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高强模(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轻型高强模(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轻型高强模(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轻型高强模(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轻型高强模(板)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型高强模板施工技术交底一、模板材料特性及结构组成本项目采用的轻型高强模板为七层复合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防水层:0.05-1.50mm厚高耐候憎水面漆,具备优异的抗渗性能,适用于地下室等潮湿环境施工。耐磨层:0.05-1.00mm三氧化二铝耐磨纸,表面硬度达2H以上,可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摩擦冲击。上表层:2.5-4.5mm重组竹薄板,密度≥0.8g/cm³,抗弯强度≥120MPa。增强层一:0.11-0.16mm碳纤维布,拉伸强度≥3000MPa,弹性模量≥230GPa。芯层:9.0-13.0mm杨木单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交替组坯结构,表观密度≤0.6g/cm³,实现轻量化与保温性能平衡。增强层二:同增强层一材料规格,与增强层一形成双向增强体系。下表层:同上层材料规格,保证模板双面强度均匀。模板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需满足:弯曲强度≥310MPa(ISO178-2010标准)弯曲模量≥14000MPa(ISO178-2010标准)均匀载荷10kN/m²作用下,180min后跨中残余挠度≤1.5mm吸水率≤2%(24h浸泡试验)周转次数≥100次(正常维护条件下)二、施工准备2.1材料验收外观检查:模板表面应平整无裂纹,边缘无毛刺,各层间无脱胶现象,防水涂层连续均匀。尺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2mm,宽度±1mm,厚度±0.5mm,对角线偏差≤3mm。力学性能抽检:每批次随机抽取3块模板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跨距20倍厚度时,破坏载荷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5%。2.2施工机具准备设备名称规格要求数量配置检查要点手电钻扭矩≥30N·m,配备φ4-12mm钻头1台/500㎡钻头磨损量≤0.2mm磁力线坠精度0.5mm/m2个/作业面吊线垂直度偏差≤1mm铝合金靠尺2m长,直线度≤0.5mm3根/作业面无弯曲变形模板夹具夹持力≥5kN20个/100㎡卡扣无裂纹专用脱模剂水性硅基型0.5L/100㎡与模板兼容性测试合格2.3作业条件确认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5mm/2m,标高误差控制在±10mm内。钢筋工程验收合格,预埋件位置偏差≤10mm。施工温度宜控制在5-35℃,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5℃时需设置遮阳设施。三、模板安装工艺3.1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进行轴线定位,控制线偏差≤3mm。弹出模板安装控制线,墙柱边线外放20mm设置模板定位线。在混凝土基层上钻孔植入φ12定位钢筋,间距≤800mm,露出长度100mm。3.2模板组拼剪力墙模板:采用1200×2400mm大模板为主,阴阳角处配置45°角模,模板接缝处粘贴5mm厚EPDM密封条。梁模板:当梁高≥700mm时,设置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螺栓直径≥M12,采用双螺母固定。楼板模板:采用"主龙骨+次龙骨+模板"三层支撑体系,主龙骨选用8#槽钢,间距≤1200mm;次龙骨为50×100mm方木,间距≤400mm;模板接缝处采用企口连接,错缝安装。3.3安装要点吊装作业:单块模板重量≤15kg时可人工搬运,超过时应采用塔吊吊装,吊点设置在模板长度1/4处,采用专用吊装带,角度不得小于60°。连接固定:模板之间采用偏心卡扣连接,每边卡扣数量≥2个/m,卡扣拧紧扭矩35-40N·m。标高控制:利用可调支撑顶托调节模板标高,调节量控制在10-150mm范围,顶托伸出长度≤300mm。垂直度调整:采用斜撑与墙顶预埋铁件连接,斜撑角度45-60°,每2m设置一道,通过花篮螺栓调节垂直度,偏差控制在3mm/2m内。3.4特殊部位处理后浇带: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组合体系,网片与模板搭接长度≥150mm,用φ6钢筋@200mm固定。施工缝:模板端部设置50mm宽海绵条,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无漏浆,接缝处模板应超出施工缝200mm以上。预埋件区域:采用定制开孔模板,孔边设置加强肋,预埋件与模板间隙用密封胶封堵。四、质量控制要点4.1安装质量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3全站仪复核截面尺寸+4,-5卡尺测量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塞尺相邻板面高低差2塞尺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拉线尺量4.2过程控制措施三检制:班组自检→技术员复检→质量员专检,每层模板验收需留存影像资料。荷载试验:对跨度≥4m的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1.1倍设计荷载预压试验,持荷24h后检查无变形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巡检制度:混凝土浇筑前每2小时检查一次对拉螺栓松紧度,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模板变形情况。4.3常见质量问题防治质量问题产生原因防治措施模板接缝漏浆密封条老化或安装不紧密采用新密封条,接缝处双面胶粘贴,螺栓间距≤300mm混凝土表面气泡模板表面未做排气处理在模板底部及转角处设置φ5排气孔,间距500mm阴阳角不方正角模定位不准采用专用阴阳角夹具,安装时挂线校正五、混凝土浇筑与模板拆除5.1浇筑工艺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入模温度5-30℃。采用布料机布料,分层浇筑厚度≤500mm,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50mm。振动棒距离模板≥200mm,避免直接接触模板振捣。5.2拆除控制拆除顺序: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原则,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除时间:侧模在混凝土强度≥1.2MPa(常温下≥24h)可拆除;底模拆除需满足:跨度≤2m时≥50%设计强度,2-8m时≥75%,>8m时≥100%。拆除工艺:使用专用脱模器,严禁硬撬模板,拆除后的模板应立即清理表面浮浆,涂刷脱模剂后码放整齐。六、安全文明施工6.1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鞋,高空作业(≥2m)时系挂安全带,搭设操作平台护身栏高度≥1.2m。模板堆放高度≤1.5m,每堆重量≤500kg,堆垛间距≥1m,距临边距离≥1.5m。塔吊吊装模板时设专人指挥,吊装半径内严禁站人,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具安全性。6.2消防环保要求施工现场配备ABC干粉灭火器,每500㎡不少于2组,每组2具。模板切割作业必须设置接火斗,配备灭火器材,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废旧模板回收率≥95%,分类存放于指定回收区,严禁随意丢弃。6.3应急处置模板坍塌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设置警戒区,采用液压顶杆进行救援支撑。高处坠落事故:现场配备急救箱,对伤者进行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医,同时保护事故现场。七、验收标准7.1分项工程验收主控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验收时需提供模板设计计算书。一般项目:模板接缝宽度≤1.5mm,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7.2竣工验收资料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审批文件模板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