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34∕ T 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334∕ T 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334∕ T 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334∕ T 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334∕ T 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120.10

CCSB38

5334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334/T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ultivationofWeixiglutinousyam

2025-02-11发布2025-03-11实施

迪庆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34/T15—2025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4产地环境..........................................................................................................................................................5

5种薯...................................................................................................................................................................5

6田间准备..........................................................................................................................................................5

7种植...................................................................................................................................................................5

8田间管理..........................................................................................................................................................6

9病虫害防治......................................................................................................................................................6

10采收.................................................................................................................................................................7

11生产档案.........................................................................................................................................................7

12贮藏.................................................................................................................................................................7

附录A(规范性)维西糯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9

附录B(规范性)生产档案...........................................................................................................................10

II

DB5334/T15—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迪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环

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维西傈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维西维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彩艳、杨鹏、孙曦、蜂述先、此主拉姆、彭慧娉、王攀磊、刘灿东、张远强、

何晓兵、何文武。

III

DB5334/T15—2025

维西糯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维西糯山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薯、田间准备、种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和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维西糯山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884生物有机肥

NY/T3569山药、芋头储藏保鲜技术规程

DB5334/T1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维西糯山药

3术语和定义

DB5334/T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理解,以下重复列出DB5334/T

14上的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维西糯山药(WeixiGlutinousyam)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的保和镇、白济汛乡、康普乡、永春乡、攀

天阁乡、塔城镇、维登乡、中路乡共8个乡镇当地主栽的维西糯山药农家品种,符合维西糯山药地理证

明商标中规定的范围、理化、感官指标内种植的山药。

3.2

山药栽子(Yamseeding)

又名鼻头、山药嘴、芦头,指山药块茎上端具隐芽的一段繁殖材料。

3.3

山药段(Yamsegments)

指山药块茎分切成段的繁殖材料。

4产地环境

4

DB5334/T15—2025

4.1气候

宜选择海拔2100m~2800m,区域内年气温宜为7℃~20℃、年平均降水量938.1mm左右、平

均日照时数2104.5小时左右、霜期约为169天、降水天数约为100天~160天。

4.2产地环境条件

栽培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二级以上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灌溉水

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近2年未种植过薯蓣科作物,以pH值

4.7~7.8的沙壤土为宜。

5种薯

5.1种薯要求

山药栽子:茎短、粗壮、芽头饱满、无病害、无虫眼、长度15cm~20cm、重约50g左右。

山药段子:无病害、无伤口、长度8cm~15cm、每段重60g~80g。

5.2种薯处理

播种前阳光晒种7天左右。山药栽子、段子切断后,切口处涂上草木灰或熟石灰粉。

6田间准备

6.1整地

播种前深翻土地,宜深翻100cm~120cm、25cm~30cm表层土应与底土分开晾晒。

6.2施基肥

早春土壤解冻后,每667m2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3000kg(生物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

400kg~500kg),尿素(N46%)12kg~15kg,普钙(P2O517%)30kg~40kg,硫酸钾(K2O50%)

18kg~20kg作基肥。基肥与表层土混匀,回填沟土作垄,先填底土,后填表层土。肥料使用符合NY884

生物有机肥、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7种植

7.1种植时间

栽子、段子播种时间宜在每年3月下旬~4月中旬。

7.2种植方法

5

DB5334/T15—2025

栽子、段子种植方法:在垄上开沟种植,沟深5cm~7cm,株距20cm~25cm,沟间距60cm~80cm,

将种薯平放沟内,山药栽子按一个方向平放沟内,芽头顺向一方,每沟最后一个栽子应回头倒放,播后

覆土3cm~4cm,墩实保墒即可。

7.3种植密度

栽子、段子:每667m2宜种植7000株~8000株。

8田间管理

8.1水分管理

种植前宜浇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立秋后视天气情况宜浇透水一次,但不应积水,雨季及时排

水。

8.2搭架

苗高20cm~30cm时,用竹竿或树枝搭架、引蔓,将蔓引至竹竿或树枝上,使之上竿。杆高1.5m

左右,每株一根,在距地面1m~1.2m处交叉捆牢。

8.3中耕除草

出苗后视情况及时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

8.4追肥

8.4.1根部追肥

8.4.1.1提苗肥(5月上中旬),看苗追肥,苗弱,每667m2施用尿素4kg~5kg,苗健壮可不追肥。

8.4.1.2茎叶生长盛期(6月中下旬),结合拔草每667m2施用尿素30kg~35kg,普钙15kg~20kg,

硫酸钾9kg~10kg。

8.4.1.3根茎膨大初期(8月中下旬),结合拔草每667m2施用普钙15kg~20kg,硫酸钾9kg~10kg。

8.4.2叶面追肥

根茎膨大盛期(9月上旬),可根据植株长势,选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均匀喷洒于

叶面,隔7天~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4次。

9病虫害防治

9.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炭疽病、褐斑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等。

主要虫害:小地老虎、蛴螬(土蚕)、金针虫等。

9.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

辅”的防治原则。

6

DB5334/T15—2025

9.3防治方法

9.3.1农业防治

选用健壮、优质种薯;合理轮作倒茬;强化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注意排涝;清

洁田园,及时摘除病残体,将摘除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9.3.2生物防治

9.3.2.1施用微生物制剂

防治病害,基肥宜施用生物有机肥,栽子播种前宜使用微生物菌剂浸根,栽子、段子播种后宜用木

霉菌或芽孢杆菌等制剂随水冲施;山药叶片旺长初期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木霉菌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等;

防治虫害,在小地老虎低龄幼虫期,选择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将微生物菌剂与细土混匀后撒施

在山药基部,可选用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颗粒剂,或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

浮剂。

9.3.2.2施用昆虫病原线虫

山药播种50天左右,选择阴雨天气或早晚阳光较弱时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随水冲施,每亩施用

量1亿条左右。

9.3.3物理防治

播种前科学晒种,田间设置糖醋液、黑光灯或频振灯诱杀地下害虫。

9.3.4化学防治

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防治方法见附录A。

10采收

10.1采收时间

播种第二年11月底霜降后叶片枯落时即可收获,直至翌年3月上旬。

10.2采收方法

采收山药时,找到山药块茎的根系部,顺着山药块茎向下挖大约80cm深的土坑,用山药铲沿着山

药自上而下铲去山药底部10cm处周边的侧根,将侧根泥土铲出,确保山药块茎完整。

11生产档案

设专人负责记录糯山药栽培技术档案见附录B。

12贮藏

维西糯山药采收后按以下要求进行贮藏:

a)戴上手套切去山药根茎上端鼻头,除去土沙,放置阴凉处堆放;

b)用缓冲气泡垫铺垫在消过毒的筐或纸箱底部,然后把选好的山药平放在气泡垫上,盖上一层

经过日晒消毒过长约10cm的稻草或麦秆,一层山药一层稻草或麦秆,堆至八成满上面用气泡

垫盖至筐箱口;

7

DB5334/T15—2025

c)采用骑马式堆放在干燥通风的贮藏库内。堆装时在底层筐箱底部垫上砖头或木板,使之与地

面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

d)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设施、贮藏方式应符合NY/T3569的规定。

8

DB5334/T15—2025

A

A

附录A

(规范性)

维西糯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维西糯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维西糯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主要在6月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部。发病时叶片上出

现褐色斑点,中间部分灰白色,叶边缘部分红褐色;随

炭疽病

着病情发展,病斑内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严重时,叶

方案1):发病初期(6月初),可用苯甲嘧菌酯或吡唑萘菌胺与苯醚

片大面积呈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

甲环唑复配而成的广谱杀菌剂进行防治,雨季发病严重时,可搭配春

主要危害山药的茎基部。发病初期,在茎基部出现水渍

雷霉素等细菌药同时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7d

状的褐色小斑点,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呈黑褐色。

茎腐病~10d。

病情严重时,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圈,导致茎基部腐烂、

方案2):发病初期(6月初),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

缢缩,地上部分的叶片发黄、枯萎,最终整株死亡。

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视

又称“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呈褪绿

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3次,每次间隔7d~10d。

色或灰白色,形成黄白色、边缘模糊的病斑;中期伴有

褐斑病

不规则的灰褐色病斑,后期出现灰白色霉状物,最后导

致植株枯死。

主要在6月~8月份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锈色不规

则病斑,有锈色粉末,锈病危害极大,孢子生命力强,发病初期用含吡萘·嘧菌酯等广谱杀菌剂进行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防

锈病

能在环境中存活,多次反复侵入,传播速度快,受害面治1次~3次,每次间隔7d~10d。

积广。

方案1):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施或灌根,50%

主要危害地下块茎部分,受害初期地下块茎出现水渍状代森铵300克混合使用,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2次,每次间隔7d~10

小斑点或黄褐色坏死斑,逐渐发展成深褐色病斑。尤其d。

根腐病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展迅速,偶见病部产生粉红色或白色方案2):播种前可用精甲霜灵咯菌腈或者18%噻灵·咯·精甲喷喷淋土

的霉状物,叶色褪绿或叶缘坏死,最后导致植株死亡。壤;对于土壤粘重湿度大发病重的地块,出苗后再用上述药剂灌根一

次。

小地老虎、

蛴螬(土主要以幼虫危害种薯及幼根,使植株幼苗地上部分叶片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667m22kg~3kg拌细干土60kg~80kg,撒施于

蚕)、金针变黄、枯萎,为害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缺苗、断畦。播种沟中。

虫等害虫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