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9∕T 005-2023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_第1页
DB3509∕T 005-2023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_第2页
DB3509∕T 005-2023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_第3页
DB3509∕T 005-2023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_第4页
DB3509∕T 005-2023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62

3509

福建省宁德市地方标准

DB3509/T005—2023

宁德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市

地方标准

TechniqueRegulationsforreproductionofPeony

2023-09-15发布2023-12-15实施

宁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09/T005—2023

目次

1范围................................................................................1

2宁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条件............................................................................1

5繁殖方法............................................................................德2

6苗期管理............................................................................3

7有害生物防控........................................................................3

8苗木出圃............................................................................市4

附录A(资料性)牡丹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5

I

DB3509/T00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宁本文件由宁德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德市林木种苗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霞

浦县昌阳观农业专业合作社、宁德市南冈山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丽春、蔡金锋、阮学瑞、林鸾芳、尤云桂、陈林冉、叶云霄、陈慕松、张玲、

杨永华、卢玉清、兰秀英、池福玲、王鹏、钟淮钦、林兵、林权威、龚玲玲、陈桂龙、王强。德

II

DB3509/T005—2023

牡丹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牡丹繁殖的环境条件、繁殖方法、苗期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和苗木出圃等

有关技术要求。

宁本文件适用于牡丹种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德。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市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

3.1

果荚capsule

经过授粉后,雌蕊发育成蓇葖即为果荚,果荚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

3.2方

土芽sprouttilleringbud

从牡丹株丛基部的根颈上萌发出来的嫩枝。

3.3

分株苗separateseedling标

将根蘖或丛生枝连着根从母株上分离、栽植、培育的苗木。

4环境条件

4.1苗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在海拔400m以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

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pH6.5~8.0。水田不宜。

4.2土壤消毒与施基肥

播种前深翻苗地,并撒施商品有机肥和生石灰,施用量为每667m2商品有机肥1500kg~

2000kg,生石灰20kg~30kg,并与土壤碎土拌匀。

4.3苗床作畦

1

DB3509/T005—2023

圃地经消毒后作畦,畦面宽120cm、畦高30cm、畦间步道宽30cm,排水沟30cm×20

cm。在播种的苗床上,每平方米畦面用草木灰0.5kg和商品有机肥2kg,与畦面5cm厚内

的碎土拌匀。

5繁殖方法

5.1播种繁殖

5.1.1采种母株选择

宁选择优良牡丹品种的成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要求株型高大,枝条粗壮,分枝多,结实

率高,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5.1.2种子采收

7月底至德8月上旬果荚呈蟹黄色时采收,将采收到的果荚放在阴凉通风处晾7d~10d至

果荚自动开裂,收集种子,置4℃~10℃冷库保存。

5.1.3浸种

用浓度100mg/L的赤霉素(市GA3)或40℃~50℃温水浸种24h,捞起,沥干,待播。

5.1.4播种

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点播或撒播,上覆2cm~3cm细土,用种量为

0.05kg/m2。地

5.1.5覆盖稻草

播种后应覆盖稻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

5.1.6遮阳方

用90%遮光率的遮阳网搭建遮阳棚,播种当年12月份应揭开遮阳网。

5.2嫁接繁殖标

5.2.1砧木培育

砧木宜选用凤丹实生苗(砧木的繁殖方法同5.1),要求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根茎部

直径0.8cm~2.0cm,挖出置通风阴凉处晾7d后嫁接。准

5.2.2接穗选择

选用3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的当年生土芽或木质部充实、无中空的树冠枝

条作接穗,长6.0cm~10.0cm、直径0.5cm~2.0cm,至少有1个顶芽或1个~2个侧芽;

接穗随采随接,剩余接穗用60%湿度的河沙保存,不超过15d。

5.2.3嫁接时间及方法

9月下旬到10月下旬为最佳嫁接时间,采用劈接法,接穗内侧留白0.2cm,用0.3cm

粗的麻绳绑紧。

5.2.4沙藏

12

DB3509/T005—2023

选用细河沙,在室内或避雨棚内,沙床厚40.0cm~50.0cm,将嫁接苗横、竖或斜着埋

入沙床,沙子没顶2.0cm~4.0cm,保持沙床湿度50%~60%、温度15℃~20℃。

5.2.5起苗

沙藏20d~30d,将嫁接部位愈合、接穗芽鲜活的嫁接苗,移植到圃地。

5.2.6定植

按株行距20cm×30cm,将嫁接苗整株竖直植入苗床,顶端覆土2.0cm~3.0cm,浇透

定根水,覆盖稻草。

宁5.3分株繁殖

5.3.1母株选择

选择健壮、根茎部分枝较多的德3年生以上植株作为母株。

5.3.2分株

将母株全株挖起,剔除根土,沿着母株根茎部切开,每个分株至少保留1个主枝和1个~

3个萌蘖枝、1条粗根和若干细根。时间以市10月份为宜。

5.3.3伤口处理

用生根粉300倍液和多菌灵800倍液浸泡分株苗根部2min,再用黄泥浆涂抹伤口。

5.3.4定植地

按株行距40cm×50cm,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6苗期管理方

6.1施肥

定植成活后,在生长期每月浇施一次浓度为1%~1.5%的水溶性复合肥液。

6.2除草松土标

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结合除草进行表层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无杂草。

6.3夏季遮阳

6月~9月,用50%遮阳率的遮阳网进行遮阳,防高温曝晒。准

6.4排水浇灌

及时清沟排水,防根系腐烂,夏秋季长时间干旱时应及时浇水。

6.5嫁接苗抹芽

嫁接苗定植后翌年3月~4月,将覆土扒开,抹除砧木的萌发枝芽后回土。

7有害生物防控

13

DB3509/T005—2023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提倡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及NY/T1276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苗木出圃

8.1质量规格

嫁接苗、分株苗经过1年管理,播种苗经过2年管理,株高8.0cm以上、地径0.5cm以

上,顶芽充实、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可出圃。

宁8.2起苗

时间为10月~11月,整株挖起,裸根,剪除枯枝叶,摆放阴凉处7d后包装运输。

8.3包装运输

8.3.1苗木包装德

采用不易破损包装物,内附苗木标签,注明品种、产地、等级、数量、生产许可证号、

生产单位(经营者)、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

8.3.2苗木运输市

运输过程避免曝晒雨淋,温度3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0%~70%。

14

DB3509/T005—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牡丹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牡丹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见表A.1。

表A.1牡丹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病虫害名称发生时间危害症状防治办法

根腐病展叶时期出现症主要危害根系和根茎部,主根和根茎深耕翻犁,防治好地下害虫;苗木栽植前剪除

Fusarium宁solani状,土壤积水或受侵染产生不规则黑斑而后变黑腐伤残及病根;发病时可用70%恶霉灵2500倍液

环境湿度大时易烂,使植株生长衰弱,叶小发黄,萎或25%咯菌腈15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可切除

发焉下垂直至全株枯死烂根,用硫酸铜100倍液浇根或70%百菌清灌

灰霉病花期发生,多雨德主要危害叶、茎、花等部位,感病初注意通风排湿,清除菌源,及时剪除病组织;

Botrytispaeoniae潮湿季节尤为严期可产生不规则水渍状斑点,后病斑发病初期用40%异菌脲1500倍喷施,中后期用

Botrytiscinerea重逐渐扩大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70%甲基托布津1500倍+20%嘧霉胺1500倍液

灰色霉层喷施,每隔15d施用1次,连续2次

叶斑病高温湿热季节易市主要危害叶、叶柄部位,发病初期,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施,严

Lasiodiplodia发叶面会出现黑色或褐色的小斑点,多重时混配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每隔10d

theobromad数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叶枯,最后导致施用1次,连续2次

叶片凋落衰败;斑点和叶枯的表面带

有霉层或小黑点地

炭疽病雨后多湿,通风主要危害叶、茎、芽等部位,叶被侵发病前可用45%咪鲜胺1500倍+80%代森锰锌

Colletotrichum不良的环境易发染后,初期出现褐色圆形或近圆形下800倍液预防;发病初期可用20%溴菌腈1500

sp.陷小斑,病斑扩大后有轮纹状,上生倍+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喷施

黑色小点方

吹绵蚧全年发生,干旱主要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于枝、芽、叶受害较轻时可通过人工刮除虫体;初孵若虫期

Iceryapurchasi季节较为严重上吸食汁液,排泄蜜露,诱致煤污病是药剂防治蚧虫的最佳时期,可用2.4%螺虫乙

的发生造成牡丹植株生长衰弱、叶片酯1500倍液进行喷施

发黄、枝梢枯萎、重者可造成枯死标

蛴螬全年,春季生长主要危害植株地下部分,通过啃食植除草整地,破坏其寄生场所;可通过喷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