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111─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11∕T 111─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11∕T 111─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11∕T 111─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11∕T 111─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B39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111—2020

代替DB3311/T111—2014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

2020-01-20发布2020-02-20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11/T111—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品分类..........................................................................2

5技术要求..........................................................................2

5.1品种..........................................................................2

5.2培养料........................................................................2

5.3栽培工艺......................................................................2

5.4加工工艺......................................................................3

5.5病虫防控......................................................................3

6质量要求..........................................................................3

6.1感官指标......................................................................3

6.2理化指标......................................................................4

6.3卫生要求......................................................................4

7试验方法..........................................................................4

7.1感官指标测定..................................................................4

7.2理化指标测定..................................................................5

8检验规则..........................................................................5

8.1抽样方法......................................................................5

8.2型式检验......................................................................5

8.3交货检验......................................................................5

8.4判定规则......................................................................5

9包装贮运..........................................................................6

9.1包装..........................................................................6

9.2贮存..........................................................................6

9.3运输..........................................................................6

I

DB3311/T111—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DB3311/T111-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原标准名称“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为“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

——“要求”章标题修改为“技术要求”,“卫生指标”条标题修改为“卫生要求”;原“感官

指标”、“理化指标”、“卫生要求”合并为“质量要求”一章,同时修改“理化指标”、“抽样方法”

等内容;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章标题修改为“包装贮运”,原“标志”内容合并入“包装”,,

并修改“标志”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叶长文、朱星考、黄卫华、吴其进、吴应淼、练长勋、潘明冬、张清洋、黄建锋、

邵志华。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1100/T111—2004、DB3311/T111—2014,本次

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II

DB3311/T111—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鲍菇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

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栽培的杏鲍菇的鲜品和干品(干菇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17白砂糖

GB1886.2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445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5483天然石膏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T10463玉米粉

GB/T12533食用菌杂质测定

NY/T119饲料用小麦麸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QB/T2343.1赤砂糖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畸形菇

因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非正常形状的菇体。

3.2

1

DB3311/T111—2020

过熟菇

菌盖直径超过菌柄直径一倍以上的菇体。

3.3

残缺菇

子实体破损面积比率超过5%的菇体。

3.4

杂质

菇品中除杏鲍菇子实体以外的有机或无机物质。

4产品分类

分杏鲍菇干片、鲜菇。

5技术要求

5.1品种

宜采用经全国或省级农作物审(认)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杏鲍菇品种。

5.2培养料

5.2.1主料

选用木屑、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等为主料,主料应符合NY5099规定。允许使用堆积发酵的木

屑和棉子壳。

5.2.2辅料

5.2.2.1麦麸、玉米粉、豆粕、轻质碳酸钙、石灰粉、赤砂糖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

霉、无异味。应分别符合GB/T10463和GB1886.214的规定。

5.2.2.2麦麸按NY/T119规定执行。

5.2.2.3赤砂糖按QB/T2343.1规定执行。

5.2.2.4白砂糖按GB317规定执行。

5.2.2.5石膏按GB/T5483规定执行。

5.2.3基质包装材料

采用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筒袋,筒袋长500mm~600mm、折宽150mm~170mm、厚0.04mm~0.06mm,

物理机械性能按GB/T4456规定执行。

5.3栽培工艺

5.3.1栽培季节

自然栽培季节一般为秋季,工厂化生产(人工气温控制全年生产)。

2

DB3311/T111—2020

5.3.2生产环境

5.3.2.1生产用水按GB5749规定执行。

5.3.2.2生产环境空气质量按GB3095规定执行。

5.3.2.3生产场所周边干净、整洁、无污染源,按NY/T5010规定执行。

5.3.2.4工厂化生产环境,根据各生产流程要求调节控制。

5.3.3栽培工艺流程

配料→装袋、瓶→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出芽、出菇)→采收。

5.4加工工艺

5.4.1鲜菇加工工艺

去泥→鲜菇预选→预冷(0℃~1℃)→排湿→初选→入库保鲜(1℃~4℃)→精选分级→包装→冷

藏(1℃~4℃)。

5.4.2干菇片加工工艺流程

预选→切片→排筛→机械热风干燥→分级精选→包装贮藏。烘干过程条件见表1。

表1烘干过程条件控制

烘干期烘干时间/h热风温度/℃进、排风控制要求

含水量高的,初期温度要低,升

初期0~330~35全开

温要慢

每小时升温不超过5℃,6h~8h

中期4~845关闭1/3

移动筛位

后期8h后50~55关闭1/210h后合并烘筛并移至上部

稳定期最后1h58~60关闭全部干燥时间8h~13h

5.5病虫防控

要求培养料灭菌或发酵彻底,培菌期间做好通风、遮阴和降温管理,培养健壮菌丝,最大限度减少

病虫为害。采用诱杀、拒避等方法防控虫害。整个栽培和仓储期间不用杀虫剂、杀菌剂和不明成分的材

料直接喷施培养料、栽培土壤及子实体。

6质量要求

6.1感官指标

6.1.1鲜菇感官指标

鲜菇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3

DB3311/T111—2020

表2鲜菇感官指标

要求

项目

一级二级三级

形态直圆柱状直圆柱状——

菇盖直径cm1~51~5>5

菇体长度cm5~145~145以下;14以上

残缺菇%≤5.010.015.0

不允许混入物虫菇、烂菇、霉变菇、活虫体、动物毛发、排泄物、金属等异物和其他杂质。

6.1.2干菇感官指标

干品(干菇片)感官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干品(干菇片)感官指标

要求

项目

一级二级三级

菇片长度cm4~104~114以下;10以上

残缺菇%≤3.05.010.0

虫蛀菇与霉变菇总量%≤2.03.03.0

不允许混入物霉变菇、动物活体、毛发、排泄物和金属。

杂质%≤1.01.52.0

6.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GB7096的要求。

6.3卫生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GB7096的要求。

7试验方法

7.1感官指标测定

7.1.1颜色、形状、气味

肉眼观察菇体颜色、形状。鼻子嗅闻辨别气味。

7.1.2菌体长度

量取从菌盖顶部至菌柄底部的总长度。

7.1.3菌盖直径

量取菌盖最宽处相对称的两边缘之间的横向宽度。

7.1.4其它感官指标含量的测定

4

DB3311/T111—2020

分别抽取样品500g,分别检出不允许混入物(烂菇、虫体、动物毛发、排泄物、金属)、残缺菇、

虫蛀菇与霉变菇、杂质称量,按式(1)计算所占比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m1

计算公式:X=×100%…………(1)

m

式中:

X——不允许混入物(烂菇、虫体、动物毛发、排泄物、金属)、残缺菇、虫蛀菇与霉变菇、杂质

的百分数。

m1——不允许混入物(烂菇、虫体、动物毛发、排泄物、金属)、残缺菇、虫蛀菇与霉变菇、杂质

的质量,单位为克(g);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7.2理化指标测定

按GB7096规定的方法测定。

8检验规则

8.1抽样方法

8.1.1包装产品取样

在整批货物中,包装产品以同类货物的小包装(盒、箱等)为基数,按下列整批货物件数随机取样:

——整批货物≤100件,取2件;

——整批货物101~500件,取3件;

——整批货物501~1000件,取4件;

——整批货物>1000件,每增加1000件(不足1000件都按1000件计)增1件

8.1.2散装产品取样

散装产品以同类货物的质量(kg)为基数据,从不同位置随机取样,取样3份~5份,每份0.5kg~

1kg。

8.1.3实验室样品取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