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测试卷2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0题)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警察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B.警察机关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C.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不得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予以制止,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157条的规定予以处罚D.以上都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A.维护国家安全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C.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工作D.管理和教育学校学生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A.未经许可从事经营活动B.超过规定期限不履行法定义务C.损坏公共财物D.以上都是4.公安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交通事故:()A.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B.摩托车与自行车相撞C.汽车与汽车相撞D.汽车在行驶中爆胎5.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到达现场:()A.5分钟内B.10分钟内C.15分钟内D.20分钟内6.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A.查询、冻结存款、汇款B.扣押、查封财产C.检查、提取、扣押物证、书证D.检查、提取、扣押电子数据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以被逮捕:()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C.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D.以上都是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A.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管制刀具B.聚众斗殴C.赌博D.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9.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实事求是的原则B.依法收集、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C.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D.以上都是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包括:()A.制定和修改宪法B.监督宪法的实施C.选举和决定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D.以上都是二、多选题(共5题)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应当履行以下哪些职责?()A.维护国家安全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D.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E.教育公民遵守法律,积极履行法定义务12.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采取哪些措施?()A.保护现场B.调查事故原因C.拘留肇事司机D.通知保险公司E.对事故车辆进行扣押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些行为可以受到治安管理处罚?()A.聚众斗殴B.殴打他人C.侮辱他人D.侵犯他人隐私E.赌博14.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人民警察应当遵守哪些行为准则?()A.严守纪律,保守秘密B.公正执法,文明执勤C.尊重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D.依法办事,廉洁奉公E.勇于担当,积极作为15.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哪些工作?()A.收集证据B.查明案件事实C.依法采取强制措施D.保护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合法权益E.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三、填空题(共5题)1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不受________的非法干涉。17.《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________。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________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0.《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________。四、判断题(共5题)21.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超越法定职责范围进行执法。()A.正确B.错误22.在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不经批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A.正确B.错误23.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可以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罚款,但不得进行拘留。()A.正确B.错误24.公安机关在侦查刑事案件中,可以自行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措施。()A.正确B.错误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A.正确B.错误五、简单题(共5题)26.请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27.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公安机关应当遵循哪些原则?28.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逮捕的条件。29.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措施?30.请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测试卷2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1.【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警察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警察机关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不得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应当予以制止,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157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因此,以上都是正确的。2.【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的职责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工作等,但不包括管理和教育学校学生。学校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属于教育部门的职责。3.【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未经许可从事经营活动、超过规定期限不履行法定义务、损坏公共财物等行为都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4.【答案】D【解析】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汽车在行驶中爆胎不涉及车辆与行人、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碰撞,因此不属于交通事故。5.【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6.【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包括查询、冻结存款、汇款、检查、提取、扣押物证、书证、检查、提取、扣押电子数据等,但不包括扣押、查封财产。扣押、查封财产属于财产保全措施。7.【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都可以被逮捕。8.【答案】D【解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管制刀具、聚众斗殴、赌博等,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虽然不文明,但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9.【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收集、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等。10.【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包括制定和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和决定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等。二、多选题(共5题)11.【答案】ABCD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条,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教育公民遵守法律,积极履行法定义务。因此,以上选项都是人民警察应当履行的职责。12.【答案】ABD【解析】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保护现场,调查事故原因,通知保险公司,并协助保险公司进行事故处理。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不会随意拘留肇事司机,除非司机有其他违法行为。对事故车辆进行扣押也不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而是根据案件需要和法律规定由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决定。13.【答案】ABCD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聚众斗殴、殴打他人、侮辱他人、侵犯他人隐私、赌博等行为都可以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这些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因此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14.【答案】ABCDE【解析】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人民警察应当遵守严守纪律、保守秘密、公正执法、文明执勤、尊重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等行为准则。这些准则旨在确保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做到公正、廉洁、高效。15.【答案】ABCDE【解析】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依法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保护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些工作步骤是确保案件公正处理的基础,也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三、填空题(共5题)16.【答案】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这是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17.【答案】询问查证【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18.【答案】二个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19.【答案】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0.【答案】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这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四、判断题(共5题)21.【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2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因此,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不能超越法定职责范围进行执法。22.【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且公安机关应当将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在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23.【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违法行为人既可以进行罚款,也可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拘留。罚款和拘留都是治安管理处罚的措施。24.【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措施,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不能自行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这些强制措施。25.【答案】正确【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是保障公民监督权的重要法律依据。五、简答题(共5题)26.【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包括: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恪尽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保守秘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是其职业行为准则,旨在确保人民警察队伍的素质和形象,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27.【答案】公安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刀具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赛道针阀芯轴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升降百褶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双黄连滴注液注射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防水涂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高压旋涡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纤维素钠型药皮焊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热力站建设与运行方案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
-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与优化方案
- GA/T 1566-2019法庭科学传真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曾老师:管理者的修为课件
- 梁祝-钢琴双手简谱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自我评估报告备案表
- PCR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ISO90012020内审技巧培训
- 壳寡糖功能课件
- 《纪念白求恩》朱德《纪念白求恩同志》教科书原文版
- 设计构成第四章--立体构成
- 医院护理常用评估量表使用课件课件
- 陕西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