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CCSB1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316—2021
滞育松毛虫赤眼蜂生产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productionofdiapauseTrichogrammadendrolimi
2021-11-26发布2021-12-15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31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俊杰、杜文梅、阮长春、张雪。
I
DB22/T3316—2021
滞育松毛虫赤眼蜂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滞育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Ishii)生产的程序,规定了前期准
备、赤眼蜂繁育、精选与储存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档案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柞蚕卵繁育的滞育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滞育诱导diapauseinduction
利用持续低温诱导松毛虫赤眼蜂稳定进入滞育状态的一个过程。
3.2
滞育持续期diapausemaintenance
赤眼蜂进入稳定滞育到解除滞育前的阶段。
3.3
滞育解除diapausetermination
通过条件控制,使赤眼蜂结束滞育期,继续发育至羽化出蜂的过程。
4滞育赤眼蜂生产程序
滞育松毛虫赤眼蜂生产分为3个阶段。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滞育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流程
5生产前准备
1
DB22/T3316—2021
5.1厂房及规模
按照150亿头滞育松毛虫赤眼蜂生产规模应包括:
a)蜂种繁育室不低于20m2;
b)暖茧车间不低于300m2;
c)采卵室不低于50m2;
d)洗卵室不低于20m2;
e)消毒及晾干室不低于25m2;
f)接种室不低于10m2;
g)暗室不低于50m2;
h)发育室不低于50m2;
i)保鲜冷藏室不低于100m2;
j)物品保存库不低于20m2。
5.2设备
低温生化培养箱、药品保存箱、搅拌器、脱水机、烘干机、柞蚕卵色选机、空调、排风机、电暖气、
加湿器、温湿度自控仪、电脑及打印机、发育盘架、手推运输车。
5.3常用药品及材料
5.3.125g/L~30g/L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消毒液)。
5.3.2孔径为0.15mm的纱网。
5.3.3孔径为2.00mm的纱网。
5.4蜂种
5.4.1蜂种采集
生产前1年的7月下旬至8月初,在自然条件下未放蜂玉米田采集玉米螟卵块,以半山区近水
边为宜。
5.4.2蜂种纯化
采集的玉米螟卵块带回室内发育培养,将寄生变黑的卵块单独装入试管,羽化出蜂后引单头雌蜂,
放入装有100粒米蛾卵的试管(10mm×70mm)转接寄生。发育条件为(25±1)℃、RH(75±5)%、
光照16h、黑暗8h。
5.4.3松毛虫赤眼蜂鉴定
根据雄性赤眼蜂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参照附录A执行。
5.4.4蜂种滞育保存
鉴定纯化的松毛虫赤眼蜂,经3代~5代筛选繁殖,建立实验种群后保存使用:
a)将纯化的松毛虫赤眼蜂蜂种在(25±1)℃、RH(75±5)%条件下,按蜂卵(柞蚕卵)比2:1接
种24h后去除种蜂;
b)接蜂后发育36h~46h到幼虫中期,置入12℃、RH(75±5)%的条件下,滞育诱导30d,
赤眼蜂滞育;
2
DB22/T3316—2021
c)将滞育持续期的赤眼蜂置入(3±1)℃、RH(75±5)%的条件下,进行滞育解除60d~90d;
d)经10℃48h、15℃24h过渡后,按光照16h,(25±1)℃、RH(75±5)%;黑暗8h,(20
±1)℃、RH(75±5)%,变温发育至出蜂。
5.5柞蚕茧
5.5.1备茧
5.5.1.1备茧时期
在生产前一年的11月~12月份开始按预定计划备茧。
5.5.1.2茧质要求
5.5.1.2.1健康雌茧率≥90%;
5.5.1.2.2雄茧率≤7%;
5.5.1.2.3死伤茧率≤3%;
5.5.1.2.4割口茧率≤8%;
5.5.1.2.5发育蛹和嫩蛹≤5%;
5.5.1.2.6茧层率≥10%,无薄皮茧、瘪茧;
5.5.1.2.7茧干燥,未在-3℃以下低温储存。
5.5.1.3备茧数量
按每繁150亿头松毛虫赤眼蜂用茧15000kg计算。
5.5.2蚕茧保存
5.5.2.1保存温度(3±1)℃、RH(60±5)%。
5.5.2.2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含氧量。
5.5.2.3防止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5.5.2.4储存时间不低于45d。
6工厂化生产
6.1灭菌消毒
在生产前1周,将所有繁蜂车间及繁蜂工具,进行集中消毒。消毒方法为如下:
a)首先对消毒对象进行清水或0.5%~1%氢氧化钠、1%的漂白粉水冲洗;
b)用生石灰或石灰水对繁蜂车间喷刷覆盖;
c)将繁蜂工具等置于繁蜂车间内,用毒消散或硫磺等熏蒸消毒。保持室温24℃以上,RH75%以
上,时间24h。
6.2蜂种复壮与扩繁
6.2.1复壮
根据生产计划,定期对松毛虫赤眼蜂蜂种,以米蛾卵和柞蚕卵交替繁育复壮:
a)接蜂比例:米蛾卵蜂卵比1:200,柞蚕卵蜂卵比1:1;
3
DB22/T3316—2021
b)接蜂时间:24h;
c)发育条件:(25±1)℃、RH(75±5)%、光照16h、黑暗8h;
d)复壮周期:30d。
6.2.2扩繁
以柞蚕卵为寄主,将蜂种扩繁2代~3代:
a)接蜂比例:1:30(蜂种寄生柞蚕卵:新鲜卵);
b)接蜂时间:24h;
c)接蜂条件:全黑暗,(25±1)℃、RH(75±5)%;
d)发育条件:同6.2.1c);
e)将末1代蜂种发育至幼虫中后期置于(3±1)℃、RH(75±5)%条件下冷藏,冷藏时间≤15
d。
6.3寄主卵
6.3.1暖茧发蛾
暖茧室保持18℃~22℃,RH(70±5)%,20d~25d后柞蚕茧羽化出蛾。
6.3.2收蛾
在柞蚕蛾羽化期内,随时采收刚羽化(展翅前)雄蛾,避免交尾,次日清晨人工收雌蛾,用于当天
繁蜂或储存在(3±1)℃的冷库中备用。
6.3.3剖腹取卵
用人工方法将柞蚕雌蛾腹部与头胸部分离,剖腹取卵。
6.3.4洗卵
用搅拌器将卵与蛾腹内杂物搅拌分离,漂净杂物,然后反复用清水冲洗至卵粒无杂质。
6.3.5卵面消毒
将清洗干净的新鲜卵用0.1%的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0min。
6.3.6脱水晾卵
消毒后的新鲜卵用纱网袋装好,用脱水机进行初步脱水,然后用烘干机烘干,温度不超过25℃~
28℃。
6.3.7清除绿卵
烘干的新鲜卵用色选机等专用设备清除绿卵后,再用于接蜂,绿卵率≤4%。
6.4接蜂
蜂种卵与新鲜柞蚕卵按1:25~1:30比例进行接蜂。当蜂种羽化25%~30%时,将种蜂卵均匀
撒在接蜂盘中,铺上孔径为2mm的纱网,再将新鲜卵平铺到纱网上,送入(25±1)℃、RH(75±5)%
的暗室内产卵寄生,36h~48h后,去除蜂种,标明日期送入发育室发育。
6.5培养发育
4
DB22/T3316—2021
接蜂后的寄生卵分批次送入(25±1)℃、RH(75±5)%,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发育室,继续发育12
h~24h,镜检至幼虫中后期。
6.6滞育诱导
将发育到幼虫中后期的松毛虫赤眼蜂,在10℃~12℃、RH(75±5)%的全暗条件下,平铺在
卵盘内,卵厚3cm~4cm,每天翻动两次,诱导25d~30d后,赤眼蜂滞育。
6.7滞育解除
诱导滞育结束后即进入到滞育持续期,将滞育的赤眼蜂转入(3±1)℃、RH(75±5)%的黑暗条件
下滞育解除,时间70d~90d。
6.8变温发育
滞育解除后的赤眼蜂采用分步渐变加温的方式进行发育:
a)在(10±1)℃、RH(75±5)%全暗条件下加温48h;
b)在(15±1)℃、RH(75±5)%全暗条件下加温24h;
c)在日间25℃下16h、夜间20℃下8h,RH(75±5)%室内条件下发育至蛹后期。
7精选与储存
7.1精选
将发育至蛹后期的赤眼蜂寄生卵,用绿卵色选机去除未寄生卵、劣质卵、绿卵及其它杂质。
7.2储存
将精选后的赤眼蜂转入(3±1)℃、RH(75±5)%的保鲜冷藏室储存备用,储存时间≤7d。
8记录档案
建立滞育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档案,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详实记录,保存2年以上,做到可
追溯:
a)每天的温湿度记录;
b)每批次滞育赤眼蜂的生产日期;
c)每批次滞育赤眼蜂的滞育率和解除滞育率;
d)每批次滞育赤眼蜂的加温日期。
5
DB22/T3316—2021
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