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老城区改造施工方案_第1页
兴义老城区改造施工方案_第2页
兴义老城区改造施工方案_第3页
兴义老城区改造施工方案_第4页
兴义老城区改造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义老城区综合改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改造范围本次改造工程覆盖兴义市老城区核心区域,包括黄草街道、兴泰街道全域,以及桔山街道、坪东街道、下五屯街道部分区域,总面积约53.55平方公里。重点改造区域分为三大板块: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含沙井街、宣化街、杨柳街等6条核心街巷)、90个老旧小区(涉及4812户居民)、500条背街小巷。其中,街心花园片区作为城市地标,需重点完成建筑风貌修复、地下管网改造及公共空间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以惠实新苑、吉利一区、花月小区为示范,同步推进屋面防水、楼梯间翻新、适老化设施增设等;背街小巷改造聚焦路面硬化、排水系统修复及夜间照明提升。(二)现状问题分析基础设施老化街心花园片区人行步道破损率达65%,排水管道堵塞严重,雨季积水深度可达0.3米;85%的老旧小区存在屋面渗漏问题,如吉利一区17栋、花月小区23栋等建筑防水层失效,楼梯间墙皮脱落面积超过30%。安全隐患突出中心圈房屋临街面出现结构性裂缝,部分建筑抗震等级不足;空中“飞线”乱接现象普遍,涉及强弱电线路总长约12公里,存在触电及火灾风险。功能配套不足老旧小区平均绿化率仅12%,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停车位缺口达803个,充电桩配置率不足10%;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低于20%,无法满足老年人及残障人士需求。历史文脉受损笔山书院、大佛坊等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传统街巷肌理被随意搭建的违章建筑破坏,喀斯特地貌特色与布依族苗族建筑元素未能有效彰显。二、施工组织架构(一)管理体系采用“政府主导+专业公司+居民监督”三元模式,成立由住建局牵头的项目指挥部,下设:技术组:由3名退休高级工程师组成专家顾问团,负责方案优化与技术把关,重点审核历史建筑修缮工艺、海绵设施设计等关键环节。施工组:由具备市政一级资质的企业承担,配备5名持证施工员,分设土建、绿化、安装3个专业分队,每个分队配置2名质量安全员。协调组:联合街道办、居委会、业委会组建现场办公室,建立“居民意见收集-问题响应-结果反馈”机制,每周召开施工进度通报会。(二)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高峰期投入施工人员320人,其中:土建施工队150人(含混凝土工30人、砌筑工25人、木工20人)管网改造队80人(含管道工40人、电工25人、焊工15人)绿化及景观队60人(含园艺师5人、种植工30人、养护工25人)文物修复专项组30人(具备传统木构建筑修缮资质)机械设备配置挖掘机12台(含微型挖掘机3台用于狭窄区域作业)、压路机5台、透水混凝土摊铺机2台、无人机2架(用于施工进度航拍与安全巡查),以及高压清洗车、管道内窥镜等专业设备。三、主要施工内容(一)历史风貌保护与修复建筑修缮笔山书院:采用“修旧如旧”原则,更换腐朽木构件38处,修补青砖墙面280平方米,恢复原有雕花窗棂12扇,使用传统桐油涂料进行表面处理。街心花园牌坊:对6座石质牌坊进行结构加固,采用环氧树脂灌浆修复裂缝,清除表面风化层后重新勾缝,保留原有“浮雕龙纹”等历史元素。传统民居改造:选取沙井街、杨柳街20栋建筑试点青灰色真石漆外立面,复刻布依族“吊脚楼”屋檐造型,统一加装木质格栅美化空调外机。景观肌理重塑拆除违章建筑1200平方米,恢复“三横四纵”传统街巷格局,采用青石板铺设路面,宽度1.5-3米,石板间留5mm缝隙种植苔藓,体现喀斯特地貌特色。在大佛坊周边打造“历史文化长廊”,设置10块石刻展板,展示兴义老城发展历程;保留原有黄葛树、香樟等古树名木,新建环形步道绕树而过。(二)基础设施更新工程地下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更换老旧铸铁管为HDPE双壁波纹管,雨水管管径DN300-DN600,污水管DN200-DN400,采用承插式橡胶圈密封连接,管道坡度控制在0.3%-3%,每隔50米设检查井口。海绵设施:在街心花园广场建设200立方米雨水蓄水池,采用PP模块拼装结构,配套生物滤池(填充火山岩滤料)处理初期雨水,用于绿化灌溉;人行道铺设透水砖(规格200×100×60mm),孔隙率18-25%,基层采用30cm厚级配碎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道路及公共空间提升路面改造:街心花园车行道采用“基层+透水混凝土+彩色沥青”三层结构(总厚30cm),抗压强度50MPa;背街小巷采用C30混凝土硬化,厚度15cm,每50米设胀缝,缝宽2cm,填充沥青玛蹄脂。功能设施:新增户外休憩座椅45个(木质结构,防腐处理)、分类垃圾桶60组,在稻子巷、豆芽街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8处,安装智能充电桩345个;改造4处闲置空地为“口袋公园”,配备健身器材28件、儿童游乐设施15套。(三)老旧小区改造建筑本体改造屋面工程:对128栋建筑实施“平改坡”,采用彩色沥青瓦(坡度2%),新增50mm厚保温层(传热系数≤0.6W/(㎡·K)),每栋楼安装3-5组雨水斗,经DN110PVC-U管接入地面雨水花园。楼梯间翻新:铲除原有破损墙面至基层,刮腻子2遍后涂刷环保乳胶漆,更换锈蚀扶手为不锈钢材质,加装声控LED灯(色温3000K),踏步铺设防滑地砖(规格300×300mm)。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增设无障碍坡道18处(坡度1:12,宽度≥1.2m),扶手总长320米(直径50mm,高度0.85m);安装智能门禁12套、视频监控36处,配备人脸识别系统。在惠实新苑小区试点加装电梯2部,采用无机房曳引式,载重量800kg,运行速度1.0m/s,候梯厅设置呼叫按钮及盲文标识。四、施工进度计划(一)总体安排(总工期210天)准备阶段(20天)第1-5天:完成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含历史建筑保护、深基坑开挖等);第6-15天:材料采购(透水砖、HDPE管等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率100%),施工围挡搭设(采用2.5m高蓝色彩钢板,每50m设安全警示标识);第16-20天:管线迁改(临时水电接驳、弱电线路入地),居民临时通道规划。主体施工阶段(170天)第一批次(60天):街心花园核心区改造第21-40天:地下管网施工(雨污分流、蓄水池建设)第41-60天:地面铺装及建筑立面修缮第61-80天:景观绿化及照明安装第二批次(70天):老旧小区改造第41-70天:屋面防水及楼梯间翻新(同步推进3个小区)第71-100天:适老化设施及智能设备安装第101-110天:小区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第三批次(40天):背街小巷改造第81-100天:路面硬化及排水修复第101-120天:照明工程及标识标牌安装验收阶段(20天)分部分项验收(10天):包括结构安全检测、管网闭水试验(渗水量≤2.4m³/(24h·km))、透水性能测试等;竣工验收(10天):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形成验收报告并备案。(二)关键节点控制时间节点完成内容保障措施第30天街心花园地下管网完成60%增加2个施工班组平行作业,延长白天作业时间至10小时第90天30个老旧小区屋面改造完工储备防水卷材5000㎡、保温板3000㎡应急用量第150天所有历史建筑修缮完成邀请省级文物保护专家现场指导,每周开展工艺复核五、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一)材料标准结构材料透水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透水系数≥1.5×10⁻³m/s,骨料采用5-10mm单粒级玄武岩;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²,接口抗拔力≥1.5kN,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标准。装饰材料真石漆:耐洗刷性≥2000次,附着力等级≤1级,颜色选用兴义传统青灰色(色号Pantone443C);仿古青石板:厚度≥50mm,抗压强度≥100MPa,表面做仿古剁斧处理。(二)施工工艺要求屋面防水施工采用“三涂一布”工艺: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1.5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满粘法)→涂刷防水涂料→铺设保护层,阴阳角处增设500mm宽附加层,蓄水试验持续24小时无渗漏。历史建筑木构件修复腐朽部分采用“环氧树脂+碳纤维布”加固,榫卯节点添加鱼鳔胶进行粘结,新换构件需经碳化处理(表面碳化深度3-5mm),确保与原构件外观一致。(三)质量验收制度三级检验班组自检:每日对施工工序进行100%检查,如透水砖铺设平整度(偏差≤3mm)、管道坡度(允许偏差±5%)等;项目部复检:每周抽样检验,重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每组3个试块)、防水层厚度(采用测厚仪,偏差≤-10%);第三方终检:委托兴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关键项目进行检测,如结构安全性鉴定、雨水花园渗透系数等,检测点覆盖率不低于30%。质量追溯建立“材料-施工-验收”全过程档案,每批次材料留存样品(如透水砖、防水材料等),并对隐蔽工程拍摄影像资料,存档期限不少于15年。六、安全文明施工(一)安全防护措施高空作业防护脚手架搭设严格执行JGJ130标准,作业层满铺脚手板,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及18cm高挡脚板;外立面施工采用双钩安全带,吊篮使用前进行荷载试验(额定荷载1.25倍)。临时用电管理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缆架空敷设高度≥2.5m,穿越道路处加设防护套管。消防安全施工现场每500㎡配置2组灭火器(4kg干粉+2L二氧化碳),易燃材料堆放区设置防火隔离带(宽度≥5m);焊接作业办理动火证,配备看火人及灭火器材。(二)文明施工管理扬尘控制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含三级沉淀池),裸土覆盖率达100%(采用防尘网或绿化覆盖);配备雾炮机4台,施工道路每日洒水3次,PM10浓度控制在0.5mg/m³以下。噪声管理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切割机)设置隔音棚,夜间22:00至次日6:00禁止施工;确需夜间作业时,提前办理许可并公告周边居民,噪声值控制在55分贝以内。交通疏导采用“半幅施工+临时通道”模式,如街心花园片区保留3米宽人行通道,设置LED导向牌及反光锥;高峰期(7:30-9:00、17:30-19:00)安排4名交通协管员现场指挥。七、应急预案(一)风险预判与应对地质灾害针对喀斯特地貌易发生溶洞塌陷的特点,施工前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扫描深度≥5m),发现空洞立即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压实度≥93%);雨季储备抽水泵20台(扬程≥15m),应对突发积水。文物损坏历史建筑施工区域设置隔离缓冲区(半径5m),严禁使用大型机械;配备文物修复应急材料(传统青砖、桐油、糯米灰浆等),发生构件损坏时2小时内启动修复预案。(二)应急组织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抢险组:由20名施工骨干组成,配备应急照明、破拆工具及医疗急救箱;通讯组: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与消防、医疗、文物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后勤组:储备应急物资(如沙袋2000袋、应急食品500份),设置临时安置点3处(可容纳200人)。八、投资与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总投资1.8亿元)项目类别投资额(万元)占比重点投向历史风貌保护450025%笔山书院修缮、传统街巷恢复基础设施改造810045%地下管网、透水铺装、停车场建设老旧小区提升360020%屋面防水、适老化设施、智能设备其他费用180010%设计监理、应急储备、居民补偿(二)综合效益社会效益改造后新增公共停车位803个、养老服务设施12处,惠及居民4812户,历史文化街区年接待游客量预计增长50%;环境效益雨水年径流减排量达12万吨,绿化覆盖率提升至25%,碳排放量减少1500吨/年;经济效益老旧小区房屋增值率预计达15-20%,带动周边商业营业额增长30%,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九、后续运维管理(一)长效管护机制设施移交验收合格后,将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移交城管部门,小区公共设施移交居委会,签订《运维责任书》明确管护主体及职责。智慧化管理安装雨水监测终端4台、智能电表1200个,建立“兴义老城运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