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地基支护施工方案_第1页
高楼地基支护施工方案_第2页
高楼地基支护施工方案_第3页
高楼地基支护施工方案_第4页
高楼地基支护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楼地基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为城市核心区超高层住宅楼群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万㎡,包含3栋33层住宅楼及2层整体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开挖深度为7.5m,塔楼区域基坑深度达9.8m,局部电梯井坑中坑深度11.2m。场地±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32.80m,基坑底标高为23.00~25.30m,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18个月,需满足《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25最新要求。1.2周边环境条件北侧:距离红线5m为城市主干道,地下埋设有DN800给水管(埋深2.3m)及10kV电缆(埋深1.1m);东侧:紧邻10层既有居民楼,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距离基坑边线9.2m;南侧:为在建商业综合体,已完成基坑支护,最近支护结构距离本工程基坑18m;西侧:存在2处废弃市政检查井,需在施工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1.3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地层分布(自上而下):素填土(0~2.1m):松散,含建筑垃圾,渗透系数1.5×10⁻⁴cm/s;粉质黏土(2.1~5.8m):硬塑状态,含氧化铁结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kPa;粉细砂(5.8~9.3m):中密,饱和,标贯击数18~25击,易产生管涌;淤泥质黏土(9.3~14.6m):流塑,灵敏度St=5.3,压缩模量Es=4.8MPa;中风化泥岩(14.6m以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2MPa,作为桩基持力层。地下水情况:潜水:初见水位埋深1.8~2.5m,稳定水位埋深2.2~3.0m;承压水:赋存于粉细砂层,水头高度8.6m,对基坑底板形成0.12MPa浮力。二、施工总体部署2.1支护体系选型结合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采用“地下连续墙+五道内支撑+截水帷幕”复合支护体系:地下连续墙:墙厚1000mm,深度22m,采用铣接头工艺,嵌入中风化泥岩2.5m;内支撑:第一道为800×10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6m),第二至五道采用Φ609×16mm钢管支撑(间距3m),预加轴力500~800kN;截水帷幕:采用Φ850@600三轴搅拌桩,桩长18m,水泥掺量25%,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0MPa。2.2施工流程规划前期准备(15天):场地平整→地下管线迁改→测量放线→导墙施工;支护结构施工(60天):连续墙成槽→钢筋笼吊装→混凝土浇筑→三轴搅拌桩施工;降水系统施工(20天):管井成孔→安装滤管→洗井→试运行;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45天):分层开挖(每层2.5m)→及时安装内支撑→坑底清土;基础施工与回填(90天):垫层浇筑→底板施工→拆除临时支撑→肥槽回填。2.3资源配置机械设备:徐工XR460旋挖钻机(2台)、宝峨BC30铣槽机(1台)、STT752塔吊(2台)、Φ609钢管支撑(120t);劳动力:支护施工队(35人)、降水作业组(12人)、测量监测组(6人)、安全员(3人);材料计划:C35P8抗渗混凝土(连续墙用)、H700×300型钢(腰梁用)、Φ25锚杆钢筋(HRB400E)。三、关键施工技术3.1地下连续墙施工导墙施工: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截面尺寸1.2m×0.8m,内配Φ12@200双向钢筋,导墙轴线偏差≤10mm,顶面平整度≤5mm/2m。成槽工艺:采用“两钻一抓”成槽法,铣槽机掘进速度控制在0.8~1.2m/h;泥浆采用膨润土制备(比重1.05~1.15,黏度25~30s),槽段接头采用工字钢接头,接缝处设置双道rubber止水带。钢筋笼制作与吊装:分节制作(每节6m),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Ⅰ级接头),保护层厚度70mm;采用250t履带吊双吊点吊装,吊点设置在钢筋笼1/3和2/3位置,入槽垂直度偏差≤1/300。3.2地下水控制方案减压降水系统:布设Φ600管井32口,井深18m,滤管长度6m,井间距12m;配备22kW潜水泵(扬程25m),基坑内水位需降至坑底以下1.5m,降水过程中监测周边地面沉降(预警值30mm)。截水帷幕施工:三轴搅拌桩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水灰比1.2,注浆压力2.5~3.0MPa;桩顶设置1.2m宽C20混凝土压顶板,与连续墙形成封闭止水体系。3.3土方开挖与支撑体系分层开挖原则:按“分层、分段、对称、限时”原则,每层开挖厚度≤2.5m,每段长度≤20m;挖掘机配备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开挖标高,避免超挖(预留300mm人工清底)。内支撑安装: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支撑轴线偏差≤30mm,顶面标高偏差±20mm;钢管支撑安装前预压10%设计轴力,采用液压千斤顶分级加载,每级持荷30min。3.4基坑监测技术监测内容与频率:坡顶沉降:测斜仪(精度0.1mm),开挖期间1次/天,稳定后1次/3天;支撑轴力:振弦式传感器,实时监测,预警值80%设计轴力;地下水位:自动水位计,每2小时记录1次,水位突降预警值500mm/天。数据处理:采用BIM+GIS技术构建三维监测模型,当变形速率超过5mm/天时,立即停止开挖并启动应急预案。四、质量控制措施4.1材料质量控制钢材:每批次型钢、钢筋进场需进行力学性能检测,H型钢抗拉强度≥345MPa,断后伸长率≥20%;混凝土:连续墙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每50m³留置1组抗渗试块,28天抗压强度≥35MPa;注浆材料: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需满足Ⅱ级以上标准,注浆水灰比1:1~1:1.2。4.2工序质量验收连续墙成槽:槽段垂直度≤1/500,槽底沉渣厚度≤100mm,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槽壁检测;锚杆施工:钻孔直径150mm,倾角15°,孔深偏差±50mm,注浆压力0.8~1.2MPa,注浆量≥理论计算值1.2倍;喷射混凝土:采用C25细石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2:2.5,喷射厚度100mm,回弹率≤15%。4.3隐蔽工程验收每道工序完成后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重点检查:连续墙接头清理情况;锚杆注浆饱满度(采用超声波检测);支撑节点焊接质量(无损探伤检测比例10%)。五、安全与环保措施5.1安全防护体系临边防护:基坑周边设置1.2m高定型化防护栏杆(两道横杆),立杆间距≤2m,底部设200mm高挡脚板;作业人员上下设置专用通道(宽1.2m,坡度1:3),踏步采用花纹钢板,每300mm设防滑条。用电安全:降水井电缆采用YJV22-4×16mm²铠装电缆,配电箱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夜间施工照明亮度≥50lux,危险区域设置红色警示灯。5.2绿色施工措施扬尘控制:基坑周边设置6m高雾炮机(覆盖半径30m),土方运输车辆需安装GPS定位及篷布覆盖装置;噪声管理:高噪声设备(如铣槽机)设置隔音棚,昼间噪声≤70dB,夜间施工办理许可并公告周边居民;废水处理:降水经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m³)处理后回用,悬浮物SS≤100mg/L方可排放。六、应急预案6.1基坑失稳处理涌砂冒水:立即停止开挖,采用编织袋装土反压,同步在渗漏点周边打设Φ50注浆管(间距300mm),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比1:1,初凝时间30s)。支撑轴力突增:临时增设钢斜撑(Φ200×10mm无缝钢管),一端顶紧腰梁,另一端锚固于已施工底板,轴力稳定后替换为永久支撑。6.2周边建筑沉降超标当既有居民楼沉降超过预警值(50mm)时:启动坑外回灌井(回灌水位控制在原水位以上0.5m);对建筑基础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注浆压力0.3~0.5MPa,水泥用量200kg/m)。6.3应急资源配置物资储备:应急钢支撑(100m)、注浆设备(2套)、柴油发电机(200kW,连续供电72h);应急队伍:成立20人应急抢险队,24小时待命,响应时间≤30min。七、施工进度计划工序名称起止时间工期(天)关键线路地下连续墙施工第1~30天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