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现场维护及交通导行方案施工现场维护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需结合不同施工地段(一般地段、现状道路段、交岔路口段、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楼前)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维护与交通导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一般地段的施工现场维护针对无现状交通干扰的一般施工区域,从机械调度、人员管理、现场防护、环境清洁等方面制定维护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开展:1.1施工机械调度与管理机械配置与调度:施工现场机械类型多(含运输机械、开挖机械、吊装机械、基础施工机械、砼运输及输送机械等),项目部需结合施工进度编制《机械使用计划》,明确各机械作业时间、作业区域,实现交叉作业互不干扰;机械停放要求:暂时闲置的机械需停放在指定停放区,不得占用施工作业面;停放区需硬化处理(采用C15砼,厚度≥10cm),划分不同机械停放分区(如吊装机械区、运输机械区),设置标识牌。1.2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标识区分:各工种人员需佩戴不同标识的安全帽或胸牌(如管理人员戴红色安全帽、作业人员戴蓝色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戴黄色安全帽),便于职能识别与现场管理;劳动纪律要求:作业人员需严格遵守施工纪律,无工作任务时立即撤离施工现场,严禁在作业区逗留、闲聊,避免安全隐患。1.3现场防护与环境管理防护设施设置:施工现场四周插设警示旗(间隔5m,采用红白相间反光旗),标注施工区域边界;开槽施工时,沿槽边设置连续围护(采用1.2m高彩钢板围挡,底部设30cm高砖砌挡水坎),围挡外侧悬挂“施工危险,禁止靠近”警示标识;材料堆放区、粒料拌和区、生产生活区采用统一标准护栏(Φ48mm钢管,高度1.8m,立杆间距2m)围护,护栏刷红白相间警示漆。扬尘控制措施:易飞扬材料(如水泥、石灰、细骨料)需用苫布(厚度≥0.2mm,防水耐磨型)全覆盖,苫布边缘压实固定,防止风蚀扬尘污染环境。1.4现场清洁与区域划分功能分区管理:按现场平面布置图明确划分物料堆放区、现场加工区、机械停放区、现场办公区,各区设置明显标识牌(尺寸1.2m×0.8m,白底红字),严禁跨区占用;堆土与弃土要求:现场堆土需符合安全规定(堆高≤1.5m,距槽边≥2m,边坡坡度1:1.5),工程弃土需及时清运(每日收工前清理完毕),运至指定弃土场;通道维护:人行通道(宽度≥1.5m)和消防通道(宽度≥4m)需保持路面平整畅通,采用级配碎石硬化(厚度≥10cm),每日安排专人清扫,雨天及时排除积水。1.5周边环境保护施工现场附近的公共场所门前、居民住宅门前严禁堆放土方、建筑材料或机械设备,确需临时占用时,需提前与产权方协商,划定临时占用范围(占用时间≤24小时),并采取防护措施(如铺设钢板保护路面),完工后立即清理恢复。二、现状道路段的施工现场维护及导行本工程154~161#墩位、0~31#墩位位于现状道路上(道路宽度约40m,桥梁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基本重合),需分施工阶段(桩基施工、承台及墩柱施工)制定维护与导行方案,保障施工与交通通行安全。2.1现状道路基本情况现状道路横断面布置(宽度40m)如下:[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2桩基施工阶段维护与导行施工方式: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模式,即占用道路半幅区域进行桩基施工,剩余半幅作为临时通行道;围护措施: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采用1.8m高钢制围挡隔离(围挡底部设50cm高混凝土基础,防止移位),围挡外侧粘贴反光条(间隔1m,宽度10cm);围挡两端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警示标识(距围挡50m处开始设置),夜间开启警示灯(间隔10m,红色闪烁灯);交通导行:临时通行道按单向两车道布置(机动车道宽度各3.5m,非机动车道宽度2m,人行道宽度1.5m),设置交通标线(车道分界线、边缘线,采用热熔型涂料);安排2名专职交通指挥员(佩戴反光背心、手持指挥旗),在围挡两端路口指挥交通,高峰期(7:00-9:00、17:00-19:00)增加1名指挥员。2.3承台及墩柱施工阶段维护与导行施工方式:采用“两侧围蔽、中间导行”模式,即沿道路两侧设置施工围挡,中间预留通行空间;围护措施:施工区域采用钢制围护(同桩基施工围挡标准),围护范围按承台、墩柱施工需求确定(每侧超出施工边缘1.5m);围护内侧设置安全警示带(高度0.5m,红白相间),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交通导行:提前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交《交通导行报告》,申请交管部门协助维持交通安全(如在关键路口设置临时交通警察岗);临时通行道保持双向两车道(机动车道宽度各3.5m),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并设置(宽度3m),设置隔离墩(间隔2m,高度0.8m)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导行路线全程设置指示标识(如“前方绕行”“限速30km/h”),关键节点设置交通诱导屏,实时提示路况。三、交岔路口段施工现场维护及导行跨路口地段需施工现浇箱梁,施工期间需搭建支撑架,同时保障路口行车安全,具体维护与导行措施如下:3.1支撑架构造与防护支撑架设计:采用“钢管立柱+工字钢横梁”构造,钢管立柱(Φ200mm,壁厚8mm)按间距2m布置,顶部铺设I40b工字钢(间距1.5m),作为现浇箱梁施工平台承重结构;行车安全防护:在支撑架上部(工字钢横梁上方)满铺3cm厚薄木板(采用松木,宽度20cm,长度与横梁一致),木板之间用铁丝绑扎牢固,防止杂物掉落;薄木板上方铺设防雨布(防水型),避免雨水、施工废料渗入下方道路;警示措施:支撑架四周悬挂安全网(密目式,目数≥2000目/100cm²),底部设置“禁止攀爬”警示标识;支撑架两侧(距路口50m处)设置“前方施工,注意安全”警示牌,夜间开启轮廓灯(间隔5m,黄色常亮灯)。3.2交通导行安排车道划分:交岔路口保持双向通行,临时压缩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3m),设置隔离锥(间隔1m)引导车辆有序通行;人员值守:在路口四个方向各安排1名交通指挥员,协助疏导交通,避免车辆在支撑架下方停留;应急措施:在路口附近设置临时停车场(面积≥500㎡),当交通拥堵时,引导车辆临时停放,缓解通行压力;配备1辆应急救援车,随时处理交通事故。四、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楼前的施工现场维护及导行为保障企事业单位正常办公、居民正常出行,施工期间不得切断道路交通,需采取临时道路与专人维护结合的措施:4.1临时道路修建临时道路设计:在企事业单位、居民楼前道口施工区域外侧,修筑5m宽临时路(长度按道口实际宽度确定),临时路基层采用级配碎石(厚度20cm),面层采用C20砼(厚度15cm),表面拉毛处理(增加抗滑性);排水措施:临时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沟宽30cm,深40cm),沟底铺设防渗膜,避免雨水浸泡路基导致路面破损。4.2交通维护与管理专人值守:临时路通行期间,安排1名专职人员负责交通维护(佩戴反光背心,手持指挥棒),引导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禁止车辆在临时路停放;防护设施: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浙江省绍兴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中国教育SaaS服务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报告
- 2025中国工业除尘设备智能运维市场潜力报告
- 高效解题策略及其应用-洞察及研究
- 高效风机叶片设计-洞察及研究
- 跨平台寄递服务个性化整合研究-洞察及研究
- 丑数的和函数及其性质-洞察及研究
- 高频段混合信号电路设计-洞察及研究
- 智能化轨道交通对城市活力的促进-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GB 18447.1-2001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安全要求
- 常用照明电路课件
- 工作人员参与和协商控制程序
- 车间组织架构图
- 【全国教学大赛】《徒手防卫与控制》比赛课题:锁喉摔控制技术-一等奖课件
- 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箱梁预制场建设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
- 高速公路通信直埋微管集束管技术规范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