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基坑挖槽施工方案_第1页
鹅卵石基坑挖槽施工方案_第2页
鹅卵石基坑挖槽施工方案_第3页
鹅卵石基坑挖槽施工方案_第4页
鹅卵石基坑挖槽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鹅卵石地层基坑挖槽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1.1地质勘察与方案设计施工前需完成详细地质勘察,重点分析鹅卵石层分布特征,包括粒径组成(3-5cm为主)、密实度、地下水位及埋深情况。根据勘察结果,基坑边坡坡度按1:1.25~1:1.5控制(松散卵石层取上限),开挖深度超过5m时需分台阶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m。同步编制专项施工图纸,明确基坑边界线、支护结构位置及排水系统布置,图纸需经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1.2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卵石地层开挖作业指导书》,明确以下关键参数:开挖分层厚度:上层3m(机械作业层)、下层2m(人工修整层)支护滞后距离:机械开挖面与支护作业面间距≤3m降水井布置:沿基坑周边每20m设置一口Φ500mm管井,井深超坑底2m卵石堆放区:设置于距坑边5m以外,堆高≤1.5m,采用200mm厚C15混凝土硬化处理1.3资源配置(1)机械设备设备类型规格型号数量用途说明反铲挖掘机PC220(带破碎锤)2台卵石层开挖及大块石破碎装载机ZL501台土方转运潜水泵QY-25(7.5kW)6台基坑排水(含2台备用)全站仪TS601台轴线及标高控制地质雷达SIR-40001台卵石层分布实时探测(2)材料准备支护材料:Φ48×3.5mm钢管(土钉用)、Φ12钢筋网(间距200×200mm)、C20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排水材料:Φ100mm透水管、无纺布(300g/㎡)、级配砂石(滤水层用)防护材料:彩条布(2000㎡,防雨覆盖)、警示带(500m,坑边防护)1.4现场准备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杂草、障碍物,碾压场地至密实度≥90%测量放线:用全站仪放出基坑开挖边线,设置5个永久控制点(采用混凝土护桩),沿边线外2m设置排水沟(宽300mm×深400mm)降水系统:提前7天启动降水井,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00mm应急物资:储备编织袋(2000条)、速凝剂(500kg)、Φ200mm钢管(200m)等应急支护材料二、开挖施工流程2.1分层开挖作业(1)第一层开挖(0~3m)采用反铲挖掘机带破碎锤作业,开挖顺序遵循"从中间向两侧、分层退挖"原则,每次开挖长度控制在20m内。对粒径>300mm的孤石,立即采用液压破碎锤破碎至≤200mm,避免机械卡顿。挖掘机行走路线铺设20mm厚钢板,防止履带陷入卵石层。(2)边坡修整机械开挖后,人工修整边坡至设计坡度,修整误差控制在±50mm内。对局部松散区域,采用Φ20mm钢钎插探,发现空洞立即用级配砂石回填夯实(压实系数≥0.93)。修整后的坡面需及时覆盖彩条布,防止雨水冲刷。(3)第二层开挖(3~5m)改用小型挖掘机(PC60)配合人工开挖,开挖面按1:0.3放坡形成台阶。在距坑底300mm处设置"集土平台",平台宽度1.2m,用于临时堆放土方,避免机械直接碾压坑底土层。2.2特殊情况处理大块卵石处理:当遇到粒径>500mm的漂石时,采用"静态爆破法"破碎:钻孔Φ42mm,孔距300mm,装入膨胀剂后等待4小时,破碎后人工清渣。流沙层处理:发现卵石层间夹流沙时,立即停止开挖,采用Φ48钢管(长3m)@500mm梅花形打入,形成临时挡墙,同步喷射50mm厚混凝土封闭表面。2.3基底处理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0mm处停止,改用人工清底,使用3m靠尺检查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基底验收需满足:卵石含量≤15%(重量比)承载力特征值≥180kPa(平板载荷试验检测)表面坡度≥2‰(坡向排水沟)三、支护体系施工3.1土钉墙支护(适用于5m以内基坑)(1)施工流程测量定位→成孔(Φ100mm,倾角15°)→土钉安装(Φ48钢管,长3~6m)→注浆(水灰比0.5的水泥浆)→挂网→喷射混凝土(2)关键工艺成孔:采用螺旋钻机干作业成孔,遇卵石卡钻时,改用"套管跟进法",确保孔深偏差≤50mm。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0.3~0.5MPa,稳压3min,单孔注浆量≥1.2倍理论方量。喷射混凝土:分两层施工,第一层50mm(初喷),挂网后复喷至设计厚度,回弹率控制在≤15%。3.2排桩支护(适用于5m以上基坑)当基坑深度超过5m或邻近建筑物时,采用Φ800mm钻孔灌注桩+锚索支护体系:桩间距:1.5m,桩长超坑底3m锚索配置:2Φ15.2钢绞线,锚固段长6m,设计拉力150kN腰梁规格:2[32a槽钢(双拼),与桩顶冠梁(800×600mm)整体浇筑3.3监测要求支护施工期间需进行实时监测,监测频率:开挖阶段:1次/天支护完成后:1次/3天预警值:坡顶位移≥50mm或日变化量≥5mm,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四、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4.1质量控制要点原材料验收:卵石用水泥需提供3天强度报告(≥27MPa),钢筋网片焊点脱落率≤5%。工序检验:每完成30m支护段,需进行抗拔试验(抽检1%土钉,最小抗拔力≥15kN)。混凝土强度:喷射混凝土试块(100×100×100mm)养护7天后,抗压强度≥15MPa。4.2安全防护措施临边防护:基坑周边设置1.2m高防护栏杆(Φ48钢管),刷红白警示漆(间距400mm),底部设200mm高挡脚板,栏杆内侧挂密目安全网。作业防护:挖掘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人工清底人员需佩戴防冲击安全帽,穿防滑胶鞋。夜间施工:设置LED泛光灯(≥100lux),基坑周边每50m设置红色警示灯。4.3应急预案(1)坍塌事故处理立即停止作业,启动边坡监测系统采用Φ200mm钢管(长6m)@1m打入滑动面,形成临时支撑坡顶卸载(清除5m范围内堆载),坡脚堆筑2m高沙袋反压(2)暴雨应对措施提前储备2000条编织袋,暴雨来临前堆筑300mm高挡水埂所有潜水泵满负荷运行,水位超警戒值时启用备用电源雨后24小时内禁止开挖作业,需重新检测边坡稳定性五、验收标准与流程5.1分项工程验收验收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基坑轴线位置±50mm全站仪测量底面标高-50mm~+30mm水准仪测量(每50㎡1点)边坡坡度±5°坡度尺检查(每20m1点)土钉抗拔力≥设计值90%抗拔试验(每300根取1组)5.2验收资料需提交:地质勘察报告及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水泥、钢筋、砂石)施工记录(含开挖日志、支护施工记录、降水运行记录)监测报告(含位移-时间曲线、沉降观测数据)5.3移交程序验收合格后签署《基坑工程验收证书》,同步办理: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地下管线保护交底记录雨季施工专项措施交底记录本方案实施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