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_第1页
DB41∕T 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_第2页
DB41∕T 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_第3页
DB41∕T 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CCSA47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

2021-10-19发布2022-01-18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174—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内容...........................................................................1

5监测仪器...........................................................................2

6布设及安装.........................................................................2

7数据传输...........................................................................4

8仪器维护...........................................................................4

I

DB41/T217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郑州市气象局、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元保军、卫权岗、丁娜、李文石、胡雪瑞、孔海江、明亮、孟寒冬、樊奇、刘

磊、王超、王晓龙、杜晓宾。

II

DB41/T2174—2021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微气候监测点的监测要求、监测仪器布设及安装、数据传输和仪器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不同下垫面微气候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T83—2019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

QX/T437—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微气候

城市内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近地层大气的小范围气候。

3.2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

布设安装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的地点或位置。

3.3

城市微气候下垫面

城市按照250m×250m水平分辨率进行网格划分,并通过网格属性定义不同下垫面类型,主要包括

建筑、林地、草坪、湖泊、河流、道路、硬质铺装、土壤等。

3.4

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的微气候环境及基础生态环境观测的专业微型自动监测仪器。

4监测内容

确定城市微气候下垫面类型,布设安装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对城市微气候监测点的气温、相对湿

度、风向、风速、雨量、PM2.5、PM10、总辐射进行监测并上传数据。

1

DB41/T2174—2021

5监测仪器

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应满足监测要求,具有无线传输功能,安装和维护方便,监测仪器的技术应符

合表1的要求。

表1技术要求

观测项目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采样频率(次/min)

气温-40℃~+60℃0.1℃±0.3℃≥6

±3%(≤80%)

相对湿度5%~100%1%≥6

±5%(>80%)

风向0°~360°3°±5°60

风速(0~60)m/s0.1m/s±(0.5+0.03×V)m/s不低于60

±0.4mm(≤10mm)

雨量雨强(0~4)mm/min0.1mm1

±4%(>10mm)

PM2.50~1000μg/m³1μg/m³±15%或±10μg/m³最大值1

PM100~1000μg/m³1μg/m³±15%或±10μg/m³最大值1

辐射(0~2000)W/m21W/m2±5%6

6布设及安装

6.1仪器布设

6.1.1建筑类

建筑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建筑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楼前建筑物阳面,距离墙面>10m,距地高度>2m

楼后建筑物阴面,距离墙面>10m,距地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区域

楼左建筑物左侧,距离墙面>10m,距地高度>2m

内建筑物占比超50%

楼右建筑物右侧,距离墙面>10m,距地高度>2m

顶部建筑物顶部,高出建筑物>2m。

6.1.2林地类

林地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林地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林地中央深入林地>50m,距地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

林地边缘内四方位林地内≤5m,距地高度>2m

树林占比超30%

林地边缘外四方位林地外>5m,距地高度>2m

2

DB41/T2174—2021

6.1.3草坪类

草坪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草坪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草坪中央深入草坪>20m,距地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区域内草坪占比超

草坪内≤1m,距地高度>2m

20%草坪边缘四方位

草坪外>1m,距地高度>2m

6.1.4湖泊类

湖泊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湖泊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湖泊中央深入湖泊>50m,距水面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湖泊占比超40%

湖泊边缘外四方位湖泊外>1m,距水面高度>2m

6.1.5河流类

河流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河流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水面上方水面上方>3m,距水面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

水流方向右岸河流边缘≤10m,距水面高度>2m

河床宽度>30m,

水流方向左岸河流边缘≤10m,距水面高度>2m

流经面积超10%

间隔>50m

6.1.6道路类

道路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道路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道路两侧距地高度>3m

宽度>15m的道路,道路交叉口距地高度>3m

占地面积超5%间隔>50m

6.1.7硬质铺装类

硬质铺装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8的要求。

3

DB41/T2174—2021

表8硬质铺装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硬质铺装中央距地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硬质铺装占比超10%

硬质铺装边缘内硬质铺装内≤10m,高度>2m

6.1.8土壤类

土壤类城市微气候监测点仪器布设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土壤类布设要求

网格属性布设位置布设要求

地块中央距地高度>2m

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土壤占比超70%

土壤边缘外四方位土壤边缘>5m,距地高度>2m

6.2仪器安装

根据每个城市微气候监测点所属类型(建筑、林地、草坪、湖泊、河流、道路、硬质铺装、土壤),

充分利用城市微气候监测点内的杆柱、通信基站、道路标识牌等已有设施安装城市微气候监测仪器。城

市微气候监测仪器安装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a)仪器所有电缆应穿入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