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445.5-2024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_第1页
DB15∕T 3445.5-2024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_第2页
DB15∕T 3445.5-2024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_第3页
DB15∕T 3445.5-2024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445.5—2024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soybean-maizestripintercropping

Part5:Turmotirrigationarea

2024-05-31发布2024-07-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445.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15/T3445《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的第5部分。DB15/T3445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

——第2部分:西辽河平原罐区;

——第3部分:燕山丘陵区;

——第4部分:阴山沿麓;

——第5部分:土默川罐区;

——第6部分:河套罐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托克托县古城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

局综合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娃、李文霞、张冬梅、高杰、吕佳雯、邬阳、王亮明、常敏、李娟、张国雄、

王玉芬、刘明星、赵晓军、高翔、魏娟、胡雪、纪春香、王晓岚、刘先芬、王雪娇、苗湛坤。

I

DB15/T3445.5—2024

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生态类型多样,区域之间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

植技术应用在不同区域需采用不同的带型模式、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大豆ǁ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

规程》针对不同区域间生产情况差异,规定具体的技术要求,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大兴安岭东南麓。目的在于为土地集中连片、大型机械作业的呼伦贝尔市和兴安

盟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2部分:西辽河平原灌区。目的在于为通辽市具有灌溉条件的平原种植区开展大豆玉米带

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3部分:燕山丘陵区。目的在于为赤峰市具有灌溉条件的浅山丘陵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

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4部分:阴山沿麓。目的在于为以乌兰察布市为主的阴山沿麓地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目的在于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为主的土默川灌区开展大豆玉米带

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第6部分:河套灌区。目的在于为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为主的河套灌区开展大豆玉米

带状间作种植提供技术指南。

II

DB15/T3445.5—2024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默川灌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默川灌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气候条件、选地与整地、播前准备、带型

模式与田间配置、播种、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操作的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土默川灌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T5668旋耕机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738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355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soybean-maizestripintercropping

在同一田块同一生长季内,分带种植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通过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实现一季

双收的种植模式,通用符号“ǁ”。

4气候条件

≥10℃活动积温2600℃以上,无霜期120d以上。

1

DB15/T3445.5—2024

5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力水平中等以上,有灌溉条件,pH<8.5的地块。忌选择前茬除草剂

残留对当季大豆、玉米生长产生影响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标准要求。

整地

秋季或春季灭茬深翻,深度25cm以上,及时耙耱整平,达到待播状态。作业机械和作业质量应符

合GB/T5668和NY/T499要求。

6播前准备

品种选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定或同一适宜生态类型区引种备案的品种。大豆选择

耐荫、耐密、抗倒、株高≤90cm、底荚高度≥10cm,主茎结荚为主的高产宜机收品种。玉米选择生育

期适宜、株型紧凑,株高≤3m的耐密、抗倒、高产、宜机收品种。

种子质量

大豆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要求,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要求。

种子处理

大豆上针对生产中常发生的地下害虫种类,选择用28%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种子,制剂量/667

m²=1:40~1:50(药种比)。建议使用根瘤菌拌种,现拌现用。

玉米上针对生产中常发生的丝黑穗病、地下害虫选择用20.6%丁·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包衣的种

子,用量为2250mL/100kg~2500mL/100kg种子或15.5%福·克悬浮种衣剂,制剂量/667m²=1:40~

1:50(药种比)。

所用种衣剂应符合GB/T15671、GB/T8321要求。

7带型模式与田间配置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4+2”模式

生产单元宽度2.5m。大豆种4行,行距30cm,穴距14cm~18cm,每穴3粒;玉米种2行,行距40

cm,株距10cm~12cm,每穴1粒,大豆带和玉米带间距60cm。如图1所示。

2

DB15/T3445.5—2024

图1“4+2”模式(单位:cm)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4+4”模式

生产单元宽度4.2m,大豆宽行50cm,窄行40cm,穴距14cm~18cm,每穴3粒;玉米宽行70

cm,窄行40cm,株距12cm~16cm,每穴1粒,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的间距70cm。如图2所示。

图2“4+4”模式(单位:cm)

8播种

播种期

8.1.1分期播种

玉米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5cm~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播种。

大豆于5月上旬至5月中旬,5cm~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播种。

8.1.2同期播种

5月上旬,5cm~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同时播种大豆、玉米。

播种方式

井灌区或黄灌区(澄清黄河水滴灌),采用携带导航装置的精量播种机或专用播种机进行滴灌种植,

一次作业完成施肥、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等作业。播种质量达到播量、施肥量精准,播深一致的要

求。

3

DB15/T3445.5—2024

播种深度

镇压后大豆3cm,玉米3cm~5cm。

9水肥管理

灌水

玉米播种后、拔节期、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视墒情灌水5~7次,每次

灌水15m³/667m²~30m³/667m²;大豆播种后、初花期、结荚鼓粒期,视墒情灌水2~4次,每次灌水

15m³/667m²~20m³/667m²。

施肥

9.2.1基肥

随耕翻整地施商品有机肥120kg/667m²~150kg/667m²或腐熟农家肥1500kg/667m²~2000

kg/667m²,应符合NY/T496要求。

9.2.2种肥

大豆施氮肥(N)0.9kg/667m²~1.3kg/667m²,施磷肥(P2O5)2.3kg/667m²~3.2kg/667m²,

施钾肥(K2O)1.2kg/667m²~1.8kg/667m²;玉米施氮肥(N)6.6kg/667m²~8.25kg/667m²,施

磷肥(P2O5)8kg/667m²~9kg/667m²,施钾肥(K2O)4.0kg/667m²~5.0kg/667m²。

9.2.3追肥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分别于玉米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按照

3:2:2:2:1,随滴水追施氮肥、钾肥,氮肥总用量13.8kg/667m²~16.1kg/667m²,钾肥(K2O)总用

量2.5kg/667m²~3.5kg/667m²;大豆初花期、结荚期、鼓粒期,随滴水追施磷酸二氢钾2kg/667

m²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g/667m²,兑水15kg。

所用肥料应符合NY/T496要求。

10化学调控

大豆可根据长势,在分枝期到初花期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g/667m²~50g/667m²,兑水15

kg~30kg均匀喷施茎叶。

玉米在6~8片展叶期使用30%胺鲜·乙烯利25mL/667m²兑水30kg稀释后,均匀喷洒茎叶。

11病虫草害防治

病害

大豆尚未有病害发生。玉米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瘤黑粉病,播前用20%福·克悬浮种衣剂拌种2.5

kg/100kg~3.4kg/100kg种子,或者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NY/T1276的规定。

虫害

4

DB15/T3445.5—2024

主要害虫有红蜘蛛、双斑萤叶甲、地下害虫和草地螟。采用理化诱抗技术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可安

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芯装置诱杀成虫,也可早期施用广谱生防菌剂进行防治;化

学防治应按照NY/T1276、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防治红蜘蛛选用20%唑螨酯悬浮剂,用量为7mL/667m²~10mL/667m²,或用25%阿维·螺螨酯

悬浮剂,用量为20mL/667m²~40mL/667m²。按说明稀释均匀后叶面喷施。

—防治双斑萤叶甲选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喷施,用量为40mL/667m²~60mL/667m²或

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用量为25mL/667m²~30mL/667m²。

—防治地下害虫采用种衣剂包衣进行预防,在低龄幼虫期采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喷施,用量250g/667m²~300g/667m²或播前用20%福·克悬浮种衣剂拌种,用量为2.5kg/100kg~

3.4kg/100kg。

—防治草地螟用25g/L溴氰菊酯乳油喷施10mL/667m²~20mL/667m²,在草地螟3龄幼虫前及时

防治。

杂草防除

封闭除草:播后苗前用82%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