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765-2020 芦笋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 2765-2020 芦笋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 2765-2020 芦笋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 2765-2020 芦笋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CCSB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765—2020

代替DB22/T2765-2017

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asparagus

2020-11-23发布2020-12-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276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22/T2765-2017《无公害农产品绿芦笋生产技术规程》。与DB22/T2765-201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及对应的英文名称(见封面,2017年版的封面)”;

——修改了“基质配方(见5.2.2,2017年版的5.2.1.2)”;

——增加了“32孔穴盘(见5.2.3,2017年版的5.2.1.3)”;

——修改了“浸种(见5.2.4.1,2017年版的5.2.2.1)”;

——删除了“用种量(见2017年版的5.2.3.2)”;

——增加了“穴盘苗龄(见5.2.7.1)”;

——修改了“整地施基肥(见5.3.1、5.3.2,见2017年版的5.3.1)”;

——修改了“定植时间(见5.3.3,见2017年版的5.3.2)”;

——删除了“整枝(见2017年版的5.4.1.5、5.4.2.5、5.4.3.6)”;

——修改了“时期(见6.1,2017年版的6.1.1、6.1.2、6.1.3)”;

——修改了“记录(见7,2017年版的7)”。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玉环、李海燕、郑毅、程艳、张宇航、凤桐、李哲、徐海钰、杨祺、王婧瑜、

陈树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22/T2765—2017。

1

DB22/T2765—2020

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Linn)的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管理、生产技术要点、

采收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芦笋露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585芦笋等级规格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生产投入品管理

5.1农药

5.1.1采购

不应采购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下列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

a)有经营许可的农药经营单位经营的;

b)有农药登记证的;

c)有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

d)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e)标签内容完整的;

f)质量保质期内的;

g)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

2

DB22/T2765—2020

5.1.2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腐、避光、阴凉、

干燥、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不得与食品、

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

5.1.3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应随意丢弃,也不可做他用。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回

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

5.2肥料

5.2.1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索取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

a)有肥料经营执照经营单位经营的;

b)有肥料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

c)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d)标签内容完整的;

e)保质期内的。

5.2.2贮存

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与农产品等混放。

5.2.3包装物处理

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他用,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6生产技术要点

6.1品种选择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商品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6.2育苗

6.2.1育苗场所

可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作为育苗场所。

6.2.2育苗基质

草炭、蛭石、珍珠岩按5:3:2体积比配制育苗基质,每立方基质混拌1kg三元复合肥,氮磷钾

比例为15:10:15。同时对基质消毒。

6.2.3育苗容器

采用32孔穴盘或8cm~10cm×8cm~10cm营养钵育苗。

6.2.4种子处理

3

DB22/T2765—2020

6.2.4.1浸种

50℃~55℃温汤浸种10分钟~15分钟。室温下浸种36小时,每天换水1次~2次。

6.2.4.2催芽

在25℃~28℃条件下,种子保湿催芽,每天冲洗1次~2次,25%~30%种子露白,开始播

种。

6.2.5播种

6.2.5.1时间

春季适时播种。

6.2.5.2方法

浇透水,每穴播1粒,播种深度1.5cm~2.0cm。

6.2.6苗期管理

昼温以25℃~28℃为宜,夜温以15℃~18℃为宜。保持基质湿润,适时通风、炼苗。

6.2.7壮苗

6.2.7.1穴盘苗龄50天~60天,苗高25㎝~30㎝,茎粗0.1cm,地上茎2支~3支。

5.2.7.2营养钵苗龄80天~90天,苗高35㎝~45㎝,茎粗0.2cm,地上茎4支~5支。

6.3定植

6.3.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未种植过百合科作物,且上年未使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沙壤土或壤土。

深松平整田地,依据行距1.3m~1.5m,南北向开沟为宜,沟宽40cm,沟深40cm~60cm。

6.3.2施基肥

上层土壤与无害化腐熟农家肥混匀或分层填入栽植沟,肥料施用量3000kg/667m2~5000kg/667

m2,定植前灌水沉实。

6.3.3定植时间

终霜期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定植。

6.3.4密度

行距1.3m~1.5m,株距25cm~30cm。每667m2定植株数1500株~2000株。

6.3.5方法

深度10cm~15cm,浇透水沉实、覆土。

6.4田间管理

6.4.1第1年

4

DB22/T2765—2020

6.4.1.1水分

依据土壤墒情确定。定植后及时浇透水,以勤浇小水为原则。休眠前浇1次透水。

6.4.1.2追肥

栽植行10cm~15cm的两侧开沟追肥。定植后20天,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定植后50天,

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5kg~10kg,氮磷钾比例为15:10:15。

6.4.1.3中耕培土除草

结合中耕,分次培土,垄高12cm~15cm。及时除草,操作时严防伤根。

6.4.1.4清园

冬前,地上茎完全自然干枯后,割除地上茎,清出田间。

6.4.2第2年

6.4.2.1水分

春季及时浇水返青,依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排水。冬前适时浇封冻水。

6.4.2.2追肥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植行15cm~20cm的两侧开沟追返青肥。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

10kg~20kg,氮磷钾比例为15:10:15。6月下旬和7月下旬,适时追肥两次,每667m2追施三元

复合肥10kg~20kg,氮磷钾比例为15:10:15。

6.4.2.3中耕培土除草

同5.4.1.3。

6.4.2.4清园

同5.4.1.4。

6.4.3第3年及以后

6.4.3.1选留母茎

春季选取初发生长旺盛、健壮、无病虫害的嫩茎做母茎,每株3支~5支。

6.4.3.2水分

春季及时浇水返青,并依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排水。忌采笋结束后立即浇水。冬前适时浇封冻水。

6.4.3.3追肥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植行15cm~20cm的两侧开沟追返青肥。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

20kg,氮磷钾比例为15:10:15。6月下旬和7月下旬,适时追肥两次,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25kg,氮磷钾比例为15:10:15。

6.4.3.4中耕培土除草

5

DB22/T2765—2020

同5.4.1.3。

6.4.3.5清园

同5.4.1.4。

6.5病虫害防治

6.5.1农业防治

参照5.2.4,应进行种子消毒,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培育无病虫壮苗。

6.5.2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等措施防治虫害。

6.5.3化学防治

5.5.3.1原则

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要求。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

5.5.3.2方法

茎枯病防治方法见表1。

表1茎枯病防治方法

农药名称常用药量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