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B15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21—2021
三七疫病诊断及防控
2021-04-08发布2021-07-08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2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军文、崔秀明、杨玲、赵久霞、张金燕、寸竹、刘源、朱琳、杨生超、张广
辉、范伟、龙光强、赵艳。
I
DB53/T1021—2021
三七疫病诊断及防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七疫病的术语和定义、诊断和鉴定、防控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三七疫病的诊断和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53/T055.2三七种子
DB53/T055.3三七种苗
DB53/T055.8三七农药使用准则
DB53/T055.9三七育苗技术规程
DB53/T055.10三七栽培技术规程
DB53/T989三七遮阳网荫棚建造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七疫病
三七疫病又名叶腐病,俗称清水症、搭叶烂,是由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Leb.etCohn)Schroet
侵染三七茎、叶引起的病害。
3.2
科赫氏法则
又称柯赫氏假设,是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和法则。
4诊断
4.1田间诊断
4.1.1发病
4月~8月期间,荫棚透光率过低、湿度过大时易发病。
4.1.2病状特征
病原菌可侵染危害三七植株各个部位,但主要危害叶部,有如下特征:
1
DB53/T1021—2021
a)三七植株叶片受害时,先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以后病部迅速
扩大,最后全叶或从主叶脉两侧大部分软腐披垂;
b)病叶一般不发黄,不脱落,也不产生明显的霉状物;
c)发病后若遇持续降雨,可在病健交界处看到稀薄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d)发病后若天气转晴数天,病叶即呈青灰色干枯,易于破碎,不出现霉层;
e)病状及流行特点详情参见附录A。
4.2室内诊断
4.2.1诊断原则
遵循科赫氏法则进行。
4.2.2病样材料采集
采集具有典型的病样样本。
4.2.3培养基制备
制成胡萝卜培养基(CA),灭菌后备用。
4.2.4病原菌分离培养
前处理消毒后,在无菌操作台切成6mm左右小块病样接于CA培养基上,培养5d后按以下方法进行
再纯化和形态特征观察:
a)将病原菌菌丝接种于CA培养基中;
b)无光照,25℃培养7d;
c)观察菌落形态及有无色素分泌等;
d)测定菌落大小(直径);
e)观察流动孢子囊形态、游动孢子形态,测量大小。
4.2.5病原菌形态鉴定
参照附录B进行病原菌形态鉴定。
4.2.6科赫氏法则鉴定病原物
应用科赫氏法则进一步确定病原物:
a)无菌基质栽培三七苗,生长60d后备用;
b)将鉴定后的病原菌菌株接种于健康三七植株叶部,常规水肥管理;
c)观察病害发生情况;
d)采集接种叶部发病部位,参照4.2.4再次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
5防控
5.1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持续防控、绿色防控。
5.2农业措施
2
DB53/T1021—2021
5.2.1种植地选择
应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较好的沙壤土缓坡地,坡度15度左右为宜,并利于排水。
5.2.2种子种苗选择
种子符合DB53/T055.2的要求,种苗符合DB53/T055.3的要求,育苗按DB53/T055.9的要求进行。
5.2.3土壤处理
播种或移栽前,深翻晒垡,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或结合整地用杂草进行烧土。
5.2.4种子(苗)处理
用70%敌克松与58%瑞毒霉锰锌500倍混合液浸种10分钟~20分钟或其它杀菌剂处理10分钟~20分
钟,捞出晾干后进行播种或移栽。
5.2.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择未种植过三七的地块,或与小麦、陆稻、荞麦等作物轮作;
b)若无特殊土壤消毒处理措施,轮作年限宜8年以上;
c)及时排灌,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
d)种植荫棚应通风、排湿,避免高温、高湿;
e)种植荫棚的透光率应在10%~15%;
f)三七栽培应符合DB53/T055.10的要求。
5.3化学防控
5.3.1用药原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DB53/T055.8三七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5.3.2前期预防
出苗期、展叶期选用甲霜灵锰锌、三乙磷酸铝、恶霜灵锰锌等按说明书用法进行茎叶喷施。
5.3.3病害控制
拔除发病严重的病株,并对病株周围土壤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植株发病初始期,选用下列药剂中
任何一种,每隔7d~10d喷一次,连喷2次:
a)50%稀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3000倍液;
b)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000倍液;
c)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
A
3
DB53/T1021—2021
BA
附录A
(资料性)
三七疫病症状及流行特点
A.1三七疫病症状
A.1.1叶片感病
三七疫病叶片感病有以下症状,参图A.1:
a)三七植株叶片受害时,先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以后病部迅速
扩大,最后全叶或从主叶脉两侧大部分腐软披垂;
b)病叶一般不发黄,不脱落,也不产生明显霉层,但发病后若遇持续降雨,可在病健交界处看到
稀薄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子囊梗或孢子囊;
c)发病后若天气转晴数天,病叶呈青灰色干枯,易于破损,不出现霉层。
A.1.2茎杆感病
三七植株茎秆受害因七龄不同而表现各异,参见图A.1:
a)一年生三七通常是假茎基部容易染病,茎秆呈水浸状溢缩而“猝倒”,一般看不到霉层,有时
还可引起三七种子腐烂,七农称之为“烂塘”;
b)二年生、三年生三七茎秆受害时,因感病时间不同而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
c)三七出苗至展叶期主要危害幼苗的茎秆与土表接触部位,表现为茎基部溢缩;
d)病部可进一步向下扩展浸染根茎及块根,导致疫霉根腐;
e)5月后主要危害三七茎秆顶部与复叶柄连接部位或花轴顶部与花序连接部位,受害部位为水浸
状溢缩扭折,七农称为“扭鸡腿”或“扭花”;
f)园内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可在发病部位看到薄薄一层白色霉状物。
图A.1三七疫病症状
A.2三七疫病流行特点
三七疫病流行特点如下:
a)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三七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b)翌年条件合适时,以菌丝直接浸染三七根部,或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传播到地上部浸染茎、叶
发病;
c)风、雨和农事操作会加重病害传播;
4
DB53/T1021—2021
d)在三七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浸染;
e)在三七传统产区文山,三七疫病始见于3月至4月,终止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发病
高峰期集中在4月~5月和8月~10月。
f)三七疫病的流行与降雨持续天数关系密切,在海拔1400m~1650m地区,当连续3天出现
降雨天气,或大暴雨持续时间2小时后放晴,该地区七园的三七疫病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5
DB53/T1021—2021
CB
附录B
(资料性)
三七疫病致病菌形态特征
三七疫病的致病菌是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Leb.rtChon)Schrot),隶属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病原菌主要形态(图B.1)特征如下:
a)病菌菌丝形态简单,菌丝生长初、中期无膈,老熟后偶尔可看见膈,分枝较少,宽2μm~6
μm;
b)孢囊梗合轴分枝;
c)孢子囊顶生,呈球形和卵形,基部圆形,大小为(29μm~59μm)×(24μm~40μm),
平均33.1μm~43.2μm;长宽比值为1.32~1.50,平均1.41;
d)具明显乳突一个,孢子囊成熟后易脱落,具短柄,柄长0.5μm~4.2μm;
e)藏卵器易大量产生,球形,直径23μm~35μm;
f)雄器球形侧生,极少围生,大小(5.0μm~14.5μm)×(60μm~13.0μm);
g)游动孢子肾形,大小(9μm~12μm)×(7μm~11μm),鞭毛长11μm~21μm;
h)休止孢球形,直径9μm~12μm;
i)卵孢子球形,直径11μm~32.5μm;壁厚2.7μm~4.5μm,近满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了退款保密协议书
- 130航空服务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理技能考核试卷
- 字母圈ds协议书
- rcep服务贸易协议书
- 2025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内容考核试卷
- 2025年零售行业智能零售模式创新与消费者体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节能环保行业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分析报告
- 2025年媒体传播行业数字化转型与用户体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行业准入考试人工智能算法伦理评估-司法量刑辅助AI的算法更新与伦理一致性考核试卷
- 2025年泽库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邮政干部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 地表沉积作用及其影响机制
- TCNAS 51-2025成人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 成功人士案例解析
- 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
- 机械工程技术发展趋势-机械工程技术发展
- 电气开关知识培训课件
- 种植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智慧环保水质监测与分析系统研究报告
- 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