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练习题(解析版)_第1页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练习题(解析版)_第2页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练习题(解析版)_第3页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练习题(解析版)_第4页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练习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月食现象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3、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4、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人我们的眼晴C.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5、162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第一次预告了“水星凌日”,其发生的原理与我们观察到的日食相似。当太阳、水星、地球运行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

B.小黑斑是由于水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水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6、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的某点的光线数()A、只能有一条B、可以有两条C、可以有四条D、可以有无数条7、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所示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8、戴绿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绿色,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最正确、合理的是(

)A.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绿色镜片时,被镜片染上了绿色B.眼镜反射的光映绿了白纸C.通过绿色镜片看一切颜色的物体都是绿色D.绿色镜片透过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绿光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

B.小孔成“像”C.水中的“月亮”

D.雨后形成的“彩虹”1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这时光的反射角是_______.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度,_____(选填“CD上端”或“CD下端”、“AB左端”或“AB右端”)为空气.3、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像”;(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像.4、图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的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到观察者眼中。

5、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B是

光线,OC是

光线,∠N′0C是

角.6、写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路灯下影子;(2)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3)人站在河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4)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5)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里观察外面的景物;(6)小孔能成像;(7)海市蜃楼;(8)立竿见影的“影”;(9)夏天天晴时,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以上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余可以用光的________原理来解释。7、盐渎公园的河边垂柳成阴,水面倒影如镜,河水清澈见底,从物理角度看:“垂柳成

阴”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岸边柳树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河底

(选填“深”、“浅”或“一样”),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8、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中的光路图,从图中可得:_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是∠__________(选填数字),如果把图可以看成坐标轴,那么水应该在第__________象限。9、生活中人们常说“鸟语花香、绿柳成荫”.“鸟语”是通过____传播到人耳,“花香”是指_____现象,“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成荫”是由于____________.10、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光在酒面_____(选填“反射”“折射”)形成的像,这个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如图1是小孔成像的实验。(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2)实验中,蜡烛和小孔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则像会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若将实验的小孔变为三角形的小孔,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会______(不变、变为三角形、变为正方形)。(3)白天看到树荫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光斑是______(倒立、正立)的太阳的像。(4)图2甲中“坐井观天”讲述的是青蛙在井底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天空的故事,图2中能正确表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到的范围的图象是______。2、冬天到了,小明发现大多数人都穿着深颜色衣服。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探究问题。3、如图12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0点为入射点,ON的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l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0时,反射光为0D;当入射光为E0时,反射光为0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50°2CO40°3EO20°

图12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A错误.B.观后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误;C.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错误.D.从水中钢勺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钢勺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正确.2、答案:C【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答案:C4、答案:B5、答案:B6、答案:D7、答案:B解析: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8、答案:D9、答案:C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50°上升50°2、答:OG30AB右端3、答案:光沿直线传播浅反射【详解】(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3)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4、答案:直线反射(或漫反射)解析:空气特别干净时,我们看不到光线,当空气中有烟雾或水雾时,烟雾或水雾会反射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5、答:入射

反射

折射

折射

6、答:(3)(5)

(2)(4)(7)

直线传播

7、答:直线传播,反射,虚像,浅,折射现象8、答:CO

5

1、49、答案:空气

扩散

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语”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所以“绿柳”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柳只反射绿光;“成荫”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点睛】牢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吸收其它颜色的光,若光线中不包含能反射的颜色光,会显现黑色.10、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解析】“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详解】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点睛】此题考查了“影子”和像的成因,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1、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变小

不变

倒立

A

【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