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9∕T 007-2023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509∕T 007-2023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509∕T 007-2023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509∕T 007-2023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509∕T 007-2023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23

3509

福建省宁德市地方标准

DB3509/T007—2023

宁德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市

地方标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Zhouningpotatoproduction

2023-09-15发布2023-12-15实施

宁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09/T00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宁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与品种..........................................................................1

5播种技术............................................................................德2

6田间管理............................................................................3

7病虫害防治..........................................................................3

8收获贮存............................................................................市4

9质量追溯............................................................................4

附录A(资料性)“周宁高山马铃薯”参考品种............................................5

附录B(资料性)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使用参数地..................................6

I

DB3509/T00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宁本文件由周宁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周宁县农业农村局、福建农林大学、宁德市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招娟、兰毓芳、张翔鸿、魏木英、郭玉春、李秀风、庄招男、陈清梅、郑丽

霞、阮桂芳、汤智丹、缪仙玉、林立伟、黄书玲、车奕、郑华炜、彭洋。德

II

DB3509/T007—2023

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周宁高山马铃薯生产的产地与品种、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存、

质量追溯等要求。宁

本文件适用于周宁高山马铃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德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市(八)

GB/T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T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地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NY/T1783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标

3.1

周宁高山马铃薯Zhouningpotato

在周宁行政区域及周边同纬度地区种植的具有地理产品特色的优质马铃薯。准

4产地与品种

4.1产地与环境

宜选择海拔500 m~1500 m、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通气、保水保肥、排灌便利、有机质含量高、

运输方便的生产基地,前茬忌连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产地符合NY/T391的规定。

4.2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周宁县种植的高山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符合GB18133的要求,参照附录A。

1

DB3509/T007—2023

5播种技术

5.1整地

整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a)翻耕灭茬,深耕30 cm左右;

宁b)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

c)畦宽100 cm~120 cm,沟宽30 cm~40 cm。

5.2施基肥

施基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2

a)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德667 m一次性施商业有机肥1000 kg~1500 kg;

2

d)每667 m施硫酸钾复合肥30 kg~40 kg;

e)结合机械耕耙施肥,使之与土壤混匀后起垄作畦;

f)肥料的使用符合NY/T市496规定。

5.3种薯处理

种薯催芽时,已过休眠期的种薯保留长度小于5 cm的幼芽。休眠期的种薯,先将种薯平铺3层~4

层,上盖2 cm~3 cm的潮湿沙子,环境温度18 ℃~20 ℃,以打破休眠。破休眠的种薯在播种前20 d,

置于15 ℃~20 ℃的散射光下催芽,待芽长0.5地cm时,保持散射光以利于壮芽。7 d~14 d后,芽长1 

cm左右,即可切块或播种。

5.4播种

5.4.1春种2月下旬~3月中旬,气温稳定在5 ℃以上;秋种在方7月下旬~8月中旬,气温在25 ℃以

下。

5.4.2整薯播种:单薯重25 g~50 g;切块播种:在播前0.5d~2d切块,薯块重量宜为40 g~50 g,

每个切块至少含有2个以上芽眼。

5.4.3种薯切块时均需用5%的高锰酸钾或75%的酒精对切刀进行消毒;切块种薯进行拌种标,每150 kg

种薯与含有150 g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和150 g甲霜灵或疫霜灵的草木灰或滑石粉2.5 kg混匀后进行拌

种。

5.5种植准

按照以下密度进行种植:

22

a)单垄单行种植:行距70 cm~80 cm,株距30 cm~40 cm,密度2000穴/667 m~3000穴/667 m;

b)单垄双行种植:畦包沟130 cm~140 cm,行距65 cm~70 cm,株距30 cm~40 cm,密度2500穴

22

/667 m~3500穴/667 m;

22

c)间作种植:密度1000穴/667 m~1500穴/667 m。

5.6播后覆土

覆土5 cm~10 cm。

5.7喷除草剂

2

DB3509/T007—2023

2

播种后5 d~7 d,均匀喷施除草剂于垄表面和侧面,每667 m用100 mL乙草胺等兑水50 kg,喷后覆膜。

6田间管理

6.1发芽期

6.1.1苗期土壤应疏松透气,持水量维持在50%~60%,出苗前根据土壤墒情灌、排水。

6.1.2宁及时查田补苗,补苗后浇水直到缓苗。地膜覆盖栽培的幼苗出土或即将出土时及时破膜放苗,

以免幼苗接触地膜烧伤。

6.2幼苗期

6.2.1种薯出苗后、封行前除草培土,团棵期控制植株旺长。德

2

6.2.2苗期结合除草进行追肥提苗,以氮肥为主,每667 m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0 kg~15 kg。

6.3块茎形成期

6.3.1结薯初期到封垄前二次培土。市

6.3.2先追肥再培土,培土高度3 cm~5 cm。

6.3.3在薯块迅速生长时,宜10 d~15 d浇水1次。

6.4块茎膨大期地

6.4.1在盛花期酌情施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

2

6.4.2块茎膨大期进行追肥,每667 m施用水溶性钾肥10 kg~15 kg。

7病虫害防治方

7.1一般要求

按照“预警为先,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做好田间病

虫害监测预报,及时组织有效防控,重点防治晚疫病和地下害虫。标

7.2农业防治

农业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使用脱毒种薯、深翻晒土、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及

时拔除病株、水旱轮作等措施。准

7.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利用温度、光谱、电、机械防治害虫等措施。

7.4化学防治

7.4.1化学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宜交替使用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用药

应符合GB/T8321.10的要求,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参照附录B执行。

7.4.2晚疫病防治重点,做好病情测报工作,封垄后开始预防喷药,视发病情况每隔7 d~10 d喷施1

次,连续喷施2次~3次,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同时全田要立即喷药。

3

DB3509/T007—2023

7.4.3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地下害虫,病虫害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8、GB/T8321.9与

2

GB/T8321.10的要求。为防治地下害虫,结合整地每667 m加2 kg~3 kg辛硫磷颗粒剂等药剂进行土

壤处理。

8收获贮存

8.1宁收获

8.1.1收获时间

春种宜在5月中旬~6月上旬收获,秋种马铃薯宜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收获。在马铃薯植株1/2叶

片变黄、块茎成熟时德。选择晴天或阴天,适时收获。马铃薯出土后,避免在烈日下曝晒,秋马铃薯采收

应选在霜降之前。

8.1.2收获方法

采用机械或人工收获,在收获过程中避免块茎损伤和雨淋,并及时装袋贮存。市

8.2分选包装

分选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收获后的薯块剔除绿薯、病薯、烂薯地和畸形薯等;

b)收获后置于阴凉避光避雨处,薄摊7 d~10 d,待表皮干燥后,进行分选包装;

c)分级包装贮藏:30 g~50 g为小薯,51 g~100 g为中薯,100 g以上为大薯;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

8.3贮存方

8.3.1常规贮存

应在通风、阴凉、干燥处摊晾,定时检查,剔除绿薯、病薯、烂薯等。标

8.3.2保鲜贮存

保鲜贮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温度13 ℃~18 ℃、相对湿度85%~95%的室内、阴棚下或露天(薯堆上应覆盖透气的遮光物)

环境下放置7 d~14 d,进行预贮。准

b)保鲜贮藏库提前清洁、消毒,注意通风换气;

c)贮藏适宜温度3 ℃~5 ℃,空气相对湿度80%~85%;

d)商品薯入库时要进行梯级温度预处理;

e)有条件的宜采用气调库贮藏;

f)贮存符合NY/T1056的要求。

9质量追溯

对生产地点、品种名称、肥料施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按要求建档,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

以备溯源。

A

A

4

DB3509/T007—2023

B

附录A

(资料性)

“周宁高山马铃薯”参考品种

“周宁高山马铃薯”参考品种如表A.1所示。

宁表A.1“周宁高山马铃薯”参考品种

品种名称熟期薯皮薯肉

德友1号(米拉)中熟黄皮黄肉

鄂马铃薯10号中熟黄皮淡黄肉

陇薯德7号中晚熟黄皮黄肉

费乌瑞它早熟黄皮淡黄肉

5

DB3509/T007—2023

B

C

附录B

(资料性)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使用参数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使用参数如表B.1所示。

宁表B.1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使用参数

施用量用药次数安全间隔期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

(制剂量/667 m2)(次)(d)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g~200g2~47~10

晚疫病50%德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g~40g2~47~10

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g~80g2~47~10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