机的工

作参数,与视频、线圈、雷达等检测器联动,捕获和记录通行车辆图像信息。

5.2.10.3宜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具备车牌识别、视频触发、车身颜色识别、车型识别,通行车辆图片

抓拍、黑名单捕获、交通流量统计、车辆碰撞升降横杆等检测功能。

5.2.10.4技术条件应符合GA/T497的规定。

5.2.11交通诱导屏

5.2.11.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或智能限高点上游路段的杆件上。

5.2.11.2宜采用LED光显示屏。

5.2.11.3具有显示和预告限高高度,发布交通状态、交通管制、交通法规、宣传标语等信息的功能;

当启动智能限高控制时,宜同步发布“限高杆下降中,超高车辆禁止通行”信息;发布诱导信息时,应

保证下游有分流的道路和足够的选择判断时间,不妨碍行人及车辆通行。

5.2.11.4质量应符合GA/T484的规定;信息发布应符合GB/T29103的规定。

5

DB34/T4302—2022

5.2.12车道指示灯

5.2.12.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立柱或横梁上,连接升降控制单元或信号机等控制设施。

5.2.12.2具有联动升降横杆显示红灯、绿灯的功能;当升降横杆处于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及出入口封闭

时,应显示红灯;当出入口禁止超高车辆通行,但允许普通车辆通行时,应显示绿灯。

5.2.12.3施工应符合GB14886的规定。

5.2.13终端服务器

5.2.13.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附近的落地机柜内。

5.2.13.2应具有光口、以太网电口、RS232、RS485、报警等接口,支持10M/100M/1000M输出

接口,用于接入交通视频监控、交通违法监测设备等,具有分析、存储和传输交通视频监控、交通违法

监测设备等检测数据的功能。

5.2.14智能限高管理系统

5.2.14.1宜具备电子地图模块,具有显示智能限高设施分布情况和运行状态的功能,支持查看设施运

行状态信息和可视化管理智能限高基本设施和配套设施。

5.2.14.2应具备多点位升降模块,远程升降一个或多个点位智能限高设施,具有一键控制不同点位多

个智能限高升降横杆同时上升和下降的功能。

5.2.14.3应具备碰撞报警模块,对超高车辆发出预警提示,对车辆碰撞横杆事件发出报警信号,具有

预警车辆超高和报警、显示、记录、存储车辆碰撞升降横杆事件相关点位、车辆、设备信息的功能。

5.2.14.4应具备视频管理模块,实时播放和回放视频录像,具有实时显示升降横杆上升和下降运行状

态,记录和保存车辆碰撞升降横杆视频的功能。

5.2.14.5宜具备限高信息发布模块,查看和修改可变限高标志和交通诱导屏显示内容,具有根据智能

限高设施运行状态,关联对应点位可变限高标志发布实时限高信息,并通过交通诱导屏发布相关警示、

限高及引导信息的功能。

5.2.14.6宜具备设备管理模块,显示和管理设备信息和道路、点位信息,告警和汇总异常设备信息,

具有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分析设备故障的功能。根据时间范围、设备类型,支持记录和分析设备故障报

警和维护等信息。设备故障指标宜包含故障率、故障类型、在线率和故障时长等。

5.2.14.7宜具备图片查询模块,具有根据时间范围、车牌号码和交通违法监测设备名称等,查询碰撞

升降横杆和驶入匝道的车辆图像信息的功能。

5.2.14.8宜具备故障报警模块,具有系统故障时,及时向指挥中心和系统管理员报警的功能。报警类

型宜分为升降故障报警、供电中断报警、设备故障报警、系统错误报警等。

5.2.14.9宜具备系统管理模块,具有管理系统用户、角色、菜单以及系统配置、数据字典和日志的功

能。

5.2.14.10应预留系统接口,满足接入相关城市综合管控平台的需求。

6安全要求

物理安全

6.1.1限高门架和杆件结构应符合受力验算,并能抗45m/s以上风力。

6.1.2基础宜采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埋深应避开管线,并符合受力验算。

6.1.3机柜与机箱的防护等级应为IP55以上,并具有防盗报警功能。

6

DB34/T4302—2022

控制安全

6.2.1在电机停止工作后,设施应能利用电机的自锁性能克服升降横杆因为自身重力继续下降,达到

稳定和固定升降横杆位置的功能。

6.2.2升降导轨上下应具有限位开关,防止升降横杆超越设定的限高值和冲顶危险。

6.2.3设备断电时,可以通过手摇装置升降横杆。

网络安全

应符合国标GB/T22239的二级要求。

安全提示

6.4.1固定限高安全标志应通过固定限高预告标志和确认标志显示固定限行高度值。

6.4.2可变限高安全标志应通过可变限高预告标志和确认标志显示实时限行高度值。

6.4.3声光警示应通过横杆上的警示装置发出声光警示信息。

6.4.4诱导提示应联动交通诱导屏发布“限高杆下降中,超高车辆禁止通行”等诱导提示信息,禁止

超高车辆驶入快速交通出入口。

6.4.5信号控制应在升降横杆上升、下降过程中和快速交通出入口封闭时,通过车道指示灯显示红灯,

禁止车辆驶入,保障安全。

6.4.6报警提示应在车辆碰撞升降横杆时,通过警示装置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预防发生二次事故。

7

DB34/T4302—2022

附录A

(资料性)

智能限高设施安装位置示意图

A.1智能限高设施入口匝道安装示意图见图A.1。

图A.1智能限高设施入口匝道安装位置示意图

A.2智能限高设施起点安装位置示意图见图A.2。

图A.2智能限高设施起点安装位置示意图

8

DB34/T4302—2022

附录B

(资料性)

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设施总体框架图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设施总体框架图见图B.1。

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设施

固定限高设施智能限高设施

基本设施配套设施管理系统

定限

限高

高标

门志

架交智

智升升可交通能

碰交车终

能升降降警变落通违限

撞通道端

限降传控示限地视法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