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古建筑瓦面施工方案_第1页
饭店古建筑瓦面施工方案_第2页
饭店古建筑瓦面施工方案_第3页
饭店古建筑瓦面施工方案_第4页
饭店古建筑瓦面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饭店古建筑瓦面修缮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饭店古建筑瓦面修缮项目,建筑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总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建筑瓦面原采用小青瓦铺设,历经多年使用,存在瓦件破损、屋面渗漏、木基层腐朽等问题。本次修缮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以传统工艺为核心,结合现代材料加固技术,恢复瓦面历史风貌并满足现代使用功能。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勘察测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现有瓦面进行全景测绘,生成1:50比例屋面地形图,标注瓦件规格(实测主瓦尺寸200×180mm,盖瓦150×120mm)、屋脊形式(正脊为清水脊,垂脊带兽首装饰)及坡度数据(实测屋面坡度28°)。材料考据通过现场取样分析,确定原瓦件矿物成分(含硅量68.3%、铝含量12.5%),委托传统窑厂定制仿古小青瓦,要求瓦件吸水率≤12%,抗折强度≥1.5MPa。木基层选用经过碳化处理的东北红松,含水率控制在12%-15%之间。(二)材料准备材料名称规格要求数量质量标准小青瓦200×180mm(主瓦)32000片无裂缝、掉角,色泽均匀盖瓦150×120mm18000片弧度一致,搭接严密红松木椽子Φ100×3000mm420根无虫蛀,顺直度误差≤2mm望板20mm厚杉木120㎡企口拼接,表面刨光传统灰浆生石灰:细砂:麻刀=1:3:0.58m³28天抗压强度≥2.5MPa(三)现场准备设置30m×15m材料堆放区,搭设防雨棚(采用钢管架+防火帆布搭设),地面铺设50mm厚木板防潮。安装3套消防器材(含4kg干粉灭火器6个、消防沙2m³),设置禁烟警示标识。搭设满堂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体,立杆间距1.2m×1.2m,横杆步距1.5m,铺设18mm厚竹脚手板作为操作平台。三、主要施工流程(一)旧瓦面拆除保护性拆除采用人工拆除法,由上而下分区域作业。配备20名专业技工,每3人一组,使用竹耙清理瓦面杂物后,按"盖瓦→主瓦→基层"顺序拆除。拆除的旧瓦件分类码放,其中可利用瓦件(约占总量35%)进行编号登记,破损瓦件集中运至指定消纳场处理。木基层检查拆除望板后,对椽子、檩条进行含水率检测(采用电磁感应式含水率仪),对含水率超过20%的构件进行标记。发现腐朽深度超过1/3的椽子12根,需进行更换;轻微腐朽部位(深度<5mm)采用环氧树脂灌注加固。(二)木基层修缮构件更换新制椽子采用榫卯连接,榫头长度为构件直径的1.5倍,榫眼深度比榫头长2mm。安装时涂刷防虫药剂(含氯菊酯2.5%的水乳剂),接口处用鱼鳔胶+木楔加固。望板铺设望板采用错缝拼接,板缝宽度控制在3-5mm,铺设后用Φ5mm铁钉固定(每块望板不少于4个固定点)。望板表面涂刷两道桐油,第一道干燥24小时后再涂第二道,确保渗透深度≥3mm。防水层施工在望板表面铺设一层0.3mm厚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卷材搭接宽度100mm,采用传统桐油沥青(熬制温度控制在210-230℃)粘贴,搭接缝处加铺一层麻布增强。(三)瓦面铺设灰背施工分三层施工:底层(护板灰)采用生石灰:细砂=1:3配比,厚度20mm;中层(泥背)为生石灰:细砂:麦秸=1:2:0.3,厚度30mm;面层(青灰背)为生石灰:青灰:麻刀=1:2:0.2,厚度15mm。每层施工后需养护7天,期间保持表面湿润。瓦件铺设主瓦铺设:从檐口开始,横向间距80mm,纵向搭接长度为瓦长的2/3,采用"一搭三"铺设法(每片瓦压盖下方三片瓦)。瓦底用灰浆卧牢,灰浆厚度10mm,呈梯形断面。盖瓦铺设:与主瓦纵向对齐,搭接长度≥100mm,每片盖瓦用2根铜钉固定(Φ3mm×50mm),钉帽涂刷防锈漆后用灰浆覆盖。檐口处理:安装滴水瓦时,瓦头超出檐口50mm,间距150mm,底部用铁件锚固(L50×5角钢支架)。屋脊施工正脊采用"三段式"砌筑:基座用1:3水泥砂浆砌筑,中部安装脊筒(内填C20细石混凝土),顶部铺设脊瓦。垂脊安装时,先固定兽首(采用传统"银锭扣"连接),再依次安装垂兽、戗兽,各构件间用糯米灰浆(糯米:生石灰=1:4)黏结。(四)细部处理瓦面排水在屋面设置5处排水天沟,采用青石板铺设(厚度50mm,表面凿刻排水槽),天沟坡度≥2%。沟内铺设20mm厚防水砂浆,转角处做R50mm圆弧处理。泛水处理屋面与墙体交接处,采用"水戗"做法:墙体预留凹槽(深度50mm),嵌入镀锌铁皮泛水(厚度0.8mm),上翻高度≥250mm,底部与瓦面交接处用灰浆密封。防雷措施暗敷避雷带沿屋脊走向安装,采用Φ10mm热镀锌圆钢,埋入瓦下50mm,每隔1.5m设置支撑卡子。避雷带与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电阻≤10Ω。四、质量控制标准(一)主控项目瓦面平整度:2m靠尺检查误差≤5mm瓦件搭接:纵向搭接≥100mm,横向间隙≤5mm灰浆强度:28天抗压强度≥2.5MPa屋面渗漏:雨后48小时无渗漏现象(二)一般项目瓦面色泽:整体协调,色差不超过3级(采用GB/T15608-2006标准评级)屋脊直线度:3m拉线检查误差≤8mm滴水瓦间距:允许偏差±10mm木构件含水率:安装后≤18%五、安全文明施工(一)安全防护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进行荷载试验(施加1.5倍设计荷载,持荷1小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人员配备双钩安全带,屋面作业时设置安全绳(Φ16mm锦纶绳,锚固点抗拔力≥15kN)。施工现场设置3处应急照明(连续照明时间≥90分钟),通道宽度保持≥1.2m。(二)文物保护对不施工区域的木雕、砖雕等装饰构件采用木板覆盖保护,覆盖前涂刷隔离剂(石蜡:松节油=1:3)。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昼间噪声控制在70dB以下,夜间(22:00-6:00)停止作业。每日施工结束后,清理现场碎瓦、木屑等杂物,分类存放于密闭容器中。六、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工期(天)主要工作内容施工准备7材料进场、脚手架搭设、安全培训旧瓦拆除10瓦件拆除、木基层清理、构件检测木基层修缮15构件更换、望板铺设、防火处理瓦面铺设25灰背施工、主瓦铺设、屋脊安装细部处理8泛水施工、避雷安装、清理验收七、验收标准(一)中期验收木基层验收:构件连接牢固,望板铺设平整,含水率检测报告齐全。灰背验收:表面平整度误差≤5mm,无起砂、空鼓现象,养护记录完整。(二)竣工验收外观检查:瓦面平整,色泽一致,屋脊线条流畅,滴水瓦排列整齐。性能测试:进行2小时淋水试验(采用人工喷淋,水量2L/m²·h),检查无渗漏。资料验收:包含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等12项资料。八、成品保护瓦面完工后,设置警示标识,禁止非施工人员踩踏。屋脊兽首等易损构件采用玻璃钢防护罩保护,防护罩与构件间距≥50mm。交付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