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2、小丽和小刚用相同的相机对远处的同一景物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甲和乙所示,则(
)A.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远B.小刚和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一样远C.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D.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3、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在“神州十号”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并看到了她的“倒影”,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球上的“倒影”是实像B.此“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此“倒影”成在王亚平和水球之间D.利用此“倒影”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之一是投影仪6、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子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到报纸上正立的字,则该像是(
)A.缩小的实像
B.缩小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7、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把相机向上举高
B.
向前再走几步C.向后退几步
D.向地面蹲下8、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9、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1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徐州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_______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3、小刚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正立、放大的________象,如图9-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________象(选填“实”或“虚”),如图7-乙图所示。4、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5、如右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其中___
___(填“平”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使光线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若要使同学们观察到屏幕上的图像向左移动,则应该将投影片向____
__(填“左”、“右”、“前”或“后”)移动。6、为了保证人们从公交车后门上下车时的安全,公交公司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右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作用相当于___
__透镜(选填“凹”或“凸”),它工作时能产生倒立、__
___、实像。7、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甲、乙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丙、丁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8、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像(选填“虚”或“实”).9、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虚像”).10、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是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的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三、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下面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1)在某农村的草场上,一塑料薄膜盖在草垛上,夏天的雨后,太阳光直射到草垛上,不久干草就被点燃了。事故原因查明后,发现祸魃是草垛上塑料薄膜凹下形成的积水坑(如图甲所示)。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2)“十一”长假,小明一家来到了风景优美的横冈山游玩,在碧波荡漾的荆竹水库旁照相留念。小明在欣赏水边的风景照片时发现:倒影部分景物比本身要暗一些(如图乙所示)。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2、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应该沿哪个方向(“a方向”或“b方向”)观察才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D3、答案:D4、答案:D5、答案:A6、答案:D7、答案:C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凸透镜
倒立
2、答案:凸缩小3、答案:虚
实4、答案:前伸5、答案:放大;倒立;凹;右6、答案:凸缩小
7、答案:变小放大镜变大8、答案:虚9、答案:凸透镜;放大;虚像.10、答案:实倒立放大三、简答题1、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丰台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人事专员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全栈工程师校招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买卖合同书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基础设施REITs投资价值分析
- 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社会学对个体化伦理的启示
- 2025企业办公租赁合同标准范文
- 静脉输液专科试题及答案
- 宠物水疗工具与设备年度更新及采购计划
- 《高等数学基础》课件-第四章 导数的应用(含课程思政元素)
- 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描红(人教版)
- 2025-2030石材加工机械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活动现场广告安装安全措施
- 食品公司5S管理培训
- 吉林中考英语单词表
- 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自动计算模板
- TSG 07-2019电梯安装修理维护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
- 企业组织架构调整与优化方案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四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