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中一年级历史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确立宗法分封制的核心原则是?A.离心率B.世卿世禄C.等级名分D.中央集权2.“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主要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B.实行察举制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设立西域都护府4.“安史之乱”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之一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B.唐朝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落C.促进了民族交融,草原文明融入中华文明D.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5.宋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设置了?A.车驾仪仗B.文武百官C.通判D.行省6.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的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文化生活的文学作品主要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水浒传D.天工开物7.“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由谁提出的?A.林则徐B.魏源C.奕䜣D.左宗棠8.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清政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瑷珲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10.新文化运动中,被胡适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的是?A.《狂人日记》B.《呐喊》C.《女神》D.《子夜》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之一是?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五四运动的爆发D.以上都是1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主要是?A.“耕者有其田”B.限制地主土地所有权C.没收地主土地归国家所有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3.指导八路军进行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方针是?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B.坚持统一战线,争取中间势力C.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15.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一边倒”外交政策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17.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的主要阶段及其代表性事件。18.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百姓充实,府库有余。”——《史记·平准书》材料二:“(汉武帝)乃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以监郡国……其后汉益强,自天子不能均天下,而诸侯王自以適属,与天子有亲,多复国,而列侯邑大者跨郡县,与远方诸侯强,今或王,或列侯,名号曰‘大国’,皆在公卿之位,出令封地,十余万户,赋出万石以上,与京师同。此其所以强也。今内郡诸侯王,大国不过十万户,小国五万户;边郡小国,不过万户,赋出千石以下,与京师同。其非亲王,复入故爵为列侯,大者不过千户,小者数百户,出赋少者数十石,多不过百石,与吏同。然则诸侯王强时,内得人,外得师,与京师共治;弱时,以户邑世,传子孙,足以长世矣。此非所以强本朝而弱诸侯也,乃所以强诸侯而弱根本也。今或有不法,非独损其爵邑,又废之,虽百世子孙不得复属王位,此令诸侯王恐惧,唯恐不得其位,而日夜思尽忠于天子者。今复故爵,与吏同赋,虽复百世子孙,毋敢复望王位,此非所以强根本而弱诸侯也,乃所以强诸侯而弱根本也。”——主父偃《奏请推恩令》(节选)材料三:“推恩令下,令有国者各分为几县,复为列侯……列侯更以邑封兄弟及子,故侯者数绝,而侯国绝矣。”——《史记·主父偃列传》(节选)(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主要目的和措施。(8分)(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推恩令”的历史影响。(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论述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名分。2.A解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核心思想。3.C解析:汉武帝为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B解析:“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5.C解析:宋初为防止地方割据,在地方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管理,相互监督。6.C解析: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水浒传》等小说兴起。7.B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8.C解析:《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0.A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1.D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B、C均为重要条件。12.A解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13.C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14.B解析: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5.B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二、简答题16.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中央官职。②经济上:统一铸币(五铢钱),统一度量衡;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③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抓住中央和地方;经济上抓住统一经济措施;思想文化上抓住思想控制。17.主要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1927)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代表性事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长征、西安事变。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和事件。需明确两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和代表性事件。18.①政治上: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建立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军事上:解放战争的胜利,统一全国(除台湾等地区)。③思想上: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巩固人民民主政权。④经济上:稳定物价,恢复国民经济。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措施。从政治、军事、思想、经济等方面概括巩固政权的努力。三、材料分析题(1)措施:统一铸币;统一度量衡;减轻赋税(或:轻徭薄赋)。解析:从材料一“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百姓充实,府库有余”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采取了统一经济措施,如统一铸币、统一度量衡,并减轻赋税,休养生息。(2)目的: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下诏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解析:材料二主父偃分析了分封制下诸侯王势力强大对中央的威胁,提出“推恩令”的目的在于削弱诸侯,加强根本(中央)。材料三说明“推恩令”的具体措施是让诸侯王分封子弟,使其封地缩小。(3)影响: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推恩令”通过法律手段逐步瓦解了郡国并行制,解决了王国问题,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汉朝起到了重要作用。四、论述题特点:①产生时间晚,是在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和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产生的。②发展受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发展艰难曲折,规模相对较小。③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和长江沿岸城市。④行业上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⑤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系密切,具有依赖性和买办性。历史作用:①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