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学期现代文专项训练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温柔地洒在书桌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窗外的世界已经苏醒。小区里,早起锻炼的老人迈着稳健的步伐,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远处,几栋楼房已经亮起了灯光,窗户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记录着夜的宁静和日的来临。我喜欢这样的清晨。它不像中午那样热烈,也不像傍晚那样绚烂,它有一种独特的静谧和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淡淡的花香,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调配的清新剂,瞬间驱散了睡意,让人精神百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吹过,光影摇曳,如同跳跃的音符,奏响着生命活力的乐章。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会放慢脚步,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路边的树木已经抽出了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花坛里的花朵竞相开放,有红的、黄的、粉的,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行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问候,彼此分享着一天的好心情。这个清晨,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1.文章主要描绘了清晨的哪些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清晨,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句话的理解。4.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喜欢这样的清晨”的经历?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段话描述你印象深刻的某个清晨的片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购物、学习到社交、娱乐,网络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它所带来的挑战。网络信息爆炸,真假难辨。海量的信息涌向我们,其中不乏虚假、低俗甚至有害的内容。如果我们缺乏辨别能力,就很容易被误导,甚至受到伤害。例如,一些虚假广告打着“神奇疗效”的幌子,欺骗消费者;一些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引发社会恐慌;还有一些不良信息毒害着未成年人的心灵。面对这些信息,我们不能“来者不拒”,而要学会“去伪存真”。网络社交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虚拟世界的交流虽然便捷,但也容易让人变得疏远和冷漠。人们沉迷于手机屏幕,与远方的亲友“点赞”、“评论”,却忽视了眼前的亲人,忘记了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长此以往,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纽带可能会逐渐减弱,人际关系变得淡漠。此外,网络上的匿名性也使得一些人肆无忌惮,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侵犯他人的隐私,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成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无论是网络游戏、社交媒体还是短视频,都极具吸引力,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过度沉迷网络,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习、工作和休息;会让人与现实脱节,丧失社交能力;更会损害身心健康,导致视力下降、睡眠不足、情绪低落等问题。可以说,网络成瘾就像一颗“甜蜜的毒药”,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5.请概括文章主要论述了网络带来的哪些方面的挑战。6.文中画线的句子“网络成瘾就像一颗‘甜蜜的毒药’,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有什么含义?7.阅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8.有人说“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9~11题。材料一:小明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他最近遇到了难题:班级里要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老师让同学们自己策划。小明觉得很多同学能力不如自己,担心他们策划不好,影响班会的效果。于是,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策划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结果班会虽然办得比较成功,但他却身心俱疲。材料二:小华也是初一的学生,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在班级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参与,主动承担任务。一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她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勇敢地报名了。在准备过程中,她虚心向老师请教,也向有经验的同学学习,最终获得了二等奖。她觉得,在团队合作和自我挑战中,自己不仅锻炼了能力,还收获了成长。9.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小明和小华在集体活动中的什么不同表现?10.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个人努力”与“团队合作”关系的理解。11.如果你是班里的组织者,请结合这两则材料的启示,简要说说你将如何更好地组织班级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名言,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求索,意味着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意味着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科学家的求索之路,往往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他们为了一个实验,可能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为了一个理论,可能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和验证。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提炼沥青铀矿,最终发现了镭元素,为人类贡献了巨大的科学财富。爱迪生为了发明耐用灯泡,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求索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求索不仅体现在科学领域,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勇于探索,寻找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轻易放弃;生活中,面对新的挑战时,我们要敢于尝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人生道路上,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12.文中画线的句子“求索,意味着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意味着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在文中有何作用?13.结合居里夫人和爱迪生的故事,谈谈你对文中“求索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这句话的理解。14.请结合你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求索”精神的理解,以及它对你有什么启发。试卷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1.描绘了清晨小区里的景象(老人锻炼、父母推车、孩子奔跑、笑声);空气中青草泥土和花香的气息;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路上行人的状态(放慢脚步、观察、微笑问候);路边树木抽出新枝、花儿开放。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窗户”比作“眼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户在黎明时分亮起的状态,富有生活气息;将“光影摇曳”比作“跳跃的音符”,将抽象的生命活力具象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影晃动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清晨生机活力的喜爱。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清晨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生活美好的体验。清晨的宁静、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清晨展现出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状态,都给作者带来了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于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瞬间,充满了希望和能量。4.(略,此题考察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描述和表达的能力,答案因人而异,注意描写要具体、生动,能体现清晨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5.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存在虚假、低俗、有害信息;网络社交可能导致人变得疏远、冷漠,破坏健康网络环境;网络成瘾会占用时间、影响学习工作休息、损害身心健康。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网络成瘾”比作“甜蜜的毒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网络成瘾具有吸引力(甜蜜)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危害性(毒药),会悄悄地侵蚀人们的生活,警示人们要警惕网络成瘾的危害。7.应对网络挑战,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要合理使用网络,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沉迷;要注重现实交往,保持线下人际关系;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不传播谣言,不发表不当言论,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8.“双刃剑”比喻网络既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好处(利)体现在: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促进沟通、提供学习娱乐平台、推动社会进步等。坏处(弊)体现在:信息真假难辨易受误导、社交疏远冷漠、网络成瘾影响生活健康、网络暴力与侵权等。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其影响是利弊并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9~11题。9.小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孤僻,过于追求个人完美,独自承担过多工作,导致负担过重;小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开朗,乐于合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承担任务。10.个人努力是基础,没有个人的付出和担当,团队合作就无从谈起;团队合作能汇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使工作更高效、更完善;个人在团队合作中也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个人努力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11.(略,此题考察学生组织活动和管理团队的能力,答案可参考:明确活动目标和意义,激发大家的兴趣和参与感;合理分工,根据大家的特长和意愿安排任务,鼓励每个人贡献力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大家可以交流想法、解决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鼓励互助合作,共同为活动成功努力;及时总结经验,肯定大家的付出,鼓励继续参与。)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12.这句话承接上文对“求索”的引出,概括了“求索”的两个核心内涵:一是行动上的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二是精神上的坚持和勇气。它明确了本文中“求索”的主题,并引出下文对科学家求索精神的阐述。13.居里夫人和爱迪生的故事都体现了在科学探索中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居里夫人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多年如一日地进行枯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内产品交易合同
- 2025年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2025合同终止协议模板示例
- 2025年北京市苹果购买合同
- 小学语文教师岗前培训大纲
- 全科医学科高血压患者管理细则指南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合同文档模板
- 移动业务服务管理岗位竞聘
- 幼儿教师语言培训
- 药剂科抗生素合理用药指南
- 种猪引种隔离管理制度
- 肥胖患者的麻醉管理一例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多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艺术(美术)试卷(含答案)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教学大纲
- 屋顶光伏可行性报告范文精简版
- 动土作业安全培训
- 2024年太原外国语小升初模拟试题试题
- 建筑劳务财务管理制度
- 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远程健康监测-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