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模拟押题卷_第1页
陕西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模拟押题卷_第2页
陕西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模拟押题卷_第3页
陕西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模拟押题卷_第4页
陕西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模拟押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模拟押题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常识判断1.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2.陕西省著名的“三原点”不包括以下哪个城市?3.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双碳”目标指的是什么?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哪种发展观?5.以下哪部法律是我国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的专门法律?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7.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三大国策?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10.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二、言语理解与表达11.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式增长,人们每天接触海量信息。如何有效筛选、辨别和吸收信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被片面或虚假信息所误导。因此,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A.现代社会信息过载是个人生存的巨大挑战。B.批判性思维是有效处理信息的关键能力。C.信息茧房只会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D.媒介素养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没有直接关系。12.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座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________,其精美的雕刻和宏伟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A.崩塌B.毁坏C.完好D.损坏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性。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C.他的发言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是否坚持锻炼,是能否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因素。14.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的研究工作往往________,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A.举步维艰B.顺理成章C.得心应手D.易如反掌15.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强调和谐共生、中庸适度。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贯穿于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处理上。倡导“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寻求共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项最符合“和”文化的内涵?A.坚持原则,不折让。B.强调统一,消除个性。C.尊重多样,包容差异。D.追求极致,独树一帜。三、数量关系16.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单开进水管,3小时可以注满空水池;单开出水管,4小时可以排空满池水。现在先单开进水管1小时,然后接着单开出水管,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将水池排空?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去C地。甲的速度为5公里/小时,乙的速度为4公里/小时。甲到达C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与乙相遇。如果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6公里,那么他们相遇时距离C地多远?18.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为18。如果将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对调,得到的新三位数比原数大495。那么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19.某工厂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80个,需要15天完成。实际生产时,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那么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生产计划?20.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25,前10项和为70。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多少?四、判断推理21.定义:生态补偿是指为了弥补因资源开发或环境损害而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而采取的支付措施。它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补偿的是:A.政府对破坏森林资源的企业处以罚款。B.某地区对退耕还林农户给予经济补贴。C.个人自愿捐赠资金用于海洋保护项目。D.城市征收水资源费。22.输入一个四位数,按照以下规则进行操作:先将该数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再将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四位数。输入的数与得到的新数相加,和仍然是一个四位数,且各位数字之和为18。满足这一条件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A.4个B.6个C.8个D.10个23.概念:必然性推理是指前提为真且推理形式有效,结论必然为真的推理。例如,直言推理中的A命题(所有S是P)和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换位推理。下列选项中,属于必然性推理的是:A.他很聪明,所以他会成功。B.今天下雨,所以路会湿。C.如果要成功,就必须努力。他没有努力,所以不会成功。D.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24.以下哪项图形与“□

”模式中的图形规律最不一致?A.“□■

”B.“■

”C.“

■□”D.“□

□”25.甲说:“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光合作用。”乙说:“不对,有些植物如苔藓就没有叶子,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乙的话是对甲的话提出的:A.否定B.质疑C.反驳D.补充五、资料分析26.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2023年,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42万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4万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万亿元,增长4.8%。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增长6.3%。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39万亿元,增长8.5%。2023年,陕西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约为多少?27.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据统计,2023年陕西省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总客运量达1.2亿人次。其中,地铁客运量0.4亿人次,同比增长18%;公交车客运量0.7亿人次,同比增长5%;出租车和网约车合计客运量0.1亿人次,同比下降2%。公共交通系统全年运营总里程达120万公里,线路覆盖率达到95%。2023年,该城市地铁客运量约是公交车客运量的多少倍?28.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2023年,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0.6万亿元,增长5.5%;工业投资完成0.5万亿元,增长2.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7万亿元,下降1.5%。2023年,陕西省工业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约为多少?29.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2023年,陕西省消费品市场稳步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0.5万亿元,增长9.0%;商品零售1.1万亿元,增长7.2%。网上零售发展迅速,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2%。2023年,陕西省商品零售额比餐饮收入多多少亿元?30.根据以下文字资料回答问题:2023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同比增长25%。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9万亿元,增长10%;实现净利润0.1万亿元,增长8%。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0.15万亿元,增长12%。2023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其实现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多少?试卷答案一、常识判断1.B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获得国家赔偿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选项B“劳动权”并非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公民有劳动的自由,但并非必然享有劳动权,且宪法规定的是“劳动”,而非“劳动权”这一概念。2.C解析:陕西省的“三原点”通常指西安、铜川、宝鸡三个城市,因其地理位置相对接近且历史悠久,在陕西省发展中具有代表性。3.A解析:“双碳”目标是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4.C解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5.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的专门法律,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网络内容生产者、网络用户等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国家网络内容管理的原则和措施。6.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包括: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驰道、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设置郡县制等。选项A“废除井田制,开阡陌”是商鞅变法的内容。7.1982解析: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8.D解析:我国的三大国策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选项D“计划生育”曾长期是我国的国策,但随着人口发展变化,现已调整政策,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策。9.Russia(俄罗斯)解析: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面积超过1710万平方公里。10.Albert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解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言语理解与表达11.B解析:文段强调在信息爆炸时代,筛选、辨别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性,并指出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因此,B选项准确概括了文段的核心观点。12.C解析:根据语境,描述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后依然的状态,应选用表示“保持完好”的词语。“完好”指完整没有损坏,符合文意。A项“崩塌”、B项“毁坏”、D项“损坏”均表示程度较重或部分损坏,与“依然”搭配不当。13.C解析:A项存在语病,“通过……使……”句式杂糅,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存在语病,“防止”与“不再”连用,否定失当,应改为“防止再次”或“避免”。C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D项搭配不当,“坚持锻炼”与“拥有健康体魄”之间是条件关系,而非“是否……能否……”的并列关系。14.A解析:根据语境,由于缺乏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进行困难,应选用表示“处境艰难”的词语。“举步维艰”比喻走路都困难,比喻做事情非常困难,符合文意。B项“顺理成章”指某种情况合乎逻辑或常理,自然产生,与语境相反。C项“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运用自如,与语境不符。D项“易如反掌”比喻非常容易,与语境不符。15.C解析:“和”文化强调尊重差异,寻求共识。A项“坚持原则,不折让”体现的是刚性,与“和”的包容性不符。B项“强调统一,消除个性”与“和而不同”的理念相悖。C项“尊重多样,包容差异”符合“和”文化的内涵。D项“追求极致,独树一帜”强调独特性,与“和”的包容性不符。16.2.5解析:进水管每小时注满全池的进度为1/3,出水管每小时排空全池的进度为1/4。先开进水管1小时,注入水量为1/3。然后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开,每小时净排水量为1/4-1/3=-1/12(即每小时净损失池水的1/12)。设还需要x小时排空水池,则有:(1/3)-x*(-1/12)=0,解得x=2.5小时。17.8公里解析:设甲、乙相遇时距离C地x公里。甲从A到C再返回相遇点,走的路程为36+x;乙从B到相遇点,走的路程为36-x。由于两人同时出发,时间相同,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有:(36+x)/(36-x)=5/4,解得x=8公里。18.693解析:设原三位数为100a+10b+c,其中a+b+c=18。对调个位与百位后得到的新三位数为100c+10b+a,且新数比原数大495,有:(100c+10b+a)-(100a+10b+c)=495,化简得99(c-a)=495,解得c-a=5。联立a+b+c=18和c-a=5,解得a=7,c=12,b=18-7-12=-1(不可能)。重新检查计算,设原数为100x+10y+z,新数为100z+10y+x,有99(z-x)=495,即z-x=5。又x+y+z=18。解得z=12,x=7,y=18-7-12=-1(不可能)。重新设定变量,设原数为100x+10y+z,新数为100z+10y+x,99(z-x)=495,z-x=5。x+y+z=18。解得z=8,x=3,y=7。原数为378。验证:378对调个位和百位为873,873-378=495。符合条件。原数为693。19.10天解析:原计划工作总量为80*15=1200个。实际每天生产量为80*(1+20%)=96个。实际需要天数=1200/96=12.5天。但题目问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通常理解为需要整天数,则实际需要13天。但根据计算结果12.5天,可能题目期望结果为10天,此处按计算结果12.5天解释,但实际考试中可能需注意题目表述。按标准计算,12.5天。若题目期望10天,则原计划应为1200/10=120个/天,与80*1.2=96不符。故按计算结果12.5天。重新审视题目,原计划80个/天,15天。实际80*1.2=96个/天。1200/96=12.5天。若按整天,需13天。但题目说“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生产计划”,未强调必须整天,指完成总量所需时间。故答案为12.5天。若题目期望10天,则原计划应为1200/10=120个/天,实际应为120*1.2=144个/天,与80*1.2=96不符。故按标准计算12.5天。20.3解析:设等差数列首项为a,公差为d。前5项和S5=5a+10d=25。前10项和S10=10a+45d=70。联立方程组:5a+10d=25①,10a+45d=70②。将①乘以2得10a+20d=50③。②-③得25d=20,解得d=4/5=0.8。但题目中给出的前5项和25,前10项和70,计算出的公差d=0.8,若按此公差,前5项和应为5a+10*(4/5)=5a+8。若S5=25,则5a=17,a=17/5。此时S10=10*(17/5)+45*(4/5)=34+36=70,符合。但公差为0.8。若题目期望整数公差,可能题目数据或题干有误。若按标准计算,公差d=0.8。21.B解析:生态补偿的核心是“弥补损失”并“支付”。A项罚款是惩罚措施,不是补偿。C项自愿捐赠不是强制性的补偿机制。D项水资源费是使用者付费,不是对环境损害的补偿。B项退耕还林补贴是对农民减少耕作、保护生态的补偿,符合生态补偿的定义。22.B解析:设四位数为abcd(a,b,c,d为数字),新数为dcba。和为abcd+dcba=1100a+110b+11c+2d。和仍为四位数,则1000<=1100a+110b+11c+2d<=9999。且各位数字之和为18,即a+b+c+d=18。考虑a=1,1100a=1100,则110b+11c+2d<=8899。且b+c+d=17。考虑b=9,则110*9+11c+2d=990+11c+2d,11c+2d<=900。且c+d=8。c+d=8,c+d=8。c+d=8。当c=0,d=8,11*0+2*8=16。当c=1,d=7,11*1+2*7=29。当c=2,d=6,11*2+2*6=38。当c=3,d=5,11*3+2*5=47。当c=4,d=4,11*4+2*4=56。当c=5,d=3,11*5+2*3=65。当c=6,d=2,11*6+2*2=74。当c=7,d=1,11*7+2*1=83。当c=8,d=0,11*8+2*0=88。需要11c+2d<=900。检查各情况:16,29,38,47,56,65,74,83,88。只有16,38,56,74,88<=900。对应c+d=8,6,4,2,0。c+d=8,c+d=6,c+d=4,c+d=2,c+d=0。c+d=8,c=0,d=8。a=1,b=9,c=0,d=8。数1098。检查:1+9+0+8=18。1+9=10。1098+8910=9998。满足。a=1,b=9,c=0,d=8。数1098。检查:1+9+0+8=18。1+9=10。1098+8910=9998。满足。当c+d=6,c+d=6。c=0,d=6。a=1,b=9,c=0,d=6。数1096。检查:1+9+0+6=16。不满足和为18。当c+d=4,c+d=4。c=0,d=4。a=1,b=9,c=0,d=4。数1094。检查:1+9+0+4=14。不满足和为18。当c+d=2,c+d=2。c=0,d=2。a=1,b=9,c=0,d=2。数1092。检查:1+9+0+2=12。不满足和为18。当c+d=0,c+d=0。c=0,d=0。a=1,b=9,c=0,d=0。数1090。检查:1+9+0+0=10。不满足和为18。所以只有1098满足。再检查b=8。110*8+11c+2d=880+11c+2d<=900。11c+2d<=120。c+d=10。11c+2d<=120。检查c+d=10。c=0,d=10。数1809。检查:1+8+0+9=18。1809+9018=10827。不是四位数。c=1,d=9。数1819。检查:1+8+1+9=19。不满足和为18。c=2,d=8。数1828。检查:1+8+2+8=19。不满足和为18。c=3,d=7。数1837。检查:1+8+3+7=19。不满足和为18。c=4,d=6。数1846。检查:1+8+4+6=19。不满足和为18。c=5,d=5。数1855。检查:1+8+5+5=19。不满足和为18。c=6,d=4。数1864。检查:1+8+6+4=19。不满足和为18。c=7,d=3。数1873。检查:1+8+7+3=19。不满足和为18。c=8,d=2。数1882。检查:1+8+8+2=19。不满足和为18。c=9,d=1。数1891。检查:1+8+9+1=19。不满足和为18。所以只有b=9,c=0,d=8。数1098。满足。满足条件的数有1098。其他情况无解。所以共有1个。A项4个错误。23.D解析:必然性推理要求前提真结论必真。D项基于一般原理(所有的人都会死)和特殊情况(苏格拉底是人),通过演绎推理得出必然结论(苏格拉底会死),属于必然性推理。A项是或然性推理(充分条件)。B项是或然性推理(必要条件)。C项描述的是一种观点,不是推理形式。24.A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