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解析卷)_第1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解析卷)_第2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解析卷)_第3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解析卷)_第4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解析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B端,B端会远离橡胶棒。此现象表明()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2、甲和乙两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若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下图中正确情形是()A. B. C. D.3、气压和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在装有氧气的瓶子上面,例扣一个装有氢气的瓶子,并放置于0℃的环境中、如图所示,快速抽掉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气体分子的分布为()A. B. C. D.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A箔片张开,验电器B不带电,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导体棒连接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箔片带正电,B的箔片带负电B.连接的瞬间正电荷从A向B移动C.金属杆中瞬间电流是自由电子移动形成的D.B验电器箔片张开,A验电器箔片张角变小5、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电荷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子6、如图所示,关于分子热运动理论,以下反映分子间有作用力的是()A.气体扩散 B.金块中的金原子C.两个铅柱不分开 D.四溢的花香7、电脑显示屏容易吸附灰尘,是否因为带有静电呢?小科用一个带负电的泡沫塑料球靠近显示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可见,显示屏()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都带负电荷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9、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越梳越蓬松,原因是()A.梳头发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头发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头发间受到分子斥力的作用 D.梳头发过程中创造了电荷10、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而带上负电荷,这是由于蜜蜂()A.得到了电子 B.得到了质子 C.失去了电子 D.失去了质子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球带正电。2、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______组成的,小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组成。3、某中学科技节活动中,一位同学在触摸静电金属球后,这位同学的头发排斥“炸开”,原因是头上带上了___________电荷,人体属于___________体。4、气球与羊毛衫相互摩擦后会吸引头发,这说明摩擦使气球______,如果将两个带同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会出现相互______的现象。如图是电扇中的一个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5、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图像,r0表示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分子间的F斥和F引,都随r的增大而______。6、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片状结构材料,它的原子由______和核外电子构成;校园内的大显示屏是LED的,LED灯管的主材料是属于______体(填“导”、“绝缘”或“半导”),大屏幕上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______。7、干燥的冬天,妈妈的长头发与羽绒服摩擦后,头发很容易粘在与羽绒服摩擦的区域是因为摩擦起电时,______。同时,头发变得很蓬松是因为______。8、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现象;如图把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9、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_____;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串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串味”属于_____现象。10、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1cm3纯水的质量是1g,1cm3水中有3.34×1022个水分子.试计算:(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2)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0nm,将1cm3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2、2020年10月26日,全年级组的同学和老师秋游来到了长沙方特东方神画,这是一座综合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高科技设备资源,通过深度创意崭新诠释民间传统艺术,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精粹与现代旅游产业完美结合的全新概念主题公园。融入了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孟姜女等多个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一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华夏历史文明以一种全新而震撼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将为游客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神话王国”。请根据"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计算:(1)织女星与地球相距2.6×1014km,若牛郎从地球以光速飞行去织女星寻找织女,需要多少年?(2)牛郎星到织女星的距离为16光年,即相隔多少千米?(1年按3.2×107s计算,最终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3、分子可以看作是球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提示:(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不完整的格计为一格.4、分子的直径太小了,物理学家就想到一种测量分子直径的方法﹣﹣单分子油膜法,即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小宇同学把煤油装在滴定管里,记录到煤油滴了400滴时,管内煤油减少了0.4cm3,其中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是3m2,试粗略估算煤油分子的直径.5、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那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若将1cm3的水分子平均分给世界上所有的人(全世界人口60亿),每人可得到多少个水分子?以上数据说明分子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B端时,吸管B端远离橡胶棒,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吸管B端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所以吸管B端也带负电;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吸管带负电,说明吸管得到了电子,同时餐巾纸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选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甲、乙两个轻质小球悬挂起来,若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当它们靠近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且两球都是轻质小球,则两球向中央靠拢,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D【详解】由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可知,在0℃的环境中,分子仍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抽掉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时间,由于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均匀地分布在两个瓶子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玻璃棒由于缺少电子,会从验电器上夺得电子,使验电器A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导体棒连接A、B,连接的瞬间,B验电器中的自由电子移动到A,使B带正电,正电荷并没有发生移动,故AB错误;C.金属杆中瞬间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故C错误;D.B验电器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张开,由于A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使得A验电器箔片带电减少,张角变小,故D正确。故选D。5、A【详解】A.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故A正确;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自由电荷包括正负离子、自由电子,故B错误;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C错误;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故D错误。故选A。6、C【详解】A.图中抽去玻璃板,会看到上方空气的颜色逐渐变为红棕色,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金块中的金原子说明金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两个铅柱不分开,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符合题意;D.四溢的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根据题意知道,泡沫塑料球带负电,若显示屏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小球与屏幕之间会产生引力,小球也会被吸引,如题图所示;若显示屏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则泡沫球对屏幕会产生引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同的,泡沫球也会被屏幕吸引,即显示屏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只有B正确。故选B。8、D【详解】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故B错误;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而带上了不同的电荷,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电子经金属球、金属杆到达箔片,从而使箔片带上了同种的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故D正确。故选D。9、B【详解】AD.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电子)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也不是创造电荷,故AD不符合题意;B.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头发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符合题意;C.头发间的排斥力是电荷间的作用力,不是分子间的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详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带上负电荷,因此蜜蜂得到了电子。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排斥吸引B【解析】【详解】[1][2]人们发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带正电的玻璃棒之间总是相互排斥,带负电的橡胶棒之间也是相互排斥;而带负电的橡胶棒与带正的玻璃棒总是相互吸引,故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由题知,由摩擦起电的规律,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正电,所以A带正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B和C是两个轻质带电小球,A与B相互排斥,说明B带正电;A与C相互吸引,说明C带负电。2、电子质子中子【解析】【详解】[1]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并且原子是可以再分的。[2][3]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一般物体不带电是因为质子的正电荷量大小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量。3、同种导【解析】【详解】[1]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身体就会带上电荷,即人的头发上会带上电荷,且都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人的头发会“炸开”。[2]因电荷能从静电金属球转移得到人体的各个部位,故人体是导体。4、带了电荷排斥开关【解析】【详解】[1]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气球吸引头发,这是因为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摩擦起电,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2]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将两个带同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会相互排斥。[3]电路包括四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根据各部分的作用判断,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控制电路,故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开关。5、引力斥力减小【解析】【详解】[1]由图得,当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2]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3]分子间同存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r增大而减小。6、原子核半导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解析】【详解】[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按物质的导电性来分类,制作LED灯管的材料属于半导体。[3]显示大屏上总是吸附上一些灰尘,这是因为显示屏在工作时带有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7、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头发与羽绒服摩擦后,头发很容易粘在与羽绒服摩擦的区域是因为摩擦起电时,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2]头发变得很蓬松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8、扩散引力【解析】【分析】【详解】[1][2]食物“窜味”是两种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相互接触的部位分子间距小,分子引力大,所以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9、分子间有间隙扩散【解析】【详解】[1]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空隙中,使得总体积减小。[2]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串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10、吸引轻小物体【解析】【详解】N95口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进而吸附一些颗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会被吸附。三、计算题1、(1)2.99×10﹣26kg;(2)1.336×1015m【解析】【详解】解:(1)1个水分子的质量;(2)将1cm3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则其长度l=40nm×3.34×102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