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01∕T 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01∕T 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01∕T 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01∕T 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23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19-09-20发布2019-10-20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1/T1101—2019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1

5栽培管理.........................................................................................................................................................2

6病虫害防治.....................................................................................................................................................3

7采收加工.........................................................................................................................................................4

8包装与贮藏.....................................................................................................................................................4

9档案管理.........................................................................................................................................................4

10生产技术模式图...........................................................................................................................................4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方法...................................................................................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前胡生产技术模式图...............................................................................................2

I

DB3301/T110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淳安千岛湖岐仁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淳安县临岐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浙江省中药研究有限公司、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淳安县供销合作总社、杭州千岛湖鹤岭家庭农

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郑平汉、任江剑、孙健、睢宁、汪利梅、陈颖君、郑舒靓、刘梦娇、赵露露、何荷

根、俞云林、商鹏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01/T1101—2019

前胡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前胡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与贮藏以及

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前胡绿色生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前胡

原植物为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花前胡,以干燥根茎入药。

3.2

摘薹

针对不留种植株,在前胡花茎长至10cm~30cm时,折断花茎保留基生叶的农事操作。

3.3

种蓬

由复伞形花序发育而成的呈蓬状的果穗。

4产地环境

4.1空气质量

产区空气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

4.2水质量

灌溉用水符合NY/T391的要求。

1

DB3301/T1101—2019

4.3土壤质量

土壤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pH值6.0~7.5的沙壤土为宜,其他条

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5栽培管理

5.1选地整地

5.1.1选地

宜选海拔400m~800m偏向阳平地或缓坡地,缓坡地坡度应小于25°,四周有防护林隔离带,平地应

湿润不积水;也可选择疏林下套种,其郁闭度应小于0.3。

5.1.2整地

宜在晴天进行深耕整地,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kg/667m2~3000kg/667m2。耙细整平后作畦,畦宽

110cm~130cm,畦高30cm,地块四周开20cm~30cm的排水沟。疏林套种要求平整土地,不需作畦,需每

隔3m~5m做1条水平隔土带,以防水土流失。

5.2播种

5.2.1选种

应选适宜杭州市种植发展的具有抗病、高产、有效成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优良种

源,以两年生以上未被混花的成熟种子为宜。

5.2.2种子处理

春播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12小时后取出,置温室内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时播种。冬播

种子需在4℃储藏2周以上,播种前先温水淋湿,然后将种子与有机肥、细土(比例为1:1:1)混匀待

用。

5.2.3播种时间

春播以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冬播以11月上旬~翌年1月下旬为宜。

5.2.4播种方式

大田平地或者春播,以条播为宜;疏林、坡地或者冬播,以撒播为宜。

5.2.4.1条播

在整好地的畦面上以行距15cm~20cm浅开播种沟,沟深1cm~2cm,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用竹

枝或扫帚轻轻拂平,稍压实,浇水保湿。

5.2.4.2撒播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然后用竹枝或扫帚轻轻拂动。

5.2.5播种量

条播用种量为1.5kg/667m2~2kg/667m2,撒播用种量为2kg/667m2~3kg/667m2。

2

DB3301/T1101—2019

5.3田间管理

5.3.1间定苗

当幼苗长到3cm~5cm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和过细的小苗。当幼苗长到10cm~15cm时结合间苗进行

定苗,条播按株距10cm~15cm定苗,撒播按株距15cm~20cm定苗,定苗时除留种地外拔除抽薹的植株。

5.3.2中耕除草

结合第一次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6月中旬~7月上旬,结合间苗补缺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浅

锄,以划破地皮为宜,防止伤根或土块压伤幼苗;7月底8月初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多雨时酌情增加1

次~2次。

5.3.3肥料管理

5.3.3.1施肥原则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前控后促,不使用含氯化肥,应符合NY/T394的要求。

5.3.3.2追肥

幼苗期至7月底不宜追肥,8月上旬第一次追肥,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二次追肥,追肥量为复合肥

10kg/667m2~15kg/667m2。

5.3.4水分管理

种子发芽后应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及时浇水,浇水时宜用喷淋方式。夏秋季久旱时,及时在清晨

或傍晚浇水;梅雨季节及时排水防渍。

5.3.5摘薹

在次年3月底4月初,针对不留种植株进行摘薹。如当年植株生长过旺,可在当年6月中旬进行摘薹。

5.4遮阴

前胡喜阴,在5月中旬田间搭设遮阳网,遮阳网透光率为60%~70%,10月中旬拆除遮阳网。或4月中

旬至5月上旬,在大田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阴。

6病虫害防治

6.1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黄刺蛾、蛴螬和白草履蚧等。

6.2防治原则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

物等防治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6.3农业防治

加强管理,培育壮苗;科学肥水管理,严防积水,提倡使用饼肥、商品有机肥或经充分腐熟的农家

肥等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3

DB3301/T1101—2019

6.4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的不同性质,在前胡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悬挂黄色粘虫板等。杀虫灯按GB/T24689.2

执行,挂灯时间为5月初至10月下旬,雷雨天不开灯。黄色粘虫板(规格20cm×25cm或25cm×30cm)

的悬挂量为40张/667m2~60张/667m2,悬挂高度以黄色粘虫板下端与作物顶部平齐或略高为宜。

6.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

6.6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及使用必须符合NY/T393的要求。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林业等技术推广部门试验

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

农药及生物源农药。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方法见附录A。

7采收加工

7.1采收时间

11月至翌年2月,栽培两年以上茎叶枯萎或未抽薹时采挖,以年前采挖为宜。

7.2采收方法

整株挖起,抖净泥土,去除叶、茎和须根。

7.3产地初加工

水洗后晒干或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以50℃~70℃为宜,不应超过80℃。

8包装与贮藏

产地初加工后的前胡药材的包装应符合SB/T11182的要求。贮藏应置于阴凉整洁干燥处。贮藏期间

应定期检查,发现吸潮、返软时,应及时晾晒或烘干。

9档案管理

生产单位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种植、

收获、处理、销售等全过程记录档案,档案至少保存3年。

10生产技术模式图

前胡生产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B。

4

DB3301/T1101—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及剂型稀释倍数施药方法每亩用量安全间隔期(天)每年最多使用次数

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喷雾,1~2次50mL~60mL52

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喷雾,1~2次20g~30g302

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喷雾,1~2次30mL~45mL72

黄刺蛾10%虫螨腈悬浮液1000~1500喷雾,1~2次30mL~45mL212

5%氟虫脲乳油1000~1500喷雾,1~2次30mL~45mL102

5%辛硫磷颗粒剂/种植前撒施3kg~5kg-1

绿僵菌粉剂/种植前菌土混施3kg~5kg-1

蛴螬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2000对于金龟子成虫于花前、花后,下午4点102

80mg~100mg

20%的除虫脲悬浮剂1500~2000以后树上喷药防治212

白草履蚧99%矿物油乳油100~150在若虫出土时喷雾,1~2次350~450mL302

30%甲霜•恶霜灵水1500~2000灌根,1~2次80mL~100mL212

根腐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灌根,1~2次50g~60g212

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1500喷雾,1~2次67g~100g212

白粉病

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1500喷雾,1~2次45mL~60mL212

1

DB3301/T1101—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前胡生产技术模式图

群体产量与结构指标月份11月~次年2月3月~4月5月~6月7月下旬~8月9月~10月

目标产量200kg/667m2采收播种期萌芽出苗期营养生长期根茎膨大和花盛期种子成熟期

行距:20cm~30m;

生育期

栽培密度株距:15cm~20cm;

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采收初加工,选除草,排水,间苗摘薹,搭设遮阳网,中中耕除草,摘薹,施用拆除遮阳网,做好病虫害防

主要生产

园地选择水良好,pH值6.0~7.5,坡地,整地,施基摘薹,套种玉米等耕除草,间苗移栽补追肥、抗旱,做好病虫治,摘薹,施追肥。

操作要点

度以25°以下。肥,播种。高杆作物。缺,病虫害防治。害防治。

防治原则根腐病白粉病白草履蚧蚜虫黄刺蛾蛴螬

预防

为主,

主要病虫害防治

综合30%甲霜•恶霜灵亩用4%水乳剂四氟醚冬季清园,破坏草0.3%苦参碱水剂800~0.3%苦参碱水剂800~种植前用辛硫磷颗粒剂或用

防治2000倍或50%多菌灵唑1000~1500倍,喷履蚧卵越冬,在若1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10%虫螨腈绿僵菌进行菌土混施。对于金

1000倍,喷雾1~2雾或亩用30%醚菌•啶虫出土时用99%矿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悬浮液1000~1500倍龟子成虫氯虫苯甲酰胺悬浮

次。酰菌1000~1500倍喷物油100~150倍液喷雾1~2次。液,喷雾1~2次。剂1500倍液或20%的除虫脲悬

雾1~2次。喷雾1~2次。浮剂1500倍液,喷雾1~2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