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1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2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3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4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2、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

;

B.放大镜;

C.潜望镜;

D.近视眼镜.3、小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下图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观看地图;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6、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7、一个焦距是l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50厘米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厘米处的过程中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8、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C.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D.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9、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10、人脸识别系统中,如图5,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R.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D.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小明所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2、小芳和妈妈到位于抚州城东抚河之畔的著名古楼——拟岘台游玩时,用单反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3、远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人用冰磨成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_______作用。修理钟表的师傅戴的老花镜是____镜,修理时,细小零件放在该镜______的位置。4、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k各点,如图所示,则当蜡烛在_____点时在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最大。5、如图所示的是教学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原理,其中螺纹透镜的作用是

,凸透镜的作用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

。6、小华学习了有关知识后,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对小明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上的像如图甲所示,现要使底片上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她在按快门拍照之前需要进行两项重要操作:(1)照相机离小明的距离应__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

(2)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虚”、“实”)像。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此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将器材放上光具座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解决完所有不利因素后,当物体离透镜15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8、在灯光下做的“手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近视眼镜的玻璃镜片相当于________透镜。9、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____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10、放大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如图所示),看到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邮票到透镜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小娟在探究某光学元件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某光学元件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该光学元件名称应该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玻璃板

D.三者均可(3)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光屏上成像的尺寸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2、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3、小明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按操作步骤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发现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下,如图,则应向

:(向上/向下)调整光屏。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缩小,放大,等大)-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A.如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由图知此时像距为15cm,可得:所以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所以移动光屏是找不到像的,故C错误;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即减小物距,根据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知,像距应增大,即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故D正确;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会变大,这里的像变大,是与之前比变大,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2、答:B3、答案:C4、答案:B5、答:B6、答案:B7、答案:B8、答:B9、答案:B10、答:A二、填空题1、答案:凸

近视2、答案:靠近

增大

【解析】照相机镜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图中从甲到乙,人像变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得,像距应增大,物距应减小,所以改拍乙照片时,拍照者应靠近拍照对象,同时镜头前伸,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即像距。点睛: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掌握物距和像距变化时像的变化情况,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会变大,这里的像变大,是与之前比变大,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像距小于物距,像就缩小。3、答案:会聚;凸透;焦距以内4、答案:15、d5、答案:会聚光

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答案:远

后缩

【解析】照相机是利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知,甲的像比乙的像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大,此时的物距越小,像距越远.所以用照相机对小明进行拍照,照相机离小明的距离应远一些;将照相机的镜头后缩一些.【点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