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_第1页
DB6101∕T 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_第2页
DB6101∕T 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_第3页
DB6101∕T 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_第4页
DB6101∕T 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30.40

CCST51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

Operationmanagementspecificationfortransportationvehicleof

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

2021-12-13发布2022-01-13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1/T3105—2021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通用管理...........................................................................2

企业管理.......................................................................2

驾驶员管理.....................................................................2

5车辆管理...........................................................................2

技术要求.......................................................................2

外观标识.......................................................................3

维护保养.......................................................................3

智能终端.......................................................................3

6运行管理...........................................................................4

准备...........................................................................4

装载...........................................................................4

运输...........................................................................5

倾倒...........................................................................5

收车...........................................................................5

7安全管理...........................................................................5

8监督管理...........................................................................5

附录A(资料性)车辆编号编排规则.....................................................7

参考文献..............................................................................8

I

DB6101/T310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海艳、闫茵、刘丹、李奔浩、张玉、赖亚萍、李萍、梁伟、鲁卡波、李育兵、

周宇红、徐迤、严健、杨萤。

本文件由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修改或咨询信息反馈至:

单位: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西段154号

电话/p>

II

DB6101/T3105—2021

引言

为规范西安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管理,促进建筑垃圾清运管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通过

参考《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134)和《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

条例,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文件。

II

DB6101/T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的通用管理、车辆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和监督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81漆膜颜色标准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9056车辆行驶记录仪

GB2065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B2186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CJJ/T134-2019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

JT/T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80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信协议技术规范

JT/T107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107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QC/T29015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CJJ/T134-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

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的总称。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各

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不包括经

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建筑垃圾。

[来源:CJJ/T134-2019,2.0.1]

建筑垃圾清运企业enterprisesfor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removal

从事建筑垃圾清理和运输且有相关资质的企业,以下简称为“企业”。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vehiclefor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removal

用于运输建筑垃圾的机动车辆,以下简称为“车辆”。

1

DB6101/T3105—2021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编号vehiclenumberfor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

企业按附录A的规则编排,并在建筑垃圾主管部门备案的清运车辆专用号码,以下简称为“车辆编

号”。

车载智能终端vehileofIntelligentvehicleterminal

由卫星定位、无线通信、车辆状态信息采集和主动安全防御系统等模块组成,可提供建筑垃圾清运

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等信息的装置。

4通用管理

企业管理

4.1.1建筑垃圾应由具有清运资质的企业和车辆进行清运。

4.1.2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留存运营记录。

4.1.3企业应建立车辆运行台账,记录人员、时间、车辆、路段、速度、行驶里程,以及道路环境突

发事件与处理措施等信息。

4.1.4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4.1.5企业为作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GB20653的要求。

4.1.6车辆的驾驶员配备应满足运行需求。

4.1.7企业应配备调度、安技等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

——车辆及人员的组织和协调,合理派遣车辆;

——车辆年审、交通违章处理及车辆相关证件办理;

——车辆维修和监管,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及业务培训;

——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4.1.8鼓励建筑垃圾清运实现智能化管理。

驾驶员管理

4.2.1车辆驾驶员应持与所驾驶车辆相符的驾驶证、道路运输从业及备案资格证件。

4.2.2驾驶员应经过相关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2.3驾驶员应无不良驾驶记录,无重大交通事故。

4.2.4驾驶员应熟悉工作职责与要求,熟悉车辆的技术性能、日常运行维护、排除简单故障的方法及

安全操作规范。

4.2.5驾驶员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作业。

4.2.6驾驶员发现车辆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4.2.7驾驶员不应私自出车,不应随意转借他人驾驶。

4.2.8驾驶员作业时应穿着反光工作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5车辆管理

技术要求

2

DB6101/T3105—2021

5.1.1车辆应满足国家对安全、排放、噪声及油耗的相关法规及标准要求,通过国家3C强制认证并符

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要求,不应随意改装。

5.1.2车辆应具备全密闭苫盖装置,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相关规定。

5.1.3车辆应安装行驶、装卸记录仪及警示装置。

5.1.4车辆应安装限速装置,最高车速为60km/h,当出现以下状况时限制最高车速为20km/h:

——车厢厢盖密闭传感器失效或其线束断开;

——车厢举升传感器失效或其线束断开;

——车载定位终端被拆除或损坏。

5.1.5厢盖、后厢板等与厢体之间装卡应牢固,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发生跳动、自动开启等现象,

各连接部分的零件应无损坏、无永久变形现象。

5.1.6后厢板应带有密闭装置,关闭到位后不应遗撒。

5.1.7锁紧装置应符合QC/T29015的规定。

5.1.8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车辆。

外观标识

5.2.1车辆(包括驾驶室、厢体及厢盖)颜色应统一采用GB/T3181-2008中4.2表2规定的G01苹果

绿,颜色编号:0.6G7.6/3.5。

5.2.2驾驶室车门两侧应采用白色反光漆喷涂企业名称、车辆编号等,字高不小于80mm;车厢两侧

及尾部均采用白色反光漆喷涂车牌放大号,字号为小型车辆号牌字号的2.5倍。

5.2.3车厢应按照GB7258的规定安装车辆防护装置,并设置后部车身反光标识和车辆尾部标志板、

侧面车身反光标识。

5.2.4驾驶室顶部宜设置LED屏,屏幕滚动播放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企业名称、车牌号、车辆

编号、实时车速、警示标语等。

维护保养

5.3.1严格按照保养维修规范要求,对车辆各部件定期进行检测和保养,应有详细维修和保养记录,

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5.3.2日常保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每日对车辆进行清洗保洁前,应检查车身车底设备线路,车辆设备线路应完好无损;

b)每日出车前应开启车载智能终端检查,确保功能完好,有问题及时维修;

c)每日收车时检查车厢密闭装置确保安装牢固、密封良好、启闭平稳、无卡滞现象,后厢板锁紧

装置应锁紧无自开现象,车辆各部件完好。

5.3.3定期保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车辆应按照国家规定及车辆生产厂家规定的车辆保养要求在有资质的车辆保养企业进行维护

保养,保证车况良好,不应超时超里程行驶;

b)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如车辆出现问题,及时送检维修。

5.3.4车辆安全检验和综合性能检验应由机动车检验机构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智能终端

5.4.1车辆应配置4G车载智能视频终端主机、主动安全防御系统(ADAS、司机驾驶行为分析、右侧盲

区预警、车前盲区预警)、车辆运行路线监控系统、车厢顶盖闭合和举升监控系统等车载智能终端。

3

DB6101/T3105—2021

5.4.2车载智能终端应符合GB/T19056、JT/T794、JT/T808、JT/T1076、JT/T1078等相关标准

的规定。

5.4.3车辆运行路线监控系统应实时记录车辆运行位置,车辆应在规划的路线运输,车速应≤60km/h。

车辆离开指定线路或进入禁行区域后,应向监管平台上报偏离路线或进入禁行区报警。

5.4.4车载智能终端应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功能,并将监控数据实时传输至相关监管平台:

a)车载定位功能:应采用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应符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

b)主动安全防御功能:主动安全防御系统应具备如下智能应用功能:

1)车辆车距过近、车道偏离智能识别预警,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5%;

2)驾驶员疲劳驾驶、抽烟、打电话、分心驾驶智能识别预警,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6%;

3)驾驶员不规范驾驶行为:未系安全带、双手脱离方向盘智能识别并预警,预警准确率不低

于95%;

4)车辆右侧盲区及车前盲区行人智能识别及司机行人双向预警,盲区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0%;

5)自检功能:启动车辆时,车载智能终端应进行自检,北斗信号、无线网络信号、车厢检测

设备、内屏、外屏、司机身份验证部件正常则自检通过。自检状态异常时应有对应的语音

提示,并限制车辆行驶;

c)驾驶员身份验证功能:车载智能终端自检通过后,应进行驾驶员身份验证,只有通过验证后方

可启动车辆;

d)视频监控功能:车辆应配备驾驶室内、前方、右方(盲区)、后方(倒车)和车厢顶部5个摄

像头进行实时监控与行驶记录。其中右方(盲区)、后方(倒车)和车厢顶部的摄像头防护等

级应符合GB/T4208-2017中IP67的要求,图像清晰度达到D1级别。行驶记录的相关视频存

储应不少于96h;

e)电子地图、车厢监控等其他功能:车载智能终端内屏上应内置正版导航地图,并在电子地图上

显示平台下发的各类电子围栏、车辆基本信息、车厢密闭、举升、证照信息、报警信息,支持

文字、语音提示。

6运行管理

准备

6.1.1驾驶员出车前应熟悉车辆行驶路线以及装载和倾倒地点的环境。

6.1.2出车前驾驶员和安全员应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车辆应处于正常状态,检查轮胎、刹车、

监控设备等确保正常。

6.1.3随车携带相关证件及资料。

装载

6.2.1建筑垃圾应按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分类装载。

6.2.2工程泥浆应采用专门收集和运输工程泥浆的罐式汽车进行装载。

6.2.3装修垃圾应袋装打包后进行装载运输。

6.2.4装载中应听从现场指挥人员调度。

6.2.5建筑垃圾在装载中应均匀分布于车厢内,不偏载、不集重,装车高度不应高于车厢挡板。

6.2.6装载完毕后应检查车厢密封和锁紧装置,确保到位。

4

DB6101/T3105—2021

6.2.7出场前应对车辆进行冲洗,车辆号牌及车辆编号清晰完整,车厢干净整洁。

6.2.8混装建筑垃圾或车厢未密闭的车辆禁止出场。

运输

6.3.1车辆应按规定车速、时间、路线、地点清运建筑垃圾,不应超范围清运。

6.3.2运输过程中车载智能终端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3.3行驶时厢体应闭合牢固,不应出现遗撒现象。

6.3.4遇人行横道线、转弯处、颠簸路段、学校等特殊路段以及夜间作业、视线状况不佳时车辆应减

速慢行。

倾倒

6.4.1车辆应在指定的处理或处置场所倾倒建筑垃圾。

6.4.2进入处理或处置场所时车速不应高于15km/h,作业区域车速不应高于5km/h。

6.4.3倾倒时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依次有序进入倾倒区域,确保周围无遮挡物,进入建筑垃圾

消纳场的车辆距离卸料平台边缘不应小于2m。

6.4.4驾驶员操作时应缓慢小心,保证卸料干净、无残留,严禁一次性急速倾倒完毕,严禁车辆采用

急停急退的方式进行卸料。

6.4.5倾倒完毕后应使车厢及时复位,离场前应对车辆的车身及轮胎进行全面冲洗。

收车

6.5.1收车前应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6.5.2对未按时回场的车辆应及时查明原因。

6.5.3回场后车辆应有序停放。

6.5.4清运车辆停放场地应有专人管理。

7安全管理

企业应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保障机制,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时

应及时处理并上报相关部门。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开展日常安全生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车辆及停车场应按相关标准要求配备急救箱、消防安全锤、灭火器、安全警示标识等设施。

企业应配备安技人员,负责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根据天气、路况等督促、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

安全。

建立风险研判和预警机制,在出现有影响安全因素的情况时,应视情暂停清运作业。

8监督管理

企业应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查,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整

改。

企业应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5

DB6101/T3105—2021

企业应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时处理群众投诉等问题。

企业运行管理评价分为5大模块内容,分别为通用管理、车辆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监督

管理。

6

DB6101/T3105—2021

附录A

(资料性)

车辆编号编排规则

A.1车辆编号编排规则

车辆编号编排规则见表A.1。

表A.1车辆编号编排规则表

区县名称对应编号

新城区C

碑林区D

莲湖区E

雁塔区F

未央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