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综合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华 B.凝固 C.升华 D.液化2、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如下图中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物理现象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吹电扇感觉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C.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熔化时放热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凝华现象4、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1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5、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6、一位粗心的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37.8℃,则病人的体温不可能是()A.37.8℃ B.37.5℃ C.38.2℃ D.36.5℃7、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 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河水结冰8、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铁管比0℃的木头更冷B.体温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9、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10、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把它插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5厘米,把它插到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25厘米。当把该温度计插入某种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10厘米,则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当液体温度为80℃时,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_厘米。2、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则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_现象。3、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4、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了水在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时,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桔子不被冻伤;如图2所示,果农家中使用的液化气是用_____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的。5、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c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d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甲:仅增加水的质量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6、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7、秋天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冬天,草叶上常挂有霜,霜在形成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放热”)。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同时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才能维持沸腾,而小红认为用小火就可以维持沸腾了,_____(选填“小明”或“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9、如图所示,天问一号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启火星探测任务.在火星车顶都,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正十一烷。白天,温度升高时,这种固态物质吸收热量而熔化;夜间,温度下降时,这种物质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保证火星车安全度过漫漫寒夜。10、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冰和雪在我国北方冬季十分常见,冰是由水发生_______现象形成的,雪是由水蒸气发生_______现象形成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小明想给爷爷做一个医药低温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效果好,还是用浓度适当的盐水结成的冰好;于是他做了一个小实验,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出现;请你帮小明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并且帮小明判断做医药冷藏盒是用冰好,还是用浓度适当的盐水好?2、“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会沸腾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人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会觉得冷,如果有风会觉得更冷,这是为什么?4、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5、常言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做出合理解释。6、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相应的问题。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1)请把文中描述“干冰有致冷作用原因”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3)云中的小冰晶下落到最后又是如何变成了小雨滴的?7、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常因为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试着用物理知识解释眼镜起雾的原因。8、我们福建很多地方有一种用陶土做的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会很快冷却,且一般都比气温低,请解释这种现象。9、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请问这些“白气”是怎样形成的?10、水壶烧开水的时候,为什么离水壶嘴较近的地方没有“白气”,离水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小妍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甲图中的操作错误会使温度计的示数偏______(选填“大”或“小”)。(2)纠正甲图中的错误后,按图乙读取温度计示数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①”、“②”或“③”);从下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地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6989898(3)水沸腾前的情况是图丙(a)(b)中的______(选填“a”或“b”)。(4)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丁的图线a所示,但是觉得实验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小妍采用了减少水的质量的方法,则水温和时间的关系可能是图______;而同组的小王则采用提高水的初温的方法,则水温和时间的关系可能是图______。(两空均选填“b、c或d”)2、小翁同学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冰吸收的热比水吸收的热_______(选填“多”、“一样”或“少”);(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3、某小组在做“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装置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而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浸没在水中进行实验是为了让海波______;(2)图甲温度计示数为______;小组成员每隔相等时间记录下温度并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发现海波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3)如图乙,在第3min时海波处于______(选填“固”或“液”)态;若在第10min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则此时海波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熔化。4、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盐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效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盐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____℃;(5)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6)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称为______,目的是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并加热时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状态,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详解】造雪机在工作时,将液态的水以小水滴的形式喷出形成“白雾”,这些小水滴由液态的“白雾”变成固态“白雪”的过程叫凝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C【详解】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A错误;B.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故B错误;C.图中操作是正确的,故C正确;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3、A【详解】A.电风扇吹出的风使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降低了人的温度,所以人感到凉快,故A正确;B.酒精易蒸发,蒸发吸热使人感到凉快,故B错误;C.熔化要吸热,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熔化时吸热,故C错误;D.小水珠是液体,是液化所致,故D错误。故选A。4、D【详解】A.人觉得舒适的室温大约23,所以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3,故A不符合题意;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略高于0,约为2,故B不符合题意;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38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5、D【分析】【详解】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37.8℃,病人的体温可能小于或等于37.8℃,不可能是38.2℃。故选C。7、A【详解】樟脑丸变小,这是固体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体,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这是由于液体水,凝固为固体冰,会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樟脑丸变小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会放出热量,则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樟脑丸变小。故选A。8、C【分析】【详解】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铁管与0℃的木头相比,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则0℃的铁管与0℃的木头一样冷,故A错误;B.体温计也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B错误;C.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正确;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9、C【分析】【详解】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分析】【详解】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放热液化成水珠,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
25
21【详解】[1]把温度计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5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5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L=25cm-5cm=20cm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L=10cm-5cm=5cm则温度为[2]当水温为80℃时,相对于0℃,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L'=80℃×0.2cm/℃=16cm所以水银柱的长度为L''=5cm+16cm=21cm2、凝华【详解】对于晶体,低于熔点时是固态,高于熔点而低于沸点时是液态,高于沸点时是气态。所以,在Ⅰ区域该物质对应的是固态,在Ⅱ区域是液态,在Ⅲ区域是气态。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即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则该晶体物质发生凝华现象。3、
液化
吸收【详解】[1]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2]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4、
凝固
放出
压缩体积【详解】[1][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了水在凝固成冰时,放出热量,使桔子不被冻伤。[3]使气态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果农家中使用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5、
乙
甲
丙【详解】[1]比较a、b可知,b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与a曲线相同,温度升高速度相同,即b曲线对应水的质量与a曲线相同,但b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比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要高,即水的沸点高,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b曲线对应乙情况。[2]比较a、c可知,c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与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相同,即沸点相同,气压相同,但c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a曲线小,温度升高较慢,即c曲线对应水的质量比a曲线大,所以c曲线对应甲情况。[3]比较a、d可知,d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比a曲线中水的最高温度要低,即水的沸点低,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减小了液面上方气压,而且d曲线中水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a曲线小,温度升高较慢,即d曲线对应水的质量比a曲线大,所以d曲线对应丙情况。6、
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0℃【详解】[1]在物理学中,我们定义“温度”这个物理量,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它的玻璃泡中一般装的测温液体有煤油、酒精、水银;当测量更高的温度时,测温液体就会受热膨胀,使得液柱上升,示数变大;反之,测温液体就会遇冷收缩,使得液柱下降,示数变小。[3]摄氏温标是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其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7、
液化
放热【详解】[1]秋天,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2]冬天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骤降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8、
甲
液化
小红【详解】[1]水沸腾时,上部分和下部分的水温度是相同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在变小,气泡会变大,观察甲和乙两图,甲的气泡在变大,乙的气泡在变小,因此甲图正确。[2]“白气”是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它是液态小水珠,而烧杯中的水蒸气是气态,在杯口周围遇冷,变为“白气”,气态变为液态,这是液化。[3]水沸腾后,要维持沸腾,只需保证水能继续吸热就行,因此小火就可以了。9、
放出
凝固【详解】[1][2]白天,温度升高时,这种固态物质吸收热量而熔化变为了液态,晚上,温度降低,液态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固,凝固放热。10、
凝固
凝华
放出【详解】[1]水变成冰,即液态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2]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极低温度环境中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3]凝固与凝华现象都是遇冷形成的,都需要放热。三、简答题1、见详解【详解】答:冰熔化吸热,使易拉罐变冷,因此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白霜;盐使冰的凝固点降低,因此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与不加盐的冰相比较而言,升高到相同的室温,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块好。2、见详解【详解】锅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蛊内的汤不会沸腾;因为沸腾有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不断吸热,盅内的水和锅内的水温度相同,不再发生热传递,盅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3、见解析【详解】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特别是有风吹过来的时候会觉得更冷,这是因为人出水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人会觉得冷;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水的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人会觉得更冷。4、见解析【详解】北方寒冬的早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表面,放出热量,凝华为小冰晶。5、见解析【详解】下雪时,是水蒸气凝华为雪花,凝华时放热,故“下雪不冷”;下雪后,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化雪冷”。6、(1)见解析;(2)液化;凝华;(3)见解析【详解】(1)干冰有致冷作用原因: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放出热量。(3)小冰晶下落到接近地面时遇到温暖的空气,由固态变为液态小雨滴,属于熔化现象。7、见解析【详解】答:戴口罩时,呼出的热空气通过口罩与鼻梁之间的空隙,与冷的眼镜片接触,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片上,,从而导致眼镜“起雾”。8、见解析【详解】陶土容器能够渗水,夏天气温高,渗透到容器外的水很快蒸发,蒸发时要从容器中的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水温很快下降;当水温下降到和气温相同时,壶中的水还会继续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从而水温继续下降,最终比气温低。9、见解析【详解】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不会沸腾。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0、见解析【详解】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壶嘴处温度比较高,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在离壶嘴较远处,空气温度比较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离水壶嘴较近的地方没有“白气”,离水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四、实验探究1、
大
②
小于
b
b
c【详解】(1)[1]甲图中温度计的感温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这个位置温度较高,测量的温度值偏大。(2)[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和温度计内感温液柱的液面相平,不能俯视和仰视,所以视线正确的是②。[3]从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沸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当地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4]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而沸腾时水温上下一致,气泡会越来越大,所以a是沸腾时的情况,b是沸腾前的情况。(4)[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小妍采用了减少水的质量的方法,水的初温不变、沸点不变,加热升温快,所示水温和时间的关系可能是b。[6]小王则采用提高水的初温的方法,水的沸点不变,加热时间减少,则水温和时间的关系可能是图c。2、
晶体
固液混合态
少
98【详解】(1)[1]根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5~15min温度保持不变,故冰是晶体。[2]5~15min为冰的熔化过程,故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3]同一酒精灯加热,AB段(为固态)加热5min,CD段(为液态)加热10min,故AB段吸热少,即升高相同的温度,冰吸收的热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公路标线与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
- 天然气管网运营维护管理方案
- 买房送装修合同范本
- 全民tv赔偿协议书
- 河道整治环境影响评估方案
- 专利代理变更协议书
- 建筑装饰工程装修工程施工监理方案
- 风电场建设安全管理方案
- 企业认购公益协议书
- 放射科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高级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疱疹病毒脑炎)
- 2004陕西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补充定额
- 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句法学-第6章语用学)圣才出品
- GB/T 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 发射要求
- GB/T 31349-2014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中央空调系统
- 风电机组现场安装验收报告
-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FDP对各疾病保护机制课件
-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课件
- 2021年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