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计划一、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计划概述
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是评估水体环境质量、掌握污染动态、制定治理措施的重要环节。本计划旨在规范样品采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计划涵盖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样品类型、采集方法、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采样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一)采样点布设原则
1.代表性:选取能反映河道整体水质特征的点位。
2.重点性:优先布设污染源附近、水交换敏感区等关键点位。
3.可行性:结合现场条件,确保采样安全与便捷。
(二)采样点布设方法
1.河道分段:根据河道长度和宽度,合理划分监测段。
2.点位选择:
-入口断面:上游受污染源影响区域。
-中间断面:水流稳定、混合均匀区域。
-出口断面:下游水质扩散区域。
3.特殊点位:如工业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需增设对照点位。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一)采样时间
1.时间选择:以日均值、瞬时值、峰值结合的方式采集。
-日均值:每日固定时间(如8:00)采集,连续监测。
-瞬时值:突发污染事件时立即采样。
-峰值:洪水期或流量突变时采集。
2.采样周期:
-工业区附近:每月3-5次。
-农业区附近:每季度2-3次。
-普通区域:每季度1次。
(二)采样频率
1.正常情况:每月固定日期采样。
2.特殊情况:
-雨水事件:降雨前、降雨中、降雨后各采样一次。
-水质异常:立即增加采样频次,每日1次。
四、样品类型与采集方法
(一)样品类型
1.水质常规指标: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2.污染物指标:氨氮、硝酸盐、重金属、有机物等。
3.生物指标: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
(二)采集方法
1.水质样品采集:
-溶解氧/pH:使用溶解氧仪/pH计现场测定。
-水质瓶采样:
(1)采集前用样品水润洗瓶身3次。
(2)沉积物样品:使用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
-有机物样品:使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加入保存剂(如硫酸)。
2.生物样品采集:
-浮游植物: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水面下0.5m水体。
-底栖动物:使用淘洗法或吸管法采集。
五、样品保存与运输
(一)样品保存
1.水质样品:
-现场测定项目:立即分析。
-常温保存:2-8℃冷藏,24小时内送实验室。
-冷冻保存:-20℃以下,长期保存。
2.沉积物样品:
-自然风干或冷冻干燥。
-加入固定液(如甲醛)防腐。
(二)样品运输
1.装载要求:样品瓶需密封,避免震动。
2.温度控制:冷藏样品使用保温箱+冰袋。
3.记录填写:填写样品标签,注明采集时间、地点、编号等。
六、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一)质量控制
1.采样前检查:确保设备校准(如采样器、pH计)。
2.重复采样:关键点位设置平行样,误差控制在5%内。
3.现场检测:pH、溶解氧等指标现场复核。
(二)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使用电子表格或采样日志,统一格式。
2.数据审核:剔除异常值,采用均值法或中位数法校正。
3.报告编制:生成监测报告,包含采样点分布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结论。
七、采样设备与材料准备
(一)采样设备
1.水质采样设备:
(1)采样瓶:选用经过预处理(去离子水润洗3次)的聚乙烯或玻璃瓶,规格2000mL/5000mL,贴有样品标签(包含日期、时间、采样点编号、采样人等信息)。
(2)采样器:手动虹吸式采样器,配备流量控制阀(0-10L/min)。
(3)玻璃器皿:用于现场测定pH、电导率等指标的试管、烧杯。
2.沉积物采样设备:
(1)采泥器:彼得逊采泥器(面积0.05m²)或范德蒙德采泥器,确保刃口锋利无锈蚀。
(2)样品袋:高密度聚乙烯袋,容量≥1L,密封性良好。
3.生物采样设备:
(1)浮游生物网:孔径20-50μm的网具,材质耐腐蚀。
(2)挖掘工具:铁铲、竹筛(目径0.5mm)。
(二)辅助材料
1.保存剂:浓硫酸(分析纯,用于固定溶解性有机物)、甲醛(40%,用于生物样品)。
2.清洗用品:去离子水、洗涤剂(中性)。
3.个人防护:防水手套、防护服、防水鞋、采样记录本。
4.运输工具:便携式冷藏箱(带冰袋)、样品架(防止瓶碰撞)。
八、现场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前准备
1.设备检查:
(1)校准采样器流量(使用量筒测量10分钟流量)。
(2)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液pH6.86和pH4.00)。
2.样品标签:逐瓶填写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编号、采集人、日期。
3.安全确认:检查河道宽度、水深,选择安全采样平台(如稳固的石头或专用采样台)。
(二)水质样品采集步骤
1.溶解氧/电导率现场测定:
(1)用样品水清洗溶解氧探头和电导率电极。
(2)插入水体0.5m深度,记录读数,立即清洗电极。
2.水质瓶采样:
(1)将采样瓶装满至瓶口下1cm处,避免气泡。
(2)立即盖紧瓶盖,颠倒混匀3次。
(3)需要保存的样品,按项目要求加入保存剂(如pH计法测定后立即加入1mL浓硫酸)。
3.特殊项目采样:
(1)浊度:使用散射式浊度计现场测定。
(2)叶绿素a:现场过滤水样(滤膜需预先用丙酮保存),立即冷冻。
(三)沉积物样品采集步骤
1.定位与准备:
(1)使用GPS定位采样点中心。
(2)清理水面浮渣,确保采泥器触及底泥。
2.采样操作:
(1)放下采泥器,垂直匀速下沉至预定深度(如15cm)。
(2)保持静置30秒,匀速提升,确保底泥充满采样室。
3.样品处理:
(1)到达水面后立即关闭采泥器,静置1分钟。
(2)打开阀门,将样品倒入样品袋,装至袋容量的2/3。
(3)密封袋口,记录样品量(如500g±50g)。
(四)生物样品采集步骤
1.浮游植物:
(1)将网具从水面下0.5m处开始垂直拖拽,覆盖水柱1/4体积。
(2)收集网样于1L容量瓶,加入甲醛固定(终浓度1%)。
2.底栖动物:
(1)清理采样区底泥,使用淘洗法(底泥与水混合后通过筛网)。
(2)收集筛上生物,用镊子转移至乙醇保存液中。
九、安全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1.必须穿着救生衣(buoyancyaid),水深超过1.5m时系好安全绳。
2.避开水流湍急区域,采样平台需防滑。
3.高温天气需补充水分,防晒涂鸦SPF30+。
(二)设备安全
1.采样瓶不得碰撞,玻璃瓶防止摔落。
2.电动采样器使用前检查电源线,避免水浸。
(三)应急处理
1.遇水样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
2.针对设备故障(如采样器堵塞),携带备用工具(如钢丝刷)。
十、样品管理流程
(一)现场记录
1.逐项填写《河道水质采样记录表》,包括:
(1)采样点坐标(GPS读数)、海拔高度。
(2)水位、水温、透明度(使用塞氏盘测量)。
(3)天气状况(晴/阴/雨,风力等级)。
2.签名确认,拍照存档(采样点全景+采样过程)。
(二)实验室交接
1.样品箱内分层放置(水样在上、沉积物居中、生物样品在下)。
2.使用带温度记录仪的冷藏箱(24小时温度曲线)。
3.实验室接收时核对样品标签与记录表,拒收破损瓶。
(三)样品保存期限
1.水质常规指标:冷藏保存≤48小时。
2.重金属样品:冷冻保存(-20℃)≥2周。
3.生物样品:4℃保存≤72小时,长期需-80℃冷冻。
十一、应急预案
(一)恶劣天气
1.遭遇暴雨或雷暴:立即停止采样,撤离至安全地带。
2.台风预警时:取消所有水上采样作业。
(二)设备故障
1.采样器无法启动:使用手动虹吸法备选方案。
2.GPS失灵:使用备用GPS设备或卫星电话报告位置。
(三)突发污染
1.发现油污或异常色水:加密采样(每500m增加1点),立即上报监测报告。
2.储备应急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包),用于小范围污染控制。
一、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计划概述
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是评估水体环境质量、掌握污染动态、制定治理措施的重要环节。本计划旨在规范样品采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计划涵盖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样品类型、采集方法、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采样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一)采样点布设原则
1.代表性:选取能反映河道整体水质特征的点位。
2.重点性:优先布设污染源附近、水交换敏感区等关键点位。
3.可行性:结合现场条件,确保采样安全与便捷。
(二)采样点布设方法
1.河道分段:根据河道长度和宽度,合理划分监测段。
2.点位选择:
-入口断面:上游受污染源影响区域。
-中间断面:水流稳定、混合均匀区域。
-出口断面:下游水质扩散区域。
3.特殊点位:如工业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需增设对照点位。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一)采样时间
1.时间选择:以日均值、瞬时值、峰值结合的方式采集。
-日均值:每日固定时间(如8:00)采集,连续监测。
-瞬时值:突发污染事件时立即采样。
-峰值:洪水期或流量突变时采集。
2.采样周期:
-工业区附近:每月3-5次。
-农业区附近:每季度2-3次。
-普通区域:每季度1次。
(二)采样频率
1.正常情况:每月固定日期采样。
2.特殊情况:
-雨水事件:降雨前、降雨中、降雨后各采样一次。
-水质异常:立即增加采样频次,每日1次。
四、样品类型与采集方法
(一)样品类型
1.水质常规指标: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2.污染物指标:氨氮、硝酸盐、重金属、有机物等。
3.生物指标: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
(二)采集方法
1.水质样品采集:
-溶解氧/pH:使用溶解氧仪/pH计现场测定。
-水质瓶采样:
(1)采集前用样品水润洗瓶身3次。
(2)沉积物样品:使用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
-有机物样品:使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加入保存剂(如硫酸)。
2.生物样品采集:
-浮游植物: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水面下0.5m水体。
-底栖动物:使用淘洗法或吸管法采集。
五、样品保存与运输
(一)样品保存
1.水质样品:
-现场测定项目:立即分析。
-常温保存:2-8℃冷藏,24小时内送实验室。
-冷冻保存:-20℃以下,长期保存。
2.沉积物样品:
-自然风干或冷冻干燥。
-加入固定液(如甲醛)防腐。
(二)样品运输
1.装载要求:样品瓶需密封,避免震动。
2.温度控制:冷藏样品使用保温箱+冰袋。
3.记录填写:填写样品标签,注明采集时间、地点、编号等。
六、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一)质量控制
1.采样前检查:确保设备校准(如采样器、pH计)。
2.重复采样:关键点位设置平行样,误差控制在5%内。
3.现场检测:pH、溶解氧等指标现场复核。
(二)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使用电子表格或采样日志,统一格式。
2.数据审核:剔除异常值,采用均值法或中位数法校正。
3.报告编制:生成监测报告,包含采样点分布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结论。
七、采样设备与材料准备
(一)采样设备
1.水质采样设备:
(1)采样瓶:选用经过预处理(去离子水润洗3次)的聚乙烯或玻璃瓶,规格2000mL/5000mL,贴有样品标签(包含日期、时间、采样点编号、采样人等信息)。
(2)采样器:手动虹吸式采样器,配备流量控制阀(0-10L/min)。
(3)玻璃器皿:用于现场测定pH、电导率等指标的试管、烧杯。
2.沉积物采样设备:
(1)采泥器:彼得逊采泥器(面积0.05m²)或范德蒙德采泥器,确保刃口锋利无锈蚀。
(2)样品袋:高密度聚乙烯袋,容量≥1L,密封性良好。
3.生物采样设备:
(1)浮游生物网:孔径20-50μm的网具,材质耐腐蚀。
(2)挖掘工具:铁铲、竹筛(目径0.5mm)。
(二)辅助材料
1.保存剂:浓硫酸(分析纯,用于固定溶解性有机物)、甲醛(40%,用于生物样品)。
2.清洗用品:去离子水、洗涤剂(中性)。
3.个人防护:防水手套、防护服、防水鞋、采样记录本。
4.运输工具:便携式冷藏箱(带冰袋)、样品架(防止瓶碰撞)。
八、现场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前准备
1.设备检查:
(1)校准采样器流量(使用量筒测量10分钟流量)。
(2)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液pH6.86和pH4.00)。
2.样品标签:逐瓶填写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编号、采集人、日期。
3.安全确认:检查河道宽度、水深,选择安全采样平台(如稳固的石头或专用采样台)。
(二)水质样品采集步骤
1.溶解氧/电导率现场测定:
(1)用样品水清洗溶解氧探头和电导率电极。
(2)插入水体0.5m深度,记录读数,立即清洗电极。
2.水质瓶采样:
(1)将采样瓶装满至瓶口下1cm处,避免气泡。
(2)立即盖紧瓶盖,颠倒混匀3次。
(3)需要保存的样品,按项目要求加入保存剂(如pH计法测定后立即加入1mL浓硫酸)。
3.特殊项目采样:
(1)浊度:使用散射式浊度计现场测定。
(2)叶绿素a:现场过滤水样(滤膜需预先用丙酮保存),立即冷冻。
(三)沉积物样品采集步骤
1.定位与准备:
(1)使用GPS定位采样点中心。
(2)清理水面浮渣,确保采泥器触及底泥。
2.采样操作:
(1)放下采泥器,垂直匀速下沉至预定深度(如15cm)。
(2)保持静置30秒,匀速提升,确保底泥充满采样室。
3.样品处理:
(1)到达水面后立即关闭采泥器,静置1分钟。
(2)打开阀门,将样品倒入样品袋,装至袋容量的2/3。
(3)密封袋口,记录样品量(如500g±50g)。
(四)生物样品采集步骤
1.浮游植物:
(1)将网具从水面下0.5m处开始垂直拖拽,覆盖水柱1/4体积。
(2)收集网样于1L容量瓶,加入甲醛固定(终浓度1%)。
2.底栖动物:
(1)清理采样区底泥,使用淘洗法(底泥与水混合后通过筛网)。
(2)收集筛上生物,用镊子转移至乙醇保存液中。
九、安全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1.必须穿着救生衣(buoyancyaid),水深超过1.5m时系好安全绳。
2.避开水流湍急区域,采样平台需防滑。
3.高温天气需补充水分,防晒涂鸦SPF30+。
(二)设备安全
1.采样瓶不得碰撞,玻璃瓶防止摔落。
2.电动采样器使用前检查电源线,避免水浸。
(三)应急处理
1.遇水样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
2.针对设备故障(如采样器堵塞),携带备用工具(如钢丝刷)。
十、样品管理流程
(一)现场记录
1.逐项填写《河道水质采样记录表》,包括:
(1)采样点坐标(GPS读数)、海拔高度。
(2)水位、水温、透明度(使用塞氏盘测量)。
(3)天气状况(晴/阴/雨,风力等级)。
2.签名确认,拍照存档(采样点全景+采样过程)。
(二)实验室交接
1.样品箱内分层放置(水样在上、沉积物居中、生物样品在下)。
2.使用带温度记录仪的冷藏箱(24小时温度曲线)。
3.实验室接收时核对样品标签与记录表,拒收破损瓶。
(三)样品保存期限
1.水质常规指标:冷藏保存≤48小时。
2.重金属样品:冷冻保存(-20℃)≥2周。
3.生物样品:4℃保存≤72小时,长期需-80℃冷冻。
十一、应急预案
(一)恶劣天气
1.遭遇暴雨或雷暴:立即停止采样,撤离至安全地带。
2.台风预警时:取消所有水上采样作业。
(二)设备故障
1.采样器无法启动:使用手动虹吸法备选方案。
2.GPS失灵:使用备用GPS设备或卫星电话报告位置。
(三)突发污染
1.发现油污或异常色水:加密采样(每500m增加1点),立即上报监测报告。
2.储备应急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包),用于小范围污染控制。
一、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计划概述
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是评估水体环境质量、掌握污染动态、制定治理措施的重要环节。本计划旨在规范样品采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计划涵盖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样品类型、采集方法、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采样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一)采样点布设原则
1.代表性:选取能反映河道整体水质特征的点位。
2.重点性:优先布设污染源附近、水交换敏感区等关键点位。
3.可行性:结合现场条件,确保采样安全与便捷。
(二)采样点布设方法
1.河道分段:根据河道长度和宽度,合理划分监测段。
2.点位选择:
-入口断面:上游受污染源影响区域。
-中间断面:水流稳定、混合均匀区域。
-出口断面:下游水质扩散区域。
3.特殊点位:如工业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需增设对照点位。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一)采样时间
1.时间选择:以日均值、瞬时值、峰值结合的方式采集。
-日均值:每日固定时间(如8:00)采集,连续监测。
-瞬时值:突发污染事件时立即采样。
-峰值:洪水期或流量突变时采集。
2.采样周期:
-工业区附近:每月3-5次。
-农业区附近:每季度2-3次。
-普通区域:每季度1次。
(二)采样频率
1.正常情况:每月固定日期采样。
2.特殊情况:
-雨水事件:降雨前、降雨中、降雨后各采样一次。
-水质异常:立即增加采样频次,每日1次。
四、样品类型与采集方法
(一)样品类型
1.水质常规指标: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2.污染物指标:氨氮、硝酸盐、重金属、有机物等。
3.生物指标: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
(二)采集方法
1.水质样品采集:
-溶解氧/pH:使用溶解氧仪/pH计现场测定。
-水质瓶采样:
(1)采集前用样品水润洗瓶身3次。
(2)沉积物样品:使用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
-有机物样品:使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加入保存剂(如硫酸)。
2.生物样品采集:
-浮游植物: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水面下0.5m水体。
-底栖动物:使用淘洗法或吸管法采集。
五、样品保存与运输
(一)样品保存
1.水质样品:
-现场测定项目:立即分析。
-常温保存:2-8℃冷藏,24小时内送实验室。
-冷冻保存:-20℃以下,长期保存。
2.沉积物样品:
-自然风干或冷冻干燥。
-加入固定液(如甲醛)防腐。
(二)样品运输
1.装载要求:样品瓶需密封,避免震动。
2.温度控制:冷藏样品使用保温箱+冰袋。
3.记录填写:填写样品标签,注明采集时间、地点、编号等。
六、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一)质量控制
1.采样前检查:确保设备校准(如采样器、pH计)。
2.重复采样:关键点位设置平行样,误差控制在5%内。
3.现场检测:pH、溶解氧等指标现场复核。
(二)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使用电子表格或采样日志,统一格式。
2.数据审核:剔除异常值,采用均值法或中位数法校正。
3.报告编制:生成监测报告,包含采样点分布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结论。
七、采样设备与材料准备
(一)采样设备
1.水质采样设备:
(1)采样瓶:选用经过预处理(去离子水润洗3次)的聚乙烯或玻璃瓶,规格2000mL/5000mL,贴有样品标签(包含日期、时间、采样点编号、采样人等信息)。
(2)采样器:手动虹吸式采样器,配备流量控制阀(0-10L/min)。
(3)玻璃器皿:用于现场测定pH、电导率等指标的试管、烧杯。
2.沉积物采样设备:
(1)采泥器:彼得逊采泥器(面积0.05m²)或范德蒙德采泥器,确保刃口锋利无锈蚀。
(2)样品袋:高密度聚乙烯袋,容量≥1L,密封性良好。
3.生物采样设备:
(1)浮游生物网:孔径20-50μm的网具,材质耐腐蚀。
(2)挖掘工具:铁铲、竹筛(目径0.5mm)。
(二)辅助材料
1.保存剂:浓硫酸(分析纯,用于固定溶解性有机物)、甲醛(40%,用于生物样品)。
2.清洗用品:去离子水、洗涤剂(中性)。
3.个人防护:防水手套、防护服、防水鞋、采样记录本。
4.运输工具:便携式冷藏箱(带冰袋)、样品架(防止瓶碰撞)。
八、现场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前准备
1.设备检查:
(1)校准采样器流量(使用量筒测量10分钟流量)。
(2)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液pH6.86和pH4.00)。
2.样品标签:逐瓶填写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编号、采集人、日期。
3.安全确认:检查河道宽度、水深,选择安全采样平台(如稳固的石头或专用采样台)。
(二)水质样品采集步骤
1.溶解氧/电导率现场测定:
(1)用样品水清洗溶解氧探头和电导率电极。
(2)插入水体0.5m深度,记录读数,立即清洗电极。
2.水质瓶采样:
(1)将采样瓶装满至瓶口下1cm处,避免气泡。
(2)立即盖紧瓶盖,颠倒混匀3次。
(3)需要保存的样品,按项目要求加入保存剂(如pH计法测定后立即加入1mL浓硫酸)。
3.特殊项目采样:
(1)浊度:使用散射式浊度计现场测定。
(2)叶绿素a:现场过滤水样(滤膜需预先用丙酮保存),立即冷冻。
(三)沉积物样品采集步骤
1.定位与准备:
(1)使用GPS定位采样点中心。
(2)清理水面浮渣,确保采泥器触及底泥。
2.采样操作:
(1)放下采泥器,垂直匀速下沉至预定深度(如15cm)。
(2)保持静置30秒,匀速提升,确保底泥充满采样室。
3.样品处理:
(1)到达水面后立即关闭采泥器,静置1分钟。
(2)打开阀门,将样品倒入样品袋,装至袋容量的2/3。
(3)密封袋口,记录样品量(如500g±50g)。
(四)生物样品采集步骤
1.浮游植物:
(1)将网具从水面下0.5m处开始垂直拖拽,覆盖水柱1/4体积。
(2)收集网样于1L容量瓶,加入甲醛固定(终浓度1%)。
2.底栖动物:
(1)清理采样区底泥,使用淘洗法(底泥与水混合后通过筛网)。
(2)收集筛上生物,用镊子转移至乙醇保存液中。
九、安全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1.必须穿着救生衣(buoyancyaid),水深超过1.5m时系好安全绳。
2.避开水流湍急区域,采样平台需防滑。
3.高温天气需补充水分,防晒涂鸦SPF30+。
(二)设备安全
1.采样瓶不得碰撞,玻璃瓶防止摔落。
2.电动采样器使用前检查电源线,避免水浸。
(三)应急处理
1.遇水样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
2.针对设备故障(如采样器堵塞),携带备用工具(如钢丝刷)。
十、样品管理流程
(一)现场记录
1.逐项填写《河道水质采样记录表》,包括:
(1)采样点坐标(GPS读数)、海拔高度。
(2)水位、水温、透明度(使用塞氏盘测量)。
(3)天气状况(晴/阴/雨,风力等级)。
2.签名确认,拍照存档(采样点全景+采样过程)。
(二)实验室交接
1.样品箱内分层放置(水样在上、沉积物居中、生物样品在下)。
2.使用带温度记录仪的冷藏箱(24小时温度曲线)。
3.实验室接收时核对样品标签与记录表,拒收破损瓶。
(三)样品保存期限
1.水质常规指标:冷藏保存≤48小时。
2.重金属样品:冷冻保存(-20℃)≥2周。
3.生物样品:4℃保存≤72小时,长期需-80℃冷冻。
十一、应急预案
(一)恶劣天气
1.遭遇暴雨或雷暴:立即停止采样,撤离至安全地带。
2.台风预警时:取消所有水上采样作业。
(二)设备故障
1.采样器无法启动:使用手动虹吸法备选方案。
2.GPS失灵:使用备用GPS设备或卫星电话报告位置。
(三)突发污染
1.发现油污或异常色水:加密采样(每500m增加1点),立即上报监测报告。
2.储备应急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包),用于小范围污染控制。
一、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计划概述
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是评估水体环境质量、掌握污染动态、制定治理措施的重要环节。本计划旨在规范样品采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计划涵盖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样品类型、采集方法、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采样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一)采样点布设原则
1.代表性:选取能反映河道整体水质特征的点位。
2.重点性:优先布设污染源附近、水交换敏感区等关键点位。
3.可行性:结合现场条件,确保采样安全与便捷。
(二)采样点布设方法
1.河道分段:根据河道长度和宽度,合理划分监测段。
2.点位选择:
-入口断面:上游受污染源影响区域。
-中间断面:水流稳定、混合均匀区域。
-出口断面:下游水质扩散区域。
3.特殊点位:如工业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需增设对照点位。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一)采样时间
1.时间选择:以日均值、瞬时值、峰值结合的方式采集。
-日均值:每日固定时间(如8:00)采集,连续监测。
-瞬时值:突发污染事件时立即采样。
-峰值:洪水期或流量突变时采集。
2.采样周期:
-工业区附近:每月3-5次。
-农业区附近:每季度2-3次。
-普通区域:每季度1次。
(二)采样频率
1.正常情况:每月固定日期采样。
2.特殊情况:
-雨水事件:降雨前、降雨中、降雨后各采样一次。
-水质异常:立即增加采样频次,每日1次。
四、样品类型与采集方法
(一)样品类型
1.水质常规指标: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2.污染物指标:氨氮、硝酸盐、重金属、有机物等。
3.生物指标: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
(二)采集方法
1.水质样品采集:
-溶解氧/pH:使用溶解氧仪/pH计现场测定。
-水质瓶采样:
(1)采集前用样品水润洗瓶身3次。
(2)沉积物样品:使用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
-有机物样品:使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加入保存剂(如硫酸)。
2.生物样品采集:
-浮游植物: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水面下0.5m水体。
-底栖动物:使用淘洗法或吸管法采集。
五、样品保存与运输
(一)样品保存
1.水质样品:
-现场测定项目:立即分析。
-常温保存:2-8℃冷藏,24小时内送实验室。
-冷冻保存:-20℃以下,长期保存。
2.沉积物样品:
-自然风干或冷冻干燥。
-加入固定液(如甲醛)防腐。
(二)样品运输
1.装载要求:样品瓶需密封,避免震动。
2.温度控制:冷藏样品使用保温箱+冰袋。
3.记录填写:填写样品标签,注明采集时间、地点、编号等。
六、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一)质量控制
1.采样前检查:确保设备校准(如采样器、pH计)。
2.重复采样:关键点位设置平行样,误差控制在5%内。
3.现场检测:pH、溶解氧等指标现场复核。
(二)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使用电子表格或采样日志,统一格式。
2.数据审核:剔除异常值,采用均值法或中位数法校正。
3.报告编制:生成监测报告,包含采样点分布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结论。
七、采样设备与材料准备
(一)采样设备
1.水质采样设备:
(1)采样瓶:选用经过预处理(去离子水润洗3次)的聚乙烯或玻璃瓶,规格2000mL/5000mL,贴有样品标签(包含日期、时间、采样点编号、采样人等信息)。
(2)采样器:手动虹吸式采样器,配备流量控制阀(0-10L/min)。
(3)玻璃器皿:用于现场测定pH、电导率等指标的试管、烧杯。
2.沉积物采样设备:
(1)采泥器:彼得逊采泥器(面积0.05m²)或范德蒙德采泥器,确保刃口锋利无锈蚀。
(2)样品袋:高密度聚乙烯袋,容量≥1L,密封性良好。
3.生物采样设备:
(1)浮游生物网:孔径20-50μm的网具,材质耐腐蚀。
(2)挖掘工具:铁铲、竹筛(目径0.5mm)。
(二)辅助材料
1.保存剂:浓硫酸(分析纯,用于固定溶解性有机物)、甲醛(40%,用于生物样品)。
2.清洗用品:去离子水、洗涤剂(中性)。
3.个人防护:防水手套、防护服、防水鞋、采样记录本。
4.运输工具:便携式冷藏箱(带冰袋)、样品架(防止瓶碰撞)。
八、现场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前准备
1.设备检查:
(1)校准采样器流量(使用量筒测量10分钟流量)。
(2)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液pH6.86和pH4.00)。
2.样品标签:逐瓶填写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编号、采集人、日期。
3.安全确认:检查河道宽度、水深,选择安全采样平台(如稳固的石头或专用采样台)。
(二)水质样品采集步骤
1.溶解氧/电导率现场测定:
(1)用样品水清洗溶解氧探头和电导率电极。
(2)插入水体0.5m深度,记录读数,立即清洗电极。
2.水质瓶采样:
(1)将采样瓶装满至瓶口下1cm处,避免气泡。
(2)立即盖紧瓶盖,颠倒混匀3次。
(3)需要保存的样品,按项目要求加入保存剂(如pH计法测定后立即加入1mL浓硫酸)。
3.特殊项目采样:
(1)浊度:使用散射式浊度计现场测定。
(2)叶绿素a:现场过滤水样(滤膜需预先用丙酮保存),立即冷冻。
(三)沉积物样品采集步骤
1.定位与准备:
(1)使用GPS定位采样点中心。
(2)清理水面浮渣,确保采泥器触及底泥。
2.采样操作:
(1)放下采泥器,垂直匀速下沉至预定深度(如15cm)。
(2)保持静置30秒,匀速提升,确保底泥充满采样室。
3.样品处理:
(1)到达水面后立即关闭采泥器,静置1分钟。
(2)打开阀门,将样品倒入样品袋,装至袋容量的2/3。
(3)密封袋口,记录样品量(如500g±50g)。
(四)生物样品采集步骤
1.浮游植物:
(1)将网具从水面下0.5m处开始垂直拖拽,覆盖水柱1/4体积。
(2)收集网样于1L容量瓶,加入甲醛固定(终浓度1%)。
2.底栖动物:
(1)清理采样区底泥,使用淘洗法(底泥与水混合后通过筛网)。
(2)收集筛上生物,用镊子转移至乙醇保存液中。
九、安全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1.必须穿着救生衣(buoyancyaid),水深超过1.5m时系好安全绳。
2.避开水流湍急区域,采样平台需防滑。
3.高温天气需补充水分,防晒涂鸦SPF30+。
(二)设备安全
1.采样瓶不得碰撞,玻璃瓶防止摔落。
2.电动采样器使用前检查电源线,避免水浸。
(三)应急处理
1.遇水样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
2.针对设备故障(如采样器堵塞),携带备用工具(如钢丝刷)。
十、样品管理流程
(一)现场记录
1.逐项填写《河道水质采样记录表》,包括:
(1)采样点坐标(GPS读数)、海拔高度。
(2)水位、水温、透明度(使用塞氏盘测量)。
(3)天气状况(晴/阴/雨,风力等级)。
2.签名确认,拍照存档(采样点全景+采样过程)。
(二)实验室交接
1.样品箱内分层放置(水样在上、沉积物居中、生物样品在下)。
2.使用带温度记录仪的冷藏箱(24小时温度曲线)。
3.实验室接收时核对样品标签与记录表,拒收破损瓶。
(三)样品保存期限
1.水质常规指标:冷藏保存≤48小时。
2.重金属样品:冷冻保存(-20℃)≥2周。
3.生物样品:4℃保存≤72小时,长期需-80℃冷冻。
十一、应急预案
(一)恶劣天气
1.遭遇暴雨或雷暴:立即停止采样,撤离至安全地带。
2.台风预警时:取消所有水上采样作业。
(二)设备故障
1.采样器无法启动:使用手动虹吸法备选方案。
2.GPS失灵:使用备用GPS设备或卫星电话报告位置。
(三)突发污染
1.发现油污或异常色水:加密采样(每500m增加1点),立即上报监测报告。
2.储备应急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包),用于小范围污染控制。
一、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计划概述
河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是评估水体环境质量、掌握污染动态、制定治理措施的重要环节。本计划旨在规范样品采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计划涵盖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样品类型、采集方法、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采样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一)采样点布设原则
1.代表性:选取能反映河道整体水质特征的点位。
2.重点性:优先布设污染源附近、水交换敏感区等关键点位。
3.可行性:结合现场条件,确保采样安全与便捷。
(二)采样点布设方法
1.河道分段:根据河道长度和宽度,合理划分监测段。
2.点位选择:
-入口断面:上游受污染源影响区域。
-中间断面:水流稳定、混合均匀区域。
-出口断面:下游水质扩散区域。
3.特殊点位:如工业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需增设对照点位。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一)采样时间
1.时间选择:以日均值、瞬时值、峰值结合的方式采集。
-日均值:每日固定时间(如8:00)采集,连续监测。
-瞬时值:突发污染事件时立即采样。
-峰值:洪水期或流量突变时采集。
2.采样周期:
-工业区附近:每月3-5次。
-农业区附近:每季度2-3次。
-普通区域:每季度1次。
(二)采样频率
1.正常情况:每月固定日期采样。
2.特殊情况:
-雨水事件:降雨前、降雨中、降雨后各采样一次。
-水质异常:立即增加采样频次,每日1次。
四、样品类型与采集方法
(一)样品类型
1.水质常规指标: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
2.污染物指标:氨氮、硝酸盐、重金属、有机物等。
3.生物指标: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
(二)采集方法
1.水质样品采集:
-溶解氧/pH:使用溶解氧仪/pH计现场测定。
-水质瓶采样:
(1)采集前用样品水润洗瓶身3次。
(2)沉积物样品:使用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
-有机物样品:使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加入保存剂(如硫酸)。
2.生物样品采集:
-浮游植物: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水面下0.5m水体。
-底栖动物:使用淘洗法或吸管法采集。
五、样品保存与运输
(一)样品保存
1.水质样品:
-现场测定项目:立即分析。
-常温保存:2-8℃冷藏,24小时内送实验室。
-冷冻保存:-20℃以下,长期保存。
2.沉积物样品:
-自然风干或冷冻干燥。
-加入固定液(如甲醛)防腐。
(二)样品运输
1.装载要求:样品瓶需密封,避免震动。
2.温度控制:冷藏样品使用保温箱+冰袋。
3.记录填写:填写样品标签,注明采集时间、地点、编号等。
六、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一)质量控制
1.采样前检查:确保设备校准(如采样器、pH计)。
2.重复采样:关键点位设置平行样,误差控制在5%内。
3.现场检测:pH、溶解氧等指标现场复核。
(二)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使用电子表格或采样日志,统一格式。
2.数据审核:剔除异常值,采用均值法或中位数法校正。
3.报告编制:生成监测报告,包含采样点分布图、数据统计表及分析结论。
七、采样设备与材料准备
(一)采样设备
1.水质采样设备:
(1)采样瓶:选用经过预处理(去离子水润洗3次)的聚乙烯或玻璃瓶,规格2000mL/5000mL,贴有样品标签(包含日期、时间、采样点编号、采样人等信息)。
(2)采样器:手动虹吸式采样器,配备流量控制阀(0-10L/min)。
(3)玻璃器皿:用于现场测定pH、电导率等指标的试管、烧杯。
2.沉积物采样设备:
(1)采泥器:彼得逊采泥器(面积0.05m²)或范德蒙德采泥器,确保刃口锋利无锈蚀。
(2)样品袋:高密度聚乙烯袋,容量≥1L,密封性良好。
3.生物采样设备:
(1)浮游生物网:孔径20-50μm的网具,材质耐腐蚀。
(2)挖掘工具:铁铲、竹筛(目径0.5mm)。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工组装线束接插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软拎手方底袋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小鸭小鸡弹唱真题及答案
- 综合排水管网改造技术方案
- 年产25万套关键汽车零部件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再生铜深加工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个人代招合同协议书
- 位饭堂代购合同范本
- 低保户与商家协议书
- 2025年联考几何形体真题及答案
- 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培训
- 2025年公安部大数据中心第二批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数据安全法培训课件
- 2025年普通话十五套真题及答案
- 运动处方案例解析
- 2025年电力公司应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 中石油笔试题及答案
- 三维集成:阻变存储器突破与展望
- 银行极速贷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